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21岁,女性。主诉眩晕、心悸一年余,劳累易发。病程一年余。中医病名气厥(虚证)。证型属少阴阳虚寒化证。病因病机为阳气衰微,阴寒内盛,导致阴阳失调,心神失养,气滞血瘀。舌苔薄白,脉沉细结。眩晕、心悸、自汗、神志恍惚、站立不稳、脑内灼热、失去知觉、头痛、倦怠、欲寐。心尖区可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提示窦性停搏。
心悸气厥少阴阳虚心肾虚衰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男性。主诉心悸3年,加重月余。病程较长。中医诊断心悸、胸痹、眩晕。辨证中气虚寒证。舌质澹红,苔薄。脉沉结。心率64次/分,早搏每分钟10~12次。血压20.0/13.3kPa。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频发性房性早搏伴有差异传导,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既往有高血压病、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偶发房性早搏病史。近期症状包括心悸胸闷、心前区疼痛、气短乏力、大便稀软、眩晕。
心悸胸痹眩晕中气虚寒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男性。胃脘隐痛4年,空腹尤甚,得食稍减,多食又痛,噫气恶心,嘈杂泛酸,脘腹胀满,夜痛尤甚,大便燥结如羊粪。舌澹红苔白滑,舌下络脉澹紫粗长。脉沉细而弦。脘腹柔软叩之有振水音,中脘穴有压痛。中医诊断为胃脘痈,脾胃虚寒证。
十二指肠溃疡脾胃虚寒夹饮夹瘀胃脘胀满
查看详情 →
28岁女性,紫癜3年不愈,形体虚浮,面色萎悴,午后两颧如朱,上下肢紫癜色青暗不活,心悸,眩晕,四肢酸痛,神疲气短。舌质暗澹不华,苔薄白,脉细涩略数。气血虚寒,病程长,经量多成块,产后大出血,血红蛋白低,血小板减少。出现形寒、足冷、纳减、便溏,脾肾虚寒证候。
紫癜气血虚寒脾肾虚寒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男性。主要症状包括面肿、心悸、腰痛、失眠、四肢麻木、四肢厥冷、脑鸣、口冒凉气、吐泡沫痰涎、纳呆、便稀、小便失禁。病程迁延,由西藏任务后发病,长期未愈。舌质暗淡、胖嫩,边缘齿痕,苔白滑厚腻。脉沉细。中医病名为少阴寒化,证型为阴盛阳微,气血亏损。病因病机为寒邪内侵,阳气衰微,五脏虚损,风寒湿留滞经络。
少阴寒化心肾阳微气血亏损风寒湿滞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女性。主诉心悸气促6年余,发作性心前区闷痛1年余。面色无华,舌澹苔薄白,脉沉细,时有结代。心电图示心肌劳损,室性期前收缩。中医诊断胸痹,证型为心阳不振、气血不足、气滞痰凝。
心阳不振气血不足气滞痰凝
查看详情 →
77岁,全身浮肿、怕冷、低烧、无汗、上腹部绞痛呕吐、咳喘胀急、不能平卧、下肢烂肿如泥、脚膝冰冷、心悸、神疲嗜睡、不食、不渴、尿少、全身颤动。面色灰暗,两目无神,舌红如柿,无苔而干,舌中裂纹纵横,脉促细,132次/分。病程35日,始终憎寒无汗。中医诊断为肾虚寒、肺脾肾三脏俱病,病机为正虚无力鼓邪外透,兼见太阳表寒实,渐传太阴里虚寒证。
结核性腹膜炎急性胆囊炎肾虚寒肺脾肾三脏俱病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女性。右胁及胃脘隐痛不适5年余,纳差,上腹部胀满,食后尤甚,神疲乏力,大便溏薄,时有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舌体齿痕,脉弱无力。素体脾胃虚弱,中土不健,脾胃纳运失常,土壅木郁。中医病名属脾胃虚弱,证型为脾胃虚弱,肝血失养。望诊见舌淡苔白,舌体齿痕。闻诊未见特殊。问诊见纳差、胀满、神疲、便溏、心悸气短。切诊见脉弱无力。
脾胃虚弱肝血失养胆胃综合征中焦虚寒
查看详情 →
女,主诉月经后腹痛,持续3~6日,伴腰酸,病程2年。下焦虚寒,脉迟,舌淡红嫩,苔薄少,脉细小,舌淡润。面色苍白,舌象淡红嫩,脉象迟、细小。腰酸,畏寒肢冷,大便稀,手指不暖。
痛经下焦虛寒湿寒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1岁。主诉胃痛10余年,情绪波动时加重,近来发作频繁,伴两胁窜痛、胃中嘈杂、不饥、气逆肠鸣。产后出现腰痛,不能坐卧,晨起痛重,月经不调,心悸气短、乏力、面色暗黄。舌澹、苔白薄、有齿痕。脉沉细无力。中医诊断为胃痛,证属虚寒证。病因病机为脾肾阳虚,寒凝气滞。
