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18岁,双下肢反复出现针帽大小出血点,持续半年。面色皖白少华,精神疲惫,气短懒言,纳谷不香。脉虚细,舌质澹红,苔少。证属脾虚不能统血,血不归经。
过敏性紫癜脾虚统血血不归经气短懒言
查看详情 →
男,48岁,四肢关节游走性疼痛,右肋皮下囊肿,手足小关节紧绷感,大便溏烂,类风湿因子阳性。舌苔薄,脉弦。风湿流注,络脉不利。皮下囊肿,肾结石,腰腹绞痛,小便频急涩痛,舌质红,脉细。
四肢关节疼痛右肋囊肿肾结石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女性,主诉双膝关节肿痛2年,加重半个月。双膝关节肿胀,以左膝为甚,活动受限,屈伸困难,有骨摩擦音。形体偏胖,舌黯,苔黄腻,脉沉细。中医诊断为痹证(膝骨关节炎),证属湿瘀互阻。病机为形盛气虚,湿瘀内停,痹阻关节。
膝骨关节炎痹证湿阻瘀血
查看详情 →
患者22岁,男性,主诉腰背痛半年余。晨僵明显,下腰为著,症状时轻时重,腰部板硬,背冷恶寒,肢节酸楚重着,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嵴柱呈强直状,活动受限,腰背部广泛压痛,腰骶部为著,4字试验阳性。脉沉迟,舌质澹,苔薄白。X线示嵴柱胸腰段曲度减小,椎间小关节模糊,骶髂关节模糊,骨密度增浓。血沉80mm/h,HLA-B27阳性。中医诊断为骨痹,辨证属肾虚卫弱,督郁寒凝。
强直性嵴柱炎骨痹肾虚寒凝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男性,腰背疼痛3年,双髋疼痛半年,加重2个月。腰骶、背嵴疼痛,活动受限,双髋关节疼痛,畏寒倦怠,失眠多梦,阳痿。舌澹,苔白,脉沉弦无力。中医诊断肾痹,证型肝肾阳虚证,即肾虚督寒。病因病机为肝肾亏虚,外邪侵袭,经脉受阻。
强直性嵴柱炎肾痹肝肾阳虚证腰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女,80岁。乏力,夜寐欠安,水肿。舌淡胖,苔薄白,脉弦。脾肾亏虚,瘀浊阻滞。
慢性肾脏病5期脾肾亏虚瘀浊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女性,右耳听力下降伴耳鸣10个月。主症为右耳听力进行性下降,伴耳鸣、头昏嗜睡、视力模煳、口干、便秘。舌质澹红,苔黄,脉细弦。辨证为气阴两虚,清气不升,兼肝肾阴虚,耳窍失养。舌象澹红,苔黄,脉细弦。辨证为肾虚难复,肝肾阴虚之象明显。舌红,苔薄,脉细弦。
耳聋气阴两虚肝肾阴虚清气不升
查看详情 →
患者33岁,女性,溢乳伴月经不调6年。溢乳量不多,左侧白色乳汁,右侧黄白色黏汁,月经周期30-50日,3-5日。伴乳房胀痛、寐少心烦、面色萎黄、便坚、嗳气返酸、纳呆口臭、畏寒肢冷、腰膝酸软。舌红苔厚腻,脉弦细。中医诊断乳泣,辨证肝旺气郁、脾肾阳虚、津亏肠燥。
乳汁溢出症肝旺气郁脾肾阳虚津亏肠燥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男性。慢性肾小球肾炎病程7年,浮肿加重,腰酸痛,足冷,小溲赤而频数。舌质红,脉细数。辨证为肾元不固,阴精下渗,阴阳两虚,气化不利而虚火反动。尿检示红细胞(++),蛋白(++),有颗粒管型。
慢性肾炎肾阳虚肾阴虚虚火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女性,主诉关节酸痛,阴雨天加重,低热,口干,舌裂燥痛,唇红皱襞,干咳,声音嘶哑,大便燥结,5~6天一次。病程较长,起病于1975年夏。中医病名属燥证,证型为脾肾阴虚,兼肺胃燥热。病因病机为燥邪伤津,脾肾阴虚,肺燥津伤。望诊见面色泛红,肤干不润,舌红津少苔干,裂纹深。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关节疼痛,低热,口唇燥,大便困难。切诊脉象沉弦细。
干燥综合征脾肾阴虚肺燥津伤内燥
查看详情 →
患者49岁,女性。主诉为肾癌术后调理。症状包括夜尿多、尿频、乏力、夜间稍口渴、纳食一般。舌质淡红,苔薄。脉细。辨证为气阴两虚,热毒湿蕴。二诊辨证为气阴两虚,肝郁血虚。三诊见腰酸,舌苔薄黄腻,脉弦细。血压正常。
