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女性患者,主诉双下肢紫红点伴瘙痒,病程2月。皮肤见散在紫红色斑疹,压之不褪色,高出皮面。舌红少津,苔薄黄,脉左寸弦、双关尺细。中医诊断为血热伤络,气阴两虚。病因病机为血热兼感风邪,热毒伤阴耗液,阴损及气。四诊见舌象红少津,脉象细数,症状包括口干、便干、小便黄。
过敏性紫癜血热伤络气阴两虚舌红少津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5岁。右足拇趾溃烂,剧痛三个月。病程长达18年,反复发作,病情渐进性加重。面色萎黄,全身皮肤枯藁,体形瘦长,表情痛苦。舌苔黑厚,舌质红,脉沉细,左足趺阳脉沉细,右足趺阳脉、太溪脉未扪及。中医辨证为脱疽,病因病机为屡受风寒阳气受损,血涩气滞,郁久化热,耗灼阴津。
脱疽寒湿入侵血涩气滞阴津耗损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女性。双下肢紫癜,尿蛋白(+++),红细胞(+++),病程3个月。中医病名紫斑,证型肝肾阴虚,病因病机为湿热伤阴,热迫血行。望诊舌质红,舌苔薄黄腻;闻诊无特殊;问诊乏力,口干欲饮,腰酸痛,尿色红,大便干;切诊脉沉细。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湿热伤阴热毒袭肺肺失清肃
查看详情 →
57天男婴,右眼白睛溢血点,颌下紫癜,神倦不欲吮乳,遍身瘀点融合成斑,鼻衄齿龈出血,呕吐乳汁带血,便溏色酱,小溲短赤,血小板2.2万,体温39℃,面色晄白,口鼻干燥,身热神昏,气促无汗,红血球210万,血色素6.9克%,白血球3750,出血时间7.5分,凝血时间3分,大便隐血(++),紫癜,贫血。面色晄白,口鼻干燥,舌面及齿龈出血点,脉象未提,神昏,气促无汗,肌热,斑色淡紫,大便溏色黄,溲赤,便溏色黄。
紫癜贫血血瘀胃阳受损
查看详情 →
5岁男童,大吐血、鼻出血2日,面色苍白,舌苔黄燥,舌心黑,脉滑数。全身紫斑,神志不清,昏睡,便秘,小便短赤。温毒入营血,迫血妄行。面色苍白,舌苔黄燥,舌心黑,脉滑数。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温毒入营血血热妄行阴虚血热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女性。主要症状为上下肢及足部红斑、痒疹、水疱、溃烂,颜色暗红,皮肤发凉。病程1年,气候寒冷时加重,转暖时减轻。舌淡红无苔,脉虚细。皮肤红斑呈环形,周边微隆起,暗红色,部分有水疱及溃烂渗液。证型为气虚腠理不固,风寒湿邪侵袭,营卫不和,营血凝滞。
多形性红斑气虚腠理不固风寒湿邪侵袭营卫不和
查看详情 →
59岁男性,主诉血小板减少2年,乏力肢软,神疲倦怠,动则气累,纳差食少,双下肢轻度水肿,精神委靡,双侧腰部酸胀疼痛,大便每日2次,24h尿量约2000mL,舌质黯红有瘀斑,苔腻微黄,脉沉滑,肾精不足,精不生髓,气阴两虚。
血小板减少症肾精不足气阴两虚瘀血阻络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8岁。双下肢紫癜反复不愈,伴鼻衄、齿衄。面色不华,唇甲色淡,神疲肢倦,月经量多色淡。舌淡,脉细。初诊为气不摄血,后因畏寒怯冷,下肢如浸水中,调整为气虚阳衰。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气不摄血气虚阳衰血不归经
查看详情 →
7岁女性患者,主诉恶寒发热、牙龈出血、躯干足胫出现紫暗红斑点,病程3月。面色苍白,肌不充腴,下午低热颧红,舌绛少苔,脉细弱而数。中医诊断为阴虚生热,病因病机为血热耗阴,邪趋于腑而走于营中。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阴虚生热舌绛少苔脉细而数
查看详情 →
患者27岁,女性。主诉四肢紫斑,病程一年。中医诊断紫斑。舌质红,舌苔薄黄或薄白,脉沉细。病机属内伤血热,瘀血阻络。病因包括邪毒入内,损伤正气,虚实夹杂。症见口干欲饮,手足心热,尿蛋白及红细胞异常。
过敏性紫癜肾阴虚瘀血内阻热毒留伏
查看详情 →
12岁男性患者,主症为双下肢紫癜呈片状,对称分布,伴有神疲乏力、面色苍白、食欲不振。舌质澹黯,舌尖红,舌苔薄白,脉沉。中医诊断为紫斑,证型为气不摄血。病程二月,血常规正常。
