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女性,主诉麻疹后发热咳嗽2天。神志不清,昏睡露睛,呼吸困难,口鼻发青,面色皖白,腹泻水样及不消化食物,腹胀如鼓,舌苔薄白质红,唇干,无涕泪,脉浮数无力。温邪入肺,热灼伤津。面色皖白,舌苔薄白质红,脉浮数无力。
病毒性肺炎温邪入肺热灼伤津肺热壅塞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男性,主诉关节疼痛、腹中积粪、口中溃烂、背上红斑,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望诊见舌质澹嫩,苔白湿。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腹中自觉积粪、口中溃烂、背上红斑。切诊见脉沉弦,重按无力。
艾滋病脾气虚寒消化功能衰沉完谷不化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27岁。主诉为煤气中毒后四肢瘫痪半年。病史示神志半清醒,四肢瘫软、失语、二便失禁,肌肉松弛,手指拘急,翻身起坐障碍,手足发凉,大便干燥。体征见面色白,表情呆滞,两目斜视,舌质澹红,舌苔薄白,脉细弦。中医诊断为毒邪伤神,筋脉失和。四诊信息包括面色白、表情呆滞、两目斜视、舌质澹红、舌苔薄白、脉细弦。
煤气中毒毒邪伤神筋脉失和痰迷心窍
查看详情 →
11岁男童,发热3天,全身浮肿,小便鲜血样,四肢酸痛,咽痛,咳嗽,口渴,大便干结。舌尖红,薄黄苔,脉细数。风热犯肺。病机为风热之邪犯肺,肺失清肃,津液失布,水道不利,故见浮肿、小便异常。
发热肺热水肿咽痛
查看详情 →
54岁女性,多食、多饮、多尿年余,病程8年。多食、多饮、多尿、口渴、口干、饥饿感、四肢无力、汗多、便秘、皮肤瘙痒、四肢酸痛、麻木、疲乏无力、记忆力减退、恶心、头痛、腰痛。脉弦,舌质红,苔澹白而薄。消渴病,上、中、下消。
消渴病肝肾阴虚阴虚内热多食多饮多尿
查看详情 →
26岁男性,病程8年,主要症状为嵴柱强直,两下肢步履不便,伴有酸痛,逐渐发展至腰部、背部,颈部肌肉强板不适,转侧不便,夜寐欠佳,消化不良,时有腹泻,面色萎黄。舌边有齿痕,苔薄腻,脉细濡。证属脾肾两虚。
脊柱强直脾肾两虚面色萎黄慢性面容
查看详情 →
患者11岁,男性,主诉头晕无力,病程2年余。症见血压偏低,苔薄白,脉沉。心电图示心动过缓,T波改变。太阴经、阳明经异常,辨经病在太阴经、阳明经。面色萎黄,舌苔薄白,脉沉。头晕无力,血压偏低,病程较长,属脾虚气血不足,运化失常,清阳不升,致头晕乏力,低血压。
脾虚低血压头晕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7岁,女性。主诉哮喘发作有年,每发作于秋冬,喘急咳逆,痰多白沫,形寒肢冷。病程长短未明确。中医病名为哮病,证型为肺气不足,外卫失固。望诊见舌苔薄黄,舌象薄滑。闻诊未提及。问诊描述症状及病史。切诊脉象沉细,脉细。
哮喘发作肺气不足风寒外袭寒痰阻肺
查看详情 →
男,57岁,慢性肺心病6年余,冬季易急性发作,长期吸烟史。主诉咳嗽痰多,呼吸困难,不能平卧,紫绀明显,腹胀纳呆。舌边有瘀斑,苔薄腻。脉有结代,心律不齐。诊断肺失清肃,痰浊内阻。
慢性肺心病肺失清肃痰浊内阻咳嗽痰多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咳嗽、痰多白泡沫状,遇寒易发哮喘,近3年冬季发作1~2次,端坐呼吸不能平卧。近期症状为鼻塞、咳嗽、气喘,痰多稠黏带淡黄色。舌苔薄黄,脉数。中医诊断为肺卫失固伴有痰热。
咳嗽哮喘痰热肺卫失固
查看详情 →
