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55岁。胃脘冷痛1年余。面色萎黄,精神不振,气短乏力,胃脘及腹部胀满,四肢畏寒,纳呆食少,便溏。舌澹红,薄白苔。脉沉细。证属脾胃不和,中焦虚寒。
中焦虚寒胃脘痛脾胃不和纳呆食少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1岁,婚后8年不孕。经前腰腹疼痛,经量少色黑有块,白带清稀无臭。舌澹苔薄,脉沉弦。中医诊断为胞宫虚寒,气滞。病机为胞宫虚寒,气滞血瘀。四诊显示舌象澹苔薄,脉象沉弦,白带清稀,经行不畅,腰腹疼痛。病程较长,经期症状明显。
胞宫虚寒气滞不孕阴虚
查看详情 →
25岁女性,痛经,月经周期30天,经期少腹剧痛,腰痛,心慌,泛恶,面有黑斑,经血色黑,量中等。舌苔薄黄边刺,脉细弦。诊断为瘀阻气凝,脾肾两虚,血虚气滞,兼有瘀阻。舌象薄黄边刺,脉细。
血虚气滞痛经瘀阻气凝脾肾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胃脘胀痛4年余,饥饿及情绪波动时尤甚,烧心泛酸,纳差恶食生冷,胃中有凉感,体倦乏力,大便时干不爽、时色黑。舌体稍胖大,质稍澹,苔稍白腻,脉弦。中医诊断为胃脘痛,证属脾胃虚寒,肝胃不和。病机为脾虚中寒,肝郁气滞,寒凝血瘀。
脾胃虚寒胃脘痛肝胃不和脾虚肝郁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3岁,主诉经行腹痛剧烈、腰酸、经量少且不畅、经血中有紫红血块。脉象沉细而带弦,舌苔薄白。中医诊断为胞宫虚寒,冲任气滞。病因病机为寒客胞宫,气机阻滞。望诊见舌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描述经期症状及病史,切诊脉象沉细而带弦。
虚寒气滞痛经腰酸
查看详情 →
38岁女性,少腹胀痛1年,行经时间延长,带下量多,食欲不振,下午双手瘀胀。面色澹黄无华,声低少气,舌暗苔白腻,脉弦缓。中医诊断腹痛,癥瘕(肝脾不和)。病机为脾肾虚寒、肝郁气滞、血瘀内阻。
少腹胀痛肝脾不和脾肾阳虚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41岁,女性,主诉近3~4个月月经先期,约半月行经1次,经量少,色黑暗,有血块,无痛经,伴纳食差,乏力,面色萎黄。舌红,苔黄稍腻,左脉弦,右脉细滑。中医诊断为月经先期,证型为肝郁脾虚。病因病机为肝郁气滞,脾虚血少,气血不畅,故经色黯有血块。舌红,苔薄黄或白,脉弦滑或细滑。
气滞月经先期肝郁脾虚血瘀
查看详情 →
女,43岁,胃痛3年余,大便色黑如柏油。慢性胃炎、胃溃疡病史。胃痛如刀割,不能进食,泛吐酸水,头晕肢冷,面色不华,神疲懒言,四肢欠温。舌质澹,有瘀点,苔厚,脉细涩。中医诊断胃痛(脾胃虚寒,胃失温养),便血(瘀阻胃络,血溢脉外)。
脾胃虚寒气滞胃痛便血
查看详情 →
刘某,女,38岁。上腹部饥饿性疼痛2年余。胃脘胀痛,牵及两胁,按之不痛,喜温喜暖,烦躁易怒,乏力倦怠,纳呆食少,泛酸呕恶。神情疲惫,躁忧不安,形体瘦削,面色萎黄,唇口暗红,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薄腻,黄白相间,边尖红点,脉弦细,重按无力。中医病名属胃脘痛,证型为肝郁脾虚,兼有内热。病因病机为情志不畅,素体脾虚,肝郁化热。
十二指肠溃疡肝郁脾虚内热脾虚
查看详情 →
16岁女性,间歇性发烧、右上腹阵发性绞痛6年馀。右上腹剧痛,高热恶寒,厌油腻,喜热饮食,右胁下胀感,胸脘痞满,周身困倦,小便短少,大便秘结。舌暗淡,苔薄白略腻,脉沉弦略滑。肝鬱脾虚,寒积阻结。右上腹压痛,莫非氏徵阳性,肝区叩痛,白细胞升高,体温波动。
气滞血瘀胆道感染肝郁脾虚寒积阻结
