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27岁,男性,患癫痫二年,发作无定期,不思饮食,夜眠不安。中医病名癫痫,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为气血紊乱、痰火扰乱,肝经风动。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不思饮食、夜眠不安,切诊见脉伏匿、脉缓、脉左弦右缓、脉沉潜。
癫痫肝郁痰火气血紊乱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男性,主诉大便稀溏挟脓无血,里急后重,日4~5次,头晕口苦三年。舌红苔薄,脉弦滑稍数。证属久利,寒热错杂,虚实并见。
久痢寒热错杂虚实并见阴阳失调
查看详情 →
男,39岁,上腹剧痛,气上冲胸,呕恶,口苦,苔黄厚,手足厥冷,饮食不下,脉沉细,目黄,小便短黄,腹胀便秘,蛔厥,肝郁气滞,湿热内蕴,胆道蛔虫病,面色萎黄,舌质红,苔黄厚,脉沉细
蛔厥胆道蛔虫病口苦苔黄厚
查看详情 →
女性,30岁,右上腹剧烈疼痛,呕吐蛔虫,二至三日不能进食,面色惨白,病程一年,曾有汗出昏厥史。胆道蛔虫,证属肠寒胃热,蛔虫钻入胆道。舌苔黄白,脉弦数,复诊舌质暗、苔黄,脉沉细。
蛔厥证胆道蛔虫肠寒胃热
查看详情 →
患者33岁,男性,主诉大便溏薄2个月。舌苔薄黄腻边有齿痕,脉左关小弦,右脉沉。中医诊断为寒热错杂久泻证。病因病机为肝有郁热、脾胃有寒、热郁于内、久病气血亏虚。
久泻证肝气郁热脾胃虚寒气血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男性,腹泻、腹痛3年,大便带血挟有黏液,日行10余次。面色无华,形体赢弱,少气懒言,四肢不温,不欲饮食。舌质红,苔白腻,脉弦细略数。寒热错杂,脾肾阳虚。腹泻、腹痛、大便带血、黏液、日行多次、面色无华、形体赢弱、少气懒言、四肢不温、舌红苔白腻、脉弦细略数。
痢疾寒热错杂脾肾阳虚便血
查看详情 →
患者34岁,女性。上腹阵发性绞痛,头额汗出,恶心欲呕,呕吐清水,四肢发厥,症状1日数发。胆道蛔虫症。伤寒蛔厥。蛔虫喜动,好窜,聚而为居,嗜甘恶苦。乱于肠中,则腹痛绕脐,上窜胆道,则为蛔厥。舌澹,脉弦。
伤寒蛔厥胆道蛔虫症四肢发厥腹痛绕脐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83岁,女性。主诉心悸阵发性发作2年。中医诊断心悸,证型寒热错杂。现症见心悸阵发性发作,易饥饿,气上顶,大便干,手足冷,头晕、口苦、睡眠差,面色少华,呼吸短气,舌及下唇颤动,舌暗苔薄黄,脉弦。四诊信息包括面色少华,舌暗苔薄黄,脉弦。
心悸寒热错杂舌暗苔薄黄
查看详情 →
女,52岁,失眠4年余,多梦易醒,白天精神差,疲惫不堪,易出汗,恶风畏寒,纳不香,大便3~7日1行,舌澹、苔薄,脉沉细。证属失眠,气虚肝郁。
失眠气虚肝郁精神抑郁多梦易醒
查看详情 →
男性,42岁。胃脘痛反复数年,近来疼痛如灼如刀绞,口干喜饮,纳食不振,恶心欲呕,神倦乏力。慢性病容,形体消瘦,四肢欠温,舌苔薄白,脉弦细,上腹部压痛明显。证属肝木犯胃。
胃溃疡胃炎肝木犯胃寒热错杂
查看详情 →
患者20岁,女性。右上腹疼痛2天,呈阵发性,如刀割样,拒按,伴恶心、呕吐,吐出蛔虫1条。舌质澹红,苔薄白,脉弦。腹软,上腹部与剑突下明显压痛。B超提示胆总管扩张,内可见蛔虫光带回声。中医病名:蛔厥。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脾胃虚弱、饮食不节。望诊:舌质澹红、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吐蛔虫。切诊:脉弦。
胆道蛔虫脾胃虚弱胃脘痛胁痛
查看详情 →
10岁男性,腹部持续性隐痛五天,伴呕逆泛恶,大便溏泄夹不消化食物及蛔虫排出。形体消瘦,面色萎黄,神志清楚,营养欠佳,眼眶凹陷,精神萎靡,腹痛阵发性加剧,腹部柔软喜按,曲身卧位,形寒肢冷,肠鸣腹泻,恶心呕吐。舌淡苔白,脉沉迟。证属虚寒内伏,脾失健运,蛔虫内扰。
