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74岁,腹泻月余,频频欲便,便后疲乏,肛门及腹部下坠。面色萎黄,口淡纳差,气短懒言,语声低微,神疲欲寐,形寒肢冷,腰膝酸软,小便频数清长。舌质淡胖,舌苔薄白而滑,脉沉迟微弱。证型为命门火衰,脾肾虚寒,中气下陷。
腹泻脾肾虚寒中气下陷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2岁,女性。主要症状包括神情恍惚、精神疲软、头晕心悸、胆小易惊、夜寐不安、恶梦纷纭、时时惊醒、健忘失神、食之不下。病程半月。中医病名为郁病,证型为气机逆乱、痰浊蒙蔽心神。舌红苔白腻,脉弦细。
焦虑症痰浊蒙心惊恐伤神心神不宁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男性。主诉晚饭后胃中不适伴呕吐,呕吐物为不消化食物,呃逆。病程一月。胃中嘈杂,体瘦,面色黄,舌苔薄白,舌质红,脉细弱。辨证为肝气不舒,横逆犯胃,胃气上逆。望诊见面色黄、舌质红、舌苔薄白。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夜寐不安、多梦、大便干、小便量少、口干无味。切诊见脉细弱。
胃气上逆肝气不舒胃失和降体瘦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3岁,男性。主诉口舌糜烂,口中干苦,咽部不利,目赤疼痛,视物不清,前阴黏膜溃破,瘙痒疼痛,小便色黄,大便偏干。舌苔色白而厚腻,舌边及颊部黏膜有溃疡炎症。脉来弦滑。辨证为肝经湿热。
口舌糜烂目赤疼痛前阴溃破舌苔厚腻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女性,分娩后月余,恶露冲心。主诉腹中胀痛有块,恶露曾一度下行,量少夹紫块,近十余日胀痛复起,伴恶心呕吐。现病史见腹痛拒按,膨胀如鼓,呕恶碍食,心慌头晕,动则泛吐,面色萎黄夹瘀斑,身发热,小溲黄少,大便秘结,全身疲倦无力,言语声音低微。舌苔黄腻质紫暗,脉沉弦细数。中医病名恶露冲心,证型瘀浊停蓄,病因病机恶露不下,停蓄体内,冲心之象明显。望诊面色萎黄夹瘀斑,舌苔黄腻质紫暗。闻诊言语声音低微。问诊腹痛拒按,膨胀如鼓,呕恶碍食,心慌头晕,动则泛吐,身发热,小溲黄少,大便秘结,全身疲倦无力。切诊脉沉弦细数。
恶露不下血瘀停蓄心慌头晕腹中胀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左乳下二胁间期门穴中发痈,坚而不溃,痛不可忍。左胁病马刀痈,憎寒发痛,病程四五日。中医病名马刀痈,属足少阳胆经。病因病机为痰核瘰疬累及足少阳胆经,多气少血,坚而不溃。舌象未提,脉象未提,面色未提,声音气味未提,病史有憎寒发痛。
马刀痈足少阳胆经病积热结核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主诉颈肩部僵痛不适1年余,加重15天。中医诊断产后痹,证属寒热错杂。舌质澹,苔白,脉滑。C1~C7椎旁压痛,颈部活动受限,双肩胛内上角压痛,双上肢浅表感觉略减弱。病程长,遇变天、劳累症状反复,畏寒,怕风,疲乏,汗多,自觉发热。病因病机为正虚肌腠不密,外邪侵袭,病久化热伤阴。
产后痹寒热错杂寒湿痹阻卫外不固
查看详情 →
女,32岁,主诉咽部梗阻感,胸脘满闷,纳呆眠差,月经不调。证属忧思气结,恼怒气逆,气机冲逆不宣,郁滞咽喉。舌苔薄白,脉沉弦。病机为气机郁滞,情志失调,肝气犯胃,痰气搏结于咽喉。
梅核气肝气郁结气机逆乱痰气搏结
查看详情 →
患者胎死。肢体倦怠,气息奄奄。胎死不下。气血虚弱,瘀血内阻。面色苍白,舌淡,脉细弱。肢体倦怠,气息奄奄。脉象细弱。
胎死不下气血虚弱瘀血内阻
查看详情 →
六十六岁男性,主诉不寐,病程自冬至春逐渐加重。心肝血虚,肝火上升,阴虚不能潜阳。左脉浮弦,右脉弦而兼硬。面色无华,舌象未详。声音低微,无特殊气味。食后胃脘停食,大便干燥,精神衰惫,心中时常发热。脉象弦硬。
