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39岁,女性。主诉全身乏力,大便稀烂。病程为放疗、化疗后1周。中医病名属宫颈癌术后。证型为本虚标实证。望诊见面色苍黄,舌淡红、苔薄。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全身乏力,语音低弱,心下痞满,大便日下5~6次。切诊见脉弦。
宫颈癌后本虚标实证肠胃不和升降失常
查看详情 →
患者汗多、便泄、腹痛、气升、经停、多梦。三焦皆病,五脏无一不虚。面色苍白,舌淡苔薄,脉虚弱。病程未明。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表虚、里虚、中虚、肾虚、肝虚、五脏皆虚。病因病机为五脏皆虚,阳虚甚于阴虚,中气衰少,水谷不化,肺经治节不行,热气蕴于胸中。
腹痛中虚汗多表虚便泄里虚气升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85岁,女性。主诉左侧鼻翼红斑伴鼻腔不通气、出血、糜烂、疼痛。病程30余年,近期加重。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未明确。舌薄苔,脉弦。左鼻翼有紫黑色肉芽,粗糙不平,有臭气,活动性出血,颈部淋巴转移。舌象薄苔,脉象弦。
鼻癌肝火上炎阴虚内热脉弦
查看详情 →
患者68岁,男性,主诉反复尿频尿急5年余,1周前饮酒后加重。症状包括尿频尿急、排尿不畅、茎中作痛、尿线中断、努挣难出、少腹拘急、口苦、溲黄。舌质紫暗,苔黄腻,脉弦。体征见腹稍膨隆,耻骨上区压痛。中医诊断为精癃,证型为湿热阻滞,瘀血凝结,膀胱不利。
精癃湿热阻滞瘀血凝结膀胱不利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男性。主诉心悸5年,加重半年余。症状包括心慌气短、活动后加重、头晕自汗、疲乏无力、纳食欠佳、心前区疼痛、畏寒肢冷、大便稀软。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语声低微,舌质澹,苔薄白,脉沉细结。中医诊断为心悸,证型为中气亏虚,气血不足,病机为中气虚寒。
心悸中气亏虚气血不足心阳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女性,主诉失眠4个月,彻夜不寐,镇静催眠药效不佳。现病史见脘腹痞闷、嗳气频作、恶心呕吐痰涎,头晕目眩,心悸烦躁,神疲乏力,饮食乏味。舌质淡,苔白腻,脉缓滑。中医诊断为痰浊中阻,扰及心神。
失眠痰浊中阻心神不安胃气不和
查看详情 →
20岁女性,主诉左右两乳坚硬肿块,推之不移,肤色如常,经汛衍期,食纳不旺,胸中郁闷。脉弦缓,舌象色正常,面容黄滞。诊断为乳中结核,病机为肝郁结滞,痰浊凝聚。
乳腺增生肝气瘀滞痰凝情志失调
查看详情 →
高年,头晕、跗肿、不能健步,病程未明。中医病名属眩晕,证型为肝风动、肾气衰、下虚。病因病机为上实下虚,肾气衰不主摄纳,肝风动清窍蒙。望诊未提,闻诊未提,问诊见眩晕、跗肿、不能健步,病史有中虚、下虚。切诊未提。
中虚眩晕肝风上冒下虚
查看详情 →
患者胃痛5日,恶心呕吐,病程多年,形体消瘦,面色少华。舌质紫暗,苔白腻,脉弦细。中医诊断呕吐,证属肝胃不和,中虚寒盛。主症为胃痛、恶心呕吐、嗳气酸腐、口苦而黏、大便溏而不爽。病机为脾胃虚寒,土壅木郁,胃失和降。
中虚寒盛胃痛呕吐脾虚
查看详情 →
女,56岁,间断腹泻1年余,伴胃胀。口干、口苦,胃脘部憋胀、畏寒,口腔及外阴溃疡。舌红苔黄腻,脉弦滑。寒热错杂,湿毒内蕴。舌红苔黄腻,脉弦滑。口干口苦,胃脘部憋胀,大便糊状,每周口服泼尼松。舌淡红苔略黄腻,脉弦滑。口苦,大便成形,睡眠差。舌淡红苔淡黄腻,脉弦滑。
白塞病湿热内蕴脾胃虚弱肠胀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女性,主诉月经错后7~9日,量特多,色紫黑有小血块,腹痛下坠,头晕,出冷汗。中医诊断气虚血热,证型气虚血热,病因病机为气不摄血,虚热内生。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月经异常、腹痛、头晕、出冷汗,切诊脉象寸尺沉,右关沉迟,左关沉弦,弦缓,弦滑有力。舌苔黄腻。