腹痛隐痛呕逆泛恶大便溏泄蛔虫内扰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26岁。右上腹钻顶样疼痛,向肩背放射,痛剧则面青汗出,手足厥冷,病程3个月,加重3日。右上腹胀满,压痛明显,墨菲征强阳性,肝区叩击痛阳性,向背部放射。B超示急性胆囊炎,胆结石(泥沙样),胆道蛔虫。面色苍白,舌质淡,苔薄黄,脉沉伏。病因病机为肠寒胃热,蛔虫上窜胆道。中医病名为胆胀病,证型为蛔厥。
胆道蛔虫胆囊炎右上腹痛口苦
查看详情 →
男,37岁,脘腹胀满疼痛,呕吐,神志不清,呼吸微弱,面色苍白,汗出如洗,手脚不温,上腹膨隆,舌淡暗,苔白腻,脉沉细,证属食厥,病因劳碌过度,暴食伤中焦阳气,气虚下陷,清阳不升。
蛔厥食厥气虚下陷清阳不升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主诉为脘部忽痛忽止、呕吐蛔虫、腹中剧痛、大便不通、小溲如泔、口臭、牙龈起疳、牙根浮露、形寒发热。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为蛔厥、疳证。证型为脾胃虚弱、饮食不洁、饥饱失时。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弱、饮食不洁、饥饱失时。望诊见舌滑嫩、面有蟹爪纹、牙龈起疳、牙根浮露。闻诊见口臭。问诊见脘腹疼痛如绞、泛恶频频、呕吐酸苦黄水、疼痛发作有时、午后而发、黄昏最剧、黎明而止、虫痛蛔厥、脾肾两伤、溲如米泔、形瘦面黑。切诊见脉弦涩。
蛔厥疳证脾肾两伤形寒发热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0岁。主诉脘胁阵发性剧痛,乍痛乍止,痛作手足厥冷,汗出呕恶。中医诊断胁痛,辨证虫阻气机型。面色正常,舌苔薄白,脉弦紧。症状描述包括脘胁剧痛、手足厥冷、汗出呕恶。病程未明确记载。
胆道蛔虫病虫阻气机型肝胆气火胃失和降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9岁。主要症状为腹泻、腹痛、肠鸣、四肢发凉、头冒冷汗、便带脓血。病程自1977年8月下旬起。中医诊断为寒热错杂证肠澼,病在厥阴。舌质暗淡,尖部稍红,苔黄腻厚。脉象未提及。症见干呕、心烦、口渴、肢冷,腹痛里急后重,便稀带粘冻状,色黄赤。病机属阴阳乖和,寒热混淆,上热下寒。
肠澼寒热错杂厥阴上热下寒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男性,主诉食管癌根治术后2月,腹泻1月余。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乏力,口苦口干,腹痛腹泻。舌淡红,苔薄黄腻,脉弦数。中医诊断胃热肠寒,肝脾不调。
食管癌术后胃热肠寒肝脾不调腹泻不止
查看详情 →
15岁男性患者,主诉上腹痛,曾呕吐蛔虫1条,病程未明确。剑突下板痛,阵发性上腹钻痛,坐卧不宁,呕吐清水,头出冷汗,四肢发凉。舌红苔白黄厚,脉沉弦。中医诊断为蛔厥,证型为下寒上热,寒热错杂。病因病机为蛔虫因脏寒而上窜胃或胆道,致腹痛、呕吐、冷汗、四肢发凉。望诊见舌红苔白黄厚,闻诊无特殊,问诊见腹痛、呕吐、冷汗,切诊见脉沉弦。
蛔厥胆道蛔虫症寒热错杂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7岁,男性。主诉小便后滴白,伴腰骶疼痛1年有余。中医诊断厥阴寒热错杂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道灼热感、睾丸胀痛、腰骶酸痛、会阴及小腹憋胀发凉。舌质稍红,苔微黄腻。脉象濡缓,左兼弦无力。
慢性前列腺炎厥阴寒热错杂证肝阳不足肝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