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36岁。主要症状为心前区闷痛,劳累诱发,持续3~5分钟。伴随神疲嗜卧、形体肥胖、夜寐不安、大便溏泄。舌象唇舌暗,舌尖有瘀斑,舌苔腻。脉弦涩。中医诊断为心脉瘀阻、脾虚湿盛。病机属脾虚湿盛,痰瘀互结,阻滞心脉。
心脉瘀阻脾虚湿盛痰湿血瘀心前区闷痛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6岁。主诉上腹部胀满阵作3年。病史中见耳鸣、健忘、大便干结无力、夜寐欠安。舌黯,苔白腻,脉弦。诊断为痞证。辨证属肝胃不和,湿热内蕴。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脾失健运,湿热内生,郁而化热,扰及心神,影响气血运行。
痞证肝胃不和湿热内蕴气机不畅
查看详情 →
女,54岁,胃痛、呕吐反复发作年余,舌红有裂纹,脉细弦,气阴两虚,胃气上逆
慢性胃炎贲门失弛缓症气阴两虚胃气上逆
查看详情 →
男,40岁,反复胃脘疼痛1年,发作加重1周。胃脘灼痛拒按,时连及两胁,胃脘饱胀,恶心反酸,嘈杂纳呆,口干口苦,大便干结,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中医诊断为胃痛,脾胃湿热,肝胃不和证。
胃痛脾胃湿热肝胃不和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31岁男性,口干、多饮1月余,加重1周。口干舌燥,夜尿频多。舌边尖红,苔黄,脉洪数。中医诊断消渴(上消),证型肺热津伤证。
消渴肺热津伤
查看详情 →
黄某,33岁,排黑便2天,伴头晕眼花、乏力心悸、出虚汗。面色苍白,舌质淡,舌苔白腻,脉虚细数。中医诊断便血,证型脾胃虚弱,脾失统血。病程2天,病前有胃脘痛病史3个月。
便血脾胃虚弱脾失统血
查看详情 →
女,46岁,进食后30分钟呕吐,持续一个月。吐宿食不化,脘腹胀满,吐后方舒,腰膝酸软,小腹下坠,精神萎靡,手足欠温,大便稀软。舌质淡,苔白滑,脉虚滑沉迟。中医辨证为肾阳衰弱,命门火亏,脾失温煦,内生痰浊,寒痰相搏,阻隔胃脘。
进食呕吐肾阳衰弱脾失温煦寒痰内生
查看详情 →
7岁女性,反复胃痛1年半,剑突下疼痛,进食后加重,伴恶心、食欲差、口臭、便干。舌红,苔薄黄,脉弱。中医诊断为胃痛,辨证为脾虚失运,胃热内灼。
胃痛脾虚失运胃热内灼便干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口渴多饮,小便频数,日夜数十次,病程较长。中医诊断为肺肾二亏,肾气不固。辨证属肾气不固,肺肾阴虚。望诊见苔薄红,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纳差,切诊见脉滑。
尿崩症肺肾两虚肾气不固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9岁,女性。主诉饮食难下5年,加重3个月。中医病名噎膈(贲门痉挛),证型瘀血内阻。病因病机为情志不舒,肝气郁结,瘀血内阻,阻滞食道。舌暗红,苔薄白,脉沉涩。
噎膈瘀血内阻肝气郁结气郁血行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男性。胃痛2年,加重1个月。胃脘胀满疼痛,胃部喜暖畏寒,偶有泛酸,小便清长,大便偏稀。舌澹红,苔白,脉沉弦细。中医诊断胃脘痛(气滞寒凝血瘀)。
胃脘痛气滞血瘀寒凝脾胃虚寒
查看详情 →
患者69岁,女性。夜尿多,夜间起夜3次以上,腰酸乏力,怕冷,黎明前发热。舌淡紫胖,少津,苔少,脉细滑。中医诊断为肾阳虚,病机为阳虚阴寒盛,肾阳虚弱,不能固摄膀胱,致夜尿增多,黎明发热为阳气抗争表现。舌象提示津液不足,脉象细滑反映阳虚内寒。
肾阳虚阳虚阴寒夜尿频黎明发热
查看详情 →
患者21岁,女性。主诉胃脘部胀满不适1年余。胃脘痞满不适,有沉重感至下腹部,饭后加重,纳差食少,气短乏力,体瘦神疲,大便不畅。舌质澹胖,苔白滑,脉弱无力。中医诊断为胃胀,证属脾胃虚弱证。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气机不畅。
胃胀脾胃虚弱纳差气短
查看详情 →
男,72岁,胃癌术后,进食后呕吐伴上腹部不适7月余。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残胃吻合口炎,胃癌术后。呕吐,胃肠蕴热,胃气上逆证。
胃癌术后胃肠蕴热胃气上逆胃阴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男性,主诉全身烧伤,创面化脓,高热神昏,呼吸困难10天。病史提示矿井瓦斯爆炸致头面、四肢、胸部烧伤,浅Ⅱ度总面积61.25%,合并呼吸道烧伤、角膜烧伤及一氧化碳中毒。神志不清,面色灰滞,两目瞪视、角膜混浊,形体消瘦,手足躁动,呼吸急促,声音嘶哑,咳嗽痰多,吞咽困难,小便自遗,大便秘结,体温38.6℃,心率140次/min,两肺满布湿啰音,创面感染化脓,舌质稍红,苔黄腻少津,脉弦大而数。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正虚邪实、正气更虚、瘀血阻滞、瘀血夹痰互阻清窍、久病正气大虚,病因病机涉及正虚邪实、瘀血阻滞、痰浊内蕴。
烧伤肺炎中毒性脑病正虚邪实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主诉乏力、消瘦、体重下降,伴多饮、多食、多尿,病程2个月。中医病名消渴,证型肺胃热盛,化燥伤阴。望诊面色不华,舌红少津,苔黄腻。闻诊无特殊。问诊烦渴引饮,小便频数,体倦乏力自汗,口干舌燥。切诊脉滑数。
消渴肺胃热盛阴虚燥热津伤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男性。烦渴多饮,尿频量多,日饮水量8L以上,口干舌燥,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中医诊断为消渴病,上消证。证属肺热津伤。病因病机为肺热伤津,阴液不足。
上消证继发性尿崩症消渴病肺热津伤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女性。主诉咽喉异物感半年。胸闷气短,纳呆,饮水后胀闷感。舌苔白腻。脉平缓。诊断梅核气(胃下垂)。病因为脾胃虚弱,痰饮内停。病机为痰饮阻滞气机,致咽喉异物感、胸闷气短、纳呆。舌苔白腻为痰饮内停之象。脉平缓。
梅核气痰饮阻滞胸闷气短纳呆
查看详情 →
女,27岁,恶心、呕吐、纳呆、厌油、便溏、精神萎顿、肢倦乏力、两胁胀痛不适、时咳逆上气。肺胃阴虚,肝木横逆,过胃犯肺,胃失和降。面色萎黄,舌质红,舌尖有溃疡,苔薄白,脉细弦滑。舌红苔少,脉缓和。
呕吐肺胃阴虚肝郁化火胃失和降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主诉胃痛、反酸、食欲差,病程三个月。中医病名胃柿石,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为食积、果积。望诊见面色稍浮肿,舌质澹红,苔白腻微黄。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心慌、反酸、胃痛,病史有腹泻后食柿子诱发。切诊见脉弦大而结,重按无力。
胃柿石脾胃虚寒食积停滞气滞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