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辛+畏寒肢冷

刘某,32岁,男。喷嚏频作,鼻塞,流清水涕,遇冷发作,畏寒肢冷,食欲不振,腹胀,大便溏垢,形体消瘦,面色白,舌淡苔滑。鼻粘膜苍白,下鼻甲肿大。中医诊断鼻鼽,证属脾气虚弱,清阳不升。舌淡苔滑,脉象未提及。
畏寒肢冷变应性鼻炎鼻鼽脾气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0岁,男性。主诉胸闷5天,哮喘病史数载。中医诊断胸痹,证型胸阳不振、气痹失展。现病史见胸闷,遇冷加重,咳嗽频作,畏寒肢冷,喜热饮,寐差。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症状及病史,切诊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畏寒肢冷胸痹胸阳不振气痹失展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4岁。腰痛数年,伴小腹胀痛、小便短涩、饮食欠佳、精神缺乏。舌苔白滑而厚腻,脉象沉迟无力。中医诊断为肾脏寒极,寒湿不化,内结成石。腰痛时作,痛如绞作,延及腰腹,下引宗筋,痛甚则畏寒肢冷。
畏寒肢冷肾结石肾寒寒湿
查看详情 →
患者66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咳嗽气紧,天冷即发,咳痰清稀而白,流清涕,喷嚏,口鼻干,畏寒喜暖,小便清长,大便溏泄,形体瘦小。舌瘦稍红,苔薄白,脉弦且滑。中医诊断为寒饮犯肺,宣降失司。病因病机为寒饮犯肺,肺气失宣。四诊信息显示舌象瘦稍红,苔薄白,脉弦滑。
畏寒肢冷咳嗽气紧寒饮犯肺痰湿内阻
查看详情 →
男,44岁,头晕心慌,畏寒下肢冷,夜尿多,病程自1973年起,心律不齐,心率慢,有晕倒史,舌胖质澹苔薄白,脉沉弱迟代,心律不齐有较长停搏,血压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脾肾阳虚。
畏寒肢冷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脾肾阳虚心律不齐
查看详情 →
女,47岁,慢性肾病综合征近4年,面色咣白、虚浮,神疲乏力,腰背酸冷麻木,畏寒肢冷,头晕耳鸣,易感冒,咳嗽痰多色白,下肢浮肿,经闭半年。舌质淡白,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肾阳亏虚,阴寒留肺。
畏寒肢冷慢性肾病综合征肾阳亏虚阴寒留肺
查看详情 →
男,57岁,胸闷胸痛反复发作5年,胸间胀满不适,头晕气短乏力,畏寒肢冷,面色苍白,夜间汗出,纳食一般,大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沉无力。中医诊断为胸痹,辨证为心气不足,阴寒凝滞,胸阳不振,气机痹阻证。
畏寒肢冷胸痹心气不足阴寒凝滞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女性。心悸、心慌、心前区闪电式刺痛,有濒死感,头晕,眼花,耳鸣,畏寒肢冷,乏力。形体瘦长,精神欠佳,面色苍暗少华,少气赖言。舌质淡苔白润。脉迟沉细涩而弱。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阳虚气弱,兼寒凝血瘀。病因病机为阳虚气弱,寒凝血瘀。
畏寒肢冷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阳虚气弱寒凝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头痛5年,乍止乍作,畏寒,喜戴帽或厚带缠结,头隐作痛,饮食如常,日渐清瘦。脉细数无力,两尺尤虚,舌白润无苔,尿清长,大便溏薄。阴寒之气逆冲脑海,无阳气以守之,证见虚寒,属阳虚头痛。病因病机为阴盛阳衰,脾土亦弱。
畏寒肢冷阳虚头痛虚寒内盛脾土薄弱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2岁,主诉月经量少、乏力嗜睡、气短自汗、腰酸膝软、畏寒肢冷、白带清稀。中医病名产后虚劳,证型脾肾亏损,精血不足,冲任不盛。望诊见面色苍白憔悴,舌澹,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产后大出血史,月经来潮次数少。切诊脉细弱。
