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80岁。主诉发热,体温38.6℃,时有汗出,痰多而黏。病程较长,经多种抗生素治疗未见明显缓解。中医诊断为虚劳发热,证属邪郁少阳,气阴两伤。望诊见舌红、苔薄黄,切诊见脉弦细数。病机为正气衰弱,外邪乘虚而入,毒邪留恋,少阳枢机不利,郁而发热。
虚劳发热少阳郁热气阴两伤外邪内侵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9岁,男性。主诉间断发热20天,加重5天。主要症状为腹痛、寒战、发热、腰痛,体重下降。中医诊断为肝脓肿,辨证为肝胆湿热。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腹痛、发热、体重下降、既往外伤史,切诊未提及。病程20天。
肝脓肿肝胆湿热湿热疫毒络脉瘀阻
查看详情 →
9岁男孩,持续高热六日不退,壮热无汗,体温39.0℃,腹肌烙指,鼻干口燥,干咳,腹痛拒按,溺黄,偶有稀粪自流,四肢厥冷,时发瘛疭,神志迷煳,脉沉数,舌苔焦黄老燥。中医病名属阳明腑实证,证型为伏暑顺结阳明之腑实证,病因病机为伏暑邪气内陷,热结阳明。望诊见舌苔焦黄老燥,闻诊未提及,问诊见高热、腹痛、稀粪、神志迷煳,切诊见脉沉数。
阳明腑实热结旁流燥屎内结肺胃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诉间断性腹胀腹痛20天,加重伴高热、寒战1天。既往有病毒性乙型肝炎病史。面色黝黑无光泽,全身皮肤轻度黄染伴瘙痒,腹部隆起,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肿大,移动性浊音阳性。血清总胆红素升高,肝功能异常,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中医诊断臌胀,初诊辨证湿热毒邪瘀结,二诊辨证肝肾阴虚,脾胃虚弱。舌象暗红少津,苔薄黄而燥,脉弦细滑。
臌胀湿热毒邪肝肾阴虚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男性,主诉胸痛、胸闷、心悸、四肢厥冷,病程2年。舌苔薄白,质紫黯,脉细涩。辨证为气滞血瘀,心阳不振。
胸痹气滞血瘀心阳不振
查看详情 →
三十二岁男性,初起头痛恶风,身热微寒,咽干无痰,喉间梗塞,发白如粉皮样,干咳或不咳,咽痛或不痛。燥气流行,从口鼻吸入,潜伏化火,感风暴发。右寸浮数,按之微涩,舌薄白而糙。肺病燥火本症,肺热喉病生假膜,色呆白,刮之坚韧。
燥疫白喉肺病燥火喉间假膜燥气犯肺
查看详情 →
患者病程逾旬日,神气大惫,面色萎黄,手肢瘛疭,阵阵抽搐,舌苔糙黄白,垢腻起裂,脉细数,左部稍弦,便下溏薄。中医诊断为肝风内动,脾与肾命元阳将绝。病因为脾阳衰微,命门元阳将绝,肝风内动,神煳抽搐。望诊见面色萎黄,舌苔黄垢中灰。闻诊未提。问诊见神气大惫,闭目煳语,呃逆,咽关哽痛,便下带血。切诊见脉细数,关尺散象,脉微软带弦。
肝风内动肾阳将绝虚风搐搦阳气虚浮
查看详情 →
男,58岁,浮肿十余年,加重一月,伴呃逆、恶心呕吐,小便不利,大便干燥,食欲减退,乏困懒言。水肿日久发展为关格证,肺脾肾三脏亏虚,治节失权,关门不利,湿热瘀滞内遏,三焦气化失司。
肾功能不全肾性高血压水肿关格证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01岁,主诉咳喘,咯痰,昏迷伴发热8天。中医病名肺胀,证型气虚痰闭证。病因病机肺肾气虚,痰热闭结。望诊舌质澹紫胖,苔薄黄少津。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咳喘,咯痰色白、黄、绿质黏脓,发热无汗,神识昏愦,肢体颤动,下肢浮肿。切诊脉细滑数。
肺胀气虚痰闭证肺肾气虚痰热闭结
查看详情 →
女,62岁。右乳肿块10余年,近1月增大迅速。右乳腺癌,右腋下淋巴结转移。辨证为气滞血瘀,热毒内结。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有力。右乳内上象限扪及6cm×5cm肿块,质硬,活动度差,有压痛,乳头及乳晕稍内凹。右腋下淋巴结1cm×2cm,质中,可活动。
