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26岁,女性,妊娠4月。主诉发热、恶风寒、头痛。体温39℃,恶风寒,流清涕,头痛身痛,无汗,口渴,大便干,小便短黄。舌红苔灰黄,脉浮滑数。诊断为妊娠发热,证属温邪挟暑,郁于卫分。舌象舌红苔灰黄,脉象脉浮滑数。
妊娠发热风热外感邪郁卫分气虚体弱
查看详情 →
患者33岁,男性,主诉全身关节酸痛4年。病程4年,症状以左上肢、左下肢及右侧肢体酸痛为主,膝关节、肘关节及肩背部明显,冬季加重,夏季缓解。舌下文黯,苔白脉微数。辨证为气壅血滞,邪湿羁留。四诊见舌下文黯,苔白,脉微数。
痹症气血不足营卫失调关节酸痛
查看详情 →
五岁男童,经常感冒咳嗽,夜间喘鸣,病程反复,伴发肺炎。面黄消瘦,食欲不振,时唾痰诞,头汗如珠。舌苔薄白,脉弦细无力。辨证为脾虚生痰、肾不纳气。
喘息性支气管炎脾虚生痰肾不纳气面黄消瘦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0岁。主诉头痛、慢性鼻窦炎5年余。头痛伴头晕脑涨,时有眩晕,鼻塞流涕,时流黄色脓性鼻涕,遇风寒加重,心烦易怒,失眠多梦,咽干。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中医诊断为肝阳上亢、风热头痛兼鼻渊证。病因病机为肝肾不足,肝阳上亢,外感风邪,上扰清窍。
头痛鼻渊肝阳上亢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71岁,主诉感冒4天,咳嗽气喘,咯稀白泡沫痰,头痛而昏沉,四肢酸楚乏力,畏寒无热,饮食减退。舌淡紫、苔薄白而润,脉浮滑。诊断为新感风寒,肺气失宣,邪之所凑,其气已虚,本虚标实。病情变化表现为头身疼痛及咳喘未减,后出现呼吸急促,气喘难续,怕冷,头痛眩昏,全身酸软,咳咯粉白浓痰,面色晄白,精神萎靡,舌淡、苔白腻而中部有裂纹,脉浮大重按无力。诊断为上实下虚,病变重心已不在外邪之咳嗽身痛,邪气未除,反而亏损正气。
感冒咳嗽气喘头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5岁,女性。主诉产后6天患右乳急性乳腺炎,发热恶寒,体温37.4℃~39.0℃,头身疼痛,右乳红肿灼热而硬,乳汁不通,痛彻腋下,精神疲惫,欲寐无神。舌澹而含青,苔白厚腻,脉沉细而紧。辨证为产后气血俱虚,感受风寒,气血凝滞,误服苦寒之剂,伤正而益邪,致乳痈加重。
风寒乳腺炎气血虚阳虚
查看详情 →
46岁 患者右手臂腕内侧筋脉压伤,气血阻滞,酸痛甚剧,引及肩臂颈项酸麻,外形无显著肿胀,感冒初愈,卫气尚流,需防寒湿。气血阻滞,筋脉受伤。面色正常,舌象未提,声音正常,气味无特殊,问诊示酸痛引及肩臂颈项,病程短,脉象未提。
筋脉受伤气血阻滞肺气不宣痰湿内阻
查看详情 →
35岁男性,主诉腰下畏风怕冷,膝踝酸困僵痛,遇阴雨寒冷加重。寒湿稽留,脉络痹阻。面容清癯,下肢皮肤冰冷,小腿双足尤甚,膝腿沉重,踝外掣痛,趾端麻木,舌苔白厚,脉沉弦细。病程六年,初因野外作业受寒湿侵袭,后转为寒湿痹证,沉寒痼冷,浸骨着髓。
寒湿痹证寒湿稽留脉络痹阻沉寒痼冷
查看详情 →
女,48岁,自汗、多汗20余年,加重10年,伴怕冷。舌胖大、色暗,苔薄白,脉沉细。有子宫切除术史,湿疹病史。近20年汗出部位依次为肩胛下、腰背、头枕、前胸、双腿内侧。情绪波动后汗出加重,汗出时心烦。经络诊察示太阴经、阳明经异常,辨经病在太阴经、阳明经。二诊示汗出时间缩短,下肢热感,双足底发凉好转。三诊示头汗基本消失,情绪改善,仍双膝发凉,耳鸣好转。
自汗多汗肺气虚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四肢困重酸胀、全身关节疼痛、四肢功能障碍,病程较长。中医诊断为痹证,属风寒湿型,病因病机为风寒湿邪侵袭。望诊见面色苍白,舌质淡,舌苔白腻。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提示关节游走性酸胀痛,两肘关节屈伸困难,两下肢沉重乏力,腕关节畸形。切诊脉象沉细。
