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和汤

患者52岁,女性。颈部肿痛4个月。颈前肿痛,转动颈部时疼痛更甚,伴畏寒喜暖,食少腹胀。舌澹胖边有齿痕,苔白,脉沉细。甲状腺扫描可见放射性分布稀疏。中医辨证为阳虚痰凝。病因病机为外感风热及内伤七情,病久痰气瘀结,经络失养出现阳虚见证。
亚急性甲状腺炎阳虚痰凝颈前肿痛畏寒喜暖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男性,主诉两足趾麻木5年,渐向上发展至肘关节以下,伴有两手指麻木疼痛2年。病程较长。中医诊断为阴阳两虚,痰滞经络。舌象未提及,脉象沉细涩,四肢肌肉张力减低,肌力Ⅳ级,腱反射减低,浅感觉明显减退,手足指稍清冷。病因为阴阳两虚,痰湿阻滞经络,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津液代谢障碍,筋脉失养。
糖尿病周围神经炎阴阳两虚痰滞经络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女性。主诉右乳房有桃子大肿块半年,不痛不热,皮色如常,近年有乳房胀痛、刺痛感。脉弦迟,舌质绛,苔白而润,月经约50天一行,血量少,色紫黯,语音低沉,面色萎黄。辨证为肝失疏泄,气血两虚,寒湿凝聚于内,致成乳癖。
乳腺增生肝失疏泄气血两虚寒湿凝结
查看详情 →
男,46岁,咳嗽频作,咯白色泡沫痰,遇寒即发,气短乏力,腰背发冷,四肢不温,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间质性肺炎,肾虚肺寒
间质性肺炎肺肾阳虚寒邪内侵咳痰无力
查看详情 →
51岁男性,左上肢麻木痛觉消失,活动障碍,体虚无力,纳食减少,舌质红,苔薄黄,脉细弱。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瘀毒阻络。病程自2003年3月5日至2004年8月10日。颈椎2、3段髓内占位病变,属中医骨瘤、骨痹范畴。病因病机为瘀血寒凝,阻塞骨骼,肾精不足,骨髓空虚。
颈椎髓内占位病变气滞血瘀毒阻络肾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20岁,女性。主诉风寒外袭,痰饮恋肺,气喘咯痰不爽,喉中有声。中医病名为咳喘,证型属痰饮恋肺,病因病机为风寒外袭,痰饮内停。望诊见舌苔薄,闻诊未见特殊,问诊描述气喘、咯痰、喉中痰声,切诊脉弦。
风寒外袭痰饮恋肺气喘喉鸣
查看详情 →
患者66岁,男性,主诉乏力、头昏、夜寐欠佳、胃纳差,病程较长。舌象苔薄白,脉细。中医辨证为气血亏损,虚烦失眠。三诊出现腰椎疼痛,舌淡红,苔白,脉弱无力,中医辨证为阳虚血弱,寒凝痰滞。
气血亏损阳虚血弱寒凝痰滞
查看详情 →
患者流注自腰至臀,板硬而紫,面白浮肿,时吐白痰,体瘦而重,不能转侧。苔黄纳少,脉细而数,两目无神,直视良久始转,常流稀脓,病程延及两年。左肩发硬块,时觉酸痛。病属流注,病因属内热,病机为余毒未清,兼有气血亏虚。
流注阴虚内热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女性。主诉左乳腺癌术后半年,面萎黄,患侧窜痛。面色萎黄,舌淡紫润,脉沉细。中医病名乳腺癌,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详述。
左乳腺癌脉沉细舌淡紫润阴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56岁。左肩关节疼痛1年余,遇冷加重,昼夜难眠。肩前后、外侧压痛明显,外展、上举功能受限。头晕,气短乏力。舌澹紫,苔白,脉弦紧。诊断为肩周炎,属血虚寒凝,气虚血瘀之证。
肩周炎血虚寒凝气虚血瘀舌淡紫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2岁,女性。主诉双膝疼痛30年。症状包括膝痛酸胀冷感,阴雨天加重,夜间疼痛影响入睡,畏寒,纳差,口淡无味,反复便溏,下蹲痛甚。舌象澹,苔薄黄,后转为薄白、白腻。脉弦,后转为细弦。体征见双膝关节漫肿,左髌下肿胀有波动感,局部轻度灼热,挺髌试验阳性。中医诊断痹症(气血不足),病机为气血不足,寒瘀痰滞。
