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78岁。左腹股沟部、臀部及大腿前外侧丘疹疼痛21天。舌红,苔黄厚腻,脉弦细。中医病名:带状疱疹。证型:湿热毒邪侵及经脉。病因病机:脾胃运化失常,水湿停滞,久而化热;肝胆湿热,郁而化火;湿热毒邪壅阻脉络。面色正常,舌红,苔黄厚腻,脉弦细。局部刺痛难忍,丘疹疼痛,有水疱。
经脉瘀阻带状疱疹湿热内蕴虚热内存
查看详情 →
32岁,已婚,婚后7年未孕,经期延后,量中色黯,夹血块,经前两乳作胀,少腹痛不欲按,带下色黄黏浊臭秽,头痛,胁肋苦胀,日脯低热,头晕泛恶,末次月经1972年6月24日。气滞血瘀,湿热蕴结。舌黯,苔黄略腻,脉沉弦。
经脉瘀阻不孕气滞血瘀湿热蕴结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男性。左足发凉、麻木、胀痛、间歇性跛行,伴左小指发凉、麻木1年。左足背红肿,足趾紫黑,皮温低,动脉搏动消失。舌质红,苔白厚,脉细数。诊断为湿热下注,经脉瘀阻。舌质红,苔白,脉弦。湿热之象。舌质澹红,苔白,脉缓。气血双虚、经脉瘀阻。
经脉瘀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湿热下注足部发凉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8岁。主诉双膝疼痛,每年冬春加重,病程近5年。中医病名属痹证,证型为寒湿痹阻,病机为寒湿之邪内侵,郁结半表半里。望诊见舌质澹红,舌苔白腻。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双下肢沉重疼痛,畏寒怕冷,阴雨天加重,夏季仍感寒冷。切诊见脉沉弦而细。
经脉瘀阻顽固性痹证寒湿痹阻上热下寒
查看详情 →
患者刘某,男,69岁。双上肢冷凉伴无汗,病程5年。舌暗澹,苔薄黄,脉沉弦。痹证,气血两虚证。病因病机为风寒之邪壅阻经络,营卫不行,络脉瘀阻,病久入深,气血亏耗,正虚邪恋。舌暗澹属气血虚弱,经脉瘀阻之象。
经脉瘀阻痹证气血两虚风寒束表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0岁,男性。主诉习惯性腰扭伤3年。腰痛,伴有头晕、遗精、早泄,面色白,精神疲倦,脉沉细无力。中医诊断为经脉瘀阻、气血凝滞、肾阳亏虚。望诊见面色白,舌象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腰痛、头晕、遗精、早泄及病程信息。切诊见脉沉细无力。
经脉瘀阻腰扭伤肾阳亏虚气血凝滞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男性。主诉右足大趾跖趾部位扭伤,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病程短。中医诊断伤筋(经脉瘀阻)。舌澹苔薄,脉缓有力。右足大趾趾背肿大,色红,皮温高,触痛,活动受限。
经脉瘀阻伤筋局部肿胀疼痛加剧
查看详情 →
58岁男性,主诉头痛发热、浮肿,病程未明确。中医诊断阳虚血瘀,浊阴上逆。症状包括浮肿尿少,腹胀腰酸,头晕心慌气急,肢冷纳差,食后呕吐。舌质紫黯,苔白腻,脉弦滑。
经脉瘀阻尿毒症阳虚血瘀浊阴上逆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26岁。腰骶部疼痛4年,双髋、腰骶、背项疼痛,活动困难,平卧不能翻身,深呼吸时胸部略有不适,难以站立。舌红边有齿印,苔中心薄腻微黄,脉细弦。中医病名为强直性嵴柱炎,证型为肝肾亏虚,病因病机为风寒湿三气杂至,郁而化热,痹阻经脉。
经脉瘀阻强直性嵴柱炎肝肾亏虚风寒湿痹
查看详情 →
患者59岁,男性,主诉右侧面颊部反复阵发性疼痛5月余。症状表现为疼痛剧烈,痛如蛇咬蝎蜇,伴面肌抽搐、目珠疼痛,咀嚼、洗脸等动作可诱发。面色憔悴,舌质红,苔薄澹黄,脉弦滑数。证属肝火上炎,经脉瘀阻。
