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虚水泛证

患者58岁,男性。主诉心慌气短、胸闷胸痛。刻下症见胸闷气短,心前区隐痛,咳嗽痰多,心慌心悸,自汗,面肢浮肿,腰酸尿少。面色皖白,神志倦怠,体肥胖,声音低沉。舌质黯淡,舌体偏大,舌苔白腻滑。脉象沉细无力。中医诊断为胸痹、心水,证属气虚血瘀,阳虚水泛证。
心肌梗死心衰胸痹心水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6岁,男性。主诉头晕间作3个月。头晕、怕冷、双眼睑肿、手足发凉、精神不振、白天嗜卧、面色晦暗、大便溏薄、小便频而量少。舌澹暗、质润、边有齿痕,脉沉。病因阳虚水泛于上,湿浊内阻,清阳不升,阳虚不能达于四末,脾阳不足,阳虚不能化气行水。病机阳虚,舌脉皆阳虚之象,阳虚难以推动血脉运行而致瘀。中医病名眩晕,证型眩晕阳虚水泛证。
眩晕阳虚水泛畏风汗出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男性,主诉活动后气促39年,加重4年,伴胸前区闷痛间作1年。中医病名心痹,证型阳虚水泛证。主要症状包括气促、心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胸前区闷痛、双下肢水肿。舌质澹紫,苔薄腻或白,脉弦滑而数。病程长,有风湿性心瓣膜病史,心功能4级。病因病机为阳虚水泛,心气本虚,血脉运行不畅,导致水气泛溢。
心痹阳虚水泛心气不足血脉瘀阻
查看详情 →
患者82岁,男性,反复咳喘17余年,加重伴水肿、心悸1周。心悸,喘咳,咳痰清稀,面浮,下肢浮肿,脘痞,纳差,尿少,怕冷。舌胖质黯,苔白滑,脉沉细。肺胀阳虚水泛证,病机为阳虚水泛,气不化水,水邪泛滥,溢于肌表,水气上凌于心,脾失健运,寒水内停,痰瘀交阻。
肺胀阳虚水泛心悸咳喘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8岁,男性。主诉双下肢浮肿1个月余。双下肢可凹性浮肿(++),腿沉乏力,尿少,血压160/100mmHg。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不齐。中医诊断水肿,阳虚水泛证。病因病机为肾元亏虚,肾失固摄,水液外溢。既往病史包括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
水肿肾阳虚阳虚水泛
查看详情 →
患者70岁,男性。主诉胸闷、气短,活动后加重,夜间不能平卧,双下肢水肿,上腹部闷胀,纳眠欠佳,大便干结。病程2年,反复发作。中医病名心水,证型阳虚水泛证。望诊面色黧黑,舌澹暗,苔水滑。闻诊未闻及特殊声响气息。问诊有慢性心力衰竭病史,四肢乏力,小便色黄。切诊脉弦缓少力。
阳虚水泛证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级心肺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0岁。主诉咳喘3个多月,昼轻夜重,痰多,鼻塞,大便秘结。中医病名哮病,证型为痰饮内郁、肝木失达、风邪外束。舌苔薄白,脉象弦紧。病程较长,属久病咳喘。病因病机涉及痰饮、肝木失达、风邪外束。
哮病痰饮内郁肝木失达风邪外束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7岁。主诉活动后气促反复25年,加重伴足肿半年。现症见胸闷、活动后气促、纳食减少、大便偏溏、双下肢凹陷性水肿。舌质淡胖,苔白,脉细促不齐。中医诊断为阳虚水泛。病因病机为阳气亏虚,气化不及,水湿内停,水气上乘于胸部,影响脾胃运化。
心脏瓣膜病阳虚水泛气虚血瘀证双下肢水肿
查看详情 →
