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57岁,心慌夜间发作4月余,胸膈闷塞,出汗,嗳气频多。舌澹黄薄腻,脉细。肝郁气滞心悸,肝郁伤神,心神失养。舌澹黄,舌黄质红,舌黄腻质暗。脉细,脉弦,脉细滑。
心悸肝郁气滞营卫失和肝郁伤神
查看详情 →
姚某,男,36岁。喘憋咳嗽反复发作3年,憋气喘息,咳嗽有痰,喉中痰鸣,痰黄不易咳出,喉中烧灼感,汗出多,乏力气短,夜间喘甚不能平卧,大便干。口唇微紫绀,舌边尖红,苔黄腻,脉沉滑。辨证为痰热蕴肺,失于宣肃。
喘憋咳嗽痰热蕴肺肺失宣肃舌边尖红
查看详情 →
女性,35岁,恶寒重,发热轻,头昏痛,默默不欲饮食,全身骨节酸痛,皮肤斑疹片片,小便短赤,舌澹红,苔薄白,脉弦细,诊断为太阳与少阳同病,风寒外束,湿热内蕴。复发热,寒热交作,头昏如蒙,汗出不透,胸闷,纳呆,小便黄赤,舌红苔薄白根腻,诊断为病情反复。舌上腻苔渐退,尿转清长,食欲增进,未再寒热,诊断为病情稳定。
风寒外束湿热内蕴太阳少阳同病
查看详情 →
82岁男性,双下肢水肿反复发作3年余,按之凹陷,胸闷心慌,动则气喘,疲劳乏力,口不干,大便日1行,舌有紫气,苔薄白,脉细小数。中医诊断水肿,证型心肾两虚,水湿内停。舌有紫气,苔薄白,脉细小弦。病机为心肾两虚,水湿内停,气血运行失畅。
水肿心肾两虚脾肾气虚水湿内停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诉恶寒发抖,发热不退,右上胸痛,干咳无痰,动则气急,口渴引饮,溲黄,纳食不馨。病程7天。中医病名右上肺炎(风温),证型痰热蕴肺,肺失清肃。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恶寒发抖、发热、胸痛、干咳、气急、口渴、溲黄、纳食不馨,切诊体温38.8℃。
右上肺炎风温痰热蕴肺肺失清肃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血压升高6年,近出现头晕头痛,头如裹,胸闷,呕吐痰涎,心悸失眠,口淡食少。舌淡苔厚腻滑。证属痰湿蕴盛。面色淡,舌淡,苔厚腻滑,脉滑。
胸闷高血压痰湿蕴盛头晕头痛
查看详情 →
李某,女,57岁。间断性头晕2年,加重3天,伴视物旋转、恶心欲呕、无法站立、耳鸣、耳部胀闷、身困重、胸闷、心悸、纳少、眠差、小便不畅、大便时溏。舌澹,苔白腻,脉沉。中医诊断为眩晕,证型为痰饮中阻,清阳不升。
眩晕痰饮中阻清阳不升脾阳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男性。主诉失眠、精神不佳、胸闷、食少、乏力、大便不调、腰痛、耳鸣。病程一月。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属肝郁抑脾,心肾不足。舌红,苔薄灰白,脉滑无力。舌红,苔薄黄,脉弦滑。舌红,苔薄白腻,脉弦滑,重按无力。
胸闷失眠肝郁抑脾心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2岁。左胸痛连及肩背,痛有定处,如锥刺感,下颌疼痛,伴心悸。舌质紫暗,苔薄,脉弦。心电图示V1-V4T波倒置,V4~VST段轻度下移。中医病名血瘀胸痹,证型血瘀证,病因病机为血瘀阻络。望诊舌质紫暗,闻诊未提及,问诊有胸痛、心悸、下颌疼痛,切诊脉弦。二诊脉略细,三诊脉已不细,四诊脉略数。
血瘀胸痹气滞血瘀阳气不足脉弦细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6岁。下肢及面部浮肿1月余。下肢凹陷性水肿,面部浮肿,活动后心慌、胸闷,头昏沉,眼干涩,视物模煳,大便干。面色㿠白,面色晦暗,精神欠佳,言语声低无力。舌质暗,苔白润,脉滑。中医诊断水肿,病机为肝脾肾功能失调。
心悸胸闷糖尿病肾病脾肾阳虚肝脾肾功能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5岁,女性。主诉胸闷痛、心慌4年余。中医诊断胸痹,证属阳虚寒凝。面色黯淡,精神不振,言语低微,脉沉紧,舌红,舌中少苔。病程4年余。