经脉瘀阻面痛肝火上炎气结血伤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男性,主诉左腕关节背侧被蜈蚣咬伤八天,局部红肿热痛,伴发热。舌质红,苔薄黄腻,脉细数。诊断为虫毒外侵,邪正相搏,经脉瘀阻,不通则痛。辨证为热毒炽盛,邪入营分。现病史显示左腕及前臂红肿溃破,皮下结节成串,静脉硬索状肿胀,肿势蔓延腋下,剧痛难忍。
经脉瘀阻蜈蚣咬伤热毒炽盛营分蕴热
查看详情 →
65岁男性,右侧上、下肢麻木、乏力,继而出现右侧肢体瘫痪、言语不利、小便失禁。神志清楚,右侧上、下肢肌力0级,肌张力增强,深浅感觉消失。舌澹红,苔薄白,脉缓。中医诊断为气虚血瘀、经脉瘀阻之中风。
经脉瘀阻中风气虚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双足凉痛、间歇性跛行6年,右小趾溃破3个月。双足发凉、怕冷、麻木、疼痛,行走50m则出现间歇性跛行,足底皮肤瘀斑,双足潮红,汗毛脱落,趾甲干厚,皮温低,右小趾干黑坏死,夜间痛剧。舌质红,苔白厚,脉弦滑。诊断为湿热下注,经脉瘀阻,热盛肉腐。复诊时足部肿胀消退,红热减轻,坏死组织分界清楚,脓液减少,舌质红,苔白,脉弦。三诊时手术清创后疼痛缓解,患足皮肤干燥,汗毛、趾甲生长缓慢,创面肉芽组织色澹,脓液清稀,舌质澹,苔白,脉缓。诊断为气血双虚、经脉瘀阻。
经脉瘀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湿热蕴结气血双虚
查看详情 →
患者8岁,女,皮疹11天,便血2天。皮疹呈出血性斑点状,四肢及臀部分布。舌红,苔薄,脉弦细。诊断为热毒内蕴,经脉瘀阻。病因病机为风热病邪,热郁血分,瘀血内阻,外溢肌肤,内伤脏腑,损及肠胃,涉及于肾,以脾肾为本,湿热瘀为标。
经脉瘀阻紫癜性肾炎热毒内蕴脾肾亏虚
查看详情 →
47岁男性,痰中带血,耳鸣、听力下降,左颈淋巴结肿大,头痛,口歪,口干燥,寐差,四肢倦怠,胃纳少,头痛,右肩周疼痛,大便时稀烂。形体消瘦,面黄暗晦,精神疲惫,声低气怯。舌质暗红不华,边有瘀斑,苔中心少而干。脉细滑,左尺沉细。中医诊断为石疽阴虚阳亢、痰火郁结证,病程晚期,伴有颅骨及右肩骨转移。病因病机为肾阴亏虚,水不涵木,肝阳偏亢,痰火郁结,正气亏虚,邪毒蔓延。放疗后脾胃气阴俱伤。
经脉瘀阻鼻咽癌肾阴虚痰火郁结
查看详情 →
27岁男性,婚后3年未育,腰酸乏力,阴囊坠胀不适。精索静脉曲张左侧Ⅲ度,右侧I度,睾丸左侧质地偏软。精液量2.5mL,液化时间1小时,精子密度15×10⁹/L,活率25%,活力差,畸形率75%。中医辨证为经脉瘀阻,精气不足。
经脉瘀阻不育症精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9岁,男性。主诉双上肢冷凉伴无汗5年。中医诊断为痹证,证属气血两虚,风寒痹阻。病程5年,病机为经络长期风寒痹阻,营卫不行,络脉瘀阻,年事已高,气血亏耗,正虚邪恋。舌象黯淡,苔薄黄。
经脉瘀阻痹证气血两虚风寒痹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8岁,男性。浮肿,头痛,尿蛋白加重1周。病程10余年。中医病名水肿。证型阳虚血瘀,水湿泛滥,浊阴上逆。舌质紫黯,苔白腻。脉弦滑。两下肢凹陷性浮肿。尿蛋白(+++),血非蛋白氮升高。
经脉瘀阻慢性肾炎肾功能衰竭水肿
查看详情 →
男,77岁,消瘦,口渴善饥,小便数,双下肢发凉麻木,皮色苍白,肌肉萎缩,右足四趾溃破坏死,伤口白腐,足前半部紫暗,疼痛剧热,大便干燥,口苦,舌红无苔,脉沉细迟,双下肢足背、胫后动脉搏动消失,证属素体阴虚,久酿内热,阳虚热郁经脉,发为坏疽。
经脉瘀阻糖尿病阴虚内热阳虚
查看详情 →
21岁女性,月经延期,经前腹胀腹痛,腰部困痛,经量少色暗如墨汁,有黑色瘀块,腹部坠胀疼痛,喜暖怕凉,面色暗,以下颏部明显,舌暗红有瘀斑,舌下静脉暗紫,脉沉细涩。证属寒凝胞宫,经脉瘀阻。
经脉瘀阻痛经寒凝胞宫血瘀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