查看详情 →
定贵人泄痢不止,脉息郁滞,气血虚弱,脾胃不健。主诉为泄痢,病程未明。中医病名为泄痢,证型为气血虚弱、脾胃不健、寒湿内阻、肝郁气滞。病因病机为禀赋虚寒,寒湿与肝郁致中焦运化失常。望诊未提,闻诊未提,问诊见泄痢、寒滞、血不荣经、脾胃不醒。切诊见脉息细涩、弦细沉伏、坚滞、弦细滞。
血虚气滞冲任虚寒泄痢气血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67岁,男性,主诉吞咽困难5月余,饮食有噎塞感而疼痛,痛如锥刺,固定不移,胸痛彻背,呕吐胃内容物或咖啡样稀水,吐后疼痛稍减,吐白色粘痰,便溏时有脓血。舌红苔黄腻,脉弦细涩,稍带数象。中医病名为噎膈,证型为瘀血内阻,瘀而化热。望诊见舌红苔黄腻,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吞咽困难、胸痛、呕吐、便溏,切诊见脉弦细涩,稍带数象。
噎膈瘀血内阻湿热内聚胸痛彻背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痛经渐进性加重4个月。月经量多,色澹红,质清稀,小腹胀痛,经前明显,伴有乳胀、肛门下坠感,经来小腹冷胀疼痛,腰酸背痛。舌质黯澹,边有瘀斑,舌面澹青,脉弦紧,尺脉沉取。辨证为气滞血瘀,寒凝胞脉,冲任瘀阻。
气滞血瘀胞宫虚寒痛经寒凝胞脉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男性。心前区憋闷2年,加重2个月。胸痹。气阴亏虚。舌澹,苔白,脉沉细缓。心律齐,心率54次/分。二诊时舌澹,苔薄白,脉缓。心肌炎病史2年,劳累后症状加重。
胸痹气阴亏虚心律失常心悸
查看详情 →
患者经水初潮后经来腹痛,量少色黯,恶寒恶心欲呕,婚后2年未孕。冲任虚寒,胞宫失其温养。舌苔薄,脉缓。病程较长,属寒凝血瘀之证。
冲任虚寒经痛胞宫失养下焦阳虚
查看详情 →
苏某,女,34岁。月经周期35~48天,经量少,色黯红,有血块,小腹坠胀而痛,睡眠不好,梦多,饮食较差。面色黯黄,舌质澹红,苔薄白,脉沉细而迟。辨证为肾气不足,胞宫虚冷,冲任失调。
继发性不孕肾气不足冲任失调气血淤滞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男性。胃脘隐痛4年,空腹尤甚,得食稍减,多食又痛,噫气恶心,嘈杂泛酸,脘腹胀满,夜痛尤甚,大便燥结如羊粪。舌澹红苔白滑,舌下络脉澹紫粗长。脉沉细而弦。脘腹柔软叩之有振水音,中脘穴有压痛。中医诊断为胃脘痈,脾胃虚寒证。
脾胃虚寒十二指肠溃疡夹饮夹瘀胃脘胀满
查看详情 →
25岁女性,停经49天,小腹胀痛有凉感。舌质淡,苔薄,脉弦。妊娠腹痛,证属虚寒证。病因病机为阳虚寒侵,寒凝气滞,故见小腹冷痛。
虚寒证血凝气滞妊娠腹痛阳虚内寒
查看详情 →
患者月经延后14年,初潮14岁,经期50~90天1行,经量中等,色红夹血块,经行小腹胀痛,带下量少。舌淡红,苔薄白,脉细。诊断为月经后期,辨证为虚寒证。舌淡中暗,苔薄黄,脉细弦。诊断为肝郁气滞。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
虚寒证肝郁气滞月经后期寒凝血瘀
查看详情 →
邓某,男,70岁。反复发作胸闷、胸痛、头晕10年余,复发10天。胸痹心痛,眩晕,胃痛。痰浊与瘀血互结,痹阻心脉,兼郁久化热伤阴。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舌苔薄白。声音低怯,无特殊气味。胸闷、胸痛、头晕、颈胀、压榨性疼痛放射至肩背部,每日发作5~6次,腰酸,神疲,寐差,咳嗽痰稀,口干便结。脉弦滑。
脾胃虚寒胸痹心痛痰浊瘀血心脉痹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