66岁男性,主诉为心房纤颤手术后诊断为重症肺炎,Ⅱ型呼吸衰竭。高热未退,神昏烦躁,牙关紧闭,大汗,痰黄黏,大便干结。舌质澹紫,苔薄黄腻,脉寸关弦滑,尺弱。中医诊断为肺热痰壅,气阴两伤。
神昏烦躁重症肺炎肺热痰壅气阴两伤
查看详情 →
71岁男性,主诉神志昏迷,伴有脑溢血、眼底出血、糖尿病、糖尿病酮中毒、高血压病、肺部感染。神昏不语,痰声如拽锯,舌卷囊缩,手撒遗尿,项强,腹部肌肉紧张,腹热而四肢厥冷,舌苔黄厚腻,脉滑数而时见促象。初步诊断为正气败绝,痰热阻滞,第二阶段诊断为风寒闭郁,痰热内闭,气血瘀滞,心窍蒙闭。
脑溢血眼底出血痰热阻滞心窍蒙闭
查看详情 →
女,70岁。头晕、头胀痛、行走不稳。高血压病3级,高血压性心脏病,高脂血症。神清,头晕,行走不稳,左侧面部、左手指麻木,闭目难立征阳性,左侧面部、左手痛觉减退。舌红,苔黄腻,脉滑。神昏,呼之不应,左侧肢体无活动,间断发热,咳嗽,咯黄痰,拒食,二便失禁。双侧瞳孔异常,双肺湿啰音,右侧巴宾斯基征阴性,左侧阳性。意识昏睡,不语。舌红,苔少,脉滑。意识呈嗜睡状,左侧肢体无力活动,右侧上下肢偶见自主活动,鼻饲进食,二便失禁。意识障碍改善,意识呈模糊状态,存在睡眠觉醒周期,可回答简单提问,右侧上下肢可见自主活动,二便有反应,仍时有失禁。舌红,苔少,脉滑。意识模糊,可识家人,可简单对话,吐词含混,可经口少量进食,右侧上下肢可见自主活动,二便时有失禁。舌淡红,苔薄,脉滑。
胶质瘤肝风内动痰热内阻脉滑
查看详情 →
11岁男性,发作性神昏抽搐2年余,初诊时舌淡红苔薄腻,脉细滑。辨证为风痰蒙窍、脾气虚弱。体征显示喜食肉食,大便正常,寐可。二诊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滑。三诊未有发作,急躁易生气,夜寐欠佳,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滑。
癫痫风痰蒙窍脾气虚弱
查看详情 →
3岁女童,神昏不语,四肢厥冷,舌苔黄,脉不起。邪陷窍闭,热深厥深,痰热蒙蔽心包。面色晦暗,舌质红,苔黄腻,脉沉细。声音低微,无气粗痰鸣。
神昏不语疮毒内闭热深厥深四肢厥冷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男性。神昏气弱,四肢厥逆,舌质红而干枯,脉濡细少神,时时作呕,厥哕并见。病因病机为病久正虚,真阴大耗。舌红干枯,脉濡细少神,四诊合参提示阴虚内热,气阴两伤。
神昏气弱四肢厥逆舌红干枯脉濡少神
查看详情 →
湿温病,热势壮,头痛背痛,脐腹不适,胸脘痞闷,舌苔白腻上罩灰黄,脉滑而濡,病在太阳阳明,气分痞阻,湿热相蒸,弥漫三焦,蒙蔽清窍,湿邪内蒙,腑气未行,矢气少,小溲黄赤,大便色深如酱,舌苔干黄且厚,脉滑数,神昏谵语,发斑红晕,正气耗夺。
神昏谵语湿温发斑湿热相蒸腑气未行
查看详情 →
患者34岁,女性,流产后出现高热、恶寒、出血、神昏谵语、舌干苔黑、多汗、便秘。体温39℃,面赤,瞳孔大,脉沉细。辨证为阴血亏虚、气血亏虚、虚阳外越。望诊见面色苍白、舌干苔黑、面赤。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恶寒、高热、神昏、口干、渴欲饮冷、烦躁不眠。切诊见脉沉细、脉缓数、脉缓弱。
产后发热气虚血亏阴血亏虚虚阳外越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0岁,主诉为脑梗死后遗症,病程2月。中医病名中风,证型为阳闭、脏气不通、痰瘀互结。望诊见舌红、苔黄腻,闻诊见喉中痰鸣,问诊见大便数日一行、质干,切诊见脉弦。
神昏中风闭证痰瘀互结腑气不通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主诉肾病七年,因调养不当致肾功能衰竭伴继发性贫血。血色素28g/L,尿蛋白(+++),血尿素氮57.1mmol/L,血压180/120mmHg,症状包括神昏呕吐,二便不通,气促脉数。神昏、呕吐、二便不通、气促脉数。肾功能衰竭,尿毒潴留,浊阴上逆,髓海空虚,浊阴入脑,肝失疏泄,脾升胃降障碍。面色晦暗,舌苔厚腻,脉数。
肾功能衰竭继发性贫血肝气郁结脾肾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7岁,男性,主诉间断性脓血便3年,加重1个月。腹痛喜按,腹泻每日2~3次,夹黏液脓血,血色鲜红,腹胀肠鸣,受凉后加重,胸闷纳呆,疲乏无力,夜眠欠佳。诊断为休息痢(溃疡性结肠炎),证属脾胃虚弱。舌质澹胖,苔薄白,脉濡;后诊舌质澹嫩,苔薄白,脉弦。病机为气滞血瘀,肠络阻塞,气血留聚,腑气不通,瘀久化热。
