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急后重

王某,女,42岁,腹痛腹泻6年余,脓血便1日4~5次,里急后重,面黄消瘦,困倦乏力,动则气短,纳呆食少,脘腹痞满。肠镜显示乙状结肠、直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脉沉缓无力,舌质澹红,苔白厚腻,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证属脾虚失运,湿浊阻中。
慢性结肠炎脾虚失运湿浊阻中
查看详情 →
魏某,24岁,腹痛绕脐,泄痢月余,里急后重,大便溏薄,粘液样,泛恶纳呆,神疲消瘦,无发热。舌质红,苔薄黄,脉濡滑。湿热交阻,肠有积滞。舌尖红,苔薄黄,脉细滑。大便化验示白细胞0~2个,红细胞2~4个。
里急后重痢疾湿热交阻积滞不清
查看详情 →
患者68岁,男性。腹泻一日七八次,大便清稀如水样,腹中雷鸣,腹隐痛,恶心,口干欲饮热汤,咳嗽吐泡沫痰,不思饮食,形体瘦削,精神委顿,四肢冷凉。舌红少苔而润,脉沉微。中医诊断为脾寒肠热,传化失司,津液偏渗。病因病机为脾寒肠热,气液将脱。
腹泻脾寒肠热津液偏渗气液脱竭
查看详情 →
女,56岁,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每日10次,疲倦畏寒,四肢乏力。舌体胖大,苔白腻,脉沉细。中医病名:溃疡性结肠炎。证型:脾虚湿滞,脾肾阳虚。病因病机:脾虚湿阻,脾肾阳虚,肝气乘脾。望诊:舌体胖大,苔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疲倦畏寒、四肢乏力。切诊:脉沉细。
溃疡性结肠炎脾虚湿滞脾肾阳虚肝气乘脾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男性,主诉头痛、咳嗽、发热无汗,伴胃痛、脐腹疼痛、下痢粘冻、里急后重、四肢酸软、口干喜热饮、不思食。舌质偏红,苔薄微黄,脉细弱。中医诊断为体虚外感,饮食不洁,外邪内陷,肠胃受损。
里急后重痢疾体虚外感肠胃受损
查看详情 →
三十二岁,腹部剧痛,痢下纯赤,烦热口渴,日夜下痢百余次,里急后重,苔黄,舌赤,脉甚数,肠部发炎,积滞不化。
湿热痢肠积滞舌赤苔黄
查看详情 →
28岁男性,左上腹肿块渐肿大4年半,痢疾状大便16日,腹部逐渐膨大8日。慢性期血吸虫病。病程长,有长期接触河水史,曾患疟疾。面色苍黄,体重47公斤,脾肿大,腹水,贫血。红血球减少,血红蛋白低,白血球偏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脾大,腹水,移动性浊音。血吸虫卵孵化阳性,乙肠镜见退化血吸虫卵。
血吸虫病脾肿大腹水
查看详情 →
患者年三十余,下痢赤白臭秽,一日夜十五六次,迫急后重,便前腹痛,小便短赤,食少咽干,口渴不欲多饮,脉弦数有力,一息近六至。诊断为痢证,证属肝经郁热炽盛,兼食凉饮冷,寒热凝结。舌象未提,面色未提,声音气味未提,病程四三日,困惫已甚。
里急后重痢疾肝经郁热食凉饮冷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女性。脓血便反复发作1年余。大便带血,黏液脓血样,4~5次/d,里急后重,下腹痛,泻后痛减。舌质暗红,苔黄腻,脉滑略数。电子结肠镜示黏膜充血、水肿,血管纹理不清,部分黏膜糜烂、浅溃疡及出血点。中医诊断便血,肠道湿热型。
里急后重溃疡性结肠炎肠道湿热便血
查看详情 →
7岁男性患者,主诉大便稀溏反复半年。大便稀溏,夹不消化食物,日行2~3次,饮食不当而加重,纳食减少,疲乏无力。舌质淡,苔白厚,脉细弱。中医诊断为脾虚湿盛。病因病机为脾虚湿盛,脾胃虚弱,运化失职,水湿内生,故大便溏,纳食减少,疲乏无力,舌淡苔白厚,脉细弱为脾虚湿盛之征。
