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63岁。双下肢发凉、步态酸沉胀痛8年,右脚肿胀剧疼、溃烂1年。面色皖白,舌暗红,苔薄白。右足跗阳、太溪脉搏动消失,左足脉沉细。右脚肿胀,皮色暗红,五趾枯黑,足掌前1/3腐败溃烂流脓水,异臭。诊断为脱疽。证属气虚血瘀,经脉阻塞,化热肉腐。
脱疽气虚血瘀脾肾阳虚痰浊内生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8岁,男性。主诉为三月前因劳累感冒引起双下肢水肿。病史包括11岁时患急性肾炎,尿常规示蛋白(+++),红细胞(+)。中医诊断为水肿。面色黧黑,舌质暗有小瘀点,舌苔薄腻,脉沉细。乏力、纳差、腰痛、尿量少且泡沫多、双下肢指凹性水肿、大便溏薄。病程三月。病因病机为脾肾亏虚,瘀水阻于三焦。
肾病综合征脾肾亏虚瘀水阻滞三焦不畅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1岁,男性。主诉阴茎不能勃起2年余,伴会阴部刺痛。病史提示2009年8月会阴部外伤后出现症状。舌有紫斑,苔薄白,脉细涩。体征显示会阴刺痛,心烦易怒,小便时阴茎不适,阴茎根部压痛并有硬结。诊断为外伤所致,病机为瘀血阻滞经脉,宗筋失养。
外伤瘀阻宗筋失养阴茎不能勃起会阴刺痛
查看详情 →
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肿胀疼痛,僵直畸形,屈伸不利,肌肤麻木不仁,舌暗澹,苔白,脉沉细。肝肾不足,筋惕肉瞤,失眠多梦,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弦。外感风寒湿热,邪留筋骨,气血瘀阻,关节红肿热痛,舌质红,苔黄,脉弦滑数。寒湿瘀热错杂,关节肿痛,舌质红或边绛,苔白或薄黄,脉弦数或弦滑。阴阳虚损夹瘀,关节无明显红肿痛,舌质澹,苔白,脉缓或沉细。
类风湿性关节炎肝肾不足气血瘀阻湿热交蒸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0岁。腰痛3个月,小便不利。肾结石(泥沙状)。湿热久蕴,煎熬成石,阻滞尿道。舌质淡红,苔薄黄腻,脉沉弦。
腰痛小便不利肾结石湿热内蕴
查看详情 →
女,32岁,右侧乳腺增生月余,日渐加重。两侧乳房胀痛、活动受限。舌黯红,苔薄黄,脉沉弦。证型为肝气郁结,瘀滞不通。
乳腺增生肝气郁结瘀滞不通乳房胀痛
查看详情 →
患者49岁女性,主诉四肢无力伴肌肉萎缩6个月。四肢无力,双上肢肌力Ⅳ级,双下肢肌力Ⅲ*级,肌张力低,肌容积缩小。舌质暗红有瘀点,舌苔黄厚腻,脉沉细无力。四肢变细,吞咽无力,久坐时双下肢沉重僵硬,易汗出,饮食稍有不慎即泄泻,口干不欲饮水,痰多色白不黏。中医诊断痿证、痹证、中风。病机为虚实夹杂,痰瘀互结,脾肾亏虚。脾伤失运,痰湿内生,瘀阻经脉,肾伤不能主骨生髓,精血内耗,痿而不用。
痿证肌肉萎缩肌力下降痰多色白
查看详情 →
男,72岁,小便频多,滴沥不爽3年余,腰膝冷痛,畏寒怕冷,神情怯弱,面色白,舌澹紫,脉细两尺无力。癃闭,肾阳虚衰,痰瘀交阻。
前列腺增生肾陽虚衰痰瘀交阻
查看详情 →
女,43岁,腹痛腹泻,病程自1991年5月起,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身疲乏力、腹胀、低热、口苦、眩晕。左侧腹部压痛阳性,肝大肋下6cm。舌质暗,苔白而干,脉弦滑细。中医诊断为积、腹痛、下痢,证型为毒邪犯髓、毒瘀互结、气滞血瘀、湿热下痢。便常规示红、白细胞满视野,潜血(+),体温37.1~37.6℃。
慢性白血病湿热下痢毒瘀互结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4岁。背部右上方生一米粒大疙瘩,周围灼红,轻度疼痒,3天后肿块扩大,痛彻右侧肩背,右手伸举困难,伴有畏寒发烧。中医诊断为痈,辨证为湿热蕴毒,上壅于背。望诊见疮顶红高突,舌苔黄腻,脉浮滑数。问诊见畏寒发烧,肿痛持续10天。切诊见脉浮滑数,舌苔黄腻。
湿热蕴毒营卫不和疮顶高突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58岁。主诉腰腿疼痛12年余,伴侧弯、屈伸不利、双下肢麻木、活动不便,近半个月加重。腰椎第1~5椎体骨质增生,腰椎骶化。舌质黯,苔薄白,脉沉涩。辨证为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瘀阻脉络。
