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31岁,男性,突发呕血,呕血量约300ml,呕物为棕红色血水。面色晦黄无泽,面额汗出,精神萎靡,气短声微,舌澹、苔黄,脉虚微数。证型为饮食伤胃、湿热损络,劳倦伤脾、气不摄血。舌质澹、苔澹黄微干,脉细。
呕血饮食伤胃湿热损络劳倦伤脾
查看详情 →
患者25岁,男性,主诉左上腹阵发性胀痛,偶有刺痛,拒按,纳谷不佳,饮食后恶心欲吐,恶寒,背部作冷。中医诊断胃结石,属“积聚”、“症瘢”范畴。舌象澹红,苔薄白,脉沉滑。病程10天,因饮啤酒后食青柿致病。病因病机为胃阳受损,寒凝气滞,饮食积聚成石。
胃柿石症胃阳虚积聚食积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女性,主诉胃胀半年,胸闷3个月。现病史见胃脘胀满,时有胃痛,胸闷气短,劳累或激动时胸痛,后背痛,食欲不振,大便时干,形体偏瘦。中医诊断为痞满、胸痹,证型为脾虚湿滞。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辅助检查提示胃炎、十二指肠降部憩室,心电图非特异性T波异常。辨证分析认为脾虚湿滞,气机不畅,痰阻血脉。
胃胀胸痹脾虚湿滞痰阻血脉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女性,反复头晕30余年,加重3天。高血压病3级,2型糖尿病5年,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史。头晕伴肢体乏力、困重,口干,饮水不多。舌质澹暗,舌下络脉增粗,苔黄厚腻。左脉细,右脉滑。中医诊断眩晕,证型为气血亏虚,痰热瘀阻。病机为年老体衰,气血亏虚,痰瘀阻络,清窍失养。
眩晕气血亏虚痰热瘀阻
查看详情 →
19岁女性,主诉头晕失眠、心悸气短、胃纳减退、心烦、嗜水、尿频量多、体重减轻。月经3个月未潮。皮肤干燥,尿比重低。脉虚软无力,舌质澹红,苔薄白。证属肺肾阴虚,下元不固。
尿崩症肺肾阴虚下元不固燥热伤阴
查看详情 →
上消化道出血,属中医“吐血”“呕血”“便血”范畴。病因为血热、脾虚、瘀血。血热者多因饮酒过度、饮食不节、情志失和,致燥热湿热扰动血络,或肝郁伤胃,血随气逆。脾虚者中气不足,统摄无权,血溢脉外。瘀血内阻为必有病理变化。临床表现为呕血、便血,病程多为急性,部分患者可自行止血,但仍有较高病死率。
血热脾虚瘀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0岁,女性。颈项疼痛反复发作1年半,伴左手麻痹加重1周。颈椎病。颈3~6椎体两旁压痛,X线片示颈3~6椎体骨质增生。
颈椎病颈项疼痛左手麻痹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1岁,男性。主诉胃下垂病史三年余,胃脘隐痛作胀,食后饱胀下坠,嗳气则舒,嘈杂泛酸,口干粘腻。舌质澹红,舌苔薄黄腻,脉弦。中医病名胃下垂,证型湿热内蕴,气机阻滞,胃失和降。病因病机为湿入内蕴,气机阻滞,胃失和降。
胃下垂湿热内蕴气机阻滞胃失和降
查看详情 →
王某,74岁,女性。胃脘胀满伴嗳气呕吐1年。面色萎黄,体态瘦,声息低沉,上腹部胀满,时而隐痛,嗳气频作,呕吐稀涎或食物,食量少,每日仅50~100g主食,只能进流食。脉象细数、重按无力,舌澹红暗,苔白薄。辨证属胃脘痛并反胃,病机为肝胃不和、脾气亏虚。
胃脘痛反胃肝胃不和脾气亏虚
查看详情 →
女,51岁,胃痞10载有余,胃脘痞满,食后加重,有下坠感,纳少,大便干结。面色萎黄,形体瘦弱,舌苔薄白,舌质澹,脉细。中医病名胃痞,证型气(阳)虚夹饮证,病因病机脾胃虚弱,寒饮内停,胃气郁滞,和降失司。胃脘如囊裹水,有震水音,按压不适,无包块。
胃下垂脾胃虚弱气虚夹饮胃气郁滞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女性,素体瘦弱,小产两次。主诉脘部痞胀疼痛,食后加重,胃中辘辘作声,泛恶清涎,卧后稍舒。面色皖白,体单形瘦,大便溏薄,日行一二次,肢冷背寒。舌澹体瘦,苔薄白而水滑,脉细沉无力。辨证为禀赋虚弱,小产损肾,劳伤中焦脾气,胃肌薄弱,水湿内停为饮,阻遏中阳。诊断为胃下垂,中重度。