风寒湿型痹证气血两虚肾虚肝弱
查看详情 →
患者33岁,女性。产后感寒,易出汗,恶风寒,右半身冷痛,膝痛,纳少,便烂有味,日2~3次,少腹痛则便硬,舌紫暗红,苔黄腻,脉细濡。中医诊断未明确记载。望诊见舌紫暗红,苔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产后感寒、纳少、便烂有味、少腹痛。切诊见脉细濡。
恶风寒产后感寒舌紫暗红苔黄腻
查看详情 →
女,46岁,反复咳嗽、气喘、胸闷20年,加重1周。哮病,证属风寒外束,痰饮内阻。咳嗽、气喘,喉中哮鸣音,痰清稀不易咳出,心累、胸闷、气急,活动后尤甚,不能平卧,畏寒、怕风、汗出而冷,面色晦黯,口唇轻度发绀,舌质淡红,苔白滑,脉浮。家族中有支气管哮喘病史。
风寒外束哮病痰饮内阻肺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女性。主诉畏寒怕冷18年,每年三伏天亦怕冷,不敢接近空调、电扇。舌质澹,苔白腻。脉沉迟。中医病名为风寒之邪所致畏寒怕冷。证型为风寒侵袭肌表,正气亏虚,卫阳不固。病因病机为产后正气亏虚,腠理不密,风寒之邪乘虚而入,留恋日久成痼疾。
风寒痼疾风邪束表寒凝肌表阳气亏虚
查看详情 →
67岁女性,头晕、心慌10年余,加重半个月,形体偏胖,喜食咸甜,高血压病史10年,思虑劳累过度,性情急躁。面色晦黄,舌质暗澹,苔薄腻,脉弦细迟。中医诊断为胸痹心悸,证属心脾阳虚,湿浊内阻。病因病机为心脾气虚,痰湿内阻,气血不畅,血行不利。
高血压心脾阳虚湿浊内阻心悸
查看详情 →
十六岁女性,寒痹攻胃,呕吐不能食,足酸痛不能行。六脉弦紧,面色青白。病因属误用阴柔苦寒药物,重伤胃阳,寒湿上攻,肝木克胃土,致气上冲心,呕不能食。病机为风寒湿三邪侵袭足太阳、阳明经,阳明伤则不能前,太阳伤则不能却。病程未明确记载。
寒痹攻胃呕吐不食足酸痛肝郁
查看详情 →
五十岁,形寒呕吐,暴泻洞泄,神昏壮热,目眶陷脶瘪,肉脱口渴,两足筋隆起如绳、转动牵掣、胳膊有声,腹痛有汗,四肢厥冷,子病午剧。霍乱转筋,病因伤暑热,食瓜果,夜卧当风,寒热暑湿风火错乱。脉弦细。面色萎黄,舌苔白腻,声音低微,气味腥浊,问诊见吐泻频繁,病程急骤。切诊脉弦细。
风寒外束霍乱转筋暑湿内伏食滞
查看详情 →
男,46岁,腰臀部痛引双下肢,左侧为甚,行动日益困难,病程较长,腰臀部及下肢麻痛沉重,恶风寒,头痛,小腹胀满,小便不利,双下肢凹陷性水肿,面黄无泽,舌质淡红,苔白滑厚腻,根部微黄,风寒湿痹,湿邪为胜。
风寒湿痹恶风寒风湿性坐骨神经痛湿邪为胜
查看详情 →
患者乏力1年,主诉乏力,病程1年。中医病名脑瘤,证型气虚血瘀,病因病机瘀留脑窍,清窍失养。望诊舌澹白,苔薄白,舌体澹,舌苔黄,舌体澹红,苔白。闻诊未提。问诊恶心,神疲乏力,夜寐不安,鼻咽部不舒,偶咳黄痰。切诊脉沉细,脉数滑,脉细弦。
脑瘤气虚血瘀舌淡脉弦
查看详情 →
患者6岁,主诉为感受外邪后蛾体肿痛,病程2年,近3天因风寒外袭出现咽喉肿痛、咳嗽、喉中痰多、发热无汗、口渴。舌质红,苔边白中黄滑,脉浮滑数。中医病名为咽喉肿痛,证型为素蕴火毒,复感风寒,病因病机为外感风寒,内有火毒。望诊见舌质红,苔白中黄滑;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咽喉肿痛、咳嗽、痰多、发热、口渴;切诊见脉浮滑数。
风寒外袭火毒蕴结咽喉肿痛发热无汗
查看详情 →
薛某,女,40岁。间发眼睑及双下肢水肿2个月余。眼睑水肿,纳差,头晕,失眠胆怯,下肢微肿。舌质偏红,舌苔白腻,脉沉细,舌底静脉暗紫。尿常规蛋白(+++),隐血(+++),红细胞3~5个/HP,颗粒管型2~3个/HP。血生化示白蛋白30.6g/L,胆固醇8.19mmol/L。肾病综合征。风邪袭肺,肺气不宣,湿邪郁遏,水液泛滥。内有湿热,湿重于热,阻遏三焦气化功能。脾气渐复,湿热有下趋之势,肾气虚弱,精微外漏。素日体弱,易感风寒。
肾病综合征肺气不宣湿热下趋肾气虚弱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