肾癌术后气阴两虚热毒湿蕴腰酸
查看详情 →
38岁,阴道淋漓出血5月余,轻度痛经,贫血,头晕、乏力、纳差、腰酸。崩漏,气阴两伤证。舌淡暗舌尖稍红,苔薄白,脉沉滑略数。
崩中漏下气阴两伤肝肾亏虚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3岁。主诉口眼干燥伴四肢关节疼痛反复10年。舌质红、苔薄,脉细弦。中医诊断燥痹。证型脾肾阴虚,阴津亏耗,络脉痹阻。舌质红、苔薄腻,脉细弦。
燥痹脾肾阴虚阴津亏耗络脉痹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4岁,男性。主要症状为腹泻,大便每日二至五次,不成形,便前腹鸣、腹痛。病程4个月。中医病名为泄泻,证型为脾肾虚弱。病因病机为脾肾虚弱导致泄泻。面色黄,体型瘦,舌质澹红,苔薄白而润,脉濡细而弱。
慢性腹泻脾肾虚弱脾阳不足气短乏力
查看详情 →
男,成年,主诉拟诊可逆性脑卒中、高血压、动脉硬化,症状笑时口角向左歪斜,右侧上、下肢乏力,血压180/110mmHg,脉沉濡。中医病名可逆性脑卒中,证型肝阳上亢,兼气虚血瘀,病因病机肝阳上亢,风痰瘀阻。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含高血压、动脉硬化、口角歪斜、肢体乏力、口干欲饮,切诊脉沉濡、濡弦、弦稍数。
可逆性脑卒中高血压动脉硬化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3岁,男性。主诉头汗半年,病程半年。中医病名汗证(头汗),证型阴阳失调,阴虚内热。望诊舌偏红,有浅齿印,苔满布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睡眠质量差,凌晨4点入睡。切诊脉弱,后诊脉浮弱,浮滑。
汗证阴虚内热痰湿内阻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31岁女性,双下肢紫癜反复发作2月余,紫癜密布如粟粒状,色黯红,咽痛咳嗽,面色潮红,烦躁不安,口干渴,汗多乏力,易饥善食,大便干结,尿黄浑浊。中医辨证为风热外侵,湿热瘀毒内蕴,肺肾阴伤。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过敏性紫癜肺肾阴伤风热外侵湿热瘀毒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4岁。左侧颞部头痛反复8年,近1个月加重,呈隐痛、跳痛,持续2~3天,缓解后复发,局部按压可减轻,伴视物昏花、恶心欲呕、心烦、大便不成形、易疲乏。舌质澹红,苔薄白,脉浮细滑。脑循环功能检测示双侧脑动脉血流量及血流速度下降,颈动脉彩超示颈总动脉分叉段内膜中层增厚。中医诊断为头痛,辨证为气血两虚兼风热证。
头痛气血两虚风热证左颞部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4岁,男性。反复咳嗽咳痰6年,气急3年,再发1周。主症为咳嗽咳痰、痰白量多、气急、胸闷、咽痒、畏寒、双下肢浮肿。肺胀,证属阳虚水泛,痰瘀内阻。口唇发绀,呼吸急促,桶状胸,双肺呼吸音低,可闻及哮鸣音,双下肢轻度浮肿。舌红苔白腻,脉弦滑。
肺胀阳虚水泛痰瘀内阻咳嗽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2岁,体质素弱,有肺结核史。主诉为腰骶部挫伤后疼痛剧烈,不能动弹,咳嗽、转侧牵掣,头晕,夜寐欠安。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属虚劳损伤,证型为气血阻滞,病因病机为外伤致骨节经脉气血阻滞。望诊见舌澹,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提及咳嗽、转侧牵掣、头晕、夜寐欠安,切诊脉弦细。二诊后苔薄腻,脉弦细,三诊后苔薄脉细。
腰骶损伤气血阻滞肾气不足肝肾亏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