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岁男性,神志恍惚、语言謇涩、右侧肢体活动不利,病程3天。主病为中风病(中脏腑),证型为痰热腑实、热痰上扰清窍。面色晦黯,舌红苔黄厚,脉弦滑。神志时清时昧,运动性失语,右鼻唇沟浅,伸舌不出,右软腭动度低,吞咽反射迟钝,右上肢肌力0级,右下肢肌力I级,肌张力减低,右侧腱反射和浅感觉减退,右Babinski's征阳性。既往有慢性阻塞性肺病、高血压病史。
中风病高血压痰热腑实肺热伤阴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女性。主诉舌强、语言不清、舌胖大、痰涎多黏稠。病程自1973年2月起,复发于1974年4月1日。中医病名属中风,证型为风痰阻络。病因病机为湿痰壅盛、风痰阻络。望诊见舌体肥大,苔白腻。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提示痰涎多、进食费力。切诊脉象左弦滑、右沉滑有力,后转为沉滑、滑而沉取见缓。
中风风痰阻络痰涎壅盛舌强
查看详情 →
78岁男性,语言謇涩,饮水呛咳,走路不便,步态不稳,身体前倾。主诉症状持续1个月,病程较短。中医诊断为中风,辨证为气虚血瘀,瘀阻脑络。舌质淡暗、苔白厚,脉沉涩。目光呆滞,倦怠乏力,头晕头痛,血压150/90mmHg。
中风脑梗死气虚血瘀瘀阻脑络
查看详情 →
患者现症为中风瘫痪。右手鱼际纹、近心横曲纹、中指地部及虎口处呈现青黑绛红气色,提示厥阴肝经、阳明胃经、大肠经、心包经、肾经及下焦存在寒热错杂、风邪侵袭。井穴知热感度测定显示大肠经、小肠经、膀胱经、三焦经、胆经、肝经左右侧数值失调,心经、肾经、胃经、脾经亦存在明显异常,提示心阳虚、肾虚寒、脾胃寒湿、肝胆血虚寒瘀、大肠虚寒挟痰湿。
中风瘫痪血虚寒瘀肾虚寒心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70岁,男性。主诉右侧上下肢偏瘫,病势渐重。病史中有眩晕、右手麻木两年余,近一周出现舌强语涩。检查见口眼歪斜,神志不清,面色苍白,痰鸣漉漉,四肢厥冷,手撒,自汗,舌不能伸出,脉细弱,血压220/150毫米汞柱。诊断为中风(脱证),辨证属阳虚脱证。望诊见面色苍白,舌不能伸出。闻诊见痰鸣漉漉。问诊见神志不清,舌强语涩。切诊见脉细弱。
中风脱证阳虚脱证肢厥自汗神志不清
查看详情 →
患者半百,主要症状为跌仆成中,舌强不语,神识似明似昧,嗜卧不醒,右手足不用。中医病名属中风,证型为阳气早亏,风痰阻络,病因病机为贼风入中经腧,营卫痹塞,痰湿稽留,阴霾弥漫,阳不用事。望诊未提,闻诊未提,问诊见神识异常、舌强不语、嗜卧,切诊脉尺部沉细,寸关弦紧而滑,苔白腻。
中风阳气衰弱痰湿内阻阴盛阳衰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2岁,女性。主诉口渴口干,饮水量多,全身乏力,右下肢麻木。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消渴,证型气阴两虚,瘀血阻络,兼有湿热。舌质澹暗,舌苔薄黄,舌质红,苔薄黄。脉沉细。病机气阴两虚,瘀血阻络,兼有湿热。
消渴气阴两虚瘀血阻络湿热
查看详情 →
余某,36岁。产后17天出现恶寒发热、头痛、呕吐、大汗出、搐搦痉厥、左半身不遂。面垢颧红,神志不清,二便失禁。温病。血舍空虚,营血受损,外感诱致身热汗出、呕吐,夺津液,经脉失营。肝脾统摄营血功能不足,血不足则经络失养。面色垢,舌苔薄白,脉濡缓。神志不清,手足不仁不用,喉中有痰阻,头额微昏。
产后中风血耗津劫营血俱虚经脉失营
查看详情 →
女,47岁,冠心病,往来寒热,畏冷发热,体温波动,口苦咽干,胸闷心烦,苔白干,脉弦数且结,脉细迟,病程约17天,外感风寒,少阳病机,寒热往来,邪犯少阳。
冠心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
查看详情 →
男,44岁,腰腿不适疼痛,活动不利,病程三天后加重,腰骶部疼痛如掣,向小腿放射,下肢关节剧痛,不能直立步履,右腿抬高试验(+),两脉弦紧,舌苔白薄,寒湿历节,风寒湿邪侵袭,经络痹滞,气血运行受阻。
坐骨神经痛寒湿历节腰腿疼痛关节剧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形体肥硕,面色咣白,短气神疲,舌质胖紫黯,边有齿痕,苔白滑腻,脉濡滑,两尺细弱无力。主诉包括语言蹇涩、思维应答迟钝、手足麻木、步履艰难、大便秘结、眩晕呕恶、头胀头痛、头部汗出。既往史有头部外伤及高脂血症。中医诊断为肝肾阴亏,内蕴痰瘀,中气虚惫。病因病机为痰浊内阻,瘀血相搏,阻滞经络。
