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两虚证

女,35岁,腰痛伴右下肢麻木疼痛6年余,咳嗽时加重。腰椎CT示L3-S1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右侧)。舌红少苔,脉弦有力。中医诊断腰痛,证型肾阴阳两虚证。
腰痛肾阴阳两虚筋脉失养风邪阻络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慢性病容,皮肤发硬呈蜡样光泽,颜色加深夹杂脱色斑,四肢无汗,心悸,失眠,手足麻木,关节疼痛,肌肉萎缩。舌质淡瘦嫩,苔薄白,脉细两寸弱。辨证为肺脾肾俱虚(阴阳俱虚)。系统性硬皮病(硬化期及萎缩期)。
系统性硬皮病肺脾肾俱虚阴阳俱虚心悸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女性。主诉心悸,心动过速,心慌如揣兔,伴恶心呕吐、大便干结、后背怕冷。中医诊断心悸(阴阳两虚)。舌澹红,苔薄白,脉弦结。心电图示频发房早。
心律失常心悸阴阳两虚心动过速
查看详情 →
患者59岁,女性,持续性情绪低落7年余。情绪低落,有自杀倾向,神疲懒言,兴趣减退,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表情淡漠,目光呆滞,两颧潮红,上热下寒,胸闷善太息,不思饮食,失眠多梦,夜尿频多,大便质干。舌黯淡,苔少,脉沉细弦。中医诊断为郁证,证型为肝肾阴阳两虚证。病因病机为情志因素致肝失条达,阴阳两虚,气机不畅。
抑郁症肝肾阴阳两虚情绪低落舌黯淡
查看详情 →
58岁男性,明显消瘦3月余,伴口渴多饮,小溲量多,体重下降12kg。糖尿病,肾虚下消,阴伤及阳,下元虚惫,真火不足,阳不能升,肾气不固,精微下注。面色灰黑,脉沉细而缓,舌苔澹白。
糖尿病肾虚下消阴阳两虚脉沉细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3岁,男性。主诉反复乏力10余年。症状包括乏力、精神难支、面色暗黑、畏寒、稍咳、小便黄、大便偏稀。舌质暗淡,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为腮腺癌,辨证为阴阳两虚证。病程长,涉及多系统疾病,病机属虚劳,气、血、阴、阳亏虚,以气虚、阳虚为主,涉及肺、肾、脾。
腮腺癌阴阳两虛气虚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81岁,女性。主诉心悸,伴有胸闷气短、神疲乏力、口干、畏寒肢冷、动则汗出。中医诊断为心悸,证属阴阳两虚、心肾不足。面色苍白,舌红嫩无苔。脉象未明确提及。症状包括心中动悸不安、胸闷气短、神疲乏力、口干、畏寒肢冷、动则汗出。既往病史包括风心病、心衰、结肠癌术后。
心悸阴阳两虚心肾不足心阳不足
查看详情 →
49岁女性 口眼鼻干 干食需水 夜间口干 心伤心少泪 皮肤干痒 腰酸痛 下肢酸软 尿频 夜尿3~4次 乏力 自汗 失眠 手足凉 纳呆 困倦神疲 牙齿枯损脱落 舌质淡苔白干 脉沉细 燥痹 肾阴阳两虚证
肾阴阳两虚证干燥综合征燥痹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14岁男性患者,主诉慢性肾炎,尿蛋白,腰酸痛,神疲肢倦,不思饮食,面色不华,两目浮肿,畏寒肢冷,手指掌色苍白。舌澹苔白,脉细弱。中医诊断为肾炎,证属脾肾阳虚,病因病机为阳气不足,水湿内停。面色不华,舌澹苔白,脉细弱。
慢性肾炎肾阴虚脾虚气虚
查看详情 →
54岁女性,阵发性头晕、黑蒙、意识丧失,病程10天。厥证,证属阳气亏虚,清阳不升,肝经郁热。舌质暗,苔薄黄,脉沉缓。周身乏力,畏寒怕冷,心中烦乱。血压200/110mmHg,心电图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ST-T异常。
厥证阳气亏虚肝经郁热心阳不升
查看详情 →
20岁男性,心悸两年,胸闷气短,心律不齐,时有间歇。脉象偶有停止,三、五不定,止而难还。舌质绛,苔薄白。心阴阳两虚证。病因病机为伤寒邪气在表,汗不得法或汗之太过,导致心液损伤,血气衰微,心脏无力推动血脉,邪气阻隔,出现结代之脉。
