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为女性,怀孕三月,主要症状为血崩不止,病程短。脉象虚大而革,舌象白无华,病机为血去阴伤,阳无附丽,欲脱。患者曾昏晕,目瞪自汗,肢强。服药后心神未安,足厥颧红,脉仍大而不敛。二诊后出现冷汗,三诊后面色戴阳减,足厥已暖,脉大略减。最终痊愈。
血崩阴伤阳脱心神不安
查看详情 →
董某某,70岁,女性。主诉高血压20余年,伴心率快。面色赤,唇紫。脉弦硬如新张之弓,左关高突,两尺弱。辨证为肝用太过,温补肾水。中医病名属高血压,证型为肝阳上亢,病因病机为阴虚火旺,本虚标实。舌象未提及,声音气味未提及,病史包括长期服降压西药,心率快。脉象弦硬,左关高突,两尺弱。
高血压肝阳上亢肾阴不足
查看详情 →
女,六十余岁,水肿,小便困难,病程未提及。水肿,小便滴沥全无。脉数而无力。阴阳俱虚,气化伤损,不能运化水饮以达膀胱。舌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未提及,脉数而无力。
水肿小便不利阴阳俱虚
查看详情 →
29岁男性,自觉苍白乏力、下肢酸软、腰背时冷、手汗自出、口苦耳鸣、牙龈渗血不止。面色苍白,舌苔黄,脉象未提及。脾虚血亏,肾虚精伤,气血不和,里有湿热,虚火灼伤脉络。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脾虚血亏肾虚精伤气血不和
查看详情 →
白某,45岁,男性。头昏目眩,耳鸣齿痛,神烦失眠,口干舌燥,大便时坚。舌苔薄黄,舌质尖边质红,脉小弦。血压180/110mmHg。辨证为阴亏阳浮,肝风上越。阴虚肝旺,阴亏阳浮,肝风上越。
高血压阴虚肝旺肝风上越阴亏阳浮
查看详情 →
男,36岁,婚后6年无子。头昏气短,精神困倦,纳呆食少,阳痿不举,滑精,下肢酸困,大便时溏,小便色黄,精子活力差,死精子多。舌质澹,苔腻薄黄,脉象濡细。证属脾胃气虚,肾精亏虚,湿热下注之不育症。病因病机为脾胃损伤,肾精生化无源,脾失健运,湿热内生,湿热下注,宗筋弛缓。
不育症脾胃气虚肾精亏虚湿热下注
查看详情 →
14岁女性,月经量过多,经期提前2月。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医属“崩漏”。脾虚肝郁肾虚证。面色萎黄,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月经初潮1年余,经期不规律,近2月经量明显增多。超声检查未见器质性病变。
月经不调脾虚肝郁肾虚肝肾同源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4岁,男性。主要症状为遗精、少腹掣痛,牵及会阴部作痛,腰膝酸软,头晕口苦,纳呆食少,小便频多,尿后滴沥不尽。病程近5个月。中医病名为遗精,证型为阴虚火旺,相火亢盛。舌质澹暗,苔根部黄腻,脉弦滑。
遗精少腹痛腰膝酸软头晕口苦
查看详情 →
56岁男性,血压升高,头昏而痛,夜间失眠,形寒怕冷,两脉细数无力,尺脉更细,左关偏旺带弦,辨证为心肾两亏,气血不足,肝阳偏旺,舌质澹绛,苔薄白,右脉小弦,左脉明显带弦,证属阴阳两虚之原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心肾两亏肝阳偏旺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男,46岁,头晕头痛1个月,加重1日,头胀,烦躁易怒,少寐多梦,手足微麻,面色微红,舌红苔黄,脉弦,血压166/106mmHg,肝阳上亢,风阳上扰。
高血压肝阳上亢风阳上扰肝火上炎
查看详情 →
荆妇荣氏,经来饮冷致经量减少,停经三月,经来少腹痛,气滞,经量如崩,紫色成块似猪肝状,脉散弱,神情倦怠,腹痛,上呕下泄,肢厥,冷汗自出,口鼻气冷,舌冷目暗,面色如灰,脉忽止歇,气散阳飞。