脾虚湿盛大便稀溏纳食减少疲乏无力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8岁。主诉痢疾反复3~4个月,腹痛隐隐,里急后重,四肢畏冷,不欲饮食。脉沉迟,舌淡苔白薄。中医病名属痢疾,证型为脾伤虚寒。病因病机为湿邪羁留肠中,脾肾阳虚,寒湿内盛。望诊见舌淡苔白薄,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腹痛、畏冷、不欲饮食,切诊脉沉迟。
里急后重痢疾脾虚肾阳虚
查看详情 →
7岁女性患者,主诉痢疾数日,白多红少,腹痛胀满,里急后重,食欲缺乏。面色萎黄,舌质澹,苔白腻,脉沉紧。诊断为寒湿积蕴中州、脾阳不振,失其健运。病程数日,症状包括腹痛下坠,日下七八次,饮食甚少。二诊时出现咳嗽发热,诊脉浮紧,口不渴。
里急后重痢疾寒湿积蕴脾阳不振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女性。主诉腹痛下坠,大便脓血每日10余次已半月。小便短赤,口干,无力。舌红苔黄,脉滑数。病因病机为湿热之邪壅滞肠中,气机不畅,传导失司,湿热薰灼肠道脉络,气血瘀滞化为脓血。中医病名湿热痢,证型湿热蕴结,壅滞肠中,脉络受损,气血瘀滞。
里急后重湿热痢疾湿热蕴结气血瘀滞
查看详情 →
女,4岁,面红身热,干呕,腹痛,腹泻白冻样大便,里急后重,肛脱出,不思饮食,大汗淋漓,四肢欠温,神疲欲寐,大便粘液+++,白血球++,红血球+,真寒假热,浮阳外越欲脱之象
里急后重真寒假热浮阳外越肛脱出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女性。腹痛、里急后重、脓血便反复发作5年。大便日行4~5次,均为脓血便,腹痛隐隐,里急后重,胃纳显减,倦怠乏力。舌澹,苔白腻,脉细弦。大便常规示白血球++、红血球++、脓球++、黏液+++。痢疾日久,脾阳虚弱,湿热滞留肠道,虚实相间,寒热错杂,属休息痢。中医诊断为痢疾(休息痢)。
慢性菌痢脾阳虚弱湿热滞留虚实相间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80岁,女性。主诉长期腹泻,病程五年,因外寒或饮食诱发。症状为每日大便3~4次,无脓血,无里急后重。面色皖白,舌质澹苔薄腻,脉沉细。中医诊断为久泻伤脾,脾运失权。病因病机为脾虚湿盛,阳气衰微。
久泻伤脾脾运失权肾阳衰微湿盛伤脾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男性。腹泻,里急后重,伴高热。急性细菌性痢疾。脉浮滑而数,舌白腻而厚。邪食伤中,运化失常,湿邪无制,腹泻乃成。
里急后重急性痢疾湿邪困脾高热
查看详情 →
63岁男性,主诉解粘液样大便3年,反复发作。腹痛便溏,夹有粘液,日行3-5次,伴里急后重,纳食不香,神疲乏力。舌质有紫气,苔薄白,脉濡滑。诊断为脾虚痰瘀交阻,肠腑传化失司。
粘液性结肠炎脾虚痰瘀便溏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81岁,主要症状为胸闷、心悸3年余,加重6个月。中医病名包括心悸、泄泻,证型为心阳不足、脾肾阳虚。病因病机涉及病久体虚、正气不足、脾胃湿邪困阻。望诊见舌暗有瘀斑,苔白腻,形体消瘦。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头晕乏力、盗汗、四肢厥冷、口干纳呆、腹胀腹泻、里急后重。切诊见脉细弱。
心阳不足脾肾阳虚湿热内蕴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41岁,女性。主诉下痢脓血,腐臭难闻,里急后重,肛门灼热,日大便30余次,伴发热、头痛、口渴心烦。面色面红耳赤,舌质红绛,苔黄燥,脉滑数。诊断为疫毒痢。病因病机为热毒蕴结肠道,伤及脂络,复感暑湿之邪,毒热炽盛。
里急后重疫毒痢热毒内盛脓血便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