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虚阳亢+血瘀+气滞血瘀

药对鸡血藤、雷公藤,鸡血藤性温,归肝、肾经,功效活血舒筋,养血调经;雷公藤性凉,归心、肝经,功效祛风除湿,活血通络。药对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骨痿弱,具有活血通络,消肿止痛之效。药对鸡血藤配雷公藤可减其苦寒之性,增强疗效,降低毒副作用。药对澹附子、桂枝,澹附子大辛大热,归心、脾、肾经,功效回阳救逆,温肾暖脾;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功效发汗解肌,温经通脉。药对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脾肾阳虚之证,具有温经散寒,祛风除湿之效。药对茯苓、薏苡仁,茯苓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功效健脾渗湿,宁心安神;薏苡仁性凉,归脾、胃、肺经,功效健脾渗湿,除痹清热。药对用于脾虚湿盛,水肿,风湿痹痛,具有健脾渗湿,除痹消肿之效。
气滞血瘀阴虚阳亢风湿痹痛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男,47岁。胸闷、心悸2月。高血压病史3年。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细结代。气阴两虚,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阴虚阳亢胸闷心悸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女性。主诉心慌心悸2月,加重2天。胸痹气阴两虚证。症状包括心悸不安、气短、自汗、口干少津、心烦不安、头晕耳鸣、体虚胖、大便干结。望诊见面色稍红润。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提示体虚、大便不畅。切诊示脉细数结代。心音减弱,心尖区第一心音减弱,心电图示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室性早博、阵发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及房室传导阻滞。
胸痹气阴两虚心悸心烦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女性,主诉头晕头痛、心烦失眠、右手麻木、足跟痛、腰酸乏力。中医病名属头痛,证型为阴虚阳亢、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情志不舒,气机郁滞,血行不畅。舌质红,舌苔薄,舌质紫暗,舌质薄,舌质紫红;脉弦细。
气滞血瘀阴虚阳亢头晕头痛心烦失眠
查看详情 →
58岁女性,高血压病史30年,头晕头痛,心烦失眠,手足麻木,足跟痛,腰酸乏力,脑CT示腔隙性脑梗塞,脉弦细,舌质红,苔薄,阴虚阳亢,气滞血瘀,舌质紫红,脉弦细
阴虚阳亢气滞血瘀高血压手足麻木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8岁,女性。主诉头晕头痛,心烦失眠,右手麻木,足跟痛,腰酸乏力。病程30年。中医病名属头晕,证型为阴虚阳亢,气滞血瘀。望诊见舌质红,舌苔薄,舌质紫暗,舌质紫红。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心烦、失眠、腰酸乏力、足跟痛。切诊见脉弦细。辅助检查示头部CT腔隙性脑梗死。
阴虚阳亢气滞血瘀高血压头晕
查看详情 →
女,47岁。右眼胀疼,视物模糊,持续四个月。视力左眼1.5,右眼0.5,右眼睛珠石硬,眼干涩胀疼,下午加重,视灯光有红绿晕圈,头晕,口苦便干,喜凉饮,眠差多梦,手心发热。舌红、少苔、尖部有紫红瘀点,脉细数稍弦有力。证型为气滞血瘀,阴虚阳亢之青风内障。
气滞血瘀阴虚阳亢青风内障眼干涩胀
查看详情 →
男,24岁,头部胀痛反复发作3年,双侧颞顶部胀痛,无呕恶及视物旋转,夜寐欠安。舌黯,苔白,脉细弦。头痛,阴虚阳亢,风火上扰,气滞血瘀。面色正常,舌黯,苔白,脉细弦。
阴虚阳亢气滞血瘀头痛风火上扰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60岁。反复胸闷头晕,伴心悸3天。舌偏红,苔薄黄,脉弦数。中医诊断为阴虚阳亢,瘀血内阻证。病机为肝阴虚阳亢、上扰清窍,脾虚湿盛、风痰上扰致头晕,瘀血内阻为标。
