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63岁,性格改变,打人毁物。病程1年。中医病名属癫狂,证型为痰热互结,瘀血内阻。舌质暗,苔黄腻,脉弦滑有力。主要症状包括精神抑郁、表情淡漠、少言寡语、不欲见人、失眠、头晕、记忆力减退、下肢麻木、暴躁易怒、整夜不寐、双目直视、厌食恶心、吐痰涎、闭窗掩帘、便秘。病机为情志怫郁,气机不畅,痰浊内生,痰火上扰清窍,气滞血瘀。
痰热互结瘀血内阻肝郁化火脑气逆乱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3岁,男性。主诉四肢末端发冷、溃烂,冬季加剧已2年,两上肢乏力已1年。中医病名肌痹,诊断系统性硬皮病、皮肌炎。证型肾阳虚弱,血瘀脉络。病因病机为肾阳虚衰,血脉瘀滞。望诊见面部红斑、毛细血管扩张、皮肤僵硬、指甲苍白、指端溃烂。舌澹苔白,脉沉涩。
系统性硬皮病皮肌炎肾阳虚弱血瘀脉络
查看详情 →
20岁女性 持续性关节痛 活动后痛轻晨起重 踝关节游走性肿胀痛 脚底骨痛不能行走 手不能握物 不论冷热晴雨均痛 雨天加重 舌红苔白 脉沉
全身关节痛寒湿痹阻气血不足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2岁。左侧腰腿疼痛3年,遇寒湿加重,得暖缓解,喜按,劳累加重,休息减轻,疼痛放射至足趾,伴酸胀痛麻。舌质澹,苔薄白。脉弦滑。辨证为风寒湿型骨痹证,病因病机为素体亏虚,肾气不足,感受风寒湿邪,留恋久而不愈,壅滞经络,气血凝滞,脉络痹阻。中医病名骨痹证,证型风寒湿型。
骨痹证风寒湿肾气不足腰腿痛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女性,畏寒怕冷,伴鼻塞反复3年,常因受凉发病。现症见后背发凉,洗澡后尤甚,凌晨冷汗,入睡困难。舌质澹红,苔少,脉细。中医诊断为阳气虚弱、卫表不固畏寒。病因病机为阳气不足,不能温煦体表,卫表不固,易感外邪,致恶寒、鼻塞、身重,营卫不和,故见汗出。
阳气虚弱卫表不固夜汗
查看详情 →
男,44岁,头晕心慌,畏寒下肢冷,夜尿多,病程自1973年起,心律不齐,心率慢,有晕倒史,舌胖质澹苔薄白,脉沉弱迟代,心律不齐有较长停搏,血压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脾肾阳虚。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脾肾阳虚心律不齐畏寒肢冷
查看详情 →
女,36岁,头痛十余年,以头顶痛为主,伴恶心、呕吐、涎沫、眩晕、头凉、畏寒、手足不温。厥阴头痛,脉沉迟无力,舌质淡、苔薄多津。面色㿠白,舌象提示寒象,脉象沉迟,病程长,症状以寒象为主。
厥阴头痛寒凝气滞舌质淡苔白
查看详情 →
5岁男童,浮肿,尿少,烦躁不安,不思饮食,大便溏,日2~3次,面色皖白,舌质澹红,苔白略厚腻,脉沉细弱,尿蛋白(+++),红细胞10~5/HP,白细胞2~4/HP,管型1~3/HP,中医诊断脾肾两虚,三焦失利,水湿泛滥
肾病综合征脾肾两虚水肿证三焦失利
查看详情 →
董某,24岁,未婚,初潮11岁,痛经病史,痛时手足逆冷。月经周期正常,经量多,经期3~4天。B超示多发性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宫腔内异常回声。舌澹红,苔薄白,脉细。痛经,手足逆冷,病程长,属寒凝血瘀证,病因病机为寒邪内侵,气血运行不畅。
痛经手足逆冷宫寒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8岁。腰痛多年,五更发作,酸楚难眠,晨起缓解,俯仰欠利。舌质略黯,苔薄,脉沉细。诊断为腰痛,病机为瘀凝腰际,风邪乘虚内犯肝肾,腰为肾府,寅卯风木司令,肝气郁遏,乘隙而横窜肾府。