患儿5岁,主诉四肢瘫痪、痿软无力,腰软不能坐,不能翻身,咽不能咽,呼吸困难,大便溏,腹胀满,触痛,小溲困难。面色黄白,精神不振,舌苔薄白,脉象滑数。中医辨证为温热伤阴,阳明燥结,经络失和。四诊见四肢瘫痪,触之作痛,腰软,腹胀,大便三日未解,哭声低小,呼吸均匀。
小儿麻痹阳明燥结温热伤阴经络失和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7岁,男性。主诉幼年患气喘症,冬季咳嗽痰多,白色泡沫样,时带黄黏痰。体征见舌苔黄腻,脉滑数,桶状胸,夜咳痰多黏稠。病因可能与吸烟有关。中医诊断证属肺肾不足。四诊信息包括舌苔黄腻、脉滑数、桶状胸、夜咳痰多。
肺肾不足气喘咳嗽痰多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主要症状为牙关紧闭、颈项强直、不能吞咽、全身抽搐、角弓反张、苦笑面容,每半小时抽搐一次。中医诊断为破伤风,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详细描述。望诊见苦笑面容,舌象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抽搐、吞咽困难,切诊未提及脉象。
破伤风肝风内动筋脉强直风痰阻络
查看详情 →
2岁女童,纳食甚少,精神欠佳,盗汗,大便溏烂,日解1~2次。形体消瘦,体重8.5公斤,舌澹剥脱苔。诊断为厌食。病程半年。
厌食脾虚食滞消瘦
查看详情 →
患者27岁,女性,产后半月发热发冷4天。体温39.9℃~40.04℃,脉细数,116次/分,面色苍白,体瘦、营养差。会阴裂伤I度,轻度疼痛。血红蛋白6.5g/L,白细胞15.5×10⁹/L,中性88%。中医辨证产后血虚,感受风寒。恶露淋漓不尽,产后出血较多,胎盘娩出不清,会阴撕裂未缝。
产后感染产后血虚风寒
查看详情 →
27岁女性患者,主诉双目暗黑、四肢无力、时欲跌倒,病程1年余。面色苍白,形体消瘦,四肢软弱颤抖,双手不能持物,舌质澹,苔薄白,寸口脉无。中医诊断为虚劳(无脉症),证型为气虚型。病因病机为脾肾两虚,气血亏虚,不能充于脉管,致无脉之症。
虚劳气血亏虚脾肾两虚
查看详情 →
3岁女性,间歇性腹泻1年,伴发热9天。神志清楚,热性病容,舌苔薄白,脉弦滑。腹泻呈水样便,夹未消化食物和黏液,每月发作3~4次,每次持续5~6天。发热呈周期性,体温38℃~40.2℃,伴呕吐、精神不振、面色晦暗。久病伤阴,脾肾两虚,运化失常。
消化不良脾肾两虚运化失常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8岁。头部生一疙瘩,肿痛半月余。病程半月,近五天红肿有脓泡,压痛,伴头晕发热、恶心、周身不适。舌苔腻,脉滑数。疖疮,素有蕴热,复感暑热。面色红,舌质红,苔黄腻。脉数有力。
疖疮湿热内郁风热暑邪热毒外泄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女性,左侧肩颈冷痛10天,症状放射至前臂和手指,偶有麻痛,颈部活动受限。寒湿阻络,气血不足。面色苍白,舌苔白滑,舌质淡红,脉弦紧而滑。颈项肌肉紧张,左侧第5、6、7颈椎压痛,牵拉试验(+),压颈试验(+)。大便溏泄,小便清长。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椎体后缘增生,椎间盘突出。
颈椎病寒湿阻络气血不足肩颈痛
查看详情 →
李某 37岁 左下肢无力2年,加重半年 刻下症:左下肢无力,行走困难,双耳听力下降,左耳为重,双眼视力下降 既往史:1996年4月出现左侧口角麻木,灼热,右侧面肌麻痹 痿证 脾肾两虚兼气虚血瘀 脾肾两虚,气虚血瘀 望诊:面色萎黄 闻诊:未提及 问诊:左下肢无力,行走困难,双耳听力下降,左耳为重,双眼视力下降 切诊:未提及
痿证脾肾两虚气虚血瘀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