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80岁,女性。腰部疼痛伴间歇性跛行及下肢放射痛4年余。舌澹胖,苔白滑。腰椎严重退变侧弯,普遍骨质疏松,L以上椎体向前滑脱,腰椎退行性变,严重椎管狭窄。中医诊断腰痛,属肝肾不足。病因病机为肝肾不足,肝血亏虚,肾精亏虚,肾气不足。
腰部疼痛肝肾不足骨质疏松椎管狭窄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0岁,男性。腹胀,右胁下及胸背部疼痛,食少纳呆,倦怠嗜卧,头晕目眩。舌质澹红,舌苔薄白,脉弦细。肝大,质硬。病因正气不足,邪毒乘虚而入,病机脏腑功能失调,气滞血瘀,痰结湿聚,阻塞经络。中医病名肝癌,证型肝郁脾虚型。
肝癌肝郁脾虚气滞血瘀痰结湿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男性。主诉间断胃脘胀满不适20余年,加重伴反酸烧心1月。病程20余年。中医诊断痞满,证型浊毒内蕴,湿热中阻。舌暗红,苔黄厚腻,脉弦滑。胃脘胀满不适,进食后加重,偶有疼痛,烧心反酸,嗳气偶作。无口干口苦,纳可,寐欠安,大便调,小便调。
慢性胃炎胃溃疡痞满湿热中阻
查看详情 →
56岁男性,腹部胀满,双下肢浮肿5年,半少尿,气短1月。心慌,气短,喘逆,面色黎黑,腹胀纳呆,神疲肢倦,腹大如鼓,腹壁青筋暴露,头面四肢浮肿,口唇青紫,舌胖质淡苔腻,脉沉弦结代。痰湿困脾,水湿侵袭心肺。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腹围110cm,双下肢皮肤紫色,按之有指压性水肿(++),血压20.3/14.2kpd,心界不清,心律不齐,室性早搏,肝脾肿大,腹壁静脉怒张,B超示肝硬化腹水,肝功能异常,贫血。
心源性肝硬化腹水高血压贫血痰湿困脾
查看详情 →
8岁男童,右少腹疼痛两天。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反跳痛明显,结肠充气试验阳性,体温37.4°C。白细胞16300,中性80%。中医诊断肠痈。湿热蕴结,气血壅滞。脉弦数,舌淡黄腻质红。发热不退,右少腹疼痛拒按,可扪及包块,胃纳不佳,精神萎靡,大便秘结。体温38.8°C,白细胞15500,中性87%。治疗后体温降至37°C,腹痛大减,大便较畅,包块消失,纳谷复常,精神渐佳,脉濡,苔薄腻,血常规正常。
肠痈湿热蕴结气血壅滞右少腹疼痛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男性,主诉右胁下胀痛,腹胀,病程一年,加重两月。现症见右胁下胀痛,脘腹痞满,乏力,大便干结。舌质澹青,苔白腻,脉弦滑。诊断为胁痛,证属气滞湿阻。B超提示脂肪肝,血脂异常。
脂肪肝气滞湿阻胁痛痞满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2岁。两胁疼痛,按有肿块3月余,伴有慢性乙型肝炎。两胁疼痛,刺痛固定不移,痛处拒按,嗳气恶心,纳食减少,小便短赤。肝肋下2cm,质硬,脾肋下4cm。中医诊断为肝气郁上,气滞血瘀,瘀血停聚成症。舌质红,或澹红有紫点、紫斑,脉弦细或细涩。
肝硬化肝气郁上气滞血瘀瘀血停聚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男性。主症为腹胀大,胁肋疼痛,小便少,口干苦,纳呆,乏力。病程较长,1970年6月确诊肝硬化合并腹水,1971年11月复发。中医诊断为鼓胀,辨证属湿热蕴结型。体征见面色黧黑,慢性病容,肝掌,蜘蛛痣,腹壁静脉怒张,腹部移动性浊音,下肢浮肿,肝区叩击痛。舌苔白干缺津,舌质略红,脉弦数。
肝硬化腹水湿热蕴结脾大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2岁。颈部逐渐变粗20余年,伴嗳气、胃痛、消化不良、大便不成形、睡眠差。甲状腺弥漫性肿大,质韧,舌苔白厚,脉弦。辨证为脾肾不足,湿痰凝滞。
单纯性甲状腺肿脾肾不足湿痰凝滞胃痛
查看详情 →
65岁男性,主诉血肌酐异常9年余,现症乏力,胃部不适,寐多梦,大便日1~2行,尿量可,舌质紫暗,苔白,脉弦数,血压130/90mmHg。中医诊断肾衰病、虚劳,证型肾虚血瘀,湿浊内蕴。辅助检查示血Cr升高,尿蛋白阳性,慢性肾实质损害。既往有高血压、慢性胃炎、慢性支气管炎病史。