心悸心阴阳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76岁,女性。主诉心悸、胸闷间断发作2年,加重5天。心悸阵作,头晕,偶有黑蒙,腰膝酸软,少气懒言,纳少,畏寒,夜尿频。舌质澹黯、苔少,脉沉迟。中医诊断心悸之阳虚寒凝、肾阴亏虚证。病程2年,既往有冠心病、高血压病史。心脏彩超示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轻度钙化、左室舒张功能减退。24小时动态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房性早搏、Ⅱ度窦房传导阻滞。
心悸肾阴亏虚阳虚寒凝心律失常
查看详情 →
范姓妇,年二四岁。平时忧郁过度,月经去后发生痉厥,每日数次,发时昏不知人,口噤握拳,手足舞动,四肢冰冷,口中冷涎,目睛青白,舌上无苔,不渴,二便清利,稍闻声响即发。右部浮软,左部沉弱无力。诊断为阴虚龙火上升痉厥证。病因病机为阴血亏虚,龙火上升。舌上无苔,脉右部浮软,左部沉弱无力。
阴虚龙火上升痉厥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男性。主诉为血糖升高,现症包括手足心热、口渴、多尿、双足趾麻木、汗出、乏力、身沉重、夜寐差。舌红苔薄,脉细数稍弦。中医诊断为消渴病肾阴阳两虚证。
消渴病肾阴阳两虚手足心热口渴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5岁,男性。主诉遗精2年余,加重1个月。现症见梦遗频作,几乎每晚1次,伴有神倦懒言、头昏乏力、身体消瘦、饮食减少、阴囊冷湿。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弱。中医诊断为遗精,辨证为阴精耗损,阴损及阳。病机属阴精耗损,阴损及阳。
遗精肾精耗损阴阳两虚神倦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7岁。主诉头眩、少寐、阳痿、遗精、精力不支、腰酸腿软、下肢冷、发落早衰、性欲减退、健忘、气短、自汗。诊断肾阴阳两虚,封藏失职,精髓匮乏。脉象沉迟无力,舌澹。
肾阴阳两虚精髓匮乏封藏失职阳痿早泄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6岁。主诉甲亢变甲减,甲减变房颤,病程二年六个月。颈部发胀,心烦,焦躁,失眠,乏力,手震颤,怕热又怕冷,食欲亢进不能多食,大便溏,下肢怕冷。舌象少气懒言,轻度面浮肿,抑郁焦虑貌,舌尖边偏红,舌苔薄白,舌边有齿痕。脉弦而缓,节律规整。中医病名瘿瘤,证属阴阳失调,肝郁痰火胶结。病机为阴阳不相协调,肝气不疏,郁久化火,肝风内动,痰火胶结致瘿瘤。
甲亢甲减交替阴阳失调肝郁痰火胶结手震颤
查看详情 →
66岁男性,反复头痛头晕20余年,不寐3月,加剧15天。头晕目眩,头痛、失眠、烦躁易怒、胸闷心悸、手指麻木、腹冷、纳呆、便结、小便色清。舌体瘦削色暗,苔微黄躁,脉弦涩,沉取无力。高血压病史20年,血脂、血糖正常。阴阳两虚,虚风内动,胃气不和。
高血压肝肾阴虚虚风内动失眠
查看详情 →
78岁男性,乏力持续1年,腰膝酸软,步态不稳,注意力记忆力下降,双下肢冷凉,口干烦躁,睡眠易醒,噩梦多。舌红少苔,脉细弱。肾精虚损,阴阳两虚证。
肾精虚损阴阳两虚注意力下降记忆力减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0岁,女性。主诉头晕目眩5年,复发加重。诊时见症包括眩晕、走路跛行、肢体乏力、时时欲倒、夜间多梦、口苦、小便黄、大便秘、烦躁、时有汗出。舌象黯红,苔黄腻,脉弦细微数,血压180/100毫米汞柱,心电图供血不足,脑血流图脑血管动脉硬化。中医诊断为阴阳两虚证,后复诊诊断为百合病,证属心肺阴虚。
中风心肺阴虚眩晕肢软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