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60岁,男性。左半身不遂,手不能解扣、束腰带,左肩痛、活动受限,下肢能行走但不到一里路,哭笑不自主,饮水呛。高血压20余年,脑血栓形成,血小板高于正常值。中医诊断为阴虚阳亢,血瘀络阻。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脉弦细。假性球麻痹。
阴虚阳亢中风高血压血瘀络阻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男性。主诉头痛、头晕、手抖,伴胸闷气短、心前区压痛。高血压病史10余年。舌胖质暗苔白,脉沉细弦。中医诊断为阴虚阳亢,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肝阳上亢,兼有血瘀风动。
高血压肝阳上亢血瘀风动
查看详情 →
患者31岁,孕38周,主诉头痛骤剧,抽搐4次,口唇青紫,牙关紧闭,口吐白沫,血压22.7/18.7kPa(170/140mmHg),下肢水肿(+)。舌质红少苔,脉弦滑数,喉间痰声漉漉,口鼻出血,右下肢麻痹。中医诊断为痰火上扰型子痫,病因病机为阴虚阳亢,肝风内动,痰热交炽,蒙蔽心窍。
阴虚阳亢产前子痫肝风内动痰热交炽
查看详情 →
女,68岁,口干、多饮、尿频、乏力4个月,心前区痛半月。消渴,胸痹,眩晕,证属心肾阴虚,肝阳上亢。面色稍白,舌质紫色,苔少,舌中有裂缝,脉沉细弦,两尺脉弱。BP 195/105mmHg,HR 80次/分,S1弱,可闻及S4,A2>P2,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病机为肾阴亏虚,肝阳上亢,心失所养。
消渴胸痹眩晕心肾阴虚
查看详情 →
女,47岁。右眼胀疼,视物模糊,持续四个月。视力左眼1.5,右眼0.5,右眼睛珠石硬,眼干涩胀疼,下午加重,视灯光有红绿晕圈,头晕,口苦便干,喜凉饮,眠差多梦,手心发热。舌红、少苔、尖部有紫红瘀点,脉细数稍弦有力。证型为气滞血瘀,阴虚阳亢之青风内障。
阴虚阳亢青风内障气滞血瘀眼干涩胀
查看详情 →
71岁男性,主诉左半身麻木头晕,饭后上腹堵闷反酸,呕吐,睡眠欠佳,乏力,大便日一行。舌质暗胖苔薄白,脉弦滑,血压170/70毫米汞柱。中医诊断为阴虚阳亢,脾胃不和。病机为肝阳上亢,肝风欲动,经络不和,脾虚肝胃不和,心肾不交。
高血压脑梗塞肝肾不足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刘某,女,28岁。妊娠2个月,既往月经多先期5~7天,量多色红,无痛经,带下色白伴血液,常感头晕咽干,手足心热,神倦肢怠,食后脘胀,腰部酸楚。舌质偏红,苔薄,脉细滑无力。辨证为肝肾阴亏,脾气虚弱。病机为肝肾阴虚,阴虚火旺,脾胃气虚,冲任不固。
不孕症肝肾阴虚脾气虚弱
查看详情 →
70岁男性,头晕,病程未明确。高血压,中医诊断为肾阳虚衰,火不归元。舌质澹白,脉象沉微,重按无力。四肢清冷,小溲清而频数。
高血压肾阳虚衰火不归元
查看详情 →
18岁男性,双下肢及颜面浮肿1年,伴腰痛、尿蛋白(++++),体乏无力,口干舌燥,食欲不振,面色萎黄,腰部酸痛。舌红、苔薄白,脉滑数。证属脾肾双虚为本,阴虚阳亢为标。
阴虚阳亢慢性肾炎脾肾双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女性。颜面瘙痒、红斑2年,瘙痒较甚,伴口苦。性情急躁易怒。舌红,黄腻苔。脉沉细数。中医诊断湿疮,辨证肝胆湿热。
湿疹肝胆湿热面部红斑瘙痒
查看详情 →
男性,35岁,浮肿,眩晕,血压高两个月。水肿始于眼脸、颜面,后及双下肢。头晕耳鸣,急躁易怒,腰膝酸困,夜寐不安,咽干。舌淡红,苔白,脉弦细。血压170/110毫米汞柱,尿蛋白(++),红血球少许。诊断为阴虚阳亢水肿并眩晕。