过敏性紫癜气不摄血脾虚统血气血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0岁,男性。全身皮肤出现紫红色斑片,瘙痒5年,近2个月加重。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风邪久羁,蕴郁化热,复感湿热,风湿之邪搏结肌肤。
紫癜风风邪郁热湿热搏结瘙痒剧烈
查看详情 →
79岁女性,乏力、水肿3年,肥胖,口干口苦,间发心悸,舌红苔黄腻,脉弦缓,血压175/115mmHg。中医诊断为风痰内阻证。主诉包括乏力、水肿、肢体颤抖、面部及下肢水肿。既往有甲状腺功能减退、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糖耐量减低、直肠炎、高血压病史。四诊见舌红苔黄腻,脉弦缓。
甲状腺功能减退痰浊内蕴胸痛水肿
查看详情 →
患者21岁女性,反复不规则发热伴面部红斑7年余,首次发病于1988年5月,发热体温达40℃,伴充血样皮疹、面部红斑、肢体浮肿、尿蛋白阳性、肝脾肿大。现症见遇疲劳、情绪波动或外感时体温复升,弛张难平,体温38.7~40.1℃,两膝及手指关节疼痛,手心灼热,经闭2年,颈臂紫红疹点,下肢青紫瘀斑,胁下胀痛,苔黄薄腻,舌红衬紫,脉细数。诊断为内伤发热,肝肾阴虚,瘀热内扰。
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内伤发热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
章某,男,51岁。吞咽困难1年余,形瘦神萎,吞咽梗阻,不能进食,胸膈满闷,嗳气呕吐,每日仅饮汤水少许及输液维持。舌淡苔白,边有紫斑,脉沉细。中医病名噎膈,证型正虚邪实,胃气欲绝,痰瘀交阻。病机为七情所伤,痰气交阻,痰瘀互结。
舌紫斑食管癌噎膈痰瘀交阻
查看详情 →
女,28岁。四肢、胸腹部紫斑半月,色暗,压之不褪,此起彼落,伴四肢乏力,腹胀肠鸣,大便溏。面色不华,精神倦怠,手足不温,舌淡无苔,脉虚弱。诊断为脾胃虚寒,元气亏虚,血失统摄。
脾胃虚寒元气亏虚血失统摄络破血溢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病程6年。主要症状包括心前区阵发性剧烈绞痛,腰部、右胁下、胆、肾绞痛,胸闷气短,指甲发青,咳嗽,大汗出,恶心,口苦,大便偏干,睡眠差,形体尚胖,面色苍白。舌质略淡,后根苔薄秽腻,脉寸尺沉弱,右关动数,左关弦细。中医病名为胸痹,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涉及气机闭塞,胸中阳气不宣。
胸痹肝气郁结胆气不舒肾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31岁,女性。主诉产后流血过多导致贫血,伴有头晕乏力、全身肌肉酸痛、多次晕厥、双下肢皮下紫斑伴静脉曲张、月经量减少、手足心发热。中医诊断为虚劳,血极。证型为脾肾双亏,气血两虚。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面色苍白,皮肤、口唇及睑结膜苍白,双下肢多片紫斑及毛细血管扩张。实验室检查显示血小板升高,血红蛋白偏低。病程较长,经治疗后症状显著改善。
产后血虚脾肾双亏气血两虚瘀血阻络
查看详情 →
张某,女,25岁,口腔出血,皮肤黏膜紫斑,病程未明确,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舌质黯紫、苔黄薄腻,脉细滑,心脾两虚,肝肾不足,气血亏耗,舌质黯、苔淡黄,脉细,肝肾阴虚、络热瘀。
肝肾阴虚气血亏耗络热瘀心脾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女性。主诉头晕、心悸、无力、牙龈出血、鼻衄。病程反复,8年前首次出血,5年后妊娠期再发,产后因外伤出现紫斑,现病史中出血点反复出现,血小板减少。面色苍白,头面四肢及躯干布满出血点,黏膜下血肿,舌红无苔,脉细数无力。中医辨证为阴虚内热,迫血妄行。
阴虚内热迫血妄行血小板减少舌红无苔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