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42岁女性,乙肝小三阳病史10余年,近期出现肝区隐痛、困倦眠差多梦、口干口苦欲饮、小便黄。舌黯苔黄腻,舌底络脉迂曲,脉弦滑。诊断为肝病湿热内蕴,病机为湿热内蕴,舌脉示湿热之象,后期出现虚湿之象。
神疲乙肝小三阳湿热内蕴肝区隐痛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男性。主诉便溏伴神疲乏力1个月。病史包括食管炎、食管中上段黏膜上皮灶性中-重度异型增生(癌前病变)、慢性浅表性胃炎及胆囊切除术。舌澹红,苔薄白;脉细微弦。中医诊断为脾胃虚弱虚劳。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弱、运化不及,痰饮与瘀血互结,郁而化热。四诊信息包括舌象、脉象及主诉症状。
神疲虚劳脾胃虚弱痰瘀互结
查看详情 →
女,67岁,肩胛部酸楚2年,放射至两胁及背部,不红不热。神疲,心中懊恼,纳呆,舌淡暗,苔薄白,脉弦。痹证,肝郁脾虚,气滞血瘀。舌淡暗,苔薄白,脉弦。
神疲痹证肝气郁结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5岁,女性。发热46天,体温37.5~38.5℃。往来寒热,纳少,神疲,右胁及胃脘胀满,恶心,口苦,咽痛且干,大便偏干。面黄形瘦,咽部充血。舌质略红,苔黄微腻少津。脉弦数微滑。辨证为邪郁不达,表里三焦不和。
神疲胆道感染慢性咽炎表里三焦不和
查看详情 →
36岁男,主诉失眠、思想难以集中、精神失常、烦闷、悲观、春季及受刺激后多发,病程8年。中医诊断心脾两虚,肝火上炎。舌紫红少苔,脉寸关缓滑,两尺不应。症状包括口苦、小便赤、神疲、嗜睡、易怒,精神见好,夜寐安,脘闷,大便软烂色青黄,矢气多,喜喝白开水,大便成软条色黄,烦闷,说些不应该说的话,无饥饿感,胃纳稍减。
神疲神经官能症心脾两虚肝火上炎
查看详情 →
女,28岁,发热、头痛、咽痛2天,神疲,四肢酸软,面色微红。舌红,苔薄黄腻,脉浮数。中医诊断感冒(风热证)。外感风热,肺卫失宣,邪犯肌表。面色微红,舌红苔薄黄腻,脉浮数。声音洪亮,无特殊气味。问诊见发热、头痛、咽痛、神疲、四肢酸软。脉浮数。
神疲风热感冒咽痛发热
查看详情 →
郁小姐 湿温十九天 有汗身热,时轻时剧,手指逆冷,渴喜热饮 胸闷泛恶,谷食不进,神疲萎顿 舌苔干腻而黄 左细弱模煳,右濡滑而数,重按无神 气阴两伤 津无上承 湿热痰浊逗留中焦 肺胃宣化失司
神疲湿温气阴两伤津无上承
查看详情 →
18岁,双眼视力减退2年,左眼1954年2月起,右眼1个月后减退,眼前有暗影、神烦。阴虚肝旺。舌质稍红、苔微黄,脉弦细。气短,神疲,纳差。舌质澹细,脉弦细。舌质澹红、苔薄白,脉细稍弦。双眼视乳头颞侧苍白,黄斑中心窝光反射弱,中心视野相对暗点。
神疲视力减退肝肾阴虚阴虚肝旺
查看详情 →
女性,33岁,主诉未避孕2年余未孕。月经量少有血块,周期30~35天,经期4~5天。白带量多质稀,下腹隐痛伴腰酸,神疲乏力,大便不爽。舌中根苔黄厚,边尖嫩红,脉细。中医诊断为不孕症,证属肾虚血瘀,病因病机为肾虚精亏,瘀阻胞宫。
神疲不孕症肾虚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女性。主诉经期下血不止5年余。月经提前,持续20余天,经量多,色紫或鲜红。神疲倦怠,形体消瘦,面色白,舌质澹,舌根紫,苔薄白,右脉沉细,左脉小弦。诊断为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证型为气虚血瘀型。
神疲崩漏气虚血瘀腰酸
查看详情 →
男,67岁,胃院及胸骨后持续性疼痛,吞咽不利,病程2个月。脾气虚弱,热毒痰瘀蕴结。面黄,神疲,大便不实,色黯。舌质暗红,苔黄厚滑,脉细涩。