患者43岁,男性,反复咳嗽、气短20年余,冬季发作,持续3月左右。中医诊断脾肾阳虚,水邪上泛,兼营卫不和。舌淡暗体胖大,苔水滑,脉沉。病因病机为脾肾阳虚,水邪上泛,兼营卫不和。
阳虚水泛证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脾肾阳虚水邪上泛
查看详情 →
杨某,45岁,男性。主诉胸闷、气短,病程一年,一个月前加重。中医诊断胸痹、水肿。证属心肾不足,阳虚水泛。面色无华,颜面虚浮,形寒怕冷,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水肿,舌淡黯,苔薄白,脉濡缓。
胸痹水肿心肾不足阳虚水泛面色无华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8岁,男性。主诉阵发性胸闷胸痛6年余,心慌心悸、面肢水肿7天。中医诊断胸痹心水。证型气虚血瘀,阳虚水泛。望诊面色皖白,舌质黯澹,舌体偏大,舌苔白腻滑。闻诊声音低沉。问诊有胸闷气短、心前区隐痛、咳嗽痰多、心慌心悸、自汗、面肢水肿、腰酸尿少。切诊脉象沉细无力。
胸痹气虚血瘀阳虚水肿
查看详情 →
76岁女性患者,主诉呼吸困难、喘息咳嗽,活动及平卧后加重。病程半月。中医诊断为心水,证型为阳虚水泛证。舌暗红,苔白,脉细。颜面部及双下肢水肿,咳清稀泡沫样痰,乏力,夜寐差,纳少,大便质稀,小便频数。既往有高血压、脑梗死、陈旧下壁心肌梗死病史。
心水阳虚水泛呼吸困难喘息
查看详情 →
肾病综合征,病程长短未提及,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阖,三焦气化不利,风邪、水湿、湿热、疮毒、瘀血阻滞,正气亏虚,阳水属实,阴水属虚或虚实夹杂,风遏水阻,水湿浸渍,湿热内蕴,脾虚湿困,阳虚水泛,瘀水互结,面色未提及,舌质红,苔薄黄或白腻或黄腻,脉浮滑而数或沉缓或沉数或濡数或沉细或沉迟无力,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问诊包括水肿、小便不利、身肿、纳呆、泛恶、胸闷、烦热口渴、大便干结、四肢厥冷、怯寒神疲、皮肤瘀斑、腰部刺痛、血尿等,脉象浮滑而数、沉缓、沉数、濡数、沉细、沉迟无力。
肾病综合征风邪水湿湿热
查看详情 →
75岁男性,反复气喘8年余。体胖,舌淡暗,苔薄腻,脉弦。中医病名:心衰病,证型:心阳不足,脾虚湿阻,肝气郁滞。病因病机:心阳不足,脾虚痰湿瘀滞,肝郁气滞。望诊:体胖,舌淡暗,苔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气喘,心慌,动则尤甚,夜间憋闷,双下肢浮肿。切诊:脉弦。
慢性心力衰竭心阳不足脾虚湿阻肝气郁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8岁,男性。主诉为头脑眩晕3年,两目视物模糊,时有耳鸣,夜寐不宁,心中悸动。苔白腻,舌质澹而胖,脉沉细。辨证为少阴病水气上凌。病因病机为阳虚水泛,水气上逆,心阳不振,心神不宁。
高血压心肾阳虚水气上凌心神不宁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7岁,男性。主诉反复胸闷气逼3年余,加重伴双下肢水肿3天。中医病名心衰病,证型阳虚水泛证,胸痹心痛病。面色黎黑,舌质暗红,舌下脉络迂曲,苔白滑,脉细涩。活动后胸闷气逼明显,端坐呼吸,双下肢浮肿,咳嗽咳白清稀痰,纳食差,胃脘饱胀,小便量少,大便尚调。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心率88次/分,律不齐,二尖瓣、三尖瓣听诊区可闻及3/6级吹风样杂音,双肺可闻及少许细湿啰音。
阳虚水泛证心衰病胸痹心痛病慢性心力衰竭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