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22岁,男性。腰背疼痛1年,加重半年。腰骶部和骶髂关节深压痛,夜间疼痛,晨起嵴柱僵硬,活动后稍缓解。舌暗红,苔白,脉沉细、尺弱。中医诊断为痹证,证属肾虚督寒,寒邪瘀滞。面色晦暗,舌暗红,苔白,脉沉细、尺弱。腰部嵴柱变直,运动受限,生理弯曲消失。骶髂关节压痛,双侧“4”字试验阳性,Gaenslen试验阳性,骶髂关节分离试验阳性和压迫试验阳性。X片示双侧骶髂关节炎Ⅱ级改变。
强脊炎肾虚督寒寒瘀阻滞腰背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9岁,男性。主诉房事后腰痛,病程半年,伴四肢欠温,阳举不佳,房事后需卧床。面色苍少华,舌胖淡边有齿痕、苔少,脉沉弱。中医诊断为肾阳不足,阴精失充。
肾阳虚阴精失充腰痛阳举不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5岁,男性。主诉心胸动悸,憺憺不宁,汗出,少气乏力。病程近两三天。中医病名心悸,证型阳虚脉结证。病因病机阳虚脉结。望诊面色黄白,舌质稍淡,苔薄白而滑。闻诊未提及。问诊述心胸动悸,少气乏力,遇冷或行动稍过则加重。切诊脉象结象颇甚,少则三五动,多则十几动一止。四肢欠温,喜暖恶凉。
阳虚脉结心悸不安少气乏力脉结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主诉失眠、头晕、气短、面浮。舌质鲜红,脉弦。中医病名属失眠,证型为心肝血虚火旺。病因病机为心肝阴血不足,神魂不宁。望诊见舌质鲜红,面浮。闻诊未提。问诊含失眠、头晕、气短、面浮。切诊见脉弦。
失眠心肝血虚火旺神魂不宁
查看详情 →
患者咳嗽数月,逐渐发热,日夕尤甚,两足肿胀,形神疲惫。脉象洪大而数,右手尤甚。发热午后明显,寒热迭作,满腹串痛,饮食减少。病因起于风寒外感,风寒合邪,熏灼肺甲,致咳嗽作。病机属阳盛烁阴,非阴虚之脉。症状提示邪气转阳明,邪犯少阳,可能兼有湿气。
内痈风寒合邪邪气转阳明湿气困脾
查看详情 →
痫疾,发作性神志异常,僵仆在地,久之方苏。痫病,痰厥,心经相关。面色泛白,双目凝视,口吐涎沫,四肢抽搐,舌象未详,脉象未详。风池穴按之酸疼,百会穴灸之,中脘穴灸之。
癫痫心气不足痰湿内阻
查看详情 →
蒋氏妇,善怒,两胁作痛,病程未明。中医病名:胁痛,证型:肝病及脾,脾病肝弱,病因病机:肝胜克脾,脾败自困。望诊:未提。闻诊:未提。问诊:善怒,两胁作痛。切诊:左关细涩,右脉无疴。
胁痛肝血亏弱脾失健运
查看详情 →
14岁男性,反复皮肤出血点5月,复发9天。双下肢散在大小不等出血点,乏力,舌质澹红,稍紫,黄白微腻苔,咽红,脉沉。尿常规示蛋白(+),潜血(+++),镜检红细胞(++)。中医诊断为脾虚湿热瘀阻紫癜病。舌质澹红,稍紫,黄白微腻苔,脉沉。
紫癜病脾虚湿热血瘀
查看详情 →
三十三岁男性,主诉胁痛、心悸、眩晕、呕吐、不思饮食。中医病名属肝阴不足,证型为风阳挟痰上扰,胃失和降。望诊见舌质红,苔薄腻。闻诊未提。问诊见胸前满闷、惊恐不安、动则两眼发黑、天旋地转。切诊脉象弦细滑数。
肝阴不足风阳挟痰胃失和降眩晕欲倒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五旬又四,肩胛筋缓不举而痛,阳明脉衰。左脉芤涩,痛时筋挛,绕掣耳后,营虚脉络失养,风动筋急。肩臂痛,劳倦,络虚。阳明气衰,厥阴风动,头眩目昏,右肩痛麻,胁下有聚气。高年阳明气乏,肩胛痛难屈伸。肾气攻背,项强,溺频且多,督脉不摄,腰重头疼,难以转侧。脉芤,汗出,失血,背痛。督虚背疼,嵴高突。督虚背痛,遗泄。肺病管摄一身,肩背作痛,阳明气亏,肩垂背曲,臂痛责之阳明。营虚脉络失养,风动筋急。阳明厥阴营气两虚。血虚风动,阳明络虚。失血背痛,阳明之络虚。肾气上逆,督虚为主病。口鼻吸受寒冷,阻气隧流行,痛自胸引及背。
营虚脉络失养络虚血虚风动阳明气衰
查看详情 →
3岁女性,手足抽动、强直反复发作2月,气候变冷加重。面色青白,消瘦,四肢冷,舌淡苔薄白腻,脉细而紧。寒湿侵袭,留恋不去,壅滞经脉,气血运行不畅,拘急成痉。