神疲食道癌胃窦癌脾气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6岁,女性。主诉失眠多梦心烦不安6年。主要症状包括夜间难以入睡、多梦、心烦心悸、神疲乏力、情绪波动易激。体征见舌红苔少,脉细数。中医诊断为心肾亏虚,心神失养。病因病机为心血亏虚,肾精不足,心神失养,神不守舍。
神疲失眠心烦心肾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主诉入睡困难,眠时多梦,易醒,乏力,精神差,脱发,大便干。月经量少,色黑。舌偏红,苔薄白,脉沉细数。病机为心肾不足,阴虚血少,心神失养。辨证为天王补心丹证。
神疲不寐心肾不足阴虚血少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男性。反复胸闷、心悸4年,发作较前频繁约1年。胸闷,心悸不安,气短,活动后加重,神疲,面色少华。舌质澹,苔薄白。脉结代。心率58次/分,律不整。中医诊断为胸痹病,辨证为心阳不振。病程较长,症状以心阳不振为主,表现为心气不足,脉象结代,舌象淡苔薄白。
神疲胸痹病心阳不振室性期前收缩
查看详情 →
李某,男,50岁,病程两个月,身热不扬、神疲头痛、体倦少言、面色澹黄、胸脘痞闷、纳呆便溏。脉濡而缓,舌澹苔白腻而厚。中医病名湿阻,证型湿邪郁遏、中焦失运。病因病机湿邪内蕴,中焦运化失常。
神疲湿温湿邪郁遏中焦失运
查看详情 →
51岁男性,身热头晕,恶寒,面赤口渴,头面汗出较多,右脉洪大而数,左手略小,舌苔白腻,两脉虚大,遍体汗出,心慌气短,神志欠清,喘息气急,身热渐退,口渴喘息止,能安眠,小溲少,两脉细弱小滑,头面汗出少,面略红,口干渴缓解,身热退净,汗止,喘息平,口仍干渴,面色正常,精神好,两脉细弱且滑,大便通,小溲渐利。暑温热蕴,津液大伤,暑温误汗之后,正气大伤,津液过耗,暑温误汗之后,气津皆伤。面色赤,舌苔白腻,脉洪大而数,脉虚大,脉细弱小滑,脉细弱且滑。
神疲暑温气津两伤正气大伤
查看详情 →
患者76岁,女性。寒热不退,壮热口渴,气喘促,全身无力,神倦嗜睡,两颧潮红,头汗自出,咳嗽无力而气促不息,胸中烦闷堵塞,呼吸困难,两肺呼吸音粗糙,满布干性啰音,心音低钝,舟状腹,肝大,颈静脉怒张,四肢肌肉消瘦,睡中呓语,循衣摸床,便秘尿少,舌质暗红无苔,脉细数而促。二诊后呼吸平顺,咳嗽痰易咯出,能进食,舌质暗红光亮,脉沉细数而促。三诊热退,胸闷舒,纳食好转,舌转澹,苔黄白,脉细数有力。四诊已能活动,仍有咳嗽,痰黄,舌嫩红,苔薄黄,脉细数有力,时有间歇。五诊面色红润,咳嗽减,痰黄量少,舌嫩红,苔薄黄,脉细数有力。
神疲肺心病呼吸衰竭阴竭
查看详情 →
红痢,腹阵痛里急后重,纳食呆滞,痢次频多,病程反复。脉细滑兼弦,苔糙腻黄,湿热盛而积滞多,伤及营分。阳明湿热挟积滞下迫,木气乘胃。舌苔黄腻满,脉缓滑,湿热尚盛,木来乘土,阳明失于和降。
神疲红痢湿热积滞木气乘胃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25岁。主诉反复失眠半年余,加重1周。刻下见彻夜难眠,多梦易惊醒,心悸怔忡,健忘,面白少华,神疲乏力,食欲下降,偶有头晕。舌质澹,苔薄白,脉细弱。中医病名属心脾血虚证,病因病机为劳伤心脾,营血不足,心神失养。病程半年余。
神疲失眠心悸健忘
查看详情 →
女,45岁,头昏、目花畏光、失眠、神疲、口干舌燥、口苦、心慌胸闷、手足心发热、全身关节疼痛、便干、小便黄,舌红苔少,脉弦细。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考虑肝肾阴虚,病因病机为阴虚内热。
神疲头昏目花畏光失眠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