休息痢脾胃虚弱气血瘀滞肠络阻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主要症状为痘疹,病程较长。中医病名为痘疹,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为元气虚、气虚、火毒、气血不足、里毒无以领载。望诊见痘疹色淡白、枯瘪少浆、形软蓬松、色娇皮嫩、形扁塌。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汗出、神躁不安、身软痿顿、神昏、烦躁、夜咬牙、呛咳、呕恶、腹膨。切诊未提及。
痘疹初起气虚证火毒内盛肺失宣降
查看详情 →
患者三年前产后跌仆致神昏,病程三载,发作频次由年六七发渐至三四日一发,发作时肛门下注、头项胀痛、口舌麻木、涎沫四流、神昏跌仆、啼哭笑啕,清醒后乏力。脉弦细,舌布薄白。诊断为金匮脏燥之病。病因病机为产后气血虚弱,悲忧思虑,伤心伤脾,精血亏虚,五志之火内动,上扰心神。
脏躁气血虚弱心神失养思虑伤脾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主诉热病后羸弱不起,呕吐心悸,头晕月余。病程3个月。中医诊断百合病。证型为阴津不足,太仓空虚。病因病机为热病神昏,损及肺脾肝肾,气血津液三焦俱病。体征见形体羸瘦,大肉陷下,精神疲惫,面色无华,舌尖红,苔薄黄,脉细数。
百合病阴津不足肺脾肾虚心悸
查看详情 →
患者舌色紫肿,苔厚腻黄,身面赤色,龈肿疼痛,膈间痞闷,饮亦难下,肢体抽搐,腹痛,卧则神昏,坐起则清,脉洪弦而兼滑数。中医病名为湿热瘀,证型为湿热内蕴、痰瘀互结,病因病机为暑湿内蕴,肝气素郁,肺胃多痰,升降失常,邪气壅塞,湿热上熏。望诊见舌紫肿、面色赤,闻诊无特殊,问诊见腹痛、痞闷、抽搐、神志异常,切诊脉洪弦滑数。
湿热瘀阻痰湿血瘀火热伤津湿邪滞留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四十岁以上。主要症状包括腹内疼痛、身热、口微渴、神昏肌瘦、形似鬼录、肚腹凹陷贴于嵴骨、食量减少,仅能饮少量酒。病程四个月。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为酒中火热之性迫干血分,导致脏腑干枯,肌肉消烁。脉象七至,细而坚硬。面色未提及,舌象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提及饮酒量每日约五斤。
神昏肌瘦腹内疼痛身热口渴脏腑干枯
查看详情 →
患者神昏,右半身瘫痪,口眼㖞斜,牙关紧闭,喉间痰声响亮,小便自遗,大便7日未行,腹部拒按,舌红绛,苔黄厚而干,脉弦滑数而有力。中医诊断为中风,中脏腑,证型为阳闭。病因为痰热内阻,腑实不通,清窍闭塞。病情特点为痰热蒙窍、腑实不通。
脑出血痰热内阻腑实不通阳闭
查看详情 →
五岁,胃寒吐泻,瘈疭,精神昏愦,目睛上泛。慢惊风。病因属内伤,因过量服用凉泻药物致病。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沉迟。精神萎靡,症状持续,病情危急。
精神昏愦慢惊风胃寒吐泻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6岁。主诉神昏不清,伴口舌㖞斜、右侧肢体瘫软1天。病程1天。中医诊断中风病,缺血性中风,中脏腑。证型风阳暴亢,火毒上扰清窍。时见神昏嗜睡,神志不清,体温39.3℃,心率124次/分,呼吸36次/分,血压180/105mmHg。口角向左侧㖞斜,右侧鼻唇沟变浅,右上下肢肌力2级,右侧巴氏征阳性,小便频数,时有失禁,口干口渴,大便3~5日一行。舌体右歪,舌质红,苔黄而干,脉数弦劲。
中风病缺血性中风中脏腑风阳暴亢
查看详情 →
9岁女性患者,发热、嗜睡4日,呕吐,抽搐。体温40.5℃,精神状态嗜睡,昏迷,急性病容,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颈部强直,克氏征(±),巴氏征(+),布氏征(±),膝反射存在,腹壁反射消失,舌苔黄腻,脉浮数。
神昏高热抽搐项强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