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30岁,主诉左侧坐骨神经痛,病程两个月余,行走困难。疼痛剧烈,咳嗽时如触电。舌淡,苔白,脉沉缓。抬腿试验阳性。中医诊断风痹证,病因风寒湿内阻经络。
脉沉缓坐骨神经痛风寒湿痹寒邪阻络
查看详情 →
23岁女性 主诉胸膈迫闷 胃呆纳差 舌直项强 脖颈紧束 头闷昏晕 忽冷忽热 口苦泛酸 周身疲惫 困痛或抽痛 胃脘痞满 腹痛下坠 便脓血 大便偏溏 小便色黄 舌质澹嫩 苔心白厚水滑 脉沉弦细濡 中医病名未明确 证型未明确 病因病机未明确 望诊舌质澹嫩 苔心白厚水滑 闻诊未提及 问诊胸膈迫闷 胃呆纳差 舌直项强 脖颈紧束 头闷昏晕 忽冷忽热 口苦泛酸 周身疲惫 困痛或抽痛 胃脘痞满 腹痛下坠 便脓血 大便偏溏 小便色黄 切诊脉沉弦细濡
脉沉缓产后抑郁脾胃虚弱气滞
查看详情 →
男,43岁,舌两侧缘麻木感、烧灼感,口内唾液量多,病程3年余。舌麻、舌痛,辨证为脾虚血瘀、湿热上蒸。舌质淡红、体胖大,苔腻、稍黄,脉沉缓。
脉沉缓舌麻舌痛脾虚血瘀
查看详情 →
李某,男,10岁,腹泻1日,水样便,日2~3次,进食后发作,腹隐痛,口不渴,不发热。面色面白,精神倦怠,腹软,舌苔薄白,脉沉缓。中医诊断为寒湿困脾。
脉沉缓腹泻寒湿困脾腹痛
查看详情 →
女,76岁,双下肢乏力半年,加重半月,神疲倦怠,面色无华,双下肢微肿,偶恶心,时头胀,舌暗澹边有齿痕,脉沉缓,脾肾亏虚,水湿内停,肾虚血瘀,肾功能异常,血红蛋白降低,尿蛋白阳性,双肾实质损害,左肾萎缩,左肾积水,双肾多发小结晶。
脉沉缓虚劳脾肾亏虚水湿内停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29岁。右臀右腿后侧疼痛,关节屈伸不利,麻木半月,遇寒加剧,夜间为甚,小腿后外侧及足部明显,活动受限。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缓。干性坐骨神经痛,寒湿痹证。右下肢跛行,右臀梨状肌走行处条索状硬变,右臀点、腘点、腓点压痛,直腿抬高试验40°,加强试验阳性,跟腱反射消失。
脉沉缓干性坐骨神经痛寒湿痹证右臀疼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心慌、心悸、四肢酸痛,病程两月余。六脉沉数有力,独左关微浮。肝火盛,心气虚,气血不和。舌象、面色、声音、气味未提及。脉象沉数有力,左关微浮。
脉沉缓心慌心悸四肢酸痛
查看详情 →
女,51岁,口干,纳差,体倦乏力,心烦,尿浊,阴痒,糖尿病史5年,舌淡苔白腻,脉沉缓,证属脾虚夹湿
脉沉缓糖尿病脾虚夹湿口干
查看详情 →
患者6岁,男性,发热、嗜睡、右上肢发硬、抽风、震颤、颈强直,病程4日。中医病名乙脑,证型暑温重证,热重于湿。舌苔褐腻,脉象弦数,舌质红,舌苔干黑有芒刺,脉象转沉缓。面色无华,大便色黑褐如败酱,极恶臭,头汗多,谵语。腹部疼痛,少腹膨胀,尿闭。
脉沉缓乙脑暑温重证热重于湿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诉周身皮肤发红、肿胀、脱皮五日,病程四个月,反复出现瘙痒性皮疹。皮肤潮红、肿胀、鳞屑、剥脱,头部有厚痂,颈部、下颌部有暗红皮疹伴渗出。舌苔黑,脉沉缓。中医辨证为内热炽盛,外受毒邪,毒热灼伤阴液。
脉沉缓剥脱性皮炎湿热毒盛阴液耗伤
查看详情 →
唐XX 男 中年 慢性咳喘 10余年 干咳无痰 喉痒胸闷 动则憋气 舌淡红 苔白腻 脉沉缓 湿热内郁 肺气不宣 湿阻于肺 气结于心 心肺之气恢复 舌淡红 苔薄白 脉象和匀
脉沉缓慢性咳喘湿热内郁肺气不宣
查看详情 →
男,76岁,身体疲劳,腹胀,便溏而不臭秽,呕恶纳呆,精神忧郁,舌质淡红而胖嫩,舌苔黄腻根底浮浅,脉沉缓,经常感冒,肝郁脾虚,湿阻气滞之证。