月经过多气虚血热肝脾不调脾胃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23岁,男性。间歇性发热伴腹痛10年,高热持续20~30日,脐周急腹痛,每2~3个月发作一次。发热,体温37.8℃,不汗而畏寒,脘腹胀痛感凉,喜按喜温,腹泻,泻后痛略减。脉缓弱,苔中后腻而润,舌尖边红。中医病名属中气虚寒,证型为脾络失养。病因病机为中虚寒盛,夹湿邪。望诊见舌苔中后腻而润,舌尖边红。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发热、畏寒、腹痛、腹泻。切诊见脉缓弱。
血紫质病中气虚寒脾络失养湿邪困脾
查看详情 →
冯某,女,39岁。上腹部痞满不舒半年,伴胸闷、打呃、吐白色泡沫痰。舌淡苔白腻,舌左侧有瘀斑,脉细弱。素体脾胃虚弱,痰饮内停,痰浊积聚于胃,阻碍气机升降,胃气不降则噫气不除。病程半年,既往有子宫癌手术史。
脾胃虚弱痰饮内停心下痞满噫气不除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5岁,女性。主诉为恶寒发热、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肠鸣腹泻。病程半个月。中医病名为外感表证,证型为中虚里寒兼表邪未解,病因病机为外受寒邪,损伤中阳。望诊见面色苍白,舌淡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恶寒发热、头晕头痛、身痛自汗、心悸气短、口淡不渴、小便短少。切诊见脉缓无力。
中虚里寒急性胃肠炎表邪未解气虚
查看详情 →
6岁男童,腹部时痛,痛则喜按,病程月余。面色萎黄,纳谷不香,便数次多。脉弦。舌苔薄白。中焦阳气不振,脾土虚,肝木侮脾,属中虚有寒证。
腹痛脾胃虚弱肝气犯脾苔白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男性。右上腹突发疼痛,右肩背抽掣痛,伴恶心欲呕。病程数年。中医诊断为肝病犯胃,脘痛干呕,虚寒之证。病机为腑经阳失温运。舌质淡,苔白滑。脉弦缓。二诊脉缓滑,症状减轻,纳食增,四肢回温,两胁仍胀痛。
寒湿中虚肝病犯胃脾胃虚弱胁痛胀痛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男性,主诉头晕、呕吐、耳鸣、血压低、脱肛。中医病名眩晕,证型中虚脾弱夹痰,兼心气不足。望诊舌淡无苔,闻诊未提,问诊见纳减、嗳气、矢气多、失眠、恶梦、小便频,切诊脉弦细无力。二诊脉迟滑,舌正中心苔薄腻,三诊脉虚,舌正无苔。
中虚脾弱眩晕心气不足纳差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8岁,女性。主诉大便不畅,腹痛2年,加重1个月。病程较长。中医诊断气虚便秘(直肠前突、直肠黏膜脱垂)。面色㿠白,舌质澹,舌苔薄白,脉细弦。形体消瘦,精神不振。病机为气虚下陷,运化失司,气机不畅,传导无力。
脾胃中虚便秘气虚下陷气机不畅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4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心绞痛、心悸、室性早搏、全身乏力、食欲较差、腹部胀满、双下肢水肿。病程较长,有冠心病史,曾两次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中医诊断为心气不足,心营痹阻,兼脾胃不和。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显示情绪波动诱发心悸与心绞痛,切诊未提及。
急性心肌梗死心气不足心营痹阻脾胃不和
查看详情 →
72岁女性,主诉上腹部隐痛、恶心呕吐、进食困难,病程1年。噎膈,证型中虚气逆。舌澹苔白腻,脉细无力。精神委靡,消瘦纳呆,夜寐欠佳,大便干结,小便清少。腹凹如舟,上腹部有手术瘢痕。病机为久病体虚,胃气大伤,失于和降。
中虚气逆噎膈胃气大伤消瘦纳呆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