腰痛肝气郁结肾虚瘀阻
查看详情 →
女,1.5岁,左眼红肿,畏光、流泪10天,病程20天。左眼花翳白陷,左眼溷睛障。热病伤津,热毒内盛,上扰目窍而损风轮。左眼睑红肿,睑缘充血糜烂,球结膜混合充血显著,角膜磨玻璃样混浊和哈气样水肿,前房较浅,虹膜水肿,瞳孔药物性散大,脉象细数,指纹色紫透现气关,舌质红,少津,苔黄。
麻疹热毒内盛肝肺瘀热风轮受损
查看详情 →
郝某,女,46岁,主诉间断胸骨后憋闷感20余年。腹部畏凉,天凉加重,左胁下胀满继发右胁下胀满,气向上冲逆,胸闷憋胀,揉腹后打嗝或矢气后觉舒,肠鸣音活跃,矢气少,口干、溃烂,纳差,大便干、2~4日一行。舌淡、苔白腻,脉沉滑。中医诊断奔豚气病,辨证属寒热错杂、兼气逆。
奔豚气病寒热错杂气逆脾胃气机
查看详情 →
刘某,32岁,男。喷嚏频作,鼻塞,流清水涕,遇冷发作,畏寒肢冷,食欲不振,腹胀,大便溏垢,形体消瘦,面色白,舌淡苔滑。鼻粘膜苍白,下鼻甲肿大。中医诊断鼻鼽,证属脾气虚弱,清阳不升。舌淡苔滑,脉象未提及。
变应性鼻炎鼻鼽脾气虚弱清阳不升
查看详情 →
女,26岁,面圆体胖乏力,背痛,浮肿,腹臀肥厚,体重72kg,腹腿内侧紫纹,黑色素沉着于牙龈、乳晕,月经正常,带下黄臭,性欲澹漠,苔薄白,脉濡缓,气虚痰湿。
肥胖症痰湿郁滞气虚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60岁。主诉头晕脑鸣2年余。现症见晨起口苦、口干、自汗多、全身游走性疼痛、左足跟疼痛半年、大便频而量少、肛门下坠、小便色黄灼热。舌澹红质嫩,苔白腻剥脱,脉沉细滑。中医诊断眩晕,证型为气机失调,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舌质红嫩,苔花剥,脉沉细滑。
高血压病气机失调清阳不升浊阴不降
查看详情 →
患儿3岁8月,反复咳嗽近2个月。面色晄白,精神疲惫,晨起及夜间咳嗽明显,活动后气促,伴有喷嚏、流清涕。舌淡苔滑腻,脉沉滑,指纹淡红。有过敏性鼻炎史,初起咽干,痰粘稠,食欲不振,大便溏,夜间遗尿。因过食寒凉,久治不愈,损及脾肾之阳气。
咳嗽脾肾阳虚痰阻气机
查看详情 →
患者环脐少腹绷胀膨亨,状如怀子,时或胀痛,食难消受,大便不利,带下频仍,脉弦滞。中医诊断为肠覃,病机属寒湿浊气积聚,病程较长。望诊未提,闻诊未提,问诊见腹胀、胀痛、纳呆、便溏、带下,切诊脉弦涩。
肠覃气机不行寒湿浊气脉弦涩
查看详情 →
32岁,经来周身疼痛,病程约35天。中医病名:经行身痛,证型:寒瘀留经,气血失调。面色隐有浅青,舌象黯红衬紫,苔薄,脉象沉细带涩。经色紫黯,有瘀块,经量中,周期35天,末次月经10月13日,初潮15岁,生育史育1胎,流产1次,去年盛夏饮冷过多致腹痛经歇。
经行痛寒凝留经气血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久患哮喘,冬寒尤甚。咳喘痰多气逼,喉间如水鸡声,腹胀甚。舌苔白,脉弦紧。病程较长,属寒哮证型,病因属寒邪外感,肺气壅遏,痰湿内阻,气机不畅。
哮喘寒痰胃失和降痰阻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女性,主诉胸、胁肋、软骨头痛2月,咳嗽疼痛加重,刺痛,口干苦,尿黄。中医诊断肝气郁结,瘀血阻滞不通。舌暗红苔黄,脉沉涩。气郁日久,气滞血瘀,瘀血停着,痹阻脉络故肋痛如刺。肝郁气滞,郁久化热故口干苦、尿黄、舌暗红苔黄、脉沉弦。
肋软骨炎肝气郁结瘀血阻滞口干苦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