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女性患者,主要症状为不规则、无自主运动,挤眉弄眼,上肢关节交替伸屈,情绪不稳定,易兴奋或失眠。舌红,舌质略显紫暗,脉弦细。中医诊断为风湿性小舞蹈病,病机为肝失濡养,内风夹痰阻络,后转为气阴不足,风夹痰瘀阻络。
小舞蹈病肝失濡养气阴不足风夹痰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87岁,主诉左侧面部生肿物3个月。病程3个月,初发症状为痣样损害,有痒感,搔后增大,结痂,出血后迅速增大。左面耳前方有1/2鸡卵大小肿物,呈菜花状,色鲜红,有分泌物及臭味。舌红,苔黄,脉弦。病理检查提示癌细胞多边形或不正形,核大小不一,有巨细胞形成,癌巢浸润生长。中医辨证为热毒内蕴。
皮肤癌热毒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男,10岁,主诉右髋疼痛,走路跛行,病程2日。中医病名小儿熘胯,发病机制与髋关节滑膜或韧带嵌夹、肌肉痉挛有关。望诊见骨盆倾斜,右下肢延长,患肢外旋外展。问诊提示外伤史,检查示髋关节功能受限,4字试验阳性。切诊见股内收肌痉挛,脉象未提及。X线片未见骨质病变,白细胞总数升高。
髋关节滑膜炎股内收肌痉挛骨盆倾斜
查看详情 →
女,45岁,胃脘坠胀隐痛及嗳气呕吐3年余,近月加重,消瘦、头昏、心悸、短气、乏力。舌澹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中医诊断为脾胃虚弱,中气不足。病因为脾胃虚弱,中气下陷。
胃下垂脾胃虚弱中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女性。反复紫斑三年余,伴头晕、乏力、咽燥、咳嗽一周。皮肤青紫斑点,以双下肢为甚,压之不褪色。面色萎黄,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全身皮肤青紫斑点,咽红,双扁桃体I°肿大。头晕、乏力、心烦、自汗、大便稀软、夜寐欠安、纳呆、大便不畅、小溲色黄。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紫斑病程三年,伴风热证。病机为气阴两虚,血溢脉外。
紫斑气阴两虚风热证虚火上扰
查看详情 →
患者31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夫妻同居6年未孕,性生活不协调,精神抑郁不欢。精神不快,情志不安,时而抑郁寡欢,时而烦躁易怒。性功能异常,时而阳痿、早泄,时而阳强不泄,无性欲高潮。阴囊坠胀、隐痛。舌苔薄白,脉弦而沉。中医诊断为肝郁肾虚。
不育症肝郁肾虚精神抑郁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女性,月经不规则1年余,阴道大量出血1周。主症为月经紊乱,量多如注,有血块,伴头昏、心慌、烦躁、腰酸腹坠、畏寒肢冷、纳食差、大便溏。面色皖白,精神萎靡,舌质澹苔薄白,脉沉细无力。诊断为崩漏(脾肾阳虚型)。
崩漏脾肾阳虚出血量多血块
查看详情 →
患者口㖞不正,四肢拘急,病程近半年。症状时常恶风、自汗。左脉浮紧,右脉洪缓。病因风客阳明胃经,郁而为热。舌象、面色、声音、气味未提及。脉象浮紧、洪缓。中医病名为口㖞,证型未明确,病机为风邪客于阳明胃经,留而不去,郁而为热。
口不正四肢拘急阳明胃经风邪郁热
查看详情 →
男,59岁,身疲无力,气短懒动,脾区酸胀,肩背腰酸软,脾脏肿大,血红蛋白降低,红细胞减少,骨髓纤维化,症积,髓竭血瘀,肾虚气滞,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细弱,血象异常,骨髓活检确诊。
脾大气血虚肾虚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男性。颈部红肿起脓疱,灼热疼痛,夜不得眠,大便干,舌苔黄厚,脉洪大而数。证属邪热蕴结,阳毒壅盛。面色红赤,舌质红,舌苔黄厚,脉洪大而数。声音无异常,无特殊气味。自觉症状包括红肿灼热、疼痛、失眠、大便干。脉象洪大而数。
