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苁蓉

冯某,39岁,主诉糖尿病2年,有家族史,空腹血糖10mmol/L,气短乏力,口渴,腰痛,易汗出,二便正常。舌质暗红,苔薄黄,脉沉弦。辨证气阴两虚。舌质暗红,苔薄黄,脉沉弦。舌质暗红,苔薄黄,脉弦。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细。舌质暗红,苔薄黄,脉弦。
糖尿病气阴两虚脾虚腰痛
查看详情 →
56岁男性,主诉运动无力、右臂肌肉轻度萎缩、步履摇晃不稳、肌肤麻木、言语吐字不清,病程近30年。舌质红,瘀斑,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无力。中医诊断为肝肾阴虚,精髓不足。辨证属肝肾阴虚,精髓不足。舌象见红、瘀斑、齿痕,脉象沉细无力。
脊髓空洞症肝肾阴虚精髓不足运动无力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主诉头部摔伤,伴呕吐、昏迷6小时。病史提示2天前昏倒,头痛伴呕吐,逐渐昏迷。体征示半昏迷状态,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抽搐。右眼眶青紫,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弱。CT示右侧额叶脑挫裂伤,右额脑内血肿向脑室系统穿破。面色萎黄,舌质紫黯,脉弱涩。诊断为瘀证。病机为脑髓受损,血络破裂,瘀血内停。
脑外伤瘀证头痛昏迷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腰痛不能俯仰转侧,上午轻,下午重,入夜剧痛,口干不思饮水,胃嘈杂,脘胀,食后寒热交作,五心烦热,腰嵴痛甚,便燥,溲若浓茶。诊断骨瘤,辨证为肾亏于下,八脉失养,肝肾阴精匮乏,骨病,阳亦衰。面色黧黑,双颊艳若桃李,真阳外露,脉沉弦,80次/分。
骨瘤肾亏督脉失养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阳痿不振3个月余,睡眠欠佳,夜梦多,形体消瘦,语言低微,阴囊潮湿5~6年。舌澹红,边有齿痕,苔根黄腻,脉弦滑。诊断为阳痿属肾虚夹肝经湿热。
阳痿肝经湿热肾虚阴囊潮湿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2岁,男性。面色无华,口唇澹白,精神萎靡不振,少气乏力,腰膝酸软,四肢发凉,舌澹苔薄白,脉沉细无力。中医病名再生障碍性贫血,证型气血两虚,肾阳虚亏。望诊面色澹白,舌澹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精神萎靡不振,少气乏力,腰膝酸软,四肢发凉。切诊脉沉细无力。
再生障碍性贫血气血两虚肾阳虚亏脾虚失运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女性。发热,四肢关节疼痛、肿胀,下肢皮肤红斑,病程未明确。证属气虚血瘀,湿热内阻。舌象胖暗,尖红,脉象弦滑。腹部胀满,排便便秘。
反应性关节炎气虚血瘀湿热内阻四肢关节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0岁。主诉贫血半年,伴面色苍白、眩晕、心悸、睡眠不安、食少纳呆、精神不振、头发枯槁脱落、月经量少。中医诊断为心脾不足,营血亏虚。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病程半年,病机为心脾不足,营血亏虚。
心脾不足营血亏虚慢性再障面色苍白
查看详情 →
18岁女性,月经不调,量少,3月未转,头昏纳少,精神疲倦,白带多而稀。脉细,舌苔薄白。中医病名:月经不调。证型:脾虚。病因病机:思虑劳倦伤脾。舌有红点,苔薄。脉细带弦。
月经不调脾虚带下过多头昏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7岁。主诉尿血,腰痛,头晕心悸,精神疲倦,纳谷不化,大便不调。病程5年,反复发作。面色黧黑,萎黄无华,舌淡苔白,脉虚弦。中医诊断为脾肾两亏,气不摄血,后辨证为肾阳虚,肾阳虚不能化气利水。
多囊肾脾肾两亏肾阳虚气不摄血
查看详情 →
患者27岁,女性。月经周期推后13年余,月经量少1年余,周期6~7天/30~90天,月经量较既往减少1/2。舌红,苔薄少,脉细弦。B超示卵巢呈多囊改变,血清性激素示高泌乳素血症。中医诊断为月经后期量少,辨证为肾虚血瘀,冲任失调。