脉沉缓黄疸后遗症肝郁脾虚湿阻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5岁,女性。主诉头痛反复发作10年余,情绪波动、休息不佳时发作,颠顶、枕部连及颈项跳痛,持续1天可自行缓解。现病史见胃脘部凌晨胀闷不舒、乏力、精神差、易汗出、大便难。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缓。辨证为肝气郁结,肝阳上亢。
脉沉缓头痛肝气郁结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男,54岁,反复感冒3月余,面色澹白,头目昏沉,畏风汗出,神疲乏力,纳差口澹,舌澹红苔薄白而腻,脉沉缓。脾虚气弱,卫外不固。主诉为反复感冒,病程3月余。现病史中提及鼻流清涕,头痛,咳嗽,肢体酸软无力。四诊信息包括舌象、脉象、症状及体征。
脉沉缓反复感冒脾虚气弱卫外不固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9岁,男性。主要症状为下肢屈侧、足背部皮肤起水疱、丘疹,后发展为苔藓样变,肥厚粗糙,色暗红结痂,边界清楚,喜凉恶热,奇痒无度,伴夜不安。病程始于两年前夏季。中医病名为湿疮,证型为湿毒久蕴肌肤,脉络瘀闭。舌暗澹、苔薄黄,脉沉缓。
脉沉缓湿疮湿毒久蕴脉络瘀闭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男性。主诉胡言乱语,发狂,打骂人。病程9年。中医诊断肝火过旺型癫狂。舌质红,苔黄,脉弦而数。表情紧张,眼神发直,行为粗暴,言语迟缓。
脉沉缓精神分裂症肝火过旺脾虚征象
查看详情 →
女,2岁,反复腹泻10个月,加重2周。面色白,消瘦,精神委靡,舌质澹、无苔,脉沉缓。脾虚寒泻。脾虚寒泻,脾阳不振,水湿滞留,寒湿困脾。
脉沉缓反复腹泻脾虚寒泻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女性。全身疼痛5年余,腰痛甚,秋冬季或阴雨天遇冷加重,乏力,下肢沉重。舌质红、苔少,脉沉缓。中医诊断为痹证,辨证为肝肾亏虚,气血不足,风寒湿邪侵袭。面色正常,舌质红、苔少,脉沉缓。症状包括全身骨节疼痛、腰痛、乏力、下肢沉重。病程5年余。
脉沉缓痹证肝肾亏虚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范围20~80岁,男性15例,女性15例。主症包括水疱迅速发展、口腔黏膜受累、身热口渴、大便干、小便黄赤、烦躁、舌质红绛、苔薄黄或黄腻、脉弦滑或数。中医病名天疱疮,证型包括湿毒化热郁于血分、心火炽盛脾湿内蕴、脾虚湿盛兼感毒邪、毒热伤津气阴两伤。病因病机涉及湿毒化热、心火炽盛、脾湿内蕴、脾虚湿盛、毒热伤津。望诊见舌质红绛、苔薄黄或黄腻、舌质微红、舌苔白或腻。闻诊见烦躁。问诊包括身热口渴、大便干、小便黄赤、口腔糜烂、胸腹胀满、四肢沉重、大便溏泻或先干后溏。切诊见脉弦滑或数、脉沉缓或弦滑、脉沉细微数。
脉沉缓天疱疮湿毒化热血分郁热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头昏脑胀,健忘多寐,身倦乏力,不思饮食,食后脘胀,下肢酸沉,手足易凉,腰酸腹冷,腹部坠胀,月经色澹量少,经期无定,带下清稀,大便时燥时溏,尿少色黄。形体较胖,面色皖白,下肢按之凹陷,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苔薄白而滑,脉象沉缓稍迟。证型为脾肾两虚,饮邪内停。
脉沉缓脾肾两虚饮邪内停腹部坠胀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