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29岁。胃下垂一年半。上腹部阵痛,饮食减少,体重减轻。舌质淡红、苔白薄润。脉沉缓无力。体质瘦弱。平卧上腹呈舟状。中医诊断中气下陷(胃下垂)。证型久病体虚,中气虚陷。
中气下陷胃下垂体质虚弱舌苔白薄
查看详情 →
女,47岁,眩晕,跌倒后昏迷不醒,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全身汗出如油,舌苔薄白,脉微欲绝,气厥之虚证,因素体虚弱,气血不充,悲伤过度,致中气下陷,清阳不升,气机不相顺接,清窍失养
中气下陷眩晕气厥之虚证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74岁,女性,腹痛便溏间发5年,复发加重2天。左下腹胀痛,肛门坠胀,每日排便感10余次,便溏日6~8次,纳差,少寐,精神倦怠。舌质红润,苔薄黄,脉细弱。中医证属中气下陷夹肠胃湿热。既往有结肠息肉两次手术治疗,肛管直肠炎病史未愈。
中气下陷肠息肉肛管直肠炎胃肠湿热
查看详情 →
患者33岁,女性。主诉失眠多梦2年余,伴反酸、嗳气频发、口干苦、少食即胀、大便每日1~2次、时有不成形。舌澹红、苔白微腻,脉弦缓。中医诊断为肝气横逆、胃失和降。病机为肝气郁结,影响胃腑功能,致胃失和降,痰湿内生,扰动心神。
失眠多梦肝气横逆胃失和降痰湿内生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7岁。主诉脘胀、嗳气、小腹重垂、便时干时稀、纳减、疲乏无力。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胃缓(胃下垂)。证型中气虚、脾阳不足。病因病机劳倦伤脾,中气益虚,脾之升清无权。体态体弱肌薄,面色澹黄,舌苔白薄,脉沉缓,右关沉弱无力。
中气下陷胃下垂脾阳不足体弱正虚
查看详情 →
女性,31岁,主诉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伴高热,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元气大虚,气阴两伤,中焦衰微,无权运化,热伤血络,气脱为主,高热属气虚发热,腹泻为中气下陷。望诊见面色苍白无华,面部虚浮,舌质淡白,无苔,少津液。闻诊语言低微。问诊见口干不欲饮水,身不冷,气短乏力,心悸,双下肢水肿,恶心欲呕,腹泻频繁,精神极差,卧床。切诊脉细无力。
中气下陷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元气大虚气阴两伤
查看详情 →
患者31岁女性,主诉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伴高热。面色苍白无华,精神极差,卧床,面部虚浮,语言低微,双下肢水肿,发热40℃,口干不欲饮,气短乏力,心悸,翻身加重,恶心欲呕,腹泻每日7~10次,无腹痛及里急后重。脉细无力,舌质澹白,无苔,少津液。中医诊断元气大虚,气阴两伤,中焦衰微。
中气下陷白血病元气大虚气阴两伤
查看详情 →
女性,56岁,直肠脱垂3年,大便次数增多。面色面黄,神疲,舌淡苔白,脉濡无力。脱肛,中气下陷。病因病机为脾胃功能衰弱,中气下陷,肛门松弛,失去收摄能力。
中气下陷脱肛脾胃虚弱阳气不足
查看详情 →
50岁女性,主诉子宫脱垂2年,已绝经,精神疲倦,气短懒言,腰酸腿软,劳动乏力,饮食尚好。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舌苔白,脉沉弱。中医诊断为阴挺,证型为脾气下陷,肾虚不固。
子宫脫墮脾虚下陷肾虚不固气短懒言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男性。主诉汗出恶风,动则益甚2个月。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辨证为营卫不和,肺气虚弱。病因为外感风邪,导致营卫失和,肺气虚弱,腠理不固。患者平素不耐风寒,易于感冒。
