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70岁,男性。主诉反复咳嗽、气短、纳差、心烦、恶闻油烟味、喜叹息、疲乏无力、左手浮肿。中医诊断咳嗽,证型为气阴两虚、痰湿蕴肺。舌苔黄灰厚,脉象弦大紧数。病程近二十天。病机涉及气阴两虚、痰湿内蕴、三焦气郁、脾胃失运、水湿不化。
咳嗽气阴两虚痰湿蕴肺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70岁,男性。双下肢青筋团块伴胀痛、瘙痒,右小腿反复溃破,病程30年。舌质红绛,苔黄,脉弦滑。诊断为湿热下注,血瘀脉络。右小腿广泛褐黑色瘀肿,内侧见溃疡。病史提示长期站立工作,家族有静脉曲张病史。
静脉曲张湿热下注血瘀阻络瘀血性溃疡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自汗多年,反复发作,近2个月加重。周身烧灼感,面部烘热,心烦,体倦乏力,口干渴。舌质红,苔无。脉数。中医辨为火热内扰,阳加于阴,阳盛阴虚,表虚不固。
自汗火盛阴虚面部烘热心烦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阳痿不举1年余,症状加重半月。性欲澹漠,阴茎勃起困难,伴心烦、夜寐不宁、多梦遗精、精神萎靡、胸闷胁胀、嗳气、食欲减退、四肢疲乏。舌尖红,薄黄苔,舌质略红,脉细弦。病机为肝郁脾虚,郁而化火兼肾虚精关不固。肝气郁结,气血运行不畅,宗筋失养,致阳痿不举。
阳痿不举肝经郁火肝郁脾虚肾虚精关不固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主诉小腿紫斑、紫点满布4年余。现症见两小腿紫红色平坦斑点,时有微痒,眠差,胃脘痞满,心烦。查体舌苔白,脉沉缓。中医诊断为紫癜病(过敏性紫癜),证属气阴两虚,痰郁气结,血络瘀滞。望诊见舌苔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眠差、胃脘痞满、心烦,切诊脉沉缓。三诊后舌苔薄白,脉弦紧。四诊后舌苔薄白,脉沉缓。
过敏性紫癜气阴两虚痰郁气结血络瘀滞
查看详情 →
54岁男性,左侧偏瘫,言语不清,口眼歪斜,病程短。高血压病史。神志半清,瞳孔缩小,口眼歪斜,左侧偏瘫,克氏征(+),巴氏征(+),脉弦滑有力,舌质胖大。中医诊断为肝风内动,痰热上扰。
脑血管意外肝风内动痰热上扰左侧偏瘫
查看详情 →
女,54岁,病程3年余,瘙痒,抓后起风团,畏寒怕风,晚间瘙痒加重,夜寐易醒,腰痠耳鸣,头晕且痛,心情烦躁易怒,月经时有时无。舌质红,苔黄,脉沉涩。中医诊断为阴虚火旺,营卫不和。
荨麻疹阴虚火旺营卫不和风团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8岁,女性。主诉口腔溃疡反复7个月,肢软乏力。现病史示周身疼痛逐渐加重,活动受限,口腔溃疡,舌体疼痛,口中黏滞感,食欲减退,气短、腿软乏力,行走困难,满月脸,四肢及后背消瘦,便溏每日1次。舌质淡红有裂纹,苔剥脱。脉滑尺弱。诊断为口疮湿热内蕴,痿病湿热下注。
风湿性多肌痛湿热内蕴痿病肢软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男性。右胁不适、腹胀、低热、目黄、皮肤发黄、两胁隐痛、胃脘疼痛、食后呕吐、腹部胀大、尿黄、大便黏滞不爽、肝硬化、脾大、腹水。体征示脉弦滑数,舌苔黄厚而燥。诊断为鼓胀,辨证为肝血瘀阻、湿热内蕴、浊阴不降、清阳不升。四诊信息包括舌苔黄厚而燥,脉弦滑数。
鼓胀肝血瘀阻湿热内蕴浊阴不降
查看详情 →
患者足筋不舒,湿邪阻络,发疮。脉右劲,咳嗽气塞痰多,食不甘,便燥结,胃津日耗。久疮不愈,湿热,阴未生成,早泄,牙宣龈血。肿自下起,胀及心胸,肌肤赤瘰,溺无便滑,湿热积水,气机闭塞。腹满下至少腹,三阴受伤,周身疥疮数年不断。烦劳之人,卫气少固,疮痍外发,脘胁反痹。寒郁化热,营卫窒塞,发疮痍,食入即吐,胃中热灼。疮毒内攻,水谷不化,湿邪渍经隧,肺气不降,喘满不堪着枕。暑风挟湿,湿伤气分,断疟疮发。三疟之邪在阴,春雨外湿,水谷内聚亦湿。疮家湿疟,忌用表散。久泻兼发疮痍,湿胜热郁。雨湿泛潮外来,水谷聚湿内起,经脉为痹。痿壁在下,肝肾居多,素饮有湿热,热瘀湿滞,筋缩肌肉不仁。下焦痿壁,遗泄湿疡,频进渗利,阴阳更伤。长夏入秋,懒倦欲眠,干咳无痰,纳少,阳明胃阴内热。脉不浮大,右掌二指不屈伸,头面身半有疮泡。疮痍之后,湿热壅阻隧道,中焦受病,不知饥。初因呕吐,肝胃不和,久病入血络,热久疮不愈。身瘦久疮,血分有热。脉濡浮,久疮变幻未罢,卫阳疏豁,不耐寒暄。痰因于湿,久而变热,变现疮疾疥癣,风湿之毒溷在气血。风湿久未解,化成疮痍。
