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色皖白

患儿年龄2岁,纳少厌食,面色皖白,易汗弱,形瘦质薄,大便不实,腹部尚软。舌苔薄润,两脉虚弱。中医病名属脾弱表虚,证型为脾虚气弱,病因病机为脾虚失运,卫外不固。
面色皖白脾弱表虚纳少厌食易汗弱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4岁,男性。主诉水肿二年,伴腰痛乏力,纳差恶心,少尿二周。病程二年。中医病名慢性肾小球肾炎,证型脾肾阳虚。病因病机为肾阳衰惫,气化不行,水气泛滥,湿浊内生。面色皖白,舌澹胖有齿痕,脉细而沉。神疲怕冷,双下肢凹性水肿,恶心纳差,尿少色深黄。尿蛋白“+++”,尿潜血“+”,血尿素氮12.6mmol/L,肌酐450μmol/L。
面色皖白慢性肾炎脾肾阳虚水肿
查看详情 →
患者18岁,女性。神情恍惚,目光疑虑,问之不答,孤僻独居,心悸不安,见人惊避,畏寒喜暖,朦胧嗜睡,神疲乏力,面色皖白。舌澹,苔白滑而润,脉迟弱无力。中医诊断为卑惵,证属心阳虚损,神失所养,痰闭心窍。
面色皖白抑郁症心阳虚损神失所养
查看详情 →
7岁女性患者,长期遗尿,病程较长。形体瘦弱,面色皖白,食欲不振,夜寐欠安,梦呓,舌体瘦小,舌质红,脉细数。中医诊断为遗尿,证型为肺肾气虚,膀胱不摄。病因病机为肺肾气虚,气不摄水。
面色皖白遗尿肺肾气虚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阴道出血三月余,血量时多时少,持续不断,血色澹而质稀薄。伴气短神疲,面色皖白,腰酸坠如折,口不渴,手足不温,纳谷无味。舌质澹,苔薄白,边有齿痕,脉沉弱。诊断为中气不足,阳陷崩漏。
面色皖白阴道出血中气不足阳陷崩漏
查看详情 →
患者6岁,女性。现证:发烧,烦躁不安,夜间尤甚,头晕纳差,尿血鼻衄,全身紫斑,两下肢尤重,散在小红点,压之不退色,面色皖白,颧红,精神极差,舌红,脉细数。辨证为邪热入营,病因病机为外感后邪热入营。四诊信息:面色皖白,颧红,舌红,脉细数。
面色皖白再生障碍性贫血邪热入营气阴两伤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要症状为怔忡病,心慌气短,怯寒肢冷,夜难入睡,面色皖白,头昏食少,小溲短频,两足背肿。舌澹苔薄,脉沉细数。中医诊断为心肾亏虚,元阳不振。病因病机为少阴阳虚,寒湿凝滞,气血亏虚。
面色皖白怔忡病心慌气短怯寒肢冷
查看详情 →
患者27岁,女性。主诉产后大出血致头晕、神疲乏力、无乳、毛发脱落、月经闭止。病程较长,自1971年生产后逐渐出现症状。面色皖白,舌澹苔白,脉沉细缓。辨证为肝肾两亏,冲任失调。
面色皖白席汉氏综合征血枯经闭虚劳
查看详情 →
张某,47岁,男性。上腹痛伴反酸数月,进食后疼痛缓解,右上腹剧烈疼痛,腹部胀闷,食后加重,嗳气反酸,柏油样大便。面色皖白无华,唇淡无血色,倦怠乏力。胃及十二指肠复合性溃疡。肝气横逆犯胃,脾不统血,气血不足。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面色皖白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肝气横逆犯胃脾不统血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0岁。眩晕、耳鸣、耳聋、心悸怔忡、面色皖白、气短失眠。唇舌澹白,六脉细弱。中医诊断为心脾两虚,气血不足。病因病机为心神过劳,心脾受损。望诊见面色皖白、唇舌澹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眩晕、耳鸣、耳聋、心悸怔忡、气短失眠。切诊见六脉细弱。
面色皖白眩晕耳鸣耳聋心悸怔忡气短失眠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女性,主诉阵发性胸闷、胸痛伴气短、乏力3年余,加重7天。胸痛牵及左肩臂,伴胸闷、憋气、心悸、神倦乏力、多汗、少语懒言、面色皖白、睡眠欠佳、多梦。舌暗红,边有齿痕,舌下络脉轻度瘀滞,苔薄白,脉弦细弱。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型属心气不足、血络阻滞,病因病机为年老体衰、劳役过度、心气耗伤、血瘀脉络。
