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姓孕妇,27岁,重身2个月。咳嗽上气,鼻塞流涕,呕吐,纳谷不馨。寒邪失于表散,内闭于肺,肺气失于宣降,兼胃气失和。舌质澹,苔白腻。脉滑数。寒邪束表,肺气失宣,水津不布,聚湿为痰,壅而阻遏,导致咳嗽、胸闷、痰滞难咳。肺胃之气同以降为顺,肺金不肃,胃气不降,而见呕恶之作。
妊娠咳嗽寒邪束肺痰湿阻滞胃气失和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女性。经水偏早,黄白色带下连绵不断,腰酸神疲,纳呆,带下质粘色黄白有腥味。舌质澹,苔薄白,脉细濡而稍数。中医诊断为脾虚肾亏,湿热内蕴。病因病机为脾虚不运,水湿内聚,下注冲任,久而及肾,湿停化热。
带下病脾肾两亏湿热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2岁。右上腹疼痛1个月,伴厌油荤、恶心纳少。肝细胞癌,甲胎蛋白阳性。肝区疼痛,腹胀,纳差食少,口干口苦,便溏溲黄,肢软无力。舌暗红苔黄稍腻,脉弦细。肝脾气滞,湿热伤阴。
肝癌肝脾气滞湿热伤阴肝区疼痛
查看详情 →
女性,56岁,右肩关节疼痛,遇风寒、劳累后加重,病程年余。舌质澹白苔滑腻,脉沉细而滑。中医诊断为痹证(寒湿痹)。病因病机为寒湿侵袭,经络闭阻,气血运行不畅。
肩关节周围炎寒湿痹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女性,12岁,陡然憎寒壮热,体温41℃,头痛,周身关节痛,时而冷热自汗,午后尤甚,厌食,不渴,小便黄,腹泻黑水,头晕,周身疼痛,热已退,自汗量减少,睡眠好转,饮食量少,诸症显着消退,大便通畅,食欲增进,精神振奋,脉数、怠缓、静,舌尖色绛,苔白厚腻,苔黄厚,苔黄而腻,舌凉,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望诊见舌象变化,闻诊未提及,问诊包含症状及病史,切诊见脉象变化。
伤寒热毒湿热阳盛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女性,右胁疼痛20天,伴有身热、恶心、呕吐。右胁疼痛颇剧,发热,恶心,呕吐。B超检查发现肝右叶实质内有中低回声结节,考虑为肝脓肿。右胁疼痛减轻但时有抽痛,腹部软,右上腹压痛,肝区叩击痛,口干。右胁痛已基本控制,纳佳,口干,疲乏无力。纳便正常,无明显不适。肝脓肿。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面色、舌象、声音、气味、脉象等四诊信息未提及。
肝脓肿右胁痛口干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2岁,双膝、踝关节及双下肢反复疼痛6年,劳累、受凉及气候变化时加重。慢性风湿性关节炎。风寒湿邪留注经络、关节、肌肉,阻滞经络,郁久生热,痰瘀互结,不通则痛。面色晦暗,舌淡苔白,脉涩迟。肢体疼重,屈伸不利,晨僵,关节肿胀,遇寒加重,得热则舒。
慢性风湿性关节炎肝肾阴虚痰瘀互结顽痹
查看详情 →
女性,40岁。反复头晕、乏力、心悸1年余,加重2周。主诉包括头晕、乏力、心悸、失眠。病程1年余,症状加重2周。中医病名虚劳,证型心脾两虚。病因病机为饮食不规律、痔疮慢性失血、月经量多致血虚,血虚导致气虚,气血亏虚,脏腑失养。望诊面色苍白,舌质澹胖,苔白。闻诊无特殊。问诊有头晕、乏力、心悸、失眠、纳呆食少、大便溏薄。切诊脉细弱。
缺铁性贫血心脾两虚气血亏虚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60岁。主诉头晕,右侧肢体活动差,抬举费力,颤抖,言语含混不清,表达不流利,夜尿3次。舌质暗红微紫,苔白微腻,脉沉略滑。中医病名中风后遗症,证型中经络之证,病机痰瘀互结,经络阻滞。既往史糖尿病史6年。血压170~180/90~105mmHg。
中风后遗症痰瘀互结经络阻滞夜尿增多
查看详情 →
53岁女性,右膝酸痛伴“咿扎”响声,交锁症,病程较长。右膝压痛,提髌试验(±),麦氏征(+),MRI示右膝退变,半月板损伤。面色正常,舌象未提,声音气味未述,病史包括登高诱发加重,右下肢肌肉松弛,骨质增生,兼颈痛。脉象未提。中医病名:骨性关节炎。病因病机:风寒湿邪侵袭,肝肾不足,气血亏损,痹阻经络。
骨性关节炎风寒湿痹肝肾不足气血亏损
查看详情 →
31岁男性,主诉反复出现阴部、肛周及生殖器溃疡,伴口腔溃疡、红斑、食欲减退、口燥咽干、大便不畅、心烦急躁、失眠多梦、头晕目眩。口腔黏膜溃疡,阴部溃疡,两手背红斑。舌质舌尖红,舌苔薄黄,脉滑数。中医诊断为白塞三联征,辨证为心脾积热,肝胃火旺,灼津伤阴。
