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男性患者,反复全身浮肿2月余。急性热性病容,面部浮肿,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水肿,腹部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减弱,双肾区叩痛。体温39.9℃,心率106次/分,血压128/86mmHg。咽红,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舌苔黄腻,舌质鲜红,脉洪数而细。中医诊断为痰热壅盛,气滞血瘀。病机为痰热内蕴,气机阻滞,血行不畅。
气滞血瘀急性肾炎腹膜炎痰热壅盛
查看详情 →
女,28岁,双乳迅速增大2个月,双乳沉重垂胀感,无疼痛。乳房肥大症,肝气郁结,经气不利,肝胃气血运行不畅,气滞及血,冲任不调。体形正常,双乳增大至胸胁处,乳头下垂至上腹中部,乳腺体丰满柔软,内有不规则硬结,无压痛,乳头、乳晕、乳房皮色无异常,腋下淋巴未及。
气滞血瘀乳房肥大症肝气郁结经气不利
查看详情 →
患者71岁,女性。主诉右眼酸胀热痛,向右侧颞颊鼻及上下牙龈扩散,阵发性、闪电样灼痛。病程较长,因愤怒加重。中医病名:三叉神经痛。证型:气郁化火,肝风内动。病因病机:愤怒焦急致肝气拂郁化火生风,肝胆火逆上窜。望诊:颧红,面泽,舌苔薄黄、质晦暗。闻诊:口臭而黏。问诊:口苦、善太息、咽干、渴喜冷饮、尿频或泄泻、泛酸、视物模糊。切诊:脉两关弦滑数、右关偏弦,两寸尺沉小弱。
三叉神经痛肝风内动肝胆郁火气阴两亏
查看详情 →
65岁男性,心悸伴剑突下疼痛15天。高血压病史十年。舌质紫暗、舌边有瘀斑,脉结代。心律不齐,ST-T段改变。辨证为心血瘀阻型。病位在心。病因病机为心气渐衰,气血运行不畅,瘀阻经脉。
气滞血瘀心悸心血瘀阻心气不足
查看详情 →
女,34岁,月经提前4~5天,病程5年。月经量多,色暗,有血块,伴经期少腹胀痛及两乳胀痛。舌红,脉弦。两乳可触及肿块。中医诊断为月经不调(肝经郁热)。气滞血瘀、血热之象。
气滞血瘀月经不调肝经郁热乳中胀痛
查看详情 →
女,30岁。月经后期5年,经行不畅,经量少,色暗红或紫红,有瘀块,伴腰痛、少腹胀痛、脘闷不舒。舌质胖大有齿痕、色紫暗或有瘀点,苔薄白,脉沉细弦涩。中医诊断为月经后期,证属脾肾两虚、气虚气滞血瘀。既往月经周期30~60天,末次月经2010年8月15日。
气滞血瘀月经后期脾肾两虚腰痛
查看详情 →
女,65岁,主诉血糖升高11年,喜食肥甘厚腻,时有饥饿感,大便秘结,心烦易怒,时有叹息。舌紫暗,苔薄白,少津,脉沉细弱。中医病名属消渴,证型为胃热炽盛,气滞血瘀津伤。望诊见舌紫暗,苔薄白,少津;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喜食肥甘厚腻,饥饿感,大便秘结,心烦易怒;切诊见脉沉细弱。
气滞血瘀糖尿病胃热炽盛津伤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女性,主诉胸前瘢痕疙瘩,病程4年。体征见胸前瘢痕块大小10cm×5cm×1cm,表面高低不平,色红,伴有瘙痒、烧灼刺痛。面色暗紫,大便秘结,小便黄少。舌暗红有瘀点,苔薄黄,脉细涩。诊断为瘢痕疙瘩(蟹足肿)。病因病机为埋线创伤加染毒加手术损伤,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脉络郁阻,热毒蕴结。
气滞血瘀热毒蕴结瘢痕疙瘩颜面暗紫
查看详情 →
刘某,女,58岁。胸闷胸痛2年,胸部刺痛,每日发作3~5次,每次持续20~30分钟,夜间疼醒,连及左肩背,胃脘胀满,泛酸恶心,纳呆便溏,口舌发麻。舌质澹暗,苔薄白,脉弦。辨证为脾气虚寒,寒凝血瘀,胸阳痹阻。
气滞血瘀胸痹心痛脾肾亏虚痰浊痹阻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主诉胸痛5年,时作时休,不定期发作。病程5年,因骑马摔伤胸部,当时感胸部憋闷疼痛,吐血色暗,治疗未根除。体征见痛苦病容,舌质紫、苔黄厚腻,脉弦紧。中医诊断为胸痛,证型为瘀阻疼痛,病机为瘀血阻络。
