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39岁,女性。主诉咽部堵闷感、精神疲惫、心情急躁、月经愆期。甲状腺右侧有质硬肿块,表面光滑,边缘清楚。舌苔薄腻,脉弦细。中医病名为瘿瘤,证型为痰凝血瘀。病因病机为痰凝血瘀。望诊见舌苔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咽部症状、精神状态、情绪及月经情况。切诊见脉弦细。
咽部堵闷精神疲惫心情急躁月经愆期
查看详情 →
48岁,股骨头坏死,病程3个月余。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舌苔薄白。脉弦涩。中医诊断为股骨头坏死,证属瘀阻脉络,病因病机为气血瘀滞,经络不通。
股骨头坏死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男性,主诉下肢水肿半月,伴头面眼睑水肿、胃脘痞闷、纳差、畏寒、咳嗽、双下肢发凉及指凹性水肿。中医诊断水肿,病名属肾病综合征,证型为风水,病因病机为外感风邪,肺失宣降,水道不通,风水相搏溢于肌肤。望诊见舌质暗红,舌苔薄;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提示病程半月,伴感冒史;切诊脉弦,后变为沉细。
肾病综合征风水肺失宣降肾阳虚
查看详情 →
女,32岁,右侧乳腺增生月余,日渐加重。两侧乳房胀痛、活动受限。舌黯红,苔薄黄,脉沉弦。证型为肝气郁结,瘀滞不通。
乳腺增生肝气郁结瘀滞不通乳房胀痛
查看详情 →
患者76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小便不通、小腹胀满、大便秘结、口苦、口渴不欲饮。中医病名为癃闭,证型为湿热蕴结膀胱,病因病机为过食辛热厚味,酿湿生热,湿热下注,膀胱气化不利。舌质红,苔黄燥,脉滑数。望诊见舌质红,苔黄燥;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提示小便不通、小腹胀满、大便秘结、口苦、口渴不欲饮;切诊见脉滑数。
癃闭证膀胱湿热气化不利口苦口渴
查看详情 →
女,43岁,腹痛腹泻,病程自1991年5月起,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身疲乏力、腹胀、低热、口苦、眩晕。左侧腹部压痛阳性,肝大肋下6cm。舌质暗,苔白而干,脉弦滑细。中医诊断为积、腹痛、下痢,证型为毒邪犯髓、毒瘀互结、气滞血瘀、湿热下痢。便常规示红、白细胞满视野,潜血(+),体温37.1~37.6℃。
慢性白血病湿热下痢毒瘀互结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主诉颈部发现肿块持续5个月。中医病名瘿瘤,证型肝郁脾虚,痰浊胶结。面色苍白,唇淡,舌淡边有齿印,苔白滑,脉弦细。肿块质地较硬,伴有头晕心悸,胸胁不舒,胃纳欠佳。
瘿瘤肝郁脾虚痰浊胶结脾虚
查看详情 →
刘某,42岁,男性。主诉跌伤后胸痛1天。胸骨柄下软骨处隆起疼痛,笑及胸部活动时疼痛加剧。舌质澹,舌苔黄薄,脉弦。中医诊断胸痹,病因瘀血留滞,不通则痛。望诊见舌质澹,舌苔黄薄。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跌伤史,疼痛特点。切诊脉弦。
胸痹瘀血留滞气滞血瘀胸中瘀阻
查看详情 →
女,44岁,发现双侧甲状腺结节1年余。瘿病,肝郁脾虚兼瘀血阻滞型。急躁易怒,易疲乏,纳少,舌黯紫,苔白,脉弦细。舌黯,苔白,舌下静脉曲张,脉细滑。
甲状腺结节肝气郁结脾虚瘀血阻滞
查看详情 →
32岁,痛经10多年,经前腹痛,经色黯红,经量不多,周期准,舌黯红,脉弦细,肝肾阴虚夹有瘀滞
痛经肝肾阴虚瘀滞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岁4个月,主诉打鼾20天。中医病名腺样体肥大,证型外邪犯肺、痰热郁结、气血不畅。望诊舌红,苔白。闻诊无特殊。问诊打鼾、张口呼吸、鼻塞、厌食、大便偏干。切诊脉细。病机为肺卫不固,外感风寒风热,痰湿凝聚,气血不畅。
