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40岁,女性。主诉胃脘胀满,胸骨后堵,气窜,嗳气频作,月经量少色暗,周期异常。舌暗,苔黄,脉弦细。中医诊断痞满(肝胃不和)、月经后期(肝郁脾虚)。病因为肝气郁结,横逆犯脾,致脾胃升降失常。证型为肝郁脾虚,病因病机为情志不遂,肝气郁结,影响脾运。
肝郁气滞胃胀气滞肝胃不和月经后期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男性,主诉阵发性心前区疼痛3年,加重10天。刻下症见心前区剧烈疼痛,每日发作3次,伴心慌、胸闷、气短、乏力、烦躁失眠、两胁胀满、纳差嗳气。面色晦黄,舌质暗红,舌苔薄白腻,脉弦细。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证属气虚血瘀,寒凝血脉,胃失和降。
肝气郁结胸痹心痛气虚血瘀寒凝血脉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男性。主诉右腹股沟处条状肿物坠胀不舒,咳嗽用力疼痛,病程2个月。中医病名:腹股沟斜疝。证型:肝郁脾虚证。病因病机: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望诊:形体瘦弱。问诊:健忘失眠多梦,太息短气乏力。舌质苔正常。脉象:弦细小无力。
腹股沟斜疝肝郁脾虚证
查看详情 →
患者22岁,女性,反复双下肢对称性红色皮疹1年余,复发1周。双下肢至大腿红色皮疹密布,小如针尖,大如绿豆,压之不退色。月经量多,色黯红有块,行经延期至10天左右。烦躁不安,失眠多梦,口干口苦,两胁胀痛,大便干结。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中医诊断紫斑,证属肝经郁热,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燥热内生,郁热灼伤血络,络损血溢。
肝经郁热血络损伤月经失调烦躁不安
查看详情 →
女,24岁,精神抑郁,急躁善怒,经期少腹痛两年余,经前十余天至经期阴部、少腹部及乳房抽掣性疼痛,阵发性发作,伴胸闷、烦躁、心悸失眠、头痛如劈、口腔溃烂、周身汗出、四末发凉、全身困乏无力,经量少、色紫、有血块,舌暗、苔薄白,脉弦涩。肝郁气滞,经脉淤阻。面色晦暗,舌暗,苔薄白,脉弦涩。
肝气郁结经脉淤阻气机不畅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女性。精神恍惚,悲伤欲哭,持续3月余。既往有心情不舒、叹息、流泪,月经量少,色暗红,无血块。近期出现精神恍惚,无故悲伤欲哭,噩梦纷纭,易惊醒,口干口苦,睡眠欠安,欲哭不止,面色少华,心悸,月经量少,色紫黯,有血块。舌质澹,苔薄白,脉细。中医病名脏躁,证型肝郁气滞,心神失养。病因病机肝郁气滞,心神失养。望诊面色少华,舌质澹。闻诊无特殊。问诊有精神恍惚、悲伤欲哭、口干口苦、睡眠欠安、月经量少、色紫黯、有血块。切诊脉细。
肝郁气滞脏躁心神失养肾气渐衰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女性,主诉头晕间断发作10年余,伴心前区憋痛、肩背疼痛,眠差,食后腹胀。中医诊断眩晕,证型为肝阳上亢。症见头晕且胀,耳鸣,遇劳、恼怒加重,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提示性情急躁,血压升高,心电图ST段压低。
肝气郁结高血压肝阳上亢心脉痹阻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女性。主诉胸胁胀满疼痛半年余,伴月经不调、胸闷气短、纳呆、月经推后、经期疼痛、面色晦暗。舌苔厚腻,脉滑。中医诊断乳癖,证属肝郁气滞,痰瘀阻络。
肝郁气滞乳腺增生痰瘀阻络情志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8岁。主诉甲状腺瘤2年,现症头晕、胸闷、气短、五心烦热、易怒。中医诊断瘿瘤病,证型肝郁气滞证。舌质澹,苔薄黄,脉弦细。二诊后舌澹苔薄白,脉弦。三诊后舌澹苔薄白,脉弦。四诊肿块消失,复查未见异常。病机为肝气郁结,气郁化火,痰气交阻于颈前。