骨关节炎气血不足寒凝痰滞肾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6岁。右侧颈前疼痛,颈部肿块,咽中如物梗阻,畏寒肢冷,口干喜热饮,小便清长,夜尿多。面色皖白浮肿,精神倦怠,颈前可触及樱桃大小结节,舌澹,苔薄白,脉细缓。中医诊断瘿痈,证型阳虚寒盛,气滞痰凝。病因病机为阳虚寒盛,气滞痰凝。
瘿痈阳虚寒盛气滞痰凝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男性。主诉为慢性咳喘20余年,冬春季加重,稍受寒冷及劳累即发,发作时咳嗽、咯痰、气急不得平卧。中医病名为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证型为肺脾肾阳虚,兼有痰湿未尽。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显示病程长,症状反复,曾多次抢救。切诊未提及。
慢性支气管炎肺脾肾阳虚痰湿未尽
查看详情 →
男,47岁,右肺上叶占位性病变,伴纵隔淋巴结肿大,咳,食少腹胀,舌胖大有齿痕,脉沉弱,舌胖大,齿痕鲜红,脉和缓从容,胸痛时作,面有华色,当脘胀,脉象和缓从容,唯胸痛时作,六脉和缓从容,CT肺部病灶缩小,咳有痰,偶有粉红色痰,恶心欲呕,咳稀,食佳,腹胀,齿痕鲜红,面有华色,食纳可,当脘胀,脉和缓从容,唯胸痛时作,前胸、后背痛痒难忍,出红色斑疹,病邪出表,脉沉弱,病邪出表,伏邪有外透之机。中医病名:肺癌,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
肺癌肺气虚痰湿阻滞阳虚
查看详情 →
女,53岁,一身畏冷,双上肢和背部尤甚,多处骨节疼痛,病程2年,自汗。舌苔薄白,脉细。阳虚寒凝,兼表虚不固。
阳虚寒凝表虚不固骨节疼痛畏冷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9岁,女性。主诉腰腿痛3年余。病程较长。中医病名坐骨神经痛,证属阳虚寒凝,经络痹阻。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四肢逆冷,遇冷痛甚,得温稍舒。腰臀部沿大腿外侧、小腿后外侧及足背外侧放电样疼痛,阵发性加剧。CT示腰4~5椎间盘膨出。
坐骨神经痛阳虚寒凝经络痹阻舌淡苔薄
查看详情 →
71岁男性,腰痛反复七年,加剧两月。中医诊断骨痹,证型脾肾阳虚。主症为腰痛、喜暖畏寒、四肢不温、行走乏力。舌质澹、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沉缓。体征示腰椎轻度侧凸,腰肌紧张,多处压痛。骨密度T值-2.8SD,伴有压缩性骨折。病机为脾肾阳虚,气血亏虚,筋骨失养,痰瘀阻络。
骨痹脾肾阳虚腰痛四肢不温
查看详情 →
女,19岁,右下肢隐痛连髋,寒热,食纳减少,身困乏力,行走不便,夜间痛甚,啼哭不止,面色憔悴,气短懒言,呻吟不止,跌跛难行,皮肤甲错,潮热盗汗,小便短赤,大便干燥,渴不欲饮,头昏心悸,食纳不佳,月经未潮,患部坚硬如石,右髋关节挛缩畸形,皮色暗青,脉细数,舌质红,苔薄白,诊断为附骨痰,证属肾阳不足,寒湿困脾,肾阳不运,脾经气滞寒凝而成。
右下肢痛肾阳不足寒湿困脾脾经气滞
查看详情 →
九岁男童,形肉日削,胃呆不纳。出痘后继发疡疖,形肉日削,胃呆不纳。环跳膝盖处浮肿,皮色不红,按之不痛,入夜酸胀,筋粗强硬。舌色淡白、质绛,脉细。痘浆未化之毒混处血脉络间,寒凉太过,流入阴分,脾胃受损,脾虚生湿,胃弱生痰,湿痰凝聚,营卫不畅,证属流注、流痰。
痘后余毒脾虚生湿胃弱生痰营卫不畅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男性。主要症状为频频咳嗽、痰稀白如涎沫、动则气促、气怯形寒、腰疼乏力、口澹纳呆、夜尿频多。病程长,自1987年起反复咳嗽咯痰,因吸烟史及易感冒而加重。面色白光白,舌澹暗有齿印,苔白滑,脉沉弱。中医诊断为肾阳虚衰,阴寒内盛,肾不纳气,肺失宣肃。病因病机为肾阳虚,肺失宣肃,脾阳不振,水湿停运,聚湿生痰,阻碍气机。
慢性支气管炎肾阳虚衰脾肺阳虚肾不纳气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