湿疮湿热胃阴虚肝胃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0岁,男性。主诉为感冒后突发四肢无力,不能活动。病程自1976年8月19日起,持续约3个月。中医病名为痿证,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直接描述。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感冒史及四肢无力症状。切诊示双上肢肌肉轻度萎缩,肌力下降,双下肢直腿抬举征阳性,腓肠肌压痛,膝深反射减弱。肌电图提示神经源性及周围神经病变。
痿症湿热蕴结肝肾阴亏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29岁。反复口腔、咽喉及阴中溃疡、视力下降半年。现病史包括发热、口腔咽喉溃疡、视力下降、眼底渗血、月经不调、默默欲眠、食欲不振、渴喜饮、尿黄、便干。舌红,苔黄厚。脉滑数。中医诊断为狐惑,属阴虚热毒。病机为阴虚热毒,肝郁脾虚,日久瘀血。舌象舌红,苔黄厚。脉象脉滑数。
狐惑病肝肾阴虚热毒内蕴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5岁。发热一月多,鼻衄。面色皖白,舌苔黄厚燥腻,脉濡滑。体温持续39.5°C,汤水难下,得水则吐,大便六日未解。发热40余日,伤津耗精血,肝失所养,风火相煽,温毒深陷。温热仍炽盛。体温降为38°C,咽部分泌物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体温正常,咽痛、便血、鼻衄等症告缓。舌苔如常,脉濡缓。气血双亏。
再生障碍性贫血伤津耗精血肝失所养温毒深陷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女性。主诉尿频尿痛,腰痛,尿黄量少,周身乏力。病程4年,反复泌尿路感染,曾行尿道口整形术。舌红苔白,脉沉。证属久病气虚,湿阻下焦。舌暗红,苔白,脉沉细。舌质暗红,苔白。舌尖红,苔白。舌暗红,苔白。脉沉。
尿路感染气虚湿阻下焦阴痒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3岁。主诉口腔、下阴溃疡反复发作。病史有白塞病,伴口腔黏膜溃疡、下阴溃疡、目煳、口干引饮、乏力。舌红,苔薄黄腻。脉濡细。辨证为肝肾不足,虚热内蕴。中医病名为狐惑病(白塞病)。病因病机为湿毒与热毒并存,兼肝肾亏虚。
白塞病肝肾不足湿毒内蕴热毒扰营
查看详情 →
患者,男,48岁。主诉发音嘶哑,声带息肉摘除术后发言疲劳,入暮加重,局部有痰涎堵塞感,伴疼痛,吞咽加重,右侧胸锁乳突肌疼痛。咽部充血,声带与室带艳红,舌薄苔,脉弦。风热之邪与内伏之火相煽。咽峡充血,舌白腻苔,脉有浮意。咽峡充血,舌薄白苔,脉平。咽痛右侧,牵及右耳,口干唇燥,口角糜烂,声带边缘线状充血,闭合不密。舌薄苔,有纵行裂痕,脉平。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症状迁延。
声带息肉术后喉部不适口干唇燥右侧咽痛
查看详情 →
11岁女性患者,主诉发育早,初潮后经量过多,伴有口鼻出血,内热心烦,脾气急躁。舌苔薄黄,脉滑数。中医诊断为冲任壮热,月经过多。舌象薄黄,脉象滑数。复诊时出现头晕目眩,腰酸,肢软,精神疲乏,脉象细软,苔薄。诊断为阴血亏损,气血虚弱。
月经过多血热阴血亏损肾阳偏亢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6岁。主要症状为大便不成形、夹血及黏液,伴腹痛、肠鸣、纳食不多、口干。病程持续至少一个月。中医病名为大瘕泄,证型为肝脾不调、肠道湿热积滞、肠间气血逆乱。舌淡红,苔薄黄腻,脉濡弦。四诊信息包括舌象、脉象及症状描述,未提及其他诊断信息。
大瘕泄肝脾不调肠道湿热气血逆乱
查看详情 →
女,42岁。反复腹泻10余年,粘液便,便前腹痛,里急后重,日行10多次。慢性结肠炎。泄泻。湿热蕴结。面色正常,舌红苔黄厚腻。脉濡。
慢性结肠炎湿热下注舌红苔黄
查看详情 →
患者23岁,女性。主诉口腔、肛旁溃疡反复发作3年余。主要症状为口腔溃疡、肛旁溃疡、疲乏无力、心悸多汗、低烧、食欲不振。中医病名:狐惑病。证型:湿热蕴结,化毒伤阴。病因病机:湿热蕴结,化毒伤阴。望诊:舌红苔薄。闻诊:未提及。问诊:疲乏无力、心悸多汗、低烧、食欲不振。切诊:脉弦数。
白塞氏综合征湿热蕴结阴虚内热溃疡反复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