面色皖白胸痹心气不足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女性,主诉月经量多,淋漓不净2年。现症见面色皖白,乏力头晕,腰酸膝软,口干咽燥,大便秘结。舌红暗,苔薄黄,脉弦细。中医诊断为崩漏,辨证为气血两虚,冲任不固。
面色皖白功能性子宫出血气血两虚冲任不固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3岁,男性。主诉咳嗽喘息伴心慌3年,加重1周。病程自1990年冬季起,症状包括咳嗽、喘息、心慌,夏季轻、冬季重。中医诊断为咳嗽、喘证、心悸,证型为肺脾气虚,痰浊壅阻。望诊见面色皖白,舌淡苔白,舌质淡。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痰涎壅盛,恶风易出汗,神疲乏力。切诊见脉细弱。
面色皖白肺源性心脏病肺脾气虚肺虚
查看详情 →
3岁,主诉发热、咳嗽、气促,病程1周。中医病名:肺炎,证型:营卫失和,脾虚痰聚。面色皖白,汗多,咳嗽有痰,纳食不香,便松散,小溲清,舌苔薄白,脉浮缓。
面色皖白支气管肺炎营卫失和脾虚痰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5岁,女性。主诉便秘20年,常7~8日大便1次。症状包括大便干燥、面色皖白、身体疲乏、纳食不馨、饥不欲食。舌质澹,苔薄,脉弱细。辨证为脾虚不运,不能为胃行其津液。
面色皖白便秘脾虚不运身体疲乏
查看详情 →
患儿1岁,主诉水泄,病程未明。面色皖白,肌肉消削,皮肤干燥,头发直竖,泄下频繁伴后重。气血俱虚,病机为气血亏虚。望诊见面色皖白,皮肤干燥,头发直竖。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泄下频繁,伴后重。切诊未提及。中医病名为水泄,证型为气血俱虚。
面色皖白疳泻气血俱虚皮肤干燥
查看详情 →
女,44岁。疲乏无力,体重减轻,低热,汗出。低热汗出,乏力困倦,少气懒言,面色皖白无华,头晕目眩,食少便溏,腰膝酸软,舌淡,脉沉细。属气血不足,脾肾两虚,邪毒留恋,血脉瘀滞。
面色皖白气血不足脾肾两虚邪毒留恋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8岁,女性。主诉四肢关节疼痛伴功能受限1年,再发加重3天。四肢关节疼痛,晨僵,稍肿,皮温不高,指间关节轻度梭形改变,倦怠乏力,怕冷,面色皖白。舌厚澹胖、苔白,脉沉细。中医诊断痹证,辨证风寒湿痹,气血亏虚。病因病机为风寒湿邪夹至,阻滞关节经络,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兼气血亏虚,肾阳不达。
面色皖白风寒湿痹气血亏虚类风湿关节炎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6岁,男性。主要症状为脘膈胀闷不舒,食后二小时必吐,饮水亦吐,体瘦气弱,面色皖白,小便少,大便秘结。病程二年。中医诊断为胃阳虚弱,胃失升降。病因病机为胃阳不足,不能腐熟水谷,肝胃挟冲气上逆,中气大虚。望诊见面色皖白,舌象未提。闻诊无描述。问诊见体瘦气弱,症状持续二年。切诊脉沉而微弱,关脉有弦象,左关较甚。
面色皖白反胃胃阳虚弱肝胃气逆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女性。产后2个月漏血不止,血色澹红,面色皖白,精神疲倦,头眩心悸,自汗食少,腹中隐痛。舌澹白,脉象虚大。中医病名产后漏血,证型肝不藏血,脾不统血,冲任不固。病因病机为产后脾气虚弱,肝血不足。望诊面色皖白,舌澹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提示漏血、精神疲倦、头眩心悸、自汗食少。切诊脉象虚大。
面色皖白产后漏血肝血不足脾气虚弱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