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瘀证+血瘀

患者40岁,女性。下肢紫红色结节、溃疡半年,伴疼痛、低热,近月高热,皮疹加重,关节疼痛,躯干出现红色结节。中医诊断瘀血流注,证型阴虚毒热血瘀证。面色晦暗,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症状包括发热、纳差、腹胀、怕冷、大便溏薄。病机属阴虚内热,毒瘀互结,脾肾阳虚,血瘀阻络。
阴虚毒热血瘀证脾肾阳虚血瘀证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紫红色结节
查看详情 →
女,64岁;主诉血糖升高5年余,伴全身浮肿加重1周;病程5年余。消渴病,水肿;气阴两虚兼血瘀证,脾肾阳虚兼血瘀证。面目浮肿,舌暗红,苔白,脉沉涩。口干乏力,畏寒,头面四肢浮肿,胸闷憋气,不能平卧,端坐呼吸,咳嗽喘息,痰少,四肢沉重,手足麻木,尿少,大便偏干。
血瘀证糖尿病气阴两虚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15岁女性,行经腹痛2年余,初潮13岁,经期第1天腹痛剧烈,伴恶心欲吐,经量少、色黯,偶有血块,脉沉细,舌质红,苔薄黄,辨证为气滞血瘀证,病机为肝郁血瘀,冲气上逆。
气滞血瘀痛经肝气郁结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4岁。视物重影1个月余,伴右侧头部胀痛、头晕、恶心欲吐。刻诊见视物重影,右眼外展不能,疲乏,胸闷,咳嗽咳痰,夜寐欠佳,大便秘结。舌淡暗、苔薄白,脉弦。中医诊断为风牵偏视,脾虚生风兼血瘀证。四诊合参,见舌象淡暗、苔薄白,脉弦,结合病史及症状,辨证为脾虚生风兼血瘀。
血瘀证风牵偏视脾虚生风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8岁,女性。主诉右颈项部刀割样疼痛1年余。病程迁延难愈,伴有色素沉着。神清,精神差,右侧颈项部带状割样疼痛,遇冷风或衣物触碰加重,心情烦躁,四肢乏力,纳食不馨,睡眠欠安,大便干。舌质暗红,苔薄白,脉沉细。诊断为缠腰火丹,证属气虚血瘀。
气虚血瘀带状疱疹颈项疼痛皮肤瘙痒
查看详情 →
患者31岁,男性,反复尿蛋白伴高血压1年余。尿蛋白(+)~(++), 血压基本控制正常。肾穿刺示肾小球系膜基质轻度增生,伴系膜细胞增生,蛋白管型,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免疫荧光示IgA(+)。中医辨证初诊为肾气虚损,卫表不固,血瘀内阻;二诊为肾气虚,瘀血内阻,瘀血不祛,新血不生。面色灰暗,舌象暗,舌下静脉曲张,脉象未提及。
血瘀内阻局灶节段性肾炎肾气虚损
查看详情 →
患者74岁,男性,主诉间断性头痛、头晕3年。头痛呈阵发性刺痛,入夜尤甚,固定不移,伴头晕、项部紧束感、睡眠欠佳、纳差。舌暗苔薄白,舌下脉络迂曲,脉略紧。中医诊断为头痛,证属气滞血瘀证。
气滞血瘀头痛肝阳上亢失眠
查看详情 →
65岁男性,面部虚浮,两颧红纹相映,胸膺红痣散布,手有红掌,腹胀,下午加重,脾大肋下4.5cm,舌质紫而不泽,苔白腻,脉细濇乏力,肝功能两浊度升高,白球蛋白比例持平,r一GT升高,诊断为症结肝脾血瘀证。
血瘀证肝硬化脾大腹胀面部虚浮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男性,主诉头晕目眩2年余,加重伴恶心呕吐3天。舌质偏暗,苔淡黄而腻,脉弦缓。血压135/95mmHg,脑动脉硬化。中医诊断眩晕,辨证风阳上扰,兼夹痰热。舌质偏紫暗,舌边尖有红色细小斑点,舌底脉络紫暗曲张明显,脉弦。
眩晕瘀血内停痰热
查看详情 →
