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54岁,胃痛20年余,加重3年。胃脘胀痛,纳食少,食则脘胀嗳气,胃中灼热,口干少津,大便干结,体倦无力。中医辨证为久病入络,营络枯涩,胃阴已伤,胃失濡降。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纳食减少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阴亏耗络脉瘀阻
查看详情 →
54岁男性,胃脘胀痛反复30余年,加重3年,纳食减少,食则脘胀嗳气,胃中灼热,口干少津,大便干结,倦怠无力。中医诊断为胃痛,证属久病入络,营络枯涩,胃阴已伤,胃失濡降。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气味未提及,病史明确。
纳食减少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阴已伤气郁化火
查看详情 →
患者80岁,男性,主诉头晕、左侧肢体麻木反复发作2个月。中医病名中风,证型气虚络瘀证。舌质澹红,苔白厚,脉细。头晕阵作,起床时明显,平卧后减轻,左侧手足麻木持续,心烦,纳食减少,腹胀。右侧上下肢感觉正常,左侧浅感觉减退,双侧肌力、肌张力正常。头部磁共振示右侧基底节区脑梗死。
纳食减少中风气虚络瘀证头晕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5岁,女性。自然流产3次。体质虚弱,头晕、头痛、腰膝酸软、倦怠乏力、尿黄、大便不畅、纳食减少、心烦少寐、口渴喜冷饮。面色苍白,舌质红,苔薄白,脉细数。中医诊断滑胎,证型脾肾两虚,冲任损伤,阴虚内热。病程多次自然流产。
纳食减少滑胎脾肾两虚冲任损伤
查看详情 →
2岁男童,身热不解,右耳流脓,鼻流清涕,病程3日。右耳脓液外溢,苔色纹暗,大便溏泄,纳食不甘。面色晦暗,舌苔薄白,脉象未提。病因属风热袭于三阳经脉,病机为阳邪欲陷阴。
纳食减少风热袭表耳脓外溢便溏泄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1岁,女性。主诉咳嗽反复发作十余年,加重3天。病史提示慢性支气管炎。现症为咳嗽,咳痰不爽,纳食减少。舌洁,脉平缓。中医诊断风寒咳嗽,辨证风寒犯肺,肺失清肃。
纳食减少慢性支气管炎风寒咳嗽肺失清肃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女性。上腹疼痛不适,反复发作十余年,加重半年。慢性萎缩性胃窦炎,轻度肠化。胃脘痞满不适,纳食尚可,睡眠不实。脉细,少苔。胃阴不足,气滞血瘀。
纳食减少胃阴不足气滞血瘀上腹疼痛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下腹部疼痛作胀阵发,痛甚有痞块起伏,腹部经脉攀拉抽紧,大便不正常,多为粒状,腹泻或便秘交替,经行时腹痛加重,病程二年,纳食减少,神疲乏力。舌苔薄白微腻,脉象濡细。中医诊断为脾胃虚弱,湿热瘀滞,壅于络脉,交结肠道,致传导失常。四诊显示舌苔薄白微腻,脉象濡细。
纳食减少脾胃虚弱湿热瘀滞传导失常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5岁。反复双下肢浮肿1年余。主症为体倦乏力,纳食减少,大便溏薄,双下肢轻度浮肿。舌质澹红而暗,边有齿印,苔薄腻,脉细。中医诊断为水肿,证型为脾虚湿蕴夹瘀。病程1年余,病机为脾虚湿盛,气血运行不畅,致水湿内停,瘀阻脉络。西医诊断为慢性肾炎。尿蛋白阳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1.2~2.4g,血浆白蛋白正常,肾功能正常,B超提示双肾轻度弥漫性病变。