白塞综合征心脾积热肝胃火旺津液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精神呆滞,夜寐欠佳,纳差胃呆,有疑虑妄想之征。脉沉缓略弦,两关脉盛,苔腻舌质红。辨证为肝胃郁结,阴津不足之证。舌质红,苔腻,脉沉缓略弦。病程未明确记载。中医病名为狂证,病因病机为情志抑郁五志化火。
狂证肝气郁结阴津不足虚火内动
查看详情 →
男,78岁。反胃,进食后两小时反出,带酸腐臭味,腹部隐痛,大便隔三四日一次。舌质澹红,苔带浊腻,脉弦缓。中医病名反胃,证型隔塞闭结,上下不通。病因病机暴忧之疾。望诊舌质澹红,苔带浊腻。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反胃、腹痛、便秘。切诊脉弦缓。
反胃胃气上逆忧思气结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面黄色枯萎,发热,舌色鲜明,曾有便血。中医病名属阴黄。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为阴黄之候,发热非外感。望诊见面色枯萎,舌色鲜明。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发热、便血。切诊未提及。
阴黄肝胆郁热便血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男性,反复胸脘部隐痛2月余。胸闷、胸膺部及胃脘隐隐疼痛不适,伴嗳气、泛恶、神倦乏力、自汗、面部烘热、纳减寐劣。精神疲软,面色不华,口苦嘈杂,大便溏烂,小便黄赤。舌苔微黄,根厚腻,脉弦数。中医诊断湿阻(湿热中阻),证属湿热阻滞脾胃,脾运失健,气机不畅,胃失和降。
湿热中阻脾胃虚弱气机不畅心烦心悸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男性,主诉为晕厥、头晕、盗汗,病程约2个月。中医病名噎膈,证型为脾气虚弱、痰毒瘀结、气阴两虚、痰毒内结、津液来复、余毒未清。病因病机包括痰毒阻遏、清阳不升、脾失健运、气滞伤脾、阴津耗伤、痰瘀互结。望诊见舌质紫暗、舌质澹暗而润、舌暗红。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晕厥、盗汗、神疲乏力、口干、纳食欠佳、夜寐欠安、大便干燥。切诊见脉濡缓、脉细略数、脉细数、脉细。
噎膈肝气郁结脾气虚弱痰毒瘀结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男性,主诉面部及胸腹部皮疹数月。皮疹呈圆形或卵圆形红色斑块,境界清楚,边缘微高起,水肿明显,伴轻度糜烂、渗液、结痂及鳞屑,剧烈瘙痒,夜间尤甚。舌暗苔黄腻,双脉弦。中医诊断为渗出性盘状苔藓样皮炎,辨证为湿热蕴结肌肤。
渗出性盘状苔藓样皮炎湿热蕴结肌肤舌暗苔黄腻脉弦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男性。面色苍白,头晕乏力,腹胀纳差,自汗,左髋部条带状水疱伴疼痛,少尿,夜寐差。舌澹苔白,脉细弱。中医诊断骨痹,辨证气血两虚,湿邪内蕴。西医诊断多发性骨髓瘤(IgG-λ型DSⅢB期R-ISSⅡ期)。
气血两虚湿邪内蕴痰瘀互结骨痹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男性。突发形寒发热、头痛泛恶、周身骨节酸楚、左小腿焮红肿痛。病程反复发作,有类似病史。急性病容,烦躁不安,神志清楚。舌红、苔黄腻,脉数。左小腿红斑肿胀,边界清楚,压之褪色,有出血点,左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肺部呼吸音粗糙,心前区Ⅱ级收缩期杂音。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中医诊断为下肢丹毒,证属火邪侵犯,血分有热,兼夹湿热,热毒炽盛,迫血妄行。
丹毒紫癜湿热血热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男性,左侧拇趾红肿热痛20余天,夜间加重。左拇趾及足背和内踝红肿,局部压痛明显,皮肤呈暗红色。脉弦数,舌质红,舌苔黄腻。中医诊断湿热痹(痛风性关节炎),证属瘀毒留滞,湿热下注,气血痹阻。
痛风湿热痹瘀毒留滞湿热下注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