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58岁,男性。胃痛反复发作20余年,胃脘胀满,饭后加重,食少嘈杂,消瘦,五心烦热,面色萎黄,动则气喘。中医诊断胃痛,证型为气阴两虚,脾胃虚弱。胃镜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中度肠上皮化生。舌象未明确描述,脉象未提及。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阴虚脾胃虚弱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16岁,女性。主诉慢性泪囊炎6年,视力减退,两目昏暗,视物过久目痛痠胀,头晕恶心,见风流泪,恶寒喜暖,冬季加重,夏季减轻。体征见面色萎黄,两目苍澹,形体消瘦,气短懒言,头晕神疲,肢体怠倦,口澹不渴,小便清长,月经拖后。舌质澹,苔白薄,脉沉细无力,左关尤甚。中医诊断为风寒袭络,寒滞肝脉,气血不足,肝肾两亏。病机为肝血亏耗,肝阳不足,风寒侵袭目系,浊阴不散,发为本症。
慢行泪囊炎肝血亏耗肝肾两亏风寒袭络
查看详情 →
女,27岁,崩漏迁延20~30天不尽,病程自1997年起,反复发作。月经漏下难尽,呈咖啡色,疲劳乏力,左乳房隐痛,面色萎黄,苔黄质红,脉细滑。辨证为肾虚肝热,冲脉失约。二诊见带下混浊如咖啡色,头痛,腰不酸,左腹隐痛下坠,腿酸,舌薄黄质红紫黯,脉细。三诊月经量多,色鲜红有血块,腹隐痛,大便偏干,苔黄质红,脉细。辨证为肝肾阴虚,冲脉失约。四诊月经干净,量多色鲜有块,寐差,苔黄质红,脉细。辨证为肝肾亏虚,冲任不调。
崩漏功血肝肾阴虚冲脉失约肾虚肝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52岁。主诉夜间双下肢震颤4年余。症见神疲乏力、面色萎黄、表情澹漠、腰部疼痛、纳呆、大便不成形。舌质暗,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为颤证。辨证为气血亏虚,筋脉失养。望诊见面色萎黄、舌质暗、苔薄白。闻诊未见特殊。问诊见神疲乏力、纳呆、大便不成形。切诊见脉沉细。
颤证气血亏虚筋脉失养脾虚
查看详情 →
9岁女性,左小腿皮损伴瘙痒1年余。面色萎黄,精神欠振,胃纳差,大便2日一行,左小腿皮肤粗糙、增厚、皲裂、流滋水,基底潮红,脉细,舌红,苔薄。中医诊断为异位性皮炎,证属体虚不能卫外,复感湿热之邪。
异位性皮炎湿热蕴结表虚卫外不固皮肤粗糙
查看详情 →
周某,29岁,闭经1年。月经规律,周期28~29天,末次月经2014年10月25日,月经量中,色红,血块少,痛经(-),经前乳房胀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无华,舌暗苔薄白,边有瘀斑,脉弦细。中医诊断闭经,辨证肾虚肝郁血瘀证。B超示子宫内膜薄,宫腔镜未见黏连,性激素六项未见异常。
闭经肾虚肝郁血瘀腰酸小腹坠胀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0岁。双小腿肿胀糜烂,散在表浅溃疡,表面有脓性分泌物,部分结污黄色厚痂,皮损边缘有深紫色晕及小片瘢痕。体质瘦弱,面色萎黄,脉沉细,舌质暗红,苔薄白。中医诊断为臁疮,辨证为素有蕴湿,兼感毒邪,日久湿毒凝聚,血脉瘀滞,耗伤气血。
深脓疱疮脾虚蕴湿湿毒凝滞气血亏虚
查看详情 →
36岁男性,主诉咳嗽、咯血、头晕、头痛,病程自2007年起,持续多年。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包括气虚血瘀、痰饮阻络,病因病机涉及正气亏虚、痰瘀互结。望诊见面色萎黄、舌澹紫苔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疲乏无力、干咳无痰、畏寒便溏、食欲不振、头晕头痛、胸闷气短,切诊见脉细弦、脉细涩。
结肠癌肺转移脑转移痰饮内停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女性,主诉胃痛3年,加重伴恶心泛酸1个月。病程3年,现症见胃脘痛、恶心欲吐、泛酸、腹泻、形体畏寒。舌澹红有瘀斑,苔白,脉沉弦。辨证为脾胃虚寒,病因病机为饮食不节、寒凉伤胃,致虚寒内生,气滞血瘀。面色萎黄,言语无力,喜暖喜按,便不成形。