畏寒肢冷产后虚劳脾肾阳虚精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主诉为小腹疼痛,持续1年又7个月。主要症状为小腹隐痛、隐胀,偏右较重,终日不休,严重时影响饮食、睡眠和劳作,月经量少,经色暗红,畏寒,小便清,大便软。中医病名为少腹痛,证型为寒客肝脉,气机受阻证,病因病机为寒客肝脉。望诊见舌质淡红,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畏寒、小腹痛、月经异常、大便情况。切诊见脉沉细。
畏寒肢冷少腹痛寒客肝脉营卫不和
查看详情 →
56岁女性,阵发性心悸、胸闷,病程3年,素体畏寒肢冷,舌澹苔白,脉沉无力,中医诊断心悸,辨证心阳不振
畏寒肢冷心悸心阳不振舌澹
查看详情 →
女,68岁,失眠伴日夜颠倒半年余,加重2周。昏沉,时时欲睡,反应迟钝,畏寒肢冷,口淡不欲饮食,双下肢浮肿。舌淡胖、苔白润,脉沉细。中医病名属失眠,证型为阳气虚衰、阴寒内盛。病因病机为阳气虚衰、阴寒内盛。
畏寒肢冷阳气虚衰阴寒内盛失眠
查看详情 →
患者70岁,男性,主诉胸闷5天,病史有哮喘数载。主要症状为胸闷,遇冷加重,咳嗽频作,平素畏寒肢冷,喜热饮,寐差。舌苔薄质暗,舌淡胖有齿痕,脉沉细。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型为胸阳不振、气痹失展。
畏寒肢冷胸痹胸阳不振气痹失展
查看详情 →
女,46岁,头颈部疼痛二个月,近一周加重,伴左上肢麻木疼痛,畏寒肢冷。颈椎病(风寒痹阻),外感风寒,痹阻经络,气血不行。舌质澹,苔薄白,脉浮紧。颈椎生理曲度消失,C5、6左侧压痛明显,左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
畏寒肢冷颈椎病风寒痹阻神经根型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女性,反复发作性胸闷、气喘二十余年,再发加重7天。幼时起病,多在天气变化受凉后发作,平素畏寒肢冷。症状包括胸闷、气喘、咳嗽、痰白清稀、夜间易发、汗出较多、鼻塞、鼻痒。舌淡胖,脉沉细滑。中医诊断为哮病,属冷哮证。病机为寒饮伏肺,肺气失宣。
畏寒肢冷哮病冷哮证痰白清稀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1岁。主诉心慌、胸闷、晕厥,病程10年。中医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辨证为心阳不宣的“胸痹证”及肾阳虚衰的“寒厥证”。舌质澹红,苔薄白,脉沉迟无力。心率42次/分,血压14.7/10.7kPa,心尖区可闻及Ⅱ~Ⅲ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阿托品试验阳性。
畏寒肢冷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肾阳虚胸痹证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男性,主诉胸痛,病程1个月。中医病名胸痹,证型脾气虚弱,脾阳虚衰,阳虚寒凝。面色晦暗,形体消瘦,神疲乏力,四末不温,心痛彻背,背痛彻心,面唇爪甲青紫,汗出湿衣,心悸短气,头痛失眠,恶风汗出,口澹喜热饮,饮食少思,大便稀溏。舌胖色澹有齿痕,苔白,脉细弱。
畏寒肢冷冠心病心绞痛脾阳虚衰阳虚寒凝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男性,主诉心悸、胸闷、恶寒一年余。主要症状包括心悸气短、胸闷、倦怠乏力、眩晕、面色苍白、畏寒肢冷、动则气短。舌澹体胖,边有齿痕,苔薄白稍腻,脉沉迟。中医诊断为心悸阳虚型,病机为阳虚气弱,血脉凝滞。病程一年余。
畏寒肢冷心悸阳虚型心阳虚衰血脉凝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0岁,女性。主要症状为腰部强直拘痛,两腿外侧冷而麻痛,畏寒肢冷,体型偏胖,精神萎靡,面色晦黄不泽,鼻塞,嗅觉迟钝,便溏而细,小便不利,夜尿频多。中医诊断为少阴病。舌质胖大暗澹,苔厚白水滑,脉弦细而虚迟。腹肌松软,按之无力,脐周围肌肉拘挛,按之痛而彻背。
畏寒肢冷腰椎间盘突出症少阴病阳虚血亏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