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42岁。右手麻木,手指不能握物,病程10余天。中医病名:桡神经麻痹。病因病机:外伤性压迫。望诊:神情焦虑。右手腕下垂,手功能受限。前臂浅感觉减退。脉象未提及。
筋脉失养桡神经麻痹肝气郁结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女,30岁。关节疼痛,全身发热,肌肤灼热,烦渴引饮,大便秘结,盗汗颇多,四肢关节疼痛剧烈,手足不能举动。病程2个月。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阴血虚极,阴伤热炽,热甚灼筋,筋脉失养。脉弦大数,舌质绛,苔黄腻少津。
筋脉失养关节疼痛阴blood虚阴伤热炽
查看详情 →
男,34岁,脑血栓形成后遗症偏瘫,右手指活动障碍,右下肢足内翻,行走困难。面色晦暗,舌质暗红,舌苔薄白,脉弦涩。主诉为偏瘫及肢体功能障碍,病程半年。中医病名属中风后遗症,证型为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瘀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
筋脉失养脑血栓后遗症偏瘫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38岁男性,主诉震颤,病程自1976年1月18日发病,持续约5个月。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痰浊湿邪郁而化热,热伤津液,筋脉失养。形体消瘦,神识呆板,语言謇涩,四肢抖动状若舞蹈,舌质稍红,苔白厚腻间有黄苔,舌面无津,脉弦急。
筋脉失养高热神昏谵语四肢震颤
查看详情 →
陆某,女,54岁。右下肢麻木疼痛8个月,走路后疼痛加重,行十余步即痛难忍。舌红,苔白,脉沉弦。膝以下发凉,足背及胫后动脉搏动清楚。诊断为痹证(椎管狭窄),经络痹阻型。病因病机为寒邪侵袭,血运不畅,筋脉失养。
筋脉失养椎管狭窄经络痹阻寒邪凝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2岁。主诉多发性硬化反复发作,病程自1990年至2006年。中医病名:多发性硬化。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形体纤弱,面色皖白,舌澹,脉细。
筋脉失养多发性硬化肝肾亏虚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53岁男性,阵发性喘息持续三年,发作时抬肩张口呼吸困难,伴手麻、嘴麻、手足抽搐,持续10~20分钟,自行恢复后乏力肢软。胸片未见异常。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筋脉失养喘息病气阴两虚痰火上扰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2岁,女性。主诉双膝关节疼痛1年。现病史示腰部及双膝关节疼痛,屈伸不利,神疲乏力。体查示双膝关节无红肿,X线示双膝关节退行性病变。辨证为肝肾亏损,筋脉关节失养。舌象澹红,苔白,脉细弱。
筋脉失养骨痹肝肾亏损
查看详情 →
患者67岁,女性。主诉右下肢疼痛,右膝肿痛,行走缓慢。病程较长,有脑梗死病史。舌红,苔白。脉弦。中医诊断为中风后遗症。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为久病肝肾气血亏虚,气不能行,血不能濡,致肢体筋脉失养。体征示右鼻唇沟变浅,右下肢肌力4级,右侧肌张力高,腱反射活跃,右侧巴宾斯基征(+)。
筋脉失养中风后遗症肝肾亏虚气血虚弱
查看详情 →
刘某 男 51岁 颈项酸楚 活动受限 左臂和手指作胀发麻 病程八月余 脉濡弦 病机属湿 羌活胜湿汤治之 颈项及左臂酸楚好转 左臂触痛 左手四指作麻 病程持续 脉濡弦
筋脉失养颈椎病肝气郁结痰湿阻络
查看详情 →
六十六岁男性,左上肢发凉,左手指麻木,尤以四、五指明显,转颈时可致肩臂至手指放射性麻木,神疲乏力,颈板硬,头晕耳鸣,视物昏花。舌质暗有淤斑,脉弦细。颈椎X光片示C5、6椎体前后缘增生,C5、6、C6、7椎间隙变窄,关节面硬化。证属气虚无力统血,血行不畅,经脉不利,不能荣养筋脉肌肤。
筋脉失养左上肢发凉左手指麻木颈板硬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5岁,男性。主诉反复头晕、视物旋转3年。病程3年。中医病名颈椎病,证型肾亏血虚,脑髓筋脉失养。病因病机肾气渐衰,血气衰减,脑髓骨骼筋脉失养。望诊舌象暗淡,苔分布不均。闻诊未提。问诊有头晕、视物旋转、左侧腰痛、关节酸痛、膝软乏力、小便多。切诊脉象弦两尺不显。
筋脉失养颈椎病肾亏血虚脑髓失养
查看详情 →
51岁男性,主诉高血压多年,劳作时突发口眼㖞斜,言语不利,左半身不遂,病程较长。舌苔薄黄,脉弦滑。中医诊断中风后遗症(脑梗死),证型肝肾阴虚,虚风内动,气虚血瘀,筋脉失养。
筋脉失养高血压中风后遗症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
73岁男性,主诉两腿肌力减弱,行走不稳,如踩棉絮,右膝痛及足背麻木。MRI显示C3-4~C6-7椎间盘突出。中医诊断颈椎病(嵴髓型)。辨证为肾阳虚、脾虚。病因病机为脾肾亏虚,气血失和,筋脉失养。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肌力减弱、行走不稳、麻木、疼痛,切诊见霍夫曼征(+)。
筋脉失养颈椎病脾肾亏虚气血失和
查看详情 →
5岁女性患者,主诉失语瘫痿两个月。形体消瘦,面色黄,舌质澹,苔薄白,脉弦滑。右上下肢屈曲挛缩,痛觉存在,右下肢运动功能丧失,右足内翻,左下肢肌力三级。西医诊断为中毒性脑病后遗症。辨证为疫痢热毒,扰神耗津,肝胃阴亏,筋脉失养。
筋脉失养中毒性脑病肝胃阴亏热毒耗津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女性。主诉四肢痹痛无力,伴四肢及肩背部软状肿物,窜走不定,麻痛感,病程3年,近半年加重。体胖,舌淡胖边有齿印、苔白厚而腻,脉细滑、尺脉重按无力。诊断为顽痹,证属脾肾阳虚,痰凝湿聚,痹阻经络,筋脉失养。
筋脉失养顽痹脾肾阳虚痰凝湿聚
查看详情 →
女,56岁,主诉拟诊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病程逾一载。主要症状为双侧肢体乏力、活动不利、肌肉萎缩、言语謇涩、步履蹒跚、蹲起困难。舌謇语涩。脉濡弦。中医诊断为瘖痱。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舌象未详,面色未提。闻诊未提。问诊提示病程较长,症状渐进性加重。脉象濡弦。
筋脉失养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肝肾阴虚舌謇语涩
查看详情 →
男,31岁,晨起刷牙时两小腿无力,不能走动。痿证,湿热内蕴,舌质红、苔黄腻,脉滑略数。
筋脉失养痿证湿热内热
查看详情 →
12岁女性患者,左下肢萎软,左腿抬动不能,站立后不能移步,病程自1岁起。中医病名:小儿麻痹后遗症。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面色正常,舌象未提。言语流利,无特殊气味。左腿萎软,中向外翻,细瘦无力,膝腿反射迟钝。脉象未提。
筋脉失养小儿麻痹后遗症肾虚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产后半年下肢无力,步履艰难,少腹发凉,大便溏泄。面色白而无泽,形体消瘦,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辨证为产后亏损,脾肾阳虚,筋脉失养。
筋脉失养产后痿证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