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血藤+血瘀+气虚血瘀

患者80岁,女性。反复头晕、周身肌肉酸痛1年,再发1周。精神疲乏,面色欠华,形体偏瘦,舌质黯红,苔白,脉细弦。诊断为眩晕,证属脾肾两虚,气虚血瘀。病机为年近八旬,脏气虚衰,脾肾不足,脾气虚清气不升,浊阴不降,清窍失养,气虚血瘀,瘀阻脑络,故头晕;脾虚不能输布津液达四肢、肌肉,故周身酸痛;肾阴不足,心肾不交,故见不寐。
气虚血瘀眩晕脾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8岁,男性。主诉头晕一年,右半身麻木半个月。现症包括头晕恶心、项强、言语不利、右侧肢体麻木、抬举无力、持物不稳、运动障碍。舌澹暗边有瘀点,苔薄白,脉弦。中医病名脑血栓,证型气虚血瘀,脉络瘀阻。病因病机气虚血瘀,脉络瘀阻。望诊舌澹暗边有瘀点。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头晕、恶心、项强、言语不利、肢体麻木、抬举无力、持物不稳、运动障碍。切诊脉弦。
气虚血瘀脑血栓肾精不足痰火上炎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男性,主诉腰痛伴双膝、肘、腕、指关节肿胀疼痛,麻木酸楚,疼痛游走不定,晨起关节僵硬,恶寒喜暖,天阴加重,纳少不香,疲倦乏力。中医诊断为痹证,证型为血虚生风,气虚血瘀,肝肾不足。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关节肿胀疼痛、麻木酸楚、晨僵、恶寒喜暖、纳少不香、疲倦乏力,切诊未提及。
气虚血瘀痹证血虚生风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女,48岁,头晕乏力3个月。脉痹,气虚血瘀。面色澹暗,舌暗红,苔白厚,脉左侧未触及,右侧细弱。贫血貌,颈部及左锁骨下闻及血管杂音,心界扩大,心音低,腹部闻及血管杂音。左上肢无力发麻,纳差。多发性大动脉炎,左锁骨下动脉闭塞,腹主动脉狭窄,左肾动脉闭塞或缺如,风心病。
气虚血瘀多发性大动脉炎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男性,主诉语言不利、发言迟缓、右侧肢体欠利、气短、心情焦虑。舌质澹红,苔薄白,脉细弦。阴虚阳亢,脑络不和,肝气郁结。面色无明显异常,声音低弱,无特殊气味。问诊提示病程为脑出血后遗症,病史明确。脉象细弦,舌象澹红,苔薄白。
脑出血后遗症阴虚阳亢瘀血阻滞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65岁男性,言语不利,左半身运动受限2周。左侧半身不遂,步履艰难,左手不能持物,握力减退,左臂时痛,血压正常。舌质澹暗,苔薄白,脉弦细。中医病名:中风。证型:气虚血瘀,经络痹阻。病因病机:气衰加之情绪波动致气血瘀阻。望诊:舌质澹暗。闻诊:未提及。问诊:言语不利,左半身活动受限。切诊:脉弦细。
气虚血瘀中风经络痹阻痰阻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0岁,病程3年。主诉右足拇趾破溃,反复感染加重。右足红肿、破溃、疼痛,右小腿后压痛,右侧腹股沟部位疼痛,发热,眠欠安,右小腿皮温升高,腓肠肌压痛,右足及足踝区暗红、肿胀,拇趾色暗、肿胀,趾腹侧可见2cm×1.5cm疮面,深达骨质,表面覆盖灰黑色坏死组织,右足底内侧皮肤坏死,足背内侧及足底内侧可及波动感,右侧腹股沟可及肿大淋巴结,双胫后及足背动脉搏动减弱。中医辨证气虚血瘀,湿热内蕴。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气虚血瘀糖尿病湿热内蕴脾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7岁。主要症状为双足麻木疼痛,右足第一、二趾紫绀,趾尖发凉,刺痛、麻木。病程5年。中医诊断为消渴、痹证。辨证属气虚血瘀,脉络痹阻。舌象淡黯边有齿痕,苔薄白。脉象细弱。查体皮温较低,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检查结果显示右ABI0.82,左ABI0.95,双侧TBI不能测出。
气虚血瘀糖尿病足脉络痹阻消渴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4岁,男性。主诉低头时双上肢及胸胁麻木如触电样感1年余,近两月波及双上肢并伴疼痛。刻诊俯首及弯腰时四肢及胸胁麻木酸楚疼痛,呈触电样放射至末端,周身倦怠乏力。面色较暗,口唇紫暗,舌淡稍青,苔薄白,舌下络脉紫而粗长,脉应指无力。中医病名血痹,证型气虚血瘀。病因病机为气虚血瘀,脉络瘀阻,机体失养。望诊面色暗、舌淡青、舌下络脉紫粗。闻诊未提及。问诊见麻木疼痛、倦怠乏力。切诊脉应指无力。