气滞血瘀胸痛瘀阻疼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5岁,男性。主诉为心前区不适、疼痛、胸闷、心悸不安。病程未明确提及。中医病名为胸痹(厥心痛)。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为血脉瘀阻,心脉不通。望诊示面色不华,舌淡苔白。闻诊未提及。问诊示心前区不适、疼痛、胸闷、心悸不安。切诊示脉沉涩而结。
气滞血瘀冠心病胸痹心肾阳虚
查看详情 →
24岁男性,主诉因搬动机器用力过猛导致胸痛,病程近一月。胸痛,呼吸加重。舌苔薄白,脉弦滑。诊断为气滞血瘀,病位在胸,病因努伤岔气。病因病机为气机滞而不畅,血行瘀阻,与心包、三焦经关系密切。
气滞血瘀胸痛努伤岔气
查看详情 →
64岁女性,心前区闷痛10余年,凌晨发作,口干喜热饮,心悸早搏,右侧头痛遇冷发作,面色澹白,倦怠,舌红苔白腻,脉沉细滑,血压125/90mmHg。中医诊断胸痹,证型阴阳两虚。病机心脉痹阻,肝失疏泄,阴阳两虚。四诊见舌红苔白腻,脉沉细滑。
胸痹阴阳两虚心脉痹阻肝肾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男性。主诉心悸不安1年余。病程1年。中医病名心悸,证型气虚血瘀型。面色皖白,舌色黯红,口唇紫黯,语音低微,脉细而促,140次/分。心电图示快速心房纤颤。现症包括心悸、胸闷、胃纳欠佳、食后腹胀、大便溏薄、小便略少。
心悸冠心病气虚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8岁,男性。主诉脱肛16年。病程16年,因痢疾后致肛门脱出,需手动复位。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精神萎顿,头晕眼花,心悸不宁,脉象细弱,舌质澹,苔薄白,肛门脱垂不收,局部轻度红肿。中医病名直肠脱垂,证型气虚下陷,病因病机为患痢体弱,努责太过,大肠筋脉弛缓不收,久病气虚。望诊面色萎黄,舌质澹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有脱肛、头晕、心悸、乏力。切诊脉象细弱。
脱肛气虚血虚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主诉头昏头痛,右半身不用,走路不稳,病程半年。中医病名偏瘫,证型未明确。面色黄白,舌质澹红,苔薄白,脉沉细。右上肢麻木不仁,右下肢酸软无力,步行困难。膻中、长强、申脉、照海、公孙、合谷、外庭压痛反应阳性。
气滞血瘀偏瘫脑膜瘤术后遗症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3岁,女性。主诉痛经7年,加重3个月。主要症状为经前期胁腹胀痛,月经量少不畅,间有小血块,腹胀矢气则舒,嗳气,情绪低落。舌澹紫有瘀斑,脉弦细涩。中医诊断为痛经,证型为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肝气不舒,气机郁滞,瘀滞冲任,气血结于胞宫。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治疗后舌澹红,苔薄白,脉和缓。
气滞血瘀痛经胁腹胀痛经量少
查看详情 →
女,46岁,胸痛半月,按之加重,刺痛日渐加重。脉沉涩。瘀血导致的疼痛。面色正常,舌象未提及,声音正常,气味未提及,症状描述包括胸痛、按之加重、刺痛,病史提及因外伤导致疼痛。脉沉涩。
气滞血瘀胸痛瘀血
查看详情 →
张某,35岁,男性。进食发噎,胸骨后疼痛,消瘦。舌紫暗,苔黄腻,脉弦数。食管中段癌。病程自1975年9月起。
气滞血瘀食管癌痰热互结胃阴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主诉胸痛五年,时作时犯,不定期发作。病史提示五年前因骑马摔伤胸部,当时胸憋疼痛,吐血色暗,治疗未根除,近期因骑马劳累后疼痛加重,刺痛难忍,夜间尤甚,胸憋呼吸困难,时有吐血。体征见痛苦病容,舌质紫,苔黄厚腻,脉弦紧。中医诊断为胸痛,辨证为淤血阻络之胸痛。
气滞血瘀胸痛淤血阻络胸闷刺痛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