慢性肾衰竭肾虚血瘀湿浊内蕴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8岁。主诉右侧肢体活动不灵、语言不利、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病程3个月,原有高血压病史5~6年。舌质暗有瘀斑,苔白,脉弦滑。诊断为中风、中经络。辨证为肝风内动,血瘀阻络,气虚,肾亏脑髓不充。
中风中经络肝风内动血瘀阻络
查看详情 →
患者胁际聚痛,纳呆厌油,皮肤瘙痒,面色晦暗。脉尚滑数。中医病名肝家气积。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望诊面色晦暗。舌象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胁际聚痛、纳呆厌油、皮肤瘙痒。切诊脉尚滑数。
胁际聚痛纳呆厌油皮肤瘙痒面色晦暗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男性,主诉感冒、腹胀、不欲饮食、口臭、鼻衄血、齿龈渗血,病程自1985年初。肝硬化伴腹水、脾肿大。面色晦暗,唇青,舌质暗有瘀斑,齿龈青暗,鼻衄,齿龈渗血,腹胀,大便色黑,肝略大质稍硬,脾肿大,下肢紫癜。脉象未提及。
肝硬化脾肿大腹水胃热湿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0岁,男性。主诉胃脘胀痛2年余,加重1个月。症状包括胃脘胀痛凌晨尤甚,嗳气,口干欲热饮,眠差易醒,疲乏无力,大便稍干。诊断为中虚气滞,痰瘀互阻,浊毒内生。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症状及病史,切诊未提及。病理示CAG重度半部分腺上皮腺瘤样增生及中度不典型增生及灶性肠化。
胃脘胀痛中虚气滞痰瘀互阻湿浊内生
查看详情 →
患者腹胀如鼓,坚实拒按,大便频,小溲赤浊,饮纳均减,脉弦滑而实。舌苔黄垢而腻,脉弦滑。湿痞已久,肝脾并困,病程较长。中医病名未明,证型属湿滞气阻,病因病机为湿邪内蕴,气机阻滞。
湿痞肝脾不和腹胀便溏
查看详情 →
女,24岁,月经超期10余天,月经有血块,偏暗。舌澹,苔白,脉涩。中医病名:月经不调。证型:气阴不足证。病因病机:生活不规律,贪凉食,伤及气阴。
月经不调气阴不足舌淡苔白
查看详情 →
患者59岁,男性。反复口干多饮21年,双下肢痛、麻1年,加重3天。神清,精神欠佳,口干口苦,双下肢针刺样疼痛、麻木感,纳眠一般。舌淡红,苔黄微腻,脉弦滑数。双下肢肤温偏凉,振动觉、温度觉减退,双足背动脉搏动减弱。辨证为消渴痹证,气阴两虚,湿热瘀阻证。
消渴痹证气阴两虚湿热瘀阻双下肢麻木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4岁,女性。左足底生黑色结节,增长较快,溃破伴奇臭。肿块位于左足底第二趾基底部,大小3.5cm×3cm×1cm,有黑色分泌物。左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恶性黑色素瘤诊断明确。局部疮面有奇臭,肿块溃破。淋巴结肿大。
恶性黑色素瘤肝郁气滞湿热毒盛局部溃破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女性。主诉经期小腹疼痛5年,月经推迟10天左右来潮,量少色暗,5天净,经前一天开始小腹疼痛,逐渐加重拒按,伴小腹、二阴、两股内侧胀坠,热敷稍缓,小腹发凉,全身恶寒。诊断为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证属寒凝血瘀。面色偏胖,舌暗苔白,脉弦。小腹发凉,恶寒,经血量少色暗,瘀血积滞于胞宫、胞络,经血排出不畅。
痛经寒凝血瘀子宫内膜异位症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岁,主诉胃脘疼痛、呕酸,病程11天。中医病名胃柿石症,病因病机为饮食内滞,损伤脾胃,气机阻滞,痰食凝结。舌苔白厚,脉象沉实有力。胃脘部有硬质肿块,压痛明显,腹微胀。
胃柿石症饮食内滞脾胃损伤气机阻滞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