阴虚阳亢气滞血瘀冠心病瘀血内阻
查看详情 →
女,64岁,高血压病史10余年,主诉心悸、气短、胸闷、左胸刺痛、呼吸困难、冷汗,病程1年余。中医病名真心痛、心绞痛,证型血瘀痹阻,病因病机为阴虚阳亢、气滞血瘀、心脉失养。望诊见舌绛暗、边有瘀斑,闻诊见声低气弱,问诊见胸闷如室、心痛频作、夜寐不安,切诊见脉弦而细涩。
气滞血瘀阴虚阳亢高血压心绞痛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男性。主诉头痛、头晕、手抖,伴胸闷气短、心前区压痛。高血压病史10余年。舌胖质暗苔白,脉沉细弦。中医诊断为阴虚阳亢,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肝阳上亢,兼有血瘀风动。
血瘀高血压肝阳上亢风动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5岁。主诉为车祸后昏迷复苏,烦躁不安,喃喃自语,情绪低落,悲观厌世。病程未明确记载。中医诊断为癫证、狂证。病因病机为瘀血阻滞,痰热扰神,阴阳失调,情志失调,痰气上扰,蒙蔽清窍。望诊见面色晦暗,舌质暗红,边有瘀斑,苔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情绪低落,幻听存在。切诊脉弦滑略数。
阴虚阳亢精神分裂症癫证狂证
查看详情 →
男,76岁。左侧胸闷憋气,阵发性疼痛,夜间发作频繁,持续10~20分钟,口服硝酸甘油或麝香保心丸可缓解,近来每日发作4~5次,口含硝酸甘油不能缓解,伴冷汗、头晕。精神萎靡,面色晦暗,端坐呼吸,气短咳嗽,舌质暗红,舌苔黄腻,脉弦紧。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证型为气滞血瘀,病机为虚症。
气滞血瘀冠心病胸痹心痛心肌缺血
查看详情 →
女,56岁,口干、头晕、善饥、食量多、心烦、胸闷、睡眠欠佳、乏力。高血压病10余年,胸闷史2年。舌质暗红苔白腻、中心黄,脉弦滑。气阴两虚,痰浊血瘀。舌暗红苔白,脉弦滑。血压140/90毫米汞柱,心电图T波改变。血脂异常,血糖升高。
痰浊血瘀高血压气阴两虚头晕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女性。主诉头晕、耳鸣、失眠2月余。病程2个月。中医诊断眩晕。证型气滞血瘀证。体征见面容憔悴,舌紫暗有瘀斑,脉弦涩。面色晦暗,月经色黑有块,夜寐多梦。脉弦涩。
气滞血瘀眩晕血压升高月经不调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5岁,女性。主诉心慌心悸2个月,加重2天。症状包括心悸不安、动则加重、气短、自汗、口干少津、心烦不安、头晕耳鸣、体虚胖、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而代。中医诊断心悸,证型气阴两虚。病因病机为心阴血不足,气滞血瘀。
心悸气阴两虚脉细数心烦不安
查看详情 →
患者16岁,女性。主诉月经延期不止4年,近半年经期紊乱,淋漓不止,血量时多时少,色鲜或紫,夹黑血块,伴少腹胀痛、腰酸乏力、气短心慌、寐少梦多、纳谷不馨、颜面浮肿、午后低热、咽干。舌质偏红,苔薄腻,脉细数,左关弦。证属肾虚肝热,气滞血瘀。病机为肾虚肝热,瘀血阻滞,血海失藏。
气滞血瘀阴虚阳亢月经不调肾虚肝热
查看详情 →
陈某,男性,65岁,偏头痛间作5余年,发作无明显规律,左侧头部疼痛连及眼部眼胀、耳根不适,右侧头部搏动样疼痛,怕光,夜寐欠安。舌质偏红,苔薄腻,脉滑。证属肝阳上亢兼夹痰。病因病机为肝阳上亢,痰湿内蕴,上扰清窍。
气滞血瘀阴虚阳亢偏头痛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65岁,胸宇满闷,左侧阵发绞痛,气急浅短,烦热汗出,大便秘结,食欲不振。胸痹心痛短气病证,痰蕴——气滞——血瘀。脉沉弦细数。体形丰盛。
气滞血瘀阴虚阳亢胸痹心痛痰蕴
查看详情 →
男性,76岁,眩晕,胁痛,证属肝肾阴虚及肝胆气滞,神清,精神差,痛苦面容,胃脘及腹部阵痛,伴有恶心、呕吐,面色晦暗,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
气滞血瘀阴虚阳亢胆囊结石胆囊炎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