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25岁,女性,停经2年,不寐、纳呆1年。寐差,纳不香,恶油腻,脱发,消瘦,心烦,下肢无力,口干不欲饮。舌澹,苔黄腻,脉细涩。辨证为肝郁脾虚,心肾不交。舌澹,苔黄润,脉细涩。舌绛,苔少,脉细涩。出现水肿之象。病机为肝郁脾虚,心肾不交,阴虚内热,气血不足。
闭经不寐肝郁sple心肾不交
查看详情 →
男,50岁,鼻部热痛,左侧鼻孔有疖肿,根脚坚硬,疼胀灼痒,挤压出黄色粘液,面部及目胞肿胀,寒热交作,头痛,恶心欲呕,张口不利,讲话含煳,流热涎,口渴便秘,舌质红苔黄,脉洪数,鼻肿如瓶,目胞合缝,疮色紫暗,顶陷无脓,鼻疔走黄,热毒炽盛,邪毒内陷,入侵营血。
鼻疔走黄热毒炽盛邪毒内陷营血瘀热
查看详情 →
患者31岁,男性,自汗2年,遇劳则发,湿透外衣,头晕健忘,乏力倦怠,夜寐多梦,烦躁不安。舌质澹,苔薄白,脉沉滑。证属表虚不固。
自汗营卫不和表虚不固心阴虚
查看详情 →
女,48岁,右侧肢体活动不利,头晕,吞咽困难,病程12天。中风病中经络,证型风痰入络证。舌淡红、苔白腻,脉弦滑。右侧肢体肌力Ⅳ级,左侧霍纳氏征阳性,双侧眼裂不对称,左侧面部痛温觉减退,右侧半身痛温觉减退。
中风病中经络风痰入络证头晕吞咽困难
查看详情 →
9岁男性患者,主诉右侧肢体偏瘫伴言语不清1月余。病史提示头部及右半身疼痛后出现失语及右侧肢体活动障碍。查体示右侧上下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肌力分别为0级和1级,霍夫曼征及巴彬斯奇征阳性。中医病名为中风,病机属气血瘀阻,经络不利。舌根发硬,言语不清,右腿跛行无力,右手拇指内收。
中风脑血管栓塞肝风内动痰瘀阻络
查看详情 →
9岁男童,右侧肢体偏瘫伴言语不清1月余。右侧上下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右上肢肌力0°,右下肢肌力I°,霍夫曼征(+),巴彬斯基征(+)。诊断为脑血管栓塞。右侧肢体活动失灵,失语,舌根发硬,右腿跛行无力,右手拇指内收。
脑血管栓塞肢体偏瘫言语不清舌根发硬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恶进谷食,舌干龈胀,不饥不知味,寤多寐少。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直接说明,病因病机为疟汗呕逆,诸阳交升,胃气不降,阳不下潜,肝风内震,火升心热。望诊见舌干龈胀,闻诊无描述,问诊含恶进谷食、不饥不知味、寤多寐少,切诊未提及脉象。
胃气不降肝风内震心热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女性,主诉经间期出血5年。舌红,苔薄黄,边尖赤,脉细。中医诊断为经间期出血,证属营阴不足。病因病机为营阴不足,冲任虚损,阴虚火旺,迫血妄行。
经间期出血营阴不足肾阴虚阴虚火旺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2岁,男性。左臀部疼痛并向大腿后侧、小腿外侧及足踝部放射,伴有麻胀感,病程6个月余。中医病名为坐骨神经痛(左)。体征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拾物试验阳性,坐骨神经通路有压痛点。舌象未提,脉象未提。
坐骨神经痛气滞血瘀寒凝经脉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女性,主诉月经干净8天后阴道少量流血2天,伴全身不适、汗出、烦躁。月经量少,色澹质稀,周期25~28天。面色萎黄,舌澹红,苔薄,脉细弱。辨证属肾阴虚,冲任气血不足,虚火扰动冲任,迫血妄行。经间期出血,月经量少,病程半年。