肝郁气滞甲状腺瘤五心烦热气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0岁,男性。主诉右乳房肿块,轻度胀痛,病程5个月。中医病名为乳疬,证型为肝气郁结,气滞痰凝。舌淡红,苔薄,脉缓。体征见右乳房肿大,乳晕部有扁圆形肿块,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推之移动,无触痛。病机为肝气郁结,气滞痰凝。
肝气郁结男性乳房发育症气滞痰凝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男性。主诉肝区痛,恶心纳差,腹胀便溏,尿如浓茶。病程半月。中医诊断黄疸。证型肝郁气滞,脾虚湿困。望诊见巩膜及皮肤黄染。闻诊未提。问诊见恶心纳差、腹胀便溏、尿如浓茶。切诊未提。
肝郁气滞急性黄疸型肝炎脾虚湿困胁痛腹胀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女性。主诉乳腺肿块、肩臂困痛、呼吸短促、肩项困痛、左手胀麻、作饥口干、失眠纳呆。病程2年余。中医病名:左乳腺癌术后多处转移。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面色萎黄,舌象未提及。声音低微,气味未提及。症状包括失眠、纳呆、口干、二便不畅、下肢湿肿、胸痛彻背、手不能举。脉象未提及。
肝气郁结乳房肿积肝胃不和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8岁女性患者,病程5年余。主诉颜面、四肢反复出皮疹,严重时形成糜烂面有渗出,轻时粗糙脱屑瘙痒。现病史见两颊、眉梢、下颌、颈部及四肢躯干有粗糙皮损,伴有抓痕、血痂。伴烦急易怒,纳少便溏,口唇干裂,舌红少苔,脉细弱。辨证为脾虚肝旺,阴虚肤燥。望诊见舌红少津,闻诊无特殊,问诊见烦急易怒、纳少便溏,切诊脉细弱。
肝郁气滞湿疹脾虚肝旺阴虚肤燥
查看详情 →
患者68岁,女性。主诉胃脘痛,每因饮食油腻诱发,伴恶心、口干口苦、口中黏腻、嗳气、心烦、大便不爽。病程4年。中医诊断胃痛,证型为肝郁脾虚、湿热内蕴、胃失和降。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恶心、口干口苦、口中黏腻、嗳气、心烦、大便不爽,切诊未提及。
胃痛肝郁脾虚肝郁化火湿热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男性,主诉腹胀如鼓,下肢浮肿半月余。病史有肝硬化,B超示肝硬化腹水。体征见腹胀膨隆,下肢轻度水肿,脉弦细,舌暗红,苔薄黄,腹质硬,脾大。中医辨证为肝郁气滞,血瘀水聚。肝功能异常,总蛋白降低,白蛋白减少,球蛋白升高。
肝郁气滞肝硬化腹水鼓胀血瘀水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2岁。主诉头痛18年,劳累或气候变化时加重,经期前后诱发,经色不鲜,量不畅,伴腹痛。中医诊断为气滞血瘀,冲任不调,内风旋扰清空。望诊见舌紫苔薄,切诊见脉沉涩。问诊提示经期症状明显,病程较长。
肝气郁结头痛气滞血瘀冲任不调
查看详情 →
男,35岁,腹痛,便溏1年,腹痛以脐周为重,喜揉按,便溏不爽,伴有白色粘液,纳差,胁胀,下肢不温,舌淡,脉沉弦,辨证为肝郁气滞,气机不畅,脾失健运,属腹痛病。
肝郁气滞腹痛便溏脾失健运
查看详情 →
女,29岁,精神抑郁,情绪低落,胁肋胀痛,前额及双颊褐色斑片,面部烘热,月经量少,痛经,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细。郁证,黛黑斑,肝郁气滞。情志内伤,肝失条达,气失疏泄,肝气郁结,久郁伤脾,脾失健运,血虚脾弱,肝郁化热伤阴,熏蒸于面,形成褐斑。
肝郁气滞郁证血虚脾弱月经量少
查看详情 →
女,22岁,主诉肝气郁结,胸胁发满,胃脘作痛,月经来潮时小腹拘挛作痛,月经色黑有块。舌苔薄白,脉弦细且直。证型为肝气郁结,血脉受阻,病机为少阳病兼腹痛。
肝气郁结月经不调腹中痛血脉受阻
查看详情 →
女性,33岁。月经量少、经期延长半年余。经来量多色深,夹有血块,行经期延长至10余日,经前乳房、小腹作胀,脘闷纳呆,口中泛酸。舌暗红,脉弦弱。辨证为肝郁气滞。病属症瘕,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脏腑功能失调。
肝气郁结月经量少经期延长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