胃下垂脾虚肾元亏痰饮内停
查看详情 →
患者49岁,男性。主诉脘痛5年,经常发作,近1个月来胀痛嗳气,纳少神疲,时泛清水,大便溏薄。舌苔薄白,脉象沉细。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辨证为脾胃虚寒,土虚木贼,气机郁滞,运化失健。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脾胃虚寒土虚木贼气机郁滞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病程月余。主诉神识不清,身热恶寒,小便滴沥。脉细数而浮部有力。舌苔黄白。环境秽气刺鼻,僵卧不起。神识不清,脉浮恶寒,口渴,小便滴沥。邪陷膀胱,经府同病。
肾虚邪陷膀胱表未解神识不清
查看详情 →
男,73岁,腹胀、恶心、呕吐,病程五个月。糖尿病胃轻瘫。消渴,气阴两伤,脾胃亏虚,运化无力,升降失常。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细弱。腹胀、恶心、呕吐反复发作,胃扩张,胃蠕动减弱,钡剂滞留时间超过5小时。
糖尿病胃轻瘫消渴气阴两伤脾胃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男性。主诉胃痛伴黑便、头昏、肢倦、面黄少荣。病程10年,近期因劳逸失当诱发。舌质偏红,脉细数。辨证为胃火亢盛,血络损伤。体检示心率90次/分,血压11.9/7.9kpa,Hb87g/L。肠鸣音略亢进。大便隐血试验(++++)。
十二指肠溃疡胃火旺血络损伤舌红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主诉臂部肿起,剧痛半年。中医诊断为骶尾骨恶性肿瘤,证属肝虚肾亏。面色晦暗,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沉细无力。病程半年,病因病机为肾气亏损,病邪乘虚而入。
骶尾骨恶性肿瘤肝虚肾亏补肾养肝骨质修复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5岁,女性。主诉胃痛6年,饭后1小时出现胃脘部疼痛,持续1~2小时后缓解,反复发作。体征示面色晦暗,胃痛喜按,得热减轻,腹胀,精神不振,纳呆,全身乏力。辅助检查示胃小弯部有凹形壁龛,直径4.5厘米,排空延迟,压痛较广。诊断为胃小弯垂直部溃疡,证型为脾胃虚寒。
胃痛脾胃虚寒纳呆腹胀
查看详情 →
患者33岁,男性。反复胃痛6年,加重伴黑便3天。胃脘胀闷灼痛,大便黑如漆,口干喜冷饮,呃逆泛酸。舌红苔黄,脉滑数。中医病名:便血。证型:胃热郁积,胃气上逆。病因病机:饮食不节,胃热灼伤胃络,破血外溢。舌红苔黄,脉滑数。胃脘胀闷灼痛,呃逆泛酸,口干喜冷饮,大便黑如漆。脉滑数。
胃痛胃热便血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男性。主诉腹泻,大便排不净,肛门坠胀,里急后重,每日3~4行,昼轻夜重,大便稀溏,右胁痛或牵及右后背部刺痛,下肢乏力、出汗、视物模糊。舌淡胖,苔黄腻或白腻,脉细滑。诊断为肝硬化腹水,慢性乙肝病史20余年,肝硬化确诊5年。薛伯寿诊断为太阴、少阳、厥阴(时兼阳明)多经合病。
肝硬化腹泻腹痛阴虚
查看详情 →
35岁女性,月经期腹痛明显,伴肛门坠胀,面色苍白,畏寒怕冷,面色晦暗,两颊色斑,舌质黯红苔白腻,脉沉弦细。不孕症,病程7年。子宫内膜异位症,双侧卵巢内膜样囊肿,子宫腺肌症。痛经,重度痛经,月经周期7/30天,痛经自20岁起,性交痛,性生活正常。病机为肾虚偏阳,阴亦不足,心肝气郁,夹有瘀浊。妇科B超提示双侧卵巢囊肿,子宫腺肌症,血CA125升高,抗子宫内膜抗体阳性。
痛经不孕症肾虚偏阳阴亦不足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