心绞痛阳虚寒凝胸痹脉沉紧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0岁,女性。主诉起病忧思。病程3年。中医病名气鼓。证型肝郁气滞血瘀,脾虚胃实,湿热蕴结。面色黯红,形体丰满,消谷善饥,口苦咽干,腹胀如臌,腹皮臌急,按之不硬,大便燥结,三日一行。诊脉沉弦而细,舌质红,苔薄白。
胸闷不舒臌胀肝郁气滞血瘀脾虚胃实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男性。初诊时感胸闷,左上肺球形肿物,术后病理为中分化鳞状细胞癌,肺门淋巴结转移⅓。术后表现为咳嗽、咳痰、气短乏力,舌暗澹苔白,脉细弱无力。辨证为肺气虚损,痰热阻内。放疗期间出现恶心、纳差、咳嗽、胸痛、痰多色黄,辨证为脾虚失运,痰热壅肺。放疗后左胸胁疼痛,伴口苦、咳嗽痰多。化疗期间出现胃肠道反应,属脾胃失和,升降失职。
肺癌肺气虚损痰热壅肺脾虚失运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男性,左胸闷痛3个月,伴心悸气短、胃痛泛酸、头晕头痛、睡眠欠佳。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属气阴两虚、肝旺阳亢、气滞血瘀。面色红赤,舌红,脉沉弦滑、沉细缓。主诉左胸闷痛,病程3个月。四诊显示气阴两虚、肝旺阳亢、气滞血瘀之病机。
胸痹心痛气阴两虚肝旺阳亢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0岁,男性。胸痛不适,脘腹胀痛,胸闷气短,乏力,左肩关节、膝关节酸痛,大便不畅,面色晦黯不华,舌澹胖苔薄,脉沉细无力。中医诊断为肺癌,证型为脾胃气虚证。病因病机为手术、化疗后耗气伤津,损伤脾胃,气机不利。
肺癌脾胃气虚
查看详情 →
女,45岁,咽中如有物阻2年余,吞之不下,咯之不出,影响呼吸。舌红苔白,脉弦滑。舌暗红,苔白,脉弦滑。中医病名属梅核气,证型属痰气互结,病因病机为痰阻气滞。
梅核气肝火上炎痰浊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75岁,女性。反复心悸、胸闷5年,又发5日。冠心病,心房纤颤。心悸、胸闷、心前区隐痛,头晕,烦热,肢麻,口苦燥。舌质澹,苔薄白。脉细弦而结代。气阴不足,心火偏旺,心气虚弱,营血运行不畅。心悸(气阴不足)。
心悸气阴不足心火偏旺心气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1岁,女性。主诉间断咯血2年,咳嗽诱发,本次病程10余日,痰中带血,血量渐多。咯血每次3~5ml,日2~3次,伴咳嗽吐痰,痰稠色黄,痰中混有血块,胸闷气促,咽干口苦,便结溲黄。舌质红胖,苔黄腻,脉濡数。中医诊断为痰热郁肺、灼伤血络。病因为痰热壅肺,肺络受损。
胸闷气促痰热郁肺灼伤血络咯血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男性,病起一候,主要症状为恶寒、身热、头昏、胸闷、嗜卧、无汗、渴不多饮、小溲短少、神识昏迷、上肢痉挛、下肢痿软、小溲不通。舌绛燥,苔黄燥,脉沉弦而数。中医诊断为湿热化燥,邪毒入营,袭于厥少二经。望诊见舌绛,苔黄燥;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发热、昏迷、痉挛、小便不利;切诊脉沉弦而数。
胸闷湿温湿热化燥邪毒入营
查看详情 →
段某,60岁,头晕、心悸、胸闷气短、失眠健忘、口干、神疲无力、面色不华、舌质澹红、口唇发绀、脉弦而结代。中医病名属心气心阴俱虚,病因病机为阴血不足,心失所养,阳气不振,血脉不充,脉气不相接续,致脉结代。望诊见面色不华、舌质澹红、口唇发绀;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头晕、心悸、失眠、神疲;切诊见脉弦而结代。
心气虚心阴虚脉结代失眠健忘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