阳毒疮疡邪热蕴结局部红肿灼热疼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9岁,女性。主诉遗尿19年,时轻时重,睡眠深,不易唤醒,晨起头脑昏胀,偶有头痛。病程19年。中医病名遗尿。病因病机与颈部不适及天气变化相关。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睡眠障碍、头痛、月经不调、经期腹腰痛。切诊提及右C2~C3关节突关节及双L3横突压痛。
遗尿肾虚气滞阴虚
查看详情 →
女性,23岁,头晕伴肝区疼痛1年余,病程4年。胁痛,头晕,乏力,动则虚汗,饮食减退,胸闷,口苦,手足心热,小腹坠胀,遇冷加重,大便溏薄,月经量多挟血块。面色面白无华,舌胖淡,苔微腻,脉弦大无力。中医病名胁痛,证型中气不足,肝脾失调,湿热未净。病因病机肝病日久,湿热未净,肝病传脾,由实转虚,肝脾同病。
迁延性肝炎肝脾失调脾虚肝郁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5岁,女性。主诉月经不调,量少,白带多,腰腹痛。病程10年。中医病名白带症,证型肝肾虚,下焦湿热。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月经不调、白带多、腰腹痛、病史子宫内膜炎,切诊脉弦数。
月经不调肝肾虚下焦湿热白带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5岁。主诉肛瘘术后创面反复溃烂近1年,发作伴溢脓1周。肛周皮肤潮红色、呈湿疹样改变。截石位3点及11点可见溃疡面,大小分别为1cm×3cm及2cm×4cm,伴黑色坏死组织,周边红肿隆起,触之质硬。中医诊断为肛漏术后(湿热下注)。
肛漏术后湿热下注溃疡糜烂渗血不愈
查看详情 →
女,40岁,月经不正常4~5年,月经提前、腰痛、腹痛、月经量多,经前后头痛、白带多。血瘀成结。面白,舌边红、苔白,脉弦细。
月经不调血瘀成结腰痛腹痛头痛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男性。右胁不适、右胁疼痛、脘闷、心烦、两耳发堵、夜尿频、气短、倦怠乏力、大便溏软、食纳不香。舌苔白厚,舌质略红,脉弦滑。辨证为肝郁犯胃,病久入络,兼有肾气不足。肝可触到,肝功能异常,迁延性肝炎。胁痛脉弦,木乘土,中运失和,故见脘部痞塞、气短乏力、便溏少食。舌苔白厚,脉滑,久病入血,故舌质略红。两耳不聪,夜尿频数,肾气不足。
迁延性肝炎肝郁犯胃肾气不足肝风内动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5岁,女性。主诉紫癜反复发作1月余。双下肢针帽状紫癜,鲜红色高出皮表,伴皮肤瘙痒。身热口渴,面色少华。舌淡红,苔黄,脉数。证属正虚邪恋,热伤血络。病程1月余。
过敏性紫癜血分热毒风热郁于皮肤正虚邪恋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男性,主诉右眼干涩昏糊,眼前有黑影遮住。右眼眼底视神经乳头充血,视网膜静脉扩张,动脉较细,黄斑部及鼻下方视网膜有出血斑。舌质较红,脉细数。中医诊断为右眼视盘血管炎。病因病机为肝肾阴虚,虚火上扰,劳损伤阴,阴虚内热,水不制火而致眼内出血。
右眼视盘血管炎肝肾阴虚虚火上扰眼底出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主诉为胸膈闷塞,宛如结胸。病程短。中医病名为胸膈闷塞,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为胃气虚弱,胃火沸腾,外感时寒时热之邪,乘虚而入。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示忍饥受饿,时寒时热,胸膈闷塞。切诊未提及。
胃气虚胸膈闷塞
查看详情 →
女性,35岁,月经不调十个月,经水量多,经潮无定期,经期淋漓五七日至十余日,三次血崩,腰尻酸坠,头昏心悸,面色萎黄,四肢无力,下半身发凉,口不渴,纳谷无味,脉细稍弦,舌稍胖苔薄。中医诊断为崩漏,证属中气不足,清阳下陷,气不摄血。望诊见面色萎黄,舌稍胖苔薄。闻诊无特殊。问诊见月经异常、腰酸、头昏、乏力、畏寒。切诊见脉细稍弦。
崩漏中气不足清阳下陷气不摄血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