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40岁,左项筋脉牵板,头部偏左作痛,目眩头晕,左侧面颊麻痹不适,十指麻木,有时恶心齿痛,病程反复。中医病名属头痛,证型为血虚生风,风阳上扰,血行失常,病因病机为血虚生风,风阳上扰。望诊见舌红苔少,舌上无厚苔,苔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夜寐盗汗,经水色澹且少。切诊脉弦,脉濡数,脉搏80次/分钟,右脉搏指,脉搏68次/分钟。
头痛左侧左项筋脉牵板血虚生风风阳上扰
查看详情 →
患者病起四月,不言不动,肢冷痰声。头不舒,喉不爽,胸无闷苦。脉弦大有力,沉尺不弱。舌前半薄白满布,后半白厚,尖不绛润泽。苔前半薄白满布,后半白厚,尖不绛亦润泽。大便二十日不行,小溲赤。胸脘痞满,痰涎互结。手足拘挛不伸,痉厥,腹中漉漉有声。舌润尖微红,中心有薄黄腻苔。胸腹微痛,两胫酸楚。
薄Jeh痰火上炎气机逆乱痰涎互结
查看详情 →
患者68岁,女性,主诉失眠20余年,加重5年。失眠表现为入睡困难、多梦易醒、醒后难眠,伴急躁易怒、口干口苦、神疲乏力、头昏头痛、健忘、纳少、大便干结、小便黄。舌质红,舌苔薄黄且干,脉沉弦细。中医诊断为不寐,证属肝火扰心、阴虚火旺。病因病机为肝火上扰,阴液亏虚,虚火内生。望诊见舌红苔黄,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症状广泛,切诊脉沉弦细。
不寐肝火扰心火旺伤阴肝阴不足
查看详情 →
51岁女性,主诉头痛、头晕半月,病程半月。眩晕,证属脾失健运,痰浊上蒙清窍。苔白而厚,脉滑而弱。血压160/100mmHg。头晕,头重如蒙,视物旋转,胸闷作恶,纳差,胃脘痞闷,大便时干时稀,口干而不欲饮。项背强,乏力。脉浮缓而无力。
高血压脾失健运痰浊上蒙气虚感冒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5岁,主诉术后刀口不愈合、流血流水,病程逾1年半。舌质澹红,苔薄黄,脉细数。证属肝胆湿热,病因病机为肝胆湿热上扰清窍,灼伤肌膜,腐烂流脓。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肝胆湿热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29岁。主诉为1月前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小便失禁,至今意识不清。病史中有耳鸣、面麻、口唇不自主动作、右手动作不停、抽风、头痛、胡须减少、形体渐丰、脂肪增多。体征见面色晦暗,颜容白无华,舌瘦小澹红,苔薄白,脉六脉细涩。辨证为先天禀赋薄弱,肾气亏虚,心神失养,病在心肾两经。
颅咽管瘤心肾两虚阴血亏损神志昏愦
查看详情 →
患者27岁,男性,主诉头痛难以忍受,神志不清。病程较长,自1980年4月起病,持续1年未愈。头痛剧烈,神志恍惚,意识模糊,形体蜷缩,四肢厥冷,肌肤甲错,脉沉细微弱。舌质澹,苔薄白。病久伤正,阴阳气血俱虚,标实本虚,气滞血瘀。
蛛网膜下腔出血气血亏虚阳虚瘀血阻络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8岁。主诉头额右侧生菜花样肿瘤,肿痛不解。体征见右侧太阳穴处色黑疹块,轻度红肿剧痛,重则头痛。脉弦数,舌红苔微黄。中医诊断为肝胆湿热上炎瘀结。病因病机为肝胆湿热上炎,瘀痰互结。
皮肤癌肝胆火盛瘀痰互结
查看详情 →
女,44岁。头晕2月,伴心悸、夜眠欠安、纳少、月经周期缩短、胃部不适。头晕、心悸、神疲、手指麻木、眨眼痛、纳少、略肥胖、舌苔薄、脉细弦。眩晕、胃脘痛。肝肾不足、气血亏虚、痰湿内阻、肝阳上扰。面色正常,舌苔薄,脉细弦。声音正常,无特殊气味。症状包括头晕、心悸、神疲、手指麻木、眨眼痛、夜眠欠安、纳少、腰酸足跟痛、大便溏、耳鸣、视物模糊、头痛、口干。脉细弦。
眩晕胃炎心悸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81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多个关节肿痛,累及双肩、双腕、近指、掌指及双踝关节,晨僵,手指屈伸不利,双踝肿胀明显,伴口干喜饮、口苦、寐差。中医诊断为痹证,证型为肝肾亏虚,湿热痹阻。望诊见舌质红,少苔,色黄;切诊见脉细数。
类风湿关节炎肝肾亏虚湿热痹阻关节肿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2岁。主诉头痛1年,近期劳累后出现枕部剧痛、空痛、眩晕、呕吐、颈强痛、心虚胆怯、失眠健忘。体征见唇甲淡白,脉象细弱。中医辨证为心气不足,脉道失盈。病机为髓海空虚,脑失所养。