胃痛虚寒证腰痛肾虚证肝气郁结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31岁。主要症状为口腔黏膜糜烂,有黄豆大溃疡6块,两侧大阴唇黏膜溃疡各1块。中医诊断为脾胃虚寒,湿毒内停。面色萎黄,唇色澹,舌质澹,苔白滑而润,脉沉弦带滑。腹痛绵绵而喜按,心悸,汗出,气短乏力,月经量少色澹,白带甚多色白,大便溏,小便清。
白塞综合征脾胃虚寒湿毒内停面色萎黄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6岁。主诉颜面及两足浮肿,腰酸胀,头晕心悸,胸闷不思欲,大小便不畅,周身无力,睡眠不宁。病程较长,曾患肾炎。舌苔白腻,脉象沉弦。中医病名为肾阳亏损,证型属肾阳不充、心阳亦损,病因病机为命门火衰,脾运不健。望诊见舌苔白腻,闻诊未提,问诊见症状广泛,切诊脉象沉弦。
心悸肾阳亏损心阳不足脾运不健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5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多年胃痛,遇寒即发,时吐涎沫,手足冷而麻痹,小便清,大便结而黑。舌澹白,脉沉细。诊断为厥阴虚寒证。证型为厥阴虚寒,病因病机为肝寒犯胃,血虚寒凝。病程多年,症状以胃痛为主,伴寒象及血虚表现。
胃痛厥阴虚寒手足冷舌澹白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女性,反复咳嗽、气促二十余年,再发三天,伴下肢浮肿。咳痰白稀呈泡沫状,夜间不能平卧,畏寒,下肢浮肿按之凹陷,胸闷心悸,夜尿频,口干不欲饮,面色晦暗,口唇发绀,脘腹胀满,神倦乏力,纳食不振,大便干结。舌澹暗,苔少,脉沉弦滑。中医诊断肺胀,证型为寒痰郁肺、脾肾阳虚。病因病机为素体阳虚,脾肾不足,复感风寒,痰蕴肺经,水湿泛溢,肾阳亏虚,心阳虚衰,伤阴夹瘀。
肺胀寒痰郁肺脾肾阳虚风寒外袭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女性,产后少腹部疼痛,病程较长。精神倦怠,头晕耳鸣,面色苍白少华,心悸气短,少腹隐痛喜按,大便前干后软。舌淡苔薄白,脉细弱少数。辨证为脾胃虚寒证。
产后腹痛脾胃虚寒气血两虚冲任不固
查看详情 →
女,75岁,尿频、遗尿、淋漓三个月,小腹麻木胀痛,心悸,头晕,腰酸痛,恶心,纳差,恶寒,四逆,苔白润,舌质澹暗,脉沉细迟,证属里虚寒饮凝滞
心悸尿频遗尿小腹胀痛头晕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男性。心悸、心空悬、头晕、曾晕倒。心悸气短,时时太息,心空悬,似饥非饥,头目眩晕,全身乏力,怕冷,四肢不温,眠食尚可,小便清,大便溏,形体瘦高,面色晦暗少华,精神欠佳,语音断续无力,四肢冷凉,舌淡苔白滑腻,脉迟而结代,脉率50次/分钟。中医诊断为阳虚(心肾)气寒,血脉凝滞。病因病机为阳虚气寒,血脉凝滞,不相接续。
心悸气短室性期前收缩心肾阳虚血脉凝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1岁,女性。主诉口腔及阴部黏膜糜烂溃疡。中医诊断脾虚湿毒,证型脾气虚寒,湿毒内停。面色萎黄,唇色淡,舌质淡,苔白滑而润,脉沉弦带滑。腹痛绵绵而喜按,心悸,汗出,气短乏力,月经量少色淡,白带多色白,大便溏,小便清。
白塞氏综合征脾虚湿毒脾气虚寒湿毒内停
查看详情 →
患者77岁,男性,主诉全身浮肿、怕冷、低热、无汗、上腹部绞痛、呕吐。病程35日。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肾虚寒、肺脾肾三脏俱病,病因病机为少阴虚寒,表寒未解,寒邪内陷,三焦气化冰结,水湿停聚。望诊见面色灰暗,两目无神,舌红如柿,无苔而干,舌中裂纹纵横。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神疲嗜睡,不食、不渴,尿少,全身颤动,憎寒无汗。切诊见脉促细,132次/分,太溪根脉细而不乱。二诊见目珠、胸腹发黄,尿黄量微,脉沉细,92次/分。三诊舌红活布满津液,中心生出薄白苔,裂纹愈合。
里虚寒证结核性腹膜炎急性胆囊炎肾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5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多年胃痛,遇寒即发,时吐涎沫,手足冷而麻痹,小便清,大便结而黑。舌质澹白,脉沉细。中医病名为胃痛,证型为厥阴虚寒证。病因病机为厥阴血虚、寒邪凝滞,肝寒犯胃。望诊见舌质澹白,切诊脉沉细。
头晕心悸胃痛厥阴虚寒手足冷麻痹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