气虚血瘀血痹证风邪侵袭脉络瘀阻
查看详情 →
患者59岁,男性,主诉右侧半身不遂,右手发胀疼痛,右脚软无力,行走内翻,活动后胸闷气短,腹泻,纳呆,舌质紫红,苔黄厚腻,舌下静脉青紫,脉细滑结代。中医病名属中风后遗症,证型为气虚血滞,脉络瘀阻,病因病机为气虚血瘀,脾虚湿邪内蕴化热。望诊见舌质紫红,苔黄厚腻,舌下静脉青紫。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身软无力,纳呆,腹泻,口干。切诊见脉细滑结代。
气虚血瘀中风后遗症脉络瘀阻脾虚湿热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口角歪斜、语言不利、右侧肢体活动不遂6周。现症见口角左歪、右侧肢体活动不遂、右上肢麻木疼痛、咳嗽、白痰、心慌、记忆力下降、睡眠欠佳、大便3日一次。查体见口角左歪、右侧肢体肌力3级、血压135/70mmHg。四诊见面色无华、舌暗红苔薄白水滑、脉沉结代、语言欠流利。中医诊断中风中经络,证属气虚血瘀、痰热内阻,病位在脑,涉及心脏。
气虚血瘀中风中经络痰热内阻心律失常
查看详情 →
64岁美籍白种人,发作性左臂麻木伴短暂性视力丧失4个月,每周发作2~3次,每次数分钟,间见发音困难,意识清楚,夜尿频,肠胀气、软便或泄泻,1967年子宫切除术后患骨质疏松症。舌体胖、略暗,具齿印及薄白苔,脉沉弦迟(56~60次/分)。中医辨证为脾肾气虚血瘀致脉痹。
血瘀短暂性脑缺血脾肾气虚夜尿频繁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女性,主诉言语謇涩、左手颤抖、口角流涎、口眼歪斜、头痛、口吐黄水、小便失禁、左侧偏瘫。中医病名属中风,证型为气虚夹瘀,病因病机为瘀阻脉络。望诊见舌质澹,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症状复杂,切诊脉弱涩,舌质澹。病程较长,初期症状严重,后期逐渐改善。
气虚血瘀中风脑病瘀阻血脉正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右下肢内臁溃疡2年,右下肢红、硬、瘙痒、起皮,抓破出水,皮温正常,色暗红,皮肤角化,右下肢可见20cm×20cm褐色斑片,中心暗红,伴压痛,有溃疡形成。舌白质暗,脉细滑。既往有静脉曲张病史。中医诊断臁疮,证属气虚血瘀、湿毒内蕴。
气虚血瘀臁疮湿毒内蕴
查看详情 →
36岁男性,发作性头晕伴右上肢麻木、疼痛8个月,主诉为头晕、右上肢麻木、疼痛。面色晦黄,舌质暗澹,舌苔薄腻,脉弦细数。中医诊断为眩晕、麻木,证属气虚血瘀,肝火旺盛型。病程8个月,病因包括饮食不节、劳累过度、性情郁怒。
气虚血瘀肝火旺盛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女性。主诉阵发性胸闷、胸痛3年余。心电图提示广泛心肌缺血型改变,诊断为冠心病。症状包括胸闷胸痛、心悸气短、纳差、时干呕。唇舌黯红,苔白腻,脉滑缓。辨证为气虚血瘀,痰瘀互结,阻遏胸阳。
气虚血瘀胸痹痰瘀互结心脉痹阻
查看详情 →
女,35岁,神疲乏力,心慌胸闷气不接续,反应迟钝,头晕欲摔倒,浮肿,周身麻木,血压时高时低,头颈转动不利,口唇发紫,舌苔白而腻,舌暗体胖有瘀斑,脉细无力。证属气虚血瘀,心失所养,神不守舍。舌象见苔白而腻,舌暗体胖有瘀斑,脉细无力。
气虚血瘀心失所养神不守舍健忘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2岁。主要症状为低热、关节肿、足胫肿胀、心慌、全身浮肿、肌紧痛、手干裂、失眠、心悸。病程未明确提及。中医病名为肿胀、水肿,证型为气虚血瘀,湿邪阻络。望诊见舌淡红胖大质嫩,舌象变化为舌淡红胖大至舌淡红。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症状包括低热、关节肿、足胫肿胀、心慌、全身浮肿、肌紧痛、手干裂、失眠、心悸。切诊见脉沉细弦,后变为脉沉细。
气虚血瘀多发性肌炎湿邪阻络水肿
查看详情 →
患者69岁,女性。胸胁劳累后不适,咳嗽,痰少色黄。舌质暗,苔薄黄白,脉沉细滑。肺癌:肺肾气虚,痰热结毒证。舌暗,苔薄白,脉沉细滑。舌澹暗有齿痕,薄白苔,脉沉细滑。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肺癌,肿物逐渐增大,伴右下肺结节及纵隔淋巴结肿大。病史近40年,支气管扩张合并肺气肿,曾有反复咯血史。
气虚血瘀肺癌肺肾气虚痰热结毒
查看详情 →
赵某,45岁,主诉头昏、颜面浮肿、口周及舌发麻,病程一年。中医诊断气虚血亏,瘀血内阻。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头昏、浮肿、麻木,病史明确。切诊未提及。
气虚血瘀血小板增多症肝失疏泄脾失运化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