月经量少肾阴虚血虚潮热
查看详情 →
患者23岁,男性,病程4年余。主诉耳内疼痛、瘙痒、溃流脓血,听力减弱,头痛失眠,食欲缺乏,口渴喜饮,小便黄短。舌红,苔白厚,脉左手弦数,右手浮滑。中医诊断为中耳炎,病机为肝火升腾,湿热郁结,少阳胆经受邪,清窍蒙闭。
慢性中耳炎肝火升腾湿热郁结头痛失眠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主诉为脱疽,病程十年。中医病名为脱疽,证型为心火亢盛、气血重伤。病因病机为心火亢盛、营阴素耗、气血重伤。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痛痒、痛楚日增、夜卧不安,切诊见左脉太旺。
脱疽心火亢盛气血重伤
查看详情 →
17岁男性,高热头痛,头面口舌颈项四肢麻木及牵掣感,声音嘶哑,饮食困难,屡作呛逆。风热痰涎壅塞肺窍,外寒内热,凌烁肺金,失音。舌黄,脉浮数。面色晦暗,舌质红,苔黄腻。声音嘶哑,咽饮呛逆,口渴。脉浮数。
失音风热痰壅肺热痰多
查看详情 →
患者43岁,男性。心悸懊侬,坐卧不安,失眠多梦易醒,触事易惊善恐。脉虚细数。证属心胆气怯,心悸失眠。病机为精气怯弱,阴血暗耗,血不养神,神不守舍。舌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未提及。
心悸失眠胆怯惊恐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女性。主诉头发脱落,逐渐发展至全秃,阴毛、腋毛、眉毛、睫毛及全身汗毛全部脱落。病程3个月。中医诊断为阴亏阳弱,失于交互。病机为阴不生,阳不长。脉象寸尺两部皆弱不胜按,舌红光亮无苔。
脱发肾阴虚肾阳弱肝气郁
查看详情 →
22岁女性,血压升高三年,虚脱感,眩晕心悸,面红,额上冷汗,倦怠畏冷,少气懒言,纳少腹满,腰酸脚弱,夜尿多,大便溏薄,白带清稀量多。舌黯淡而紫有齿痕,苔白滑,脉涩微弦,双尺极弱。中医诊断为阴阳俱损,命火大伤,寒极于下,逼阳上越。
高血压病阴阳俱损命火大伤寒极于下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诉腰痛6天,上午11时发作,12时后渐减,下午1时痛止,痛剧时伴恶心、嗳气。舌淡,苔薄白,脉弦。中医病名腰痛,证型阴阳不调,病因病机为阴阳不调。望诊舌淡,苔薄白。闻诊无特殊。问诊见腰痛有时间规律,伴恶心、嗳气。切诊脉弦。
腰痛肾与膀胱气滞阴阳不调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6岁。腹胀20余年,每日饥饿时腹胀加剧,下午尤甚,叩之若鼓,矢气后缓解,饮食减少,打嗝困难,畏寒肢冷,神疲倦怠,大便溏泄,气短乏力。舌澹苔白而润,脉沉迟而缓。胃肠集气多,胃镜示萎缩性胃炎。脾阳不振,运化失司,胃失和降。
脾阳不振运化失司胃失和降脾虚湿胜
查看详情 →
男,盗汗,病程四昼夜,阴虚内热,气阴两虚,脉虚乱有革象,舌光淡无苔,气短息促,精气耗乏,真元虚败,脉浮取濡而散,舌光嫩无苔
阴阳交争盗汗气阴大乏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谭某,55岁。腹胀、便闭、呕吐。病程较长。关格。肠痹,阴阳交阻,气机逆乱。微恶寒,发热,无汗,口不渴。舌质澹红,苔白。脉浮弦。
阴阳交阻肠梗阻气机逆乱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