右乳癌气滞血瘀热毒内结肿块增大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男性。右胁不适、腹胀、低热、目黄、皮肤发黄、两胁隐痛、胃脘疼痛、食后呕吐、腹部胀大、尿黄、大便黏滞不爽、肝硬化、脾大、腹水。体征示脉弦滑数,舌苔黄厚而燥。诊断为鼓胀,辨证为肝血瘀阻、湿热内蕴、浊阴不降、清阳不升。四诊信息包括舌苔黄厚而燥,脉弦滑数。
鼓胀肝血瘀阻湿热内蕴浊阴不降
查看详情 →
25岁女性,产后小便闭塞不通2天,体胖,面色白而无华,汗出,胸脘满闷,不思饮食,口淡不渴,小便闭塞不通,腹部胀急,大便稍硬,舌淡红,苔薄腻,脉濡缓而涩。中医诊断为气虚血瘀,暑湿交滞,三焦膀胱气化失司。
产后尿潴留气虚血瘀三焦气化失司暑湿交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女性。主诉湿热下注,阴道重坠。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为下阴重坠,证型未明确。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阴道重坠、期前收缩、劳累后出现及慢性胃炎。切诊未提及。
湿热下注阴道重坠期前收缩慢性胃炎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2岁。主诉心悸、胸闷气短,病程2月余。中医病名心悸,证型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舌质暗澹,舌边有齿痕,苔薄黄,脉迟细稍弦。神疲倦怠,四肢乏力,全身酸痛,气短汗出,头晕麻木,夜寐失眠,烦躁易怒,口干喜饮,月经色暗挟血块,经期延长。病机为气阴两虚,心血瘀阻。
心悸气阴两虚心血瘀阻心神不宁
查看详情 →
患者22岁,女性,面黄乏力,饮食减少,贫血明显,血红蛋白100g/L。中医病名缺铁性贫血,辨证肝脾两虚。面色萎黄,舌淡,脉细弱。主诉面黄乏力,饮食减少,贫血现象明显。病程未明确提及。
缺铁性贫血肝脾两虚气血两虚肾阴虚
查看详情 →
8岁男性患者,发热9天,出疹5天,咳喘2天,发绀、脉细微欲绝3小时。麻疹变证肺炎喘嗽心阳虚衰证。目眵遮睛,气急鼻煽,唇口青紫,四肢厥冷,肤有冷汗,脉细微欲绝,心音低而速,两肺满布细湿啰音。舌红苔黄质干,脉沉数。
麻疹肺炎心阳虚衰痰热闭肺发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8岁,男性。主诉感冒咳嗽吐痰,咽干喉痒,咳黄痰黏稠带血,唇鼻干燥,气喘出汗,胸闷乏力烦躁。中医病名支气管炎,证型气阴两虚、风燥伤肺。病因病机为风热之邪犯肺,肺失宣肃,热邪耗伤肺津,损伤肺络致吐血。舌质红,苔黄,脉浮大中空,芤脉。
支气管炎气阴两虚风燥伤肺肺失宣肃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7岁,主诉平素体质较差,表虚多汗。症状包括神疲倦怠、乏力嗜睡、眩晕心烦、口渴自汗、时有低热、纳呆体瘦。舌胖有齿痕、质红苔薄,脉象细弱。中医诊断为疰夏,证属暑热伤津,气阴两虚。
疰夏气阴两虚暑热伤津神疲倦怠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女性。头晕痛数年,失眠,精神不振,心烦怕吵,血压190/120mmHg,伴恶心、汗出、月经量少。脉弦上溢鱼际,尺弱。中医诊断为肝阳上亢,气虚血少。舌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包括长期头晕痛及高血压。
肝阳上亢气虚血少失眠头晕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女性,主诉心悸伴头晕、胸闷4个月余。临床表现包括心中惊悸、胸闷、头晕、全身乏力、精神紧张、急躁、头麻汗出、失眠早醒。舌红苔薄黄,脉细小弦结代。中医诊断为惊悸,辨证为气血亏虚,心脉失养。
惊悸气血亏虚心脉失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