心肝血虚肝火上升不寐
查看详情 →
21岁女性,哮喘3年,起于过敏性鼻炎,每年复发。喘咳,喉间痰鸣,痰板气逼胸痛,痰梗喉间,吐不出吞不下,大便溏泻,上半身微汗,下半身无汗,舌苔白腻,脉细弱。诊断为哮喘,证属痰湿阻肺,肺气壅塞。
哮喘痰壅肺虚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主诉胸闷,吞食干饭时有梗阻感,饮水无此现象,病程半年。中医诊断噎嗝,证型气郁化热,痰热交阻。体征包括饮食吞咽梗阻,胸膈痞满胀痛,形体消瘦,舌苔白腻,脉弦滑而数。
噎嗝气郁化热痰热交阻胸膈痞满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男性。反复口腔溃疡3年,加重半个月,溃疡疼痛难忍,早醒,醒后难以入睡,纳差,口干,喜温饮,反复感冒,怕冷,不耐寒凉食物,大便时干时稀。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中医病名口疮病,证属元阳不足,虚火上浮。望诊见舌体及唇内侧有多个溃疡面,颜色淡红。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口疮病元阳不足虚火上浮脾土不足
查看详情 →
方某,女,31岁,舌白脉数,寒热少汗,咽痛不溃,且生白腐。外感风热上郁清窍。咽痛溃腐,风热化毒,深入肺胃,熏蒸咽喉而溃腐,劫灼津液而为痰。舌灰黄,脉洪数。温邪上受,郁久生毒。
咽痛溃腐风热上郁肺胃郁毒津液被劫
查看详情 →
男,49岁,胃脘痛7年余,疼痛加重于1980年后,胃胀痛隐隐,胃中痞满,食后不下,吸气频频,烧心,纳呆,体重下降,倦怠乏力,大便溏薄,上腹部压痛,舌紫红,苔黄腻,脉弦细滑,大便潜血阳性
胃窦炎胃脘痛痞满胃胀
查看详情 →
张某某,女,47岁。主诉咽中有异物感,吐之不出,咽之不下,心窝气上冲,按之痛,腹鸣,胸闷,善太息,饭后打嗝、烧心,咽干,纳呆,病程5年,每遇生气即作,近1个月发作。舌质红,苔中薄黄,脉小弦。中医诊断气郁化火,夹痰而作。
气郁化火痰气交阻咽干胸闷
查看详情 →
患者31岁,女性,产后乳汁不行。主诉为两乳胀痛,关节酸楚,腰痛腹胀,二便不畅。舌色淡略胖,苔白略腻,脉沉细涩。中医诊断为产后血虚,风湿夹瘀痹阻脉络。病因病机为产程过长,感受风寒,血脉壅滞,乳管不畅。望诊见舌色淡略胖,苔白略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两乳胀痛,关节酸楚,腰痛腹胀,二便不畅。切诊见脉沉细涩。
产后乳汁不行血虚风湿瘀阻血脉壅滞
查看详情 →
患者衄血不止,病程月余,后患囊痈。脉象细弱如丝,精神困倦,饮食渐减,至饘粥不入。大便秘结,口渴喜饮,舌象未详,面色未详。症象似虚寒,实为邪火上炽,误用温补致病机加重。病机为内热外寒,误补益疾。
衄血不止囊痈虚寒症热邪上炎
查看详情 →
患者21岁,男性,主诉外感头痛、头晕、项强、鼻塞、发热恶寒,病程较长,血压反复升高。中医病名属头痛,证型为肝阳上亢、肝肾精亏、虚风内动,病因病机为外感风寒、内有郁热、肝肾阴虚。望诊见面色潮红,舌红苔薄黄腻或花剥,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头痛头晕、急躁、口渴、心下痞硬、胸胁苦满、呕恶、饮食不佳,切诊见脉弦滑、浮紧、虚弦、虚大兼弦数。
头痛头晕血压升高心下痞硬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女性。主诉咽中异物感,咯之不出,吞之不下,伴胸闷、喘息。病程自2008年4月起。中医诊断为梅核气。证属情志所伤,气滞阻滞,风寒束表。体征见咽红,舌红苔薄腻,脉浮数而滑。情绪郁闷,喜太息,心烦,时有呃逆,咳吐白痰,小便淋漓,大便不爽,口黏。外感症状见恶风、发热、无汗、头项拘紧、全身酸痛。
慢性咽炎痰气阻滞风寒束表情志所伤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