小儿抽动症寒湿侵袭气血运行不畅拘急成痉
查看详情 →
目赤不明,畏明重听,脉大而虚。劳心过度,饮食失节。面色无华,舌淡,脉虚大。
虚脉目赤畏明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4岁,男性。主诉胸闷、心慌间断性发作3年,加重3个月。心律不齐,频发室性期前收缩。中医病名心悸,证型心阳不足,兼血瘀血虚。病因病机心阳不足,兼血瘀血虚。望诊舌质暗澹,苔薄白微腻,后转舌质红,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有胸闷、心慌、气短、乏力。切诊脉结代,后转脉沉细。
心律失常心阳不足血瘀血虚心神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3岁,女性。主诉眩晕特甚,产后发热月余不退,乳汁少。病程较长,形体消瘦。中医病名血虚眩晕。证型血虚气弱。病因病机为结核未愈,产后失血,气血两伤。望诊舌质青澹,苔黄白相杂。闻诊未提及。问诊有微微内热、四肢倦怠、头痛眩晕、气短、烦热汗出。切诊脉大而无力。
血虚眩晕气血两伤形体消瘦微微内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6岁,男性。主诉口渴、多饮两月余。病程两个月。中医病名糖尿病。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面色萎黄,精神欠佳,体型体胖,舌质红,苔少,双脉弦数。皮肤干燥脱屑。空腹血糖10.6mmol/L,尿糖(++)。血压20/12kPa,腹部柔软,肝脾未及。
糖尿病阴虚内热口渴多饮
查看详情 →
陈某,男,22岁。主要症状为血尿、尿急、尿频、尿痛,病程4月余。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湿热内蕴,阴虚脉阻。舌象苔薄黄腻,脉沉。小便黄,排尿痛热,腰稍痛,不浮肿。
阴虚脉阻血尿湿热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男性,主诉心悸、胸闷、气短、畏寒、汗出怕冷、眩晕乏力、睡眠不佳。病程未明确提及。中医病名心肾阳虚,证型心肾阳虚,神失内守。病因病机为心肾阳虚。望诊见舌苔灰黑。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畏寒、体温偏低、心悸、胸闷、气短、眩晕乏力、睡眠不佳。切诊见脉迟缓无力。
心肾阳虚心悸胸闷气短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主诉浮肿半年,右侧为甚,体重增加,腰痛,月经量少,心脏听诊有“间歇”。苔黄,脉细。面色萎黄,舌质淡,苔黄腻。脉细弱。中医病名为浮肿,证型属血虚有寒,络脉不通。病因病机为气机不调,血虚脉弱,寒凝血滞。望诊见面色萎黄,舌质淡苔黄腻。闻诊无特殊。问诊见腰痛、月经量少、体重增加。切诊见脉细弱。
血虚脉弱半身浮肿气机不调腰痛
查看详情 →
患者34岁,女性。反复发热近2年,伴阵发性畏寒烘热、自汗、头昏、心慌气短、倦怠乏力、易饥、白带多、大便干。脉左弦细无力,关浮弦而虚;右脉细弱,寸脉略弦。舌淡红,苔白。中医诊断为发热,证属气虚发热。病机为气虚导致虚阳浮越,表现为烘热、汗出、畏寒、反复发作,伴头昏、气短、心悸、乏力、脉虚、舌淡嫩等气虚之象。
反复发热气虚发热肺热肝阴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主诉间断性头晕、头痛8年余。中医诊断脉痹,证型气血亏虚脉络瘀滞。舌象暗红,苔薄白,脉沉细微。病程较长,症状包括头晕、头痛、失眠、多梦。病因病机涉及气血亏虚及脉络瘀滞。四诊信息显示舌象暗红,脉象沉细,结合检查结果提示血管异常。
气血亏虚脉络瘀滞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