月经后期量少肾虚血瘀冲任失调高胰岛素血症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8岁,男性。主诉尿频,溺后余沥不尽,病程半年余。中医诊断为气淋。证属肾虚、中气不足、气虚下陷、膀胱气化失宣。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薄白,脉虚大无力。
前列腺增生肾虚中气不足气虚下陷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8岁,女性。主诉胎停育3次,便溏日数次、疲乏、腰腹痛、足凉。月经周期45天,经期7天,经期腹痛下坠较重,需依赖止痛片。舌苔稍白,脉象沉滑细。中医诊断经行腹痛,辨证脾肾两虚,胞络不荣。
胎停育脾肾两虚胞络不荣经行腹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3岁,女性。主诉经停5个月,经量时多时少。舌质暗,苔白腻,脉沉涩。B超示双侧卵巢多囊状改变,双侧乳腺增生,乳房针刺疼痛。中医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并乳腺增生。证属痰湿壅滞、血瘀阻络。望诊见舌质暗,苔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经停、经量异常。切诊见脉沉涩。
多囊卵巢综合征乳腺增生痰湿壅滞血瘀阻络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0岁,女性。主要症状包括疲劳乏力、精神欠佳、面色黯滞、腰部酸痛、睡眠不实、恶心泛泛、腹痛、便后则缓。病程较长。中医病名为肾劳。证型为脾肾气虚,浊毒内蕴,气血生化乏源。望诊见舌澹红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疲劳乏力、精神欠佳、面色黯滞、腰部酸痛、睡眠不实、恶心泛泛、腹痛、便后则缓、咽干、舌澹红苔根白前少、舌黯有紫气苔薄白、舌红苔薄白、舌澹红苔薄白腻。切诊见脉细。
肾劳脾肾气虚浊毒内蕴肾气亏虚
查看详情 →
女,50岁,胃脘部痞满不适,消瘦乏力,气短懒言,呃逆,纳呆,大便不爽,病程较长。舌黯红,苔白稍腻,脉沉弱。脾虚湿蕴,失于和化。胃镜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及上皮绒毛状增生。血红蛋白降低,肝肾功能正常。二诊舌黯红,苔白,脉沉细。三诊舌淡红,苔白,脉沉弱。随访一年无明显不适。
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湿蕴纳呆消瘦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74岁,女性,主诉双下肢无力25年余。双下肢麻木无力,右下肢冰凉,大便干难解,需开塞露。双下肢肌力2~3级,双上肢肌力3~4级,四肢肌张力偏高,腱反射(+),舌红,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诊断痿症,证型为脾肾亏虚证。病程长,病情反复,遗留四肢瘫痪。
痿症脾肾亏虚肾虚肌力减弱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男性。临房不举数月,伴精神疲倦,头晕目眩,面色苍白,腰膝酸软。脉象沉细,舌淡苔薄。辨证为肾虚精乏,命门火衰。肾虚气弱,精神稍倦,面色乏润,脉缓而弱,舌苔薄白。病因病机为劳作伤气,井下阴寒损阳,色欲过甚耗损肾精。
阳痿肾虚精乏命门火衰肾虚气弱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5岁,女性。主诉腰背痛2年余,晨僵,四肢沉重,乏力,腰背酸痛。病程2年余。中医病名骨痿,证型肾虚髓减,脾弱精衰。病因病机肾虚髓减,脾弱精衰,骨失充养。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晨僵、四肢沉重、乏力、腰背酸痛。切诊未提及。
骨质疏松症肾虚髓减脾弱精衰腰背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2岁。主诉近半年月经周期错后。月经量少,色澹,伴腰痠、头晕耳鸣,带下清稀,面色晦暗。中医病名月经后期,证型脾肾不足,冲任失调。病机脾肾不足,冲任失调。望诊面色晦暗。闻诊未提及。问诊有月经周期错后、月经量少、腰痠、头晕耳鸣、带下清稀。切诊未提及。
月经后期脾肾不足冲任失调肥胖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