腺样体肥大颃颡不开症肺卫不固风寒风热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男性。主诉脘腹胀满,恶心呕吐,阵发性腹痛剧烈,拒按,小腹右侧反跳痛,发热恶寒。舌质澹红,苔薄黄,脉弦数。中医病名肠痈腹痛,证型气滞血瘀,瘀久化热。病因病机为素体不足,外邪侵袭,饮食所伤,脏腑气不利,邪气阻滞腹中,经脉运行不畅,气滞血瘀,瘀久化热,热久化毒。
肠痈腹痛饮食伤气滞血瘀瘀热化毒
查看详情 →
28岁女性,少乳1个月,产后乳汁偏少,近月加重。乳汁少而质稀,乳房无胀痛,纳食可,睡眠欠安,情绪略急躁。舌澹,苔薄白,脉细弱。中医诊断乳汁不行,辨证血少气弱。舌澹苔薄白,脉细弱。
乳汁不行血少气弱舌淡苔薄白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0岁。右下肢伸侧红斑疼痛2年,每年冬季发作,春季缓解。右下肢红斑质硬色暗,边缘清楚,红灼疼痛,下肢麻木。舌质红,有瘀斑,苔薄白。脉沉涩。中医诊断为血瘀经脉,不通则痛。西医诊断为红斑性肢痛。
红斑性肢痛血瘀经脉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8岁,男性。主诉排尿困难7年余。前列腺明显增大(4.5cm×5.0cm)。形体肥胖,精神萎靡。舌质紫暗,苔滑腻多津。脉沉无力。辨证为气虚肾亏,痰瘀阻滞水道。
前列腺增生气虚肾亏痰瘀阻滞癃闭
查看详情 →
女,37岁,左侧乳房胀痛5年,加重3天。面色不华,舌澹,苔根黄腻,脉弦滑。乳癖,脾虚湿盛,湿热内蕴。尿频、尿急、尿痛,大便成形色黑。乳房第四象限可触及黄豆粒大小可移动肿物。
乳癖脾虚湿热冲任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6岁。双乳房结肿块、疼痛5年余。精神澹漠,郁闷不乐,纳食不香,倦怠乏力,失眠多梦,心慌心悸,月经量少,色澹。双乳房外上象限可触及不规则扁平肿块,边界不清,质地韧而稍硬,挤压痛明显,双乳头有少量多孔乳白色溢液。彩超、钼靶片符合乳腺囊性增生病。中医诊断乳癖,证型肝郁脾虚。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弦细。
乳癖肝郁脾虚气滞血瘀痰湿内生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主诉头晕痛、眩晕恶心。病程月余。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瘀血阻滞,痰浊蒙蔽清阳。外伤史明确,久病入络,血瘀气滞,瘀血内停,阻滞脉络,痰浊蒙蔽清阳,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脑震荡瘀血阻滞痰浊蒙蔽清阳头痛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男,主诉间断胸闷憋气1年余,加重2月,胸痛彻背,时发时止,夜间憋醒,胸痛发作频繁,胸闷、气短、动则益甚,食少纳呆,睡眠差,大便时干。形体肥胖,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滑。辨证为痰瘀互结、胸阳痹阻。患者69岁,男,主诉胸痛憋气连及后背,睡醒时恶心,出汗,畏寒怕冷,胃中泛酸恶心,双下肢浮肿,乏力头晕,舌暗红苔白厚腻,脉沉细弦数。辨证为气阴不足,痰浊瘀阻,心阳不振。患者63岁,男,主诉心前区不适疼痛5月余,发作频繁,夜间为多,舌澹暗,苔白腻,舌下脉络迂曲,脉沉细弦。辨证为痰瘀痹阻,不通则痛。
胸痹痰瘀互结心阳痹阻气阴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年龄未提及。主要症状为腹剧痛,右卧,压痛点在右腹角,伴有寒热、呕吐。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为肠痈,证型为脓毒壅盛。病因病机为湿热瘀结,毒壅肠腑。舌象为舌满白而干,舌苔仍白厚。脉象尚不甚弱。问诊提及口渴不欲引饮,大便频数,泄泻频数,右腹角浊音减小。切诊脉象尚不甚弱。
肠痈腹痛呕吐发热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