阴虚阳亢慢性肾炎高血压型水肿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3岁,男性。主诉阵发性浑身发抖,病程1年余。中医病名痫病,证型阴虚阳亢。舌红,苔黄,脉弦数。病因病机为肾精未充,肝阳上亢,动风所致。
阴虚阳亢epilepsy肝阳上亢舌红苔黄
查看详情 →
男,40岁,神昏伴左侧肢体运动不遂,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中风,证型中脏腑,病因病机痰热闭窍。望诊面色红,舌质暗红,苔黄腻。闻诊喉中有痰鸣。问诊有头晕、头痛、恶心、肢体麻木、口眼㖞斜、伸舌偏右、面红目赤、身热、烦躁不安、神志昏迷。切诊脉弦滑,血压169/100mmHg,左侧肢体肌张力高,肌力Ⅲ级,巴宾斯基征(+),右侧肢体痛温觉减退,脑膜刺激征(+)。
阴虚阳亢中风之中脏腑痰热闭窍痰热内盛
查看详情 →
62岁男性,反复头晕2年。偶有口干、口苦、上肢麻木、饮食不香、睡眠欠佳。舌红苔黄,脉弦。高血压病史3年。颈椎间盘突出,颈椎增生,退变,脑动脉硬化。中医诊断眩晕病,证属肝阳上亢。
眩晕病肝阳上亢肾精不足脑动脉硬化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女性,主诉右眼突然失明4天。既往高血压10余年,伴有头晕目眩、耳鸣心悸、夜寐盗汗、口苦咽干。舌绛少苔,脉弦数。眼底检查示右眼玻璃体积血,左眼视网膜动脉变细呈铜丝样,动静脉比例1:2,交叉压迹明显,黄斑部较暗,中心凹光反射消失。血压180/106毫米汞柱。诊断为阴虚阳亢,血不归经。
高血压眼底出血阴虚阳亢
查看详情 →
患者近50岁,时崩时漏,终无净日,持续约3个月,伴腰痛如折,面热升火,脉细弱。中医诊断为崩漏,证属肝肾不足,阴虚阳亢。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时崩时漏、腰痛、面热升火,切诊脉细弱。
阴虚阳亢崩漏肝肾不足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女,45岁,胸中烦躁不安,口干舌燥,头晕耳鸣,盗汗明显,胸中燥热郁闷,心慌不宁,烘热汗黏,头晕恶心,夜间口干口黏,痰黏滞难咯,眠差梦多。舌质暗红有齿痕,苔白,脉弦细。脏躁肝郁血虚、阴虚阳亢之证。
阴虚阳亢脏躁肝郁血虚痰热阻滞
查看详情 →
65岁,头晕耳鸣,心悸不安,呕逆,四肢发麻。肝阳上逆,冲犯清明。脉弦且细,沉取有力。病机为肝阴不足,肝阳升动太过,阴虚阳亢。面色晦暗,舌红少苔。声音低微,无特殊气味。问诊提示头晕耳鸣、心悸、呕逆、四肢麻木。脉弦细而沉取有力。
阴虚阳亢肝阳上逆肝肾阴虚上盛下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男性。自汗淋漓,四肢麻木发抖,手指强硬,握笔功能障碍,头晕目眩,倦怠无力,口苦咽干,多食善饥,心悸,性情急躁,心烦,失眠,多梦。两眼球突出明显,双手震颤阳性,形体消瘦。舌质红,苔净。脉弦数。肾水不足,心火偏亢,肝失濡养。阴虚阳亢及内风之证。
自汗淋漓四肢麻木口苦咽干心悸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8岁。主诉尿血,伴有腰痛、血丝血块。病程较长,自2008年起反复发作。中医病名属“淋证”。证型为肝气郁结、阴虚阳亢、血热妄行。病因病机为情绪激动、肝疏泄太过、瘀久化热。望诊见舌质淡有齿痕,苔黄而略干。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口干苦、下腹隐痛、腰膝酸软、头晕目眩、两胁胀痛。切诊见脉沉细弱,后转为细数。
阴虚阳亢淋证肝火上炎血热妄行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