女,55岁,间断右胁隐痛不适19年余,加重1周。胁痛,脾虚血瘀证。舌质淡暗,有瘀点,苔薄白,脉沉细。血清标志物示小三阳,肝功能ALT 49U/L,AST 45U/L,HBV-DNA<1000IU/L,肝纤维化标志物升高,肝脏彩超未见肝硬变征象。
脾虚血瘀证慢性乙型肝炎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主诉睡眠不安,胸部有重物压迫感,惊醒后汗出如浇,神疲乏力,头晕心悸,病程1年。舌瘦红,苔薄白,脉沉细数。中医诊断为血瘀证,依据《血证论》“夜睡梦多是瘀血”“夜不安者……是血府血瘀”。
血瘀证心悸失眠梦魇
查看详情 →
男,62岁,大便不利,腹部胀满,排便困难,大便羊屎状,脘腹胀满,排气少,夜间腹中胀痛,伴恶心。便秘,腹中燥结、气滞血瘀证。舌红,苔黄略腻,脉弦。
气滞血瘀便秘腹中燥结
查看详情 →
62岁男性,头痛、头晕、肢麻3年,神疲乏力,自汗短气,肢体麻木。舌质紫暗,舌下静脉曲张色紫,脉象细涩。中医诊断为气虚血瘀。病程较长,主要症状为头部刺痛、头目晕眩、肢体麻木,舌象紫暗,脉象细涩,病机为气虚血瘀。
气虚血瘀头痛头晕肢麻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0岁。左小腿疼痛8个月,右手疼痛半年。闭塞性动脉硬化症。四肢皮色发绀,皮温低,肢体位置试验阳性,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舌质红,苔薄白,脉弦。诊断为气血虚弱,气虚无力行血,血瘀于脉中,四末失于濡养。病属“脉痹”,病因病机为气虚血瘀,脉络瘀阻。
气虚血瘀闭塞性动脉硬化症脉络瘀阻四肢麻木
查看详情 →
刘某,女,55岁。心悸、胸闷、气短、乏力3年余,加重1个月,兼头晕。精神疲倦,面色萎黄,动则尤甚,纳差。舌质暗胖齿痕,边有瘀点,舌底络脉怒张,苔薄白润,脉迟缓兼代。胸痹,心阳不足,心脉瘀阻。
气虚血瘀心悸胸痹心阳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9岁,男性。主诉左耳持续性耳内疼痛7月余。症状包括左耳持续性胀痛、刺痛,夜间加重,精神痛苦,口苦咽干,胸胁满闷,心烦欲呕,不欲饮食。舌质澹红,舌尖及左舌边缘有瘀点、瘀斑,苔白,脉弦。中医辨证为少阳兼血瘀证。
血瘀证顽固性耳痛少阳证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3岁。右侧耳后疼痛2天,头痛时作时休,右侧耳后针刺样疼痛,左侧头部作胀,睡眠欠佳。舌质澹红,苔薄白。脉弦平。诊断为头痛,证型为肾虚血瘀证。病机为肾虚髓不上荣,清空失养,瘀血内停,脉络不畅。辅助检查提示椎动脉狭窄。
肾虚血瘀证头痛瘀血内停清空失养
查看详情 →
女,22岁,月经初潮13岁,病程自1992年5月起,月经紊乱,经行前期不定,量或多或少,色暗澹夹血块,经前少腹、小腹及乳房胀痛,左侧乳房为甚,经后减轻。脉弦细,舌苔薄白,舌尖有瘀点。中医诊断为乳癖、月经不调、痛经,证属气滞血瘀。乳房胀痛,经行不调,舌有瘀点,脉弦细。
气滞血瘀乳癖肝郁气滞月经不调
查看详情 →
陈某某,女,28岁。双手凉麻、苍白1年,遇寒冷及情绪波动时加重。素体瘦弱,气血虚衰,风寒乘虚而入,经络瘀阻。舌质澹,苔白,脉滑、脉细。双手皮色正常,冷水试验阳性,双侧尺动脉搏动消失,右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减弱。寒凝血瘀。
血瘀证寒凝血瘀双手怕冷麻木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女性。全身起疹、痒12年余。躯干部见暗紫色红斑,阵发性瘙痒,暗紫色斑片逐渐增多,瘙痒加重。舌暗红,苔薄白,脉沉。紫癜风(扁平苔癣)。证属气滞血瘀。病程12年,舌暗红,苔薄白,脉沉。
气滞血瘀紫癜风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