纳食减少慢性肾炎脾虚湿蕴夹瘀水肿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8岁,女性。主诉左足大趾肿痛2年,创口长期不愈,并从伤口取出死骨多块。中医诊断慢性骨髓炎。证型气血虚衰,余毒内恋。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示体倦乏力,面白虚羸,纳食减少。舌质偏淡,脉细无力。切诊未提及。
纳食减少慢性骨髓炎气血虚衰余毒内恋
查看详情 →
女,52岁,精神抑郁,胸胁胀痛,善太息,纳食减少,暴怒时易跌倒,肢体痉挛,舌淡苔白,脉弦。证属肝气郁结。面色正常,舌淡苔白,脉弦。病程未明确。
纳食减少肝气郁结精神抑郁胸胁胀痛
查看详情 →
7岁女性患者,颈部硬结肿块7个月,按之坚实可移动,伴有消瘦无力、面色黄白、纳食欠佳、精神不振。脉弦数,舌质红,苔薄白腻。中医诊断瘰疬,病因病机为情志不舒、肝郁气滞、郁久化火、炼液成痰。
纳食减少瘰疬肝郁气滞痰火凝结
查看详情 →
37岁男性,咳嗽气喘,痰多稀白,不耐平卧,恶寒,头身疼痛,纳食减少,舌苔薄白,脉弦滑而浮,诊断为饮邪内停,肺失清肃。
纳食减少咳嗽气喘痰多稀白饮邪内停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54岁。主诉口、眼干燥半年余,近2个月加重。口干、眼干,双眼干涩、口唇干裂,口干饮水不能解。体征见双眼略红,唇部干裂,舌质暗红,少苔,脉弦细数。中医诊断燥证,辨证肝肾阴虚证。
纳食减少干燥综合征肝肾阴虚口干眼干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7岁。主诉活动后气促反复25年,加重伴足肿半年。现症见胸闷、活动后气促、纳食减少、大便偏溏、双下肢凹陷性水肿。舌质淡胖,苔白,脉细促不齐。中医诊断为阳虚水泛。病因病机为阳气亏虚,气化不及,水湿内停,水气上乘于胸部,影响脾胃运化。
纳食减少心脏瓣膜病阳虚水泛气虚血瘀证
查看详情 →
患者41岁,男性,主诉大便稀溏反复8年,肠镜示结肠多发息肉。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弦。证属寒湿瘀结。病程较长,大便每日3次,便前腹部冷痛,便后痛减,纳食减少。
纳食减少大便稀溏寒湿瘀结腹痛腹泻
查看详情 →
20岁男性,反复胃脘隐痛3年,加重5天,胃脘隐痛,饭前为甚,食后痛减,喜暖喜按,腹胀,泛酸欲呕,不思纳食,神疲易乏,大便偏溏。舌澹红,苔薄白,脉细弦。证属中焦虚寒,脾胃失和。
纳食减少胃脘隐痛中焦虚寒脾胃失和
查看详情 →
女,62岁,胃脘胀满刺痛,嗳气频频,纳食少馨,病程一年。肝胃不和,湿热中阻。面色萎黄,舌苔腻,脉细弦。
纳食减少肝胃不和湿热中阻胃胀刺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5岁,男性。主诉胸闷刺痛反复发作五年,伴心悸气短、纳食减少、心烦不寐。中医病名胸痹,证型气虚血瘀、痰浊阻胸。舌暗澹,边有瘀斑,苔白腻。脉沉细而结代。
纳食减少冠心病胸痹气虚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体型肥胖,气短、动则气喘,身感沉重,乏力,纳食减少,大便不畅。面色黄白,舌苔黄,脉虚大无力。疮面溃腐,肌肉腐烂如败絮,臭味难闻,疮内有蛆虫,疮面长约一尺二寸,宽约一尺,疮周漫肿,肤色紫暗。属正虚毒散,毒邪陷里败逆之危证。二诊时腐肉渐脱,脓水增多,肿消。三诊时肿处尽消,新肉布满,呼吸时疮内肌肉摆动,脉虚略滑,舌质红苔白。四诊时疮口渐收敛,精神复原,病情好转。
纳食减少对心发正虚毒散肌肉腐烂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