中风肝肾阴虚痰瘀阻络脾肺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男性。主诉头晕目眩,肢体麻木,左侧偏瘫,语言不利,舌硬。病程较长,曾诊断为脑血栓形成。现症颜面潮红,语言不清,头晕耳鸣,视物昏花,烦躁易怒,肢麻振颤,左侧活动不灵,食纳不佳,有饱闷感。舌紫暗,苔微黄。脉右弦滑,右脉沉涩。中医诊断中风,证型为肾阴亏虚,肝阳上亢,脾失健运,气血运行不畅,脉道滞阻,血痰阻络。
中风肾阴亏虚肝阳上亢气血运行不畅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诉谵妄、惊厥、昏迷,左侧上下肢运动障碍。病程半月,发病前长期在潮湿工棚工作。中医诊断中风(闭证),辨证为肝阳暴张,气血上逆,痰热壅盛,上蔽清窍。望诊未提,闻诊未提,问诊提示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背部及双下肢疼痛,病史有过度疲劳。切诊未提。
中风闭证肝阳暴张痰热壅盛阳盛体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5岁,男性。主诉反复右胁胀满疼痛3月。病程3月。中医病名胁痛,证属少阳证。舌红,苔黄,脉沉弦。B超提示胆囊结石伴胆囊炎。
胆囊结石胆囊炎少阳证
查看详情 →
男,38岁,左膝关节肿痛伴恶风发热,腰骶部疼痛局部发凉,活动受限,寒湿痛痹,证属阳虚寒凝,舌苔薄白,脉弦缓,腰椎2~4压痛,肾区叩击痛,双骶髋关节面模煳致密,血沉12mm/h,类风湿因子阳性。
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痛痹阳虚寒凝筋节疼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5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左侧肢体活动不灵,病程4年。中医诊断为中风-中经络,证型为肝肾阴虚,风痰阻络。病因为久病气血亏损,元气耗伤,脑脉失养;气虚血瘀,脑脉瘀滞不通。望诊未明确描述,舌象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示肢体活动不利,食可,寐安,二便调。切诊提示脉象未明确。
中风中经络肝肾阴虚风痰阻络气血亏损
查看详情 →
女,75岁,头昏晕,右侧半身偏瘫,麻木疼痛,语言蹇涩,二便如常。中医病名:中风。证型:阴虚阳亢,气虚血瘀。病因病机:阴虚阳亢,引动肝风,风阳相搏,损伤脑络,迫血妄行,旧血不去,新血不生。舌质澹而紫暗,苔薄白,脉缓涩无力。
脑溢血中风右眼模糊颈项强痛气虚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产后肢体麻木,四肢拘急,两手大指尤甚,发热无汗而恶寒,病程反复,每数日一发,发于午后,解需得汗。六脉微涩而沉。面色正赤,唇焦口干,口噤舌麻,呻吟烦躁。中医诊断产后中风发痉。病因属分娩去血过多,病机为血虚风动,阳气亦虚,筋脉失养。舌麻,脉微涩而沉。
产后中风血虚发痉肢体麻木四肢拘急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女性,突发双下肢活动不利3小时,伴头晕、头痛、胸背痛,面热,口干苦,语言少。高血压病史,已停药半年。急性重病容,颜面潮红,双下肢肌力Ⅳ级,舌暗红,苔薄黄,脉弦。中医诊断为中风,肝阳化风证。舌暗红,苔薄黄,脉弦。二诊见舌暗苔薄黄,脉弦细。三诊舌苔薄黄,脉细弦。四诊苔薄黄,脉细弦。血压波动,初诊33.3/20千帕,末诊17.3/10千帕。
高血压肝阳化风舌暗苔黄脉弦细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夜间痛甚,腰脊僵硬,关节屈曲畸形,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头目眩晕。舌质淡暗有瘀点,脉沉细涩。中医诊断为痹证,证属痰瘀痹阻。病因病机为痰瘀阻络,肝肾精血亏虚,督脉失养。望诊见舌质淡暗有瘀点,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疼痛、关节功能障碍,切诊见脉沉细涩。
强直性脊柱炎痹证痰瘀痹阻肝肾精血亏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