腰腿痛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瘀阻脉络
查看详情 →
张某,男,36岁。肛门重坠,排便时痔块脱出,便后自行回纳,大便干硬,便时鲜血点滴或喷射而出,肛门灼热刺痛。病程2周。面色红润,舌红苔薄黄,脉弦实。辨证为血虚肠燥。诊断为内痔便血。
内痔便血血虚肠燥肛门灼热大便干硬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男性,婚后3年不育。主症为盗汗、腰膝酸软、阴囊潮湿、睾丸坠胀、口干唇燥、神疲乏力、嗜食辛辣、小便黄赤、大便粘滞。舌质暗红,边尖有瘀点,苔黄腻,脉滑数。中医诊断为不育证,证型为肾阴亏虚,湿热壅结,脉络瘀滞。
不育证肾阴亏虚湿热壅结脉络瘀滞
查看详情 →
吴某,62岁,男性。主诉阴茎勃起时侧弯伴疼痛3个月,逐渐加重。病程3个月。中医病名:阴茎痰核。证型:肝经气滞,血瘀阻络。病因病机:肝经气滞,血瘀阻络。望诊:舌质暗。舌苔:苔薄腻。脉象:脉弦细。阴茎背部左侧有硬结,不规则,轻度压痛。阴茎疼痛,勃起时向左侧弯曲,排尿变细,淋漓不净。有局部损伤史。
阴茎痰核肝经气滞血瘀阻络舌质暗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80岁,男性。左胸背部带状红斑水疱伴持续疼痛半年,皮疹已干燥。舌质暗红,苔白,脉弦滑。西医诊断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医辨证为气血两虚,血脉瘀滞,余毒未尽。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气血两虚血脉瘀滞余毒未尽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主诉头晕痛、眩晕恶心。病程月余。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瘀血阻滞,痰浊蒙蔽清阳。外伤史明确,久病入络,血瘀气滞,瘀血内停,阻滞脉络,痰浊蒙蔽清阳,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脑震荡瘀血阻滞痰浊蒙蔽清阳头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0岁,男性。主诉尿频尿急、腹股沟胀痛反复发作2年。中医诊断精浊,证型湿热夹瘀证。舌澹红,苔黄腻,脉弦滑。病程2年,病因病机为湿热下注,气滞血瘀。会阴、腹股沟胀痛,尿后余沥不尽,夜寐欠安。
慢性前列腺炎湿热夹瘀证湿热下注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男,主诉间断胸闷憋气1年余,加重2月,胸痛彻背,时发时止,夜间憋醒,胸痛发作频繁,胸闷、气短、动则益甚,食少纳呆,睡眠差,大便时干。形体肥胖,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滑。辨证为痰瘀互结、胸阳痹阻。患者69岁,男,主诉胸痛憋气连及后背,睡醒时恶心,出汗,畏寒怕冷,胃中泛酸恶心,双下肢浮肿,乏力头晕,舌暗红苔白厚腻,脉沉细弦数。辨证为气阴不足,痰浊瘀阻,心阳不振。患者63岁,男,主诉心前区不适疼痛5月余,发作频繁,夜间为多,舌澹暗,苔白腻,舌下脉络迂曲,脉沉细弦。辨证为痰瘀痹阻,不通则痛。
胸痹痰瘀互结心阳痹阻气阴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女性,主诉下腹坠胀不舒6个月。月经量多,色暗有块,持续13天,经行腹痛,下腹坠胀,腰部酸痛。舌质澹青,苔薄白,脉弦滑。中医诊断症瘕(子宫肌瘤),证属气滞血瘀,痰凝胞宫。B超提示子宫肌瘤(粘膜下)。
子宫肌瘤气滞血瘀痰湿凝滞冲任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3岁。咽喉肿痛3日,逐日加重,吞咽困难,痰涎稠多,语言不便,发热无汗。体温38.5℃,左侧扁桃体I度肿大,右侧扁桃体Ⅲ度肿大,充血明显,隐窝有白点,触痛阳性。辨证为喉痈初期,风热上扰型。舌薄腻,脉象平。
喉痈风热上扰痰浊壅盛热毒蕴结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