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气郁

患者年龄32岁,男性,主诉阳痿。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阳痿,证型肝胆气郁,病因病机为肝胆气郁,阳气受阻。望诊两目炯炯有神,体魄甚佳,舌苔白滑略厚。闻诊未提及。问诊有胸胁苦满,口苦,心烦,手足冰冷。切诊脉弦有力。
肝胆气郁阳痿阳气受阻情志之障
查看详情 →
女性,41岁,胸骨右缘疼痛三年,深呼吸、咳嗽及右上肢运动时加重。胸骨剑突右上方肿大隆起,有压痛。肋软骨炎。肝胆气郁,血瘀痰阻。面色正常,舌象未提,声音正常,气味无特殊。脉象未提。
肝胆气郁肋软骨炎血瘀痰阻
查看详情 →
32岁,偏头痛(右侧),痰多色白,咯出不利,舌苔白腻,舌质黯红,脉弦细。中医病名:偏头痛。证型:邪郁少阳,痰瘀互结。病因病机:情志不畅,痰瘀互结,阻塞经络。望诊:舌苔白腻,舌质黯红。闻诊:未提及。问诊:偏头痛右侧,痰多色白,咯出不利。切诊:脉弦细。
肝胆气郁偏头痛痰瘀互结少阳气郁
查看详情 →
25岁女性 主诉卧床不语不食不饮 两目发赤起身欲奔 肝胆气郁 风火上扰 神明失聪 面色正常 舌象未提及 声音低微 气味无特殊 病史有夫妻口角 意识障碍 脉象未提及
肝胆气郁风火上扰神明失聪肝风内动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20岁。头痛偏右,颔厌及目眶部钝痛,有抽掣感,夜寐欠安,纳谷欠馨,经行量少色暗成块,伴腹痛。舌薄腻,左边见瘀点。脉濡细。中医诊断为头痛,证型为营血不充,木少滋荣,肝胆气郁化热,兼以痰热上扰、络脉瘀阻。舌象示薄腻,左边瘀点,脉象濡细。
血管神经性头痛肝胆痰瘀营血不充脾虚湿盛
查看详情 →
女,46岁,失眠,人睡艰难,彻夜不眠,情绪焦虑不安,头晕耳鸣,胁肋胀痛,口干口苦。肝胆气郁,痰火内扰。舌质紫,苔黄腻,脉细弦。
肝胆气郁失眠痰火内扰情绪焦虑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8岁。主诉舌左边缘中段溃疡腐烂,病程自1972年冬起,持续约1年。中医诊断为舌菌、舌疮。舌红苔少而干,脉浮弦数,神疲音低,患处有恶臭气味。病因病机为肝胆气郁,火邪勃发,兼有七情忧思抑郁与燥气所伤。
肝胆气郁舌菌火邪为患舌红苔少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2岁,女性。主诉胁肋背部胀痛,口干口苦,恶心,纳差,大便秘结,病程2年。中医病名属胆结石,证型为肝胆气郁、湿热蕴结。舌红苔薄黄腻,脉弦滑稍数。
肝胆气郁胆结石湿热蕴结胁肋胀痛
查看详情 →
何某,男,78岁。肋胀痛,上腹部疼痛,走窜不定,连及胸肩背一月。胁痛,证属肝胆气郁兼湿热。面色正常,舌苔微黄而腻。声音正常,无特殊气味。恶心,厌食,厌油腻,大便稀。脉象未提及。
肝胆气郁胆囊炎湿热蕴结胁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7岁,男性。左胁下疼痛1月余。术后化疗后出现饮食异常,腹部胀满,矢气则舒,嗳气不畅,口干微苦,睡眠欠佳,大便溏,便前腹痛。面色略苍白,舌淡苔白滑厚腻,脉虚数。中医诊断肝胃气滞。病机为肝胃气滞,脾胃不和。
肝胆气郁胰头癌术后肝胃气滞脾胃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女性。神疲乏力,巩膜黄染,面色晦暗,体质消瘦,胃脘及腹胀满,恶心不欲食,大便溏,低热,小便深黄,舌质红,苔滑,脉濡数。中医诊断黄疸,辨证为肝胆气郁、湿热蕴结、湿重于热、脾为湿热所困。望诊面色晦暗,舌质红,苔滑。闻诊无特殊。问诊有神疲乏力、腹胀、恶心、大便溏、低热、小便深黄。切诊脉濡数。