胃痛脾胃虚寒恶心泛酸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2岁,男性。主诉喘息明显,行走500m需休息,不能上下楼梯,精神倦怠。病程34年,每年夏季6月发作,持续至10月缓解。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舌澹体胖,苔白,脉沉无力。双肺遍布哮鸣音,右肺呼吸音低。中医诊断喘证(肺脾气虚)。
喘息性支气管炎肺脾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女性,腹部胀满不适5月余,伴双下肢水肿,纳差乏力,面色萎黄,动则气短,双下肢水肿按之凹陷,小便量少。舌质澹,舌体稍胖,脉弱。中医诊断臌胀,证型为脾虚肝郁,湿邪困阻。病因病机为脾虚肝郁,湿邪困阻,气、血、水停聚。
面色萎黄臌胀脾虚肝郁湿邪困阻
查看详情 →
2岁8个月男童,慢性腹泻3月,脱肛1月,大便稀挟未消化食物残渣,肛门脱出肠管,粘膜充血,有擦伤及血性粘液。形瘦体弱,面色萎黄,肢冷,食少神倦,爱哭。脾虚失运,久病及肾,脾虚下陷,肾气不固。舌象未提,脉象未提。
脱肛脾虚下陷肾气不固中气下陷
查看详情 →
女性,33岁,尿泡沫多,蛋白(+++),病程1个月,面色萎黄,少气乏力,眼睑水肿,双下肢无水肿,舌质暗红,舌苔薄,脉沉细,中医诊断尿浊,证型脾肾气虚,病因病机脾肾气虚,水湿不运,精微外泄。
蛋白尿脾肾气虚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44岁女性,主诉近半年浮肿,晨起面部明显,午后下肢尤以踝部为重,病程半年。面色萎黄,舌澹胖边有齿印,舌苔白濡滑,脉细。体征见四肢欠温,纳呆,背寒怕冷,小溲清,大便溏薄,日行2~3次,时有肠鸣。辨证为脾虚水泛,溢于肌肤。
面色萎黄特发性水肿脾虚水泛阳虚畏寒
查看详情 →
女,45岁,便溏多年,每日2~3次,反复发作,近10天加重,腹痛,黏液便,有时水样,无脓血,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脾肾阳虚。病因病机为阳气不足,火不生土,脾失温煦,水谷不化,故便溏。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数。舌质淡,苔薄白,脉弦。
便溏脾肾阳虚腹痛纳差
查看详情 →
患者66岁,女性。主诉心悸、气短、失眠3年。面色萎黄,形体消瘦,怕冷。随机血糖3.5mmol/L,血肌酐176.4μmol/L,尿素氮9.3mmol/L↑,尿蛋白(++)。中医诊断消渴,证属肝肾不足、气阴两虚、湿浊瘀阻。舌澹红苔白,脉细。
糖尿病肾病肝肾不足气阴两虚湿浊瘀阻
查看详情 →
12岁男性,腹痛病程1年,面色萎黄,消瘦,纳呆,腹痛,面部有白斑,巩膜有蓝斑,大便有蛔虫卵。肠蛔虫病,虫积腹痛证。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面色萎黄腹痛虫积蛔虫病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9岁,女性。面部遍起赘疣如粟米大小数十个,前额及颊为多,始发于双目旁,渐次增多。面色萎黄晦暗,神疲乏力,抑郁寡欢。脉弦细,按之无力。舌淡苔白且润。中医病名为扁平疣,证型属气血不足,病机为阳气不达,浊邪上聚。望诊见面色萎黄晦暗,舌象淡苔白润。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神疲乏力,抑郁寡欢。切诊脉弦细。
面色萎黄扁平疣气血不足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49岁,女性,主诉阴道淋漓出血,病程20天。中医病名老年经漏,证型气虚血滞。望诊面色萎黄少华,舌质淡嫩,舌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阴道出血色淡红,量不多,无腹痛,无血块,寐食一般,二便正常。切诊脉虚细。
老年经漏气虚血滞肾功能失调脾肾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7岁,男性。主诉口疮伴泄泻2年余。口腔上颚、左侧腮部、舌尖部有多个米粒大小溃疡点,上覆白苔,周围色澹,受刺激时疼痛明显。腹泻日3~4次,大便偶有黏液,时有腹痛。面色萎黄,舌澹苔薄白微腻,舌体胖大,脉沉缓而细。中医诊断为脾胃气虚,阴火上乘。病机为脾虚清阳不升,气郁化火,阴火上冲。
口疮泄泻脾胃亏虚阴火上乘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