经血瘀阻气滞血瘀气血亏虚阴虚阳亢
查看详情 →
54岁,断经9个月,失眠盗汗8个月,伴心悸、气短乏力、急躁易怒、情绪不稳、四肢酸困冷痛、面色晦暗、表情澹漠。绝经前后诸证,肾阴亏虚,心肝火旺。舌象未提及,面色晦暗,脉象未提及。
绝经前后诸证肾阴亏虚心肝火旺失眠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0岁,女性。主诉月经周期欠规律3年余。月经已3月未行,伴烘热汗出、烦恚急躁、悲伤欲哭、夜寐不安、记忆力下降。舌苔薄,脉细弦。中医诊断为绝经前后诸证,证型为阴阳两虚。
绝经前后诸证阴阳两虚月经停闭烘热汗出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男性,主诉水肿,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水肿,证型肝肾阴虚,血瘀阻滞,病因病机湿热郁久,热耗津伤。面色较暗,形体消瘦,舌质红,乏津,苔薄黄,脉沉细。下肢轻度水肿,尿泡沫多,小便黄,口燥咽干,腹大坚满,青筋暴露。
水肿肝肾阴虚血瘀阻滞湿热疫毒
查看详情 →
50岁,男性,头痛3年余,巅顶痛甚,伴失眠,大便偏干,喉中有痰不利,咽部充血。肝阳上亢证。舌红,苔黄,脉弦滑。头痛,失眠,大便干,喉中痰不利,咽充血,舌红苔黄,脉弦滑。
肝阳上亢失眠咽中异物感大便干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右胸胁痛并向肩臂放射,恶心、呕吐、嗳气、食欲不佳,大便干燥,睡眠不佳,月经紊乱,头有时发晕。脉右寸弦、尺弱、关滑,左寸尺沉细、关弦大有力,舌正中微有黄苔。诊断为胆火上逆、影响胃气。
胆囊炎胆火上逆胃气不和胸胁痛
查看详情 →
患者浑身疼痛,全身骨转移,多发骨癌转移,自汗,彻夜不寐,剧痛,原发灶不明,面灰黯,脉急,131次/分,按之散。诊断为元阳将脱。主诉包括浑身疼痛、全身骨转移、自汗、彻夜不寐、剧痛。面色灰黯,脉急。中医病名属骨癌,证型为元阳将脱。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望诊见面色灰黯。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疼痛、自汗、不寐、原发灶不明。切诊见脉急,131次/分,按之散。
骨癌元阳将脱少阴告急太阴不保
查看详情 →
患者5岁,女性。面色苍黄,肌肤枯藁无泽,身倦乏力,低热不退。血红蛋白60g/L,红细胞1.8×10^12/L,血涂片见靶形细胞及幼稚红细胞。中医辨证为气血两亏,阴虚内热。面色黯黄,唇澹少华,舌质澹无苔,脉虚大。病程较长,家族史明确。
气血两亏阴虚内热血红蛋白低红细胞减少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80岁,女性。主诉腰背隐痛多年,夜间痛甚,渐至周身骨节疼痛,近半年腰痛加重,下肢酸软无力,步行困难。中医诊断骨痿,证型肝肾不足,络脉瘀阻。舌质淡有瘀斑,脉沉缓。伴耳鸣,手足冷,眠差,大便困难。胸腰段脊柱后凸畸形,双侧胸6~7、腰1~4椎旁压痛,叩击痛阳性。腰椎MRI示腰4~5、腰5~骶1椎间盘膨出,胸12、腰1陈旧性压缩骨折。骨密度示腰1~4、股骨颈及股骨均低于正常。
骨痿肝肾不足络脉瘀阻腰痛
查看详情 →
女,3岁半,鼻衄反复,上下肢出血点及紫癜,外伤后青紫大包,血小板低至51×10⁹/L,咳嗽声浊,睡眠不安,舌苔根部垢腻,脉象沉缓。肺气不清,热毒内潜,血液不宁,妄行于外。
鼻衄反复血小板减少肺气不清热毒内潜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