汗证营卫不和肺气虚弱舌淡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三十四,女性。主诉小便癃闭,病程较长。中医病名小便不通,证型气虚下陷,病因病机为气虚下陷,压迫膀胱,州都气化不行。舌象无苔润白,脉象两手微弱无力。症状包括卧久小便点滴、立坐不通、少腹胀满、面白唇淡、精神萎靡。
气虚下陷小便癃闭少腹胀满精神萎靡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自觉阴道排气3年,劳累后加重,白带多,脐下小腹胀,食欲一般。舌质嫩,脉细而弱。病属肾元亏虚,中气下陷,脾气不举。
中气下陷肾元亏虚脾气不举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男性。主诉为暑湿泄泻后出现肛坠,脐下至阴囊部胀痛麻木,伴烦闷不宁,小便涩滞难出,尿频尿急,日夜达30余次。初诊见脾胃脉及肾脉缓弱,舌淡苔白,尿意、便意频繁,呈现中气下陷之候。诊断为膀胱气滞、肝气郁,病机属中气下陷,下焦火少。舌淡苔白,脉缓弱。
中气下陷暑湿泄泻肛坠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主诉腹痛、腹胀、便脓血、肛门坠胀。病程3年,此次发病1月。中医病名属痢疾,证型为脾寒肠热,湿阻气滞,传化失司。舌象黄白相兼而腻,脉弦。便常规示红血球++,脓球少许,便培养为福氏痢疾杆菌。
慢性菌痢脾寒肠热湿阻气滞传化失司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4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左眼睑下垂,气短,全身无力,朝轻暮重,劳累加重。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细弱。中医诊断为痿证,证型为脾虚中气下陷。病因病机为脾虚气弱,肌痿下垂。四诊信息包括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细弱。
脾虚中气下陷重症肌无力眼睑下垂气短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主诉脱肛3年,初期可自回,渐至需手托回,伴气短、心悸、肢倦无力。体征见直肠脱出肛门外约5cm,色暗红,脉沉细无力,舌质澹,苔白。中医诊断为中气下陷,下元虚弱。病因病机为久泄久痢致中气不足。四诊信息包括望诊面色暗红、舌质澹、苔白,闻诊未提,问诊见心慌、心悸、气短无力,切诊脉沉细无力。
中气下陷脱肛下元虚弱气短无力
查看详情 →
易某,男,1岁7个月。左侧腹股沟出现条索状物,啼哭时明显,向腹部推送消失。体瘦面白,哭声低微,少食便溏。舌澹苔润,指纹澹红。辨证为脾虚气弱,中气下陷。
中气下陷小儿疝气脾虚气弱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女性,产后20天下地作重体力劳动后出现腰部酸痛、小腹重坠、阴部闷胀、腿软无力、不能走路。子宫脱垂(阴挺),气血虚损,中气下陷,胞宫不固。面色萎黄,舌淡,脉弱。
中气下陷子宫脱垂气血虚损胞宫不固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5岁。小便浑浊不清1年余,近1个月加重,伴尿频、尿脂膏样、血丝、茎中作痛,夜间加重。面色无华,身倦乏力,腰膝痠软,下肢不温,头晕耳鸣,大便溏薄,食纳不佳,夜寐不实。舌质澹,苔黄腻边有齿痕,脉沉弦。中医病名尿浊(乳糜尿),证型脾肾阳虚、浊阴下陷。病因病机为脾失健运、肾失封藏,中气下陷,精微外渗,肾阳不足,气化失司。
尿浊脾肾阳虚浊阴下陷脾虚气陷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7岁,男性。主诉为宿病痰喘,感寒而发,喘咳吐白稀痰,病程半年。体征见舌澹红,苔白滑而腻,脉寸沉关尺细弦。中医诊断为中气下陷,命门火衰。病因病机为年迈气喘,肺气早虚,复因寒邪外袭,乘虚而犯下焦,少阴、厥阴受邪,火衰气陷。
中气下陷痰喘命门火衰寒邪外袭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