慢性乙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黄疸湿热蕴结
查看详情 →
患者6岁,女,上腹部突发性剧烈钻痛,间歇性,伴呕吐食物残渣及蛔虫。病程短。中医病名:胆道蛔虫症,证型:肝胆气郁,病因病机:蛔虫上窜胆道,肝胆疏泄失常。望诊:消瘦,痛苦病容,巩膜有蓝灰色斑点,下唇内侧有淡白色小颗粒,舌苔薄黄腻。闻诊:无特殊。问诊:大便溏,日三次,有排蛔虫史。切诊:脉缓,腹部压痛,阳陵泉压痛阳性。
肝胆气郁胆道蛔虫症脾胃湿热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女性,右胁肋持续性疼痛20天,疼痛于呼吸、咳嗽、走坐转侧时加重,牵引腰背作痛。面色红润,体质丰厚,表情痛苦,体征辗转呻吟,烦躁不安,头昏晕。舌木、少苔、舌质微红,脉弦紧。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胁肋痛(肋间神经痛),病因病机与肝胆经脉失调、气机郁滞有关。
肝胆气郁肋间神经痛经脉阻滞胁痛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男性。主诉失眠,善思多虑,烦躁难忍,难以自持。伴随症状包括头部麻胀、目眩、胸胁苦满、阵发心烦、大便干燥、小溲发黄、纳食尚可。诊脉弦滑,舌质淡红,苔薄黄。中医诊断失眠,辨证为三焦不利,表里同病,虚实互见。
肝胆气郁失眠阳明郁热胸胁苦满
查看详情 →
男,49岁,胃脘嘈杂疼痛反复4年余,胸胁胀满,口苦咽干,嗳气,不欲饮食,大便干结。胆汁反流性胃炎。肝气犯胃,郁而化热。面色正常,舌质红,苔薄黄,脉弦。
肝胆气郁胆汁反流性胃炎肝气犯胃郁而化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0岁,女性。右胁发作性绞痛3月余,痛及肩背,发热口苦,恶心呕吐,右胁拒按,渴喜冷饮,不思饮食,大便秘结,小溲赤。舌质暗红,舌苔黄腻,脉象弦紧。中医诊断为肝胆湿热。
急性胆囊炎肝胆湿热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女性。主诉心烦、纳呆一年,寒热往来、尿痛5天。现病史见脘闷、喜太息、大便秘结。舌淡胖、苔黄腻。中医诊断为淋证。证属肝胆气郁化火,胆热内阻,三焦水道失司,膀胱湿热。脉弦细。
肝胆气郁心烦纳运不畅寒热往来
查看详情 →
46岁男性,口渴多饮1年,伴眩晕5天。形体肥胖,口渴喜饮,多食易饥,周身疲乏郁胀,小便频,大便干,心下痞硬,胀及两胁,郁郁微烦,不思饮食,身困乏力,气短,自汗出,烦热。舌质红,苔厚稍黄,脉弦微数。中医诊断为消渴,证属肝胆气郁,兼气阴两虚。
肝胆气郁消渴气阴两虚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青年女性,胁脘部疼痛难忍,时寒热往来,头汗不止,口干。舌红苔黄,脉弦数。病因新产不久,元气未复,怒气伤肝。病机肝胆气郁,气伤于脏,少阳之火郁而未发,循经上行致头汗出。
产后气血不足肝气郁结少阳郁火胁脘疼痛
查看详情 →
56岁女性,胸胁不适数月,伴心悸、心烦、汗出、右上肢酸痛。肝胆气郁,营卫不和。舌暗,苔薄有裂纹,脉沉。
肝胆气郁胸胁不舒心悸心烦汗出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