神经官能症髓海空虚心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3岁,女性。主诉焦虑、精神不安、头部胀痛、胸口有气体、怕冷、手足心热、胃痛、失眠。舌暗紫苔薄,脉弦。病程较长,症状持续存在。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望诊见脸色偏暗,有雀斑。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焦虑、头痛、胃痛、失眠等。切诊脉弦。
焦虑症肝气郁结血瘀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主诉发热40天,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周身关节酸痛、面色白、神疲声低、手足凉冷、咳嗽咯黄痰、食欲差。舌质红,苔腻微黄,脉浮涩滞,沉弱数。中医诊断外感发热(阳虚感寒,阳郁不宣)。外感风寒,阳气不足,气机不畅,肺气失宣,痰黄质黏,病程长,正气亏虚,邪气留恋。
外感发热阳虚感寒阳郁不宣里虚证
查看详情 →
患者23岁,女性。皮肤小红点近2年,自发性鼻衄、齿衄近半年。主症包括鼻衄、齿衄、下肢瘀斑、月经错后、经血紫暗有块、烦躁易怒、两乳作胀、心悸气短、懒言疲乏。舌澹,苔薄,脉弦滑略数。中医病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证型肝郁化火、心脾气虚。病因病机肝郁化火,血随火溢,心脾气虚,不能摄血。望诊舌澹,苔薄。闻诊无特殊。问诊有鼻衄、齿衄、月经异常、烦躁易怒、乳胀、心悸气短。切诊脉弦滑略数。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肝郁化火心脾气虚血热
查看详情 →
七岁小儿,陡然发厥,角弓反张,眼戴口噤,手足搐搦,痰涎壅盛。苔白滑,脉弦滑。诊断为痰厥,属痰饮为患,病机为痰浊闭阻,气机逆乱。
痰厥痰饮为患急惊风角弓反张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主诉咳嗽3年余,10天前因感受风寒而发作,症状包括咳嗽、喘促、呼吸气促、痰稀薄带泡沫色白黏、微怕风寒、头痛、微发热。诊断为内外合邪,肺气不宣。病因病机为素有咳嗽,复感风寒,邪入肺经,肺气不宣,寒邪侵肺,津液停聚成痰,风寒束表,苔薄白,脉浮紧。面色正常,舌苔薄白,脉浮紧。
咳嗽肺气不利风寒束表痰饮内停
查看详情 →
患者停经53天,慢性咳嗽加重2周,阴道出血1天。咳嗽频作,入夜尤甚,少痰,胸闷,头痛,畏寒,咽痒,小便黄。舌澹红,苔薄白。脉细滑。诊断为肺阴虚兼有外邪。病程较长,有慢性咳嗽病史。病因病机为肺燥津伤,外邪上受,肺为娇脏,不耐寒热,久咳伤阴,肺失濡养。
慢性咳嗽肺阴虚外邪犯肺妊娠反应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4岁,女性。主诉头顶及两侧疼痛6年。发作性闷痛伴恶心、呕吐,每次持续六七小时,每月发作一两次,用脑、缺觉、过累易诱发。睡眠多梦,月经正常。苔薄、根部有黄苔,少津。脉沉弦。便秘史。经络诊察示太阴经、手太阳经、足少阳经、足阳明经异常。辨经示病在太阴经、阳明经。病在阳明经、少阳经。舌象示苔薄黄少津,脉象沉弦。
阳明头痛少阳头痛痰凝气阻脾虚津亏
查看详情 →
66岁女性,头痛,双眼充血2年。脑膜瘤术后,主症包括眶及头痛,双手足麻,胃纳不馨,视物模糊,脘腹不舒,夜寐不安,眉棱骨痛,夜寐多噩梦,烦恚不宁,神怠力乏,大便次多质偏溏烂。舌苔白或黄夹白,脉弦或细弦。中医病名脑膜瘤术后,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涉及内伤七情,脏腑失调,痰浊内停。望诊未提,闻诊未提,问诊包括头痛、视物模糊、脘腹不适、夜寐不安等,切诊见脉弦或细弦。
头痛目涩失眠便溏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男性。左耳后上方发作红肿热痛1周。既往史提示左耳后颞骨部先天性包块,随年龄增长增大,多次手术切开排脓,近两年发作频繁。局部检查示左耳后颞骨部皮肤红肿,约3cm×4cm,有瘢痕,按之应指,有脓液渗出。中医诊断为发瘤,属实、热证。病因为先天性囊肿,伴反复感染。舌象、脉象未提及。
发瘤实热证囊肿感染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