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头痛、恶寒、骨楚、咽痛、微呕、不思食。脉浮紧。舌色平。初诊时发热,二诊时热退。中医病名属外感风寒。证型为风寒表实。病因病机为外感风寒。望诊见舌色平。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头痛、恶寒、骨楚、咽痛、微呕、不思食、胃呆不思食、心悸、怕烦。切诊见脉浮紧。二诊脉舌自和。
风寒表实胃中不和心悸角弓反张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2岁,男性。主诉巩膜及全身皮肤黄染1月。症状包括小便短赤,腹部胀满,大便溏滞。舌苔白厚腻微黄,脉濡数。中医诊断黄疸证属湿重于热。病因病机为湿浊内生,蕴结中焦,脾胃运化失常,湿热熏蒸,肝失疏泄,胆液不循常道,随血泛溢。
黄疸湿重于热脾胃虚弱湿热熏蒸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3岁,女性。主要症状为腹痛、恶心、恶寒、头晕、呕吐、冷汗、四肢厥逆、饮食停滞。病程5年。中医病名为痛经,证型为阳气不足,血虚寒凝,外受寒邪。望诊见面色苍白,舌淡苔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精神萎靡,病史明确。切诊脉象沉细。
痛经阳气不足血虚寒凝外受寒邪
查看详情 →
患者高热抽搐,神志昏迷,颈项强直,脉浮数有力。中医诊断暑温,病机为暑热动风,热蒙清窍。病程1天。
暑温热蒙清窍动风伤阴
查看详情 →
68岁男性,左臀部酸痛,站立不稳,形体消瘦,面色萎黄,口渴思饮,心情烦躁,每日3~4次稀便。舌质淡润、色萎黄,苔薄白。脉细无力。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
骨盆骨折脾肾阳虚厥阴病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孙某,20岁,低热、鼻衄4年。午后寒热往来,先恶寒、头痛,继之发热,体温37.5~38℃,随后鼻衄不止,衄后头痛、发热减轻。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纳呆,口苦。舌边红,苔白腻。脉弦细。辨证为少阳经郁热内伏,迫动营血,血热妄行。
鼻衄少阳郁热营血妄行肝胆气机不畅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4岁。头痛16年,右侧为主,伴呕吐痰涎或未消化食物,发作持续10余天,甚则2月余,阴雨天或受冷易发。精神不振,头痛隐隐,阵发性加剧,痛甚则呕吐白色痰涎或胆汁样黏液,纳差。舌质澹,苔白而滑,脉沉弦无力。辨证为阴寒之邪上犯,清阳经输不利。
血管神经性头痛肝胃虚寒浊阴上逆舌苔白滑
查看详情 →
15岁男性,发热阵作,体温最高39℃,易汗出,左眼部肿胀疼痛,舌偏红,体胖。中医病名骨瘤,证型气阴两亏阴虚内热。望诊舌偏红,体胖。闻诊未提及。问诊发热、汗出、眼部症状。切诊脉细。病机气阴两亏、阴虚内热。
尤文氏肉瘤气阴两亏阴虚内热肺转移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主诉肝胆火热上移于脑,脑脂渗泄,头眩耳鸣,腰酸带频,寐多梦而有汗。脉濡弦滑。舌象未提,面色未提。主症为脑脂渗泄、头眩耳鸣、腰酸带频、寐多梦而有汗。中医病名为鼻渊,证型为肝胆火热,病机为肝胆火热上移于脑,脑脂受热郁蒸,邪热循少阳经络入耳门、入脑府,湿热郁蒸致多汗、腰酸带频。四诊信息包括脉濡弦滑,主诉症状描述及病机分析。
肝胆火热鼻渊头眩耳鸣腰酸带频
查看详情 →
八十八岁,腹痛,身微热,病程五六日,卧床不能举动,声低气弱,面红光亮,脉二至,病史为赴宴饱餐而得,腹痛,身微热,食郁,阳明脉道不行,故痛满而脉滞。
腹痛身微热食郁阳明脉道不行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6岁。主诉咽喉干燥欲裂,疼痛难忍,病程近3个月。咽后壁呈黯红色,舌质澹嫩,脉象沉迟。辨证为过用寒凉,郁痹津血,水津不布。病因病机属寒滞经脉,津血运行不利。
喉痹寒凝气滞津液运行不畅舌澹苔白
查看详情 →
42岁,口渴引饮,尿频,腹胀满,大便秘结,口苦且干,烦躁不安,夜寐不宁。消渴症,证属胃强脾弱。舌质红,舌苔黄燥,脉滑而实。腹部下硬满,右侧压痛,可触及大便结块状硬物。
消渴症肾阴虚胃肠燥热脾约证
查看详情 →
男,55岁,周身散在红斑、丘疹、鳞屑20余年,加重伴脓疱1周。主要症状为密集针头至粟粒大小浅在小脓疱,以四肢屈侧、皱襞部分布为著,伴高热、膝关节痛及肿胀,白细胞计数升高。畏寒肢冷,喜饮热水,舌淡红见裂纹无苔,脉沉细。辨证为营卫失调,阳虚不固。
银屑病营卫失调阳虚不固畏寒肢冷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5岁,女性。发作性心悸4年,再发2天。心律不齐,频发室性早搏,动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室上性早搏,室性早搏,短阵室性心动过速。舌澹暗,苔剥,脉结代。月经近3个月不规律,每月2次,每次10余天。证属炙甘草汤证。
心律失常室性早搏心脉失养阴血阳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8岁,女性。主诉水肿3年余,下肢肿甚,难以行走。面目一身悉肿,按之陷而不起,下肢肿甚,面色皖白虚浮,眼睑难以开启,两眼如线状,肚腹肿胀如鼓,小便不利,大便艰涩难下。脉象沉迟涩滞,关尺脉虚微若无。舌胖质嫩色澹,舌苔白腻滑润有液。中医诊断为中阳不足,真元大伤,寒湿阻络,失于温化,经脉闭阻,三焦不畅。病机为阳气衰微,阴寒内盛,闭阻络脉,气血不得流通,三焦不得通畅,水湿无由泄越。
水肿中阳不足寒湿阻络三焦不畅
查看详情 →
患者18岁,男性,主诉下腹痛2天。病程2年,反复发作3次,因手术后感受寒邪诱发。下腹部拘急拒按、疼痛难忍,手术切口处红肿而硬,大便3日未行,无矢气,干呕欲吐,不思饮食。舌紫暗,苔白厚,脉沉弦。诊断为寒凝气滞、瘀血内阻、腑气不通。
便秘腹痛瘀血内阻寒凝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热病,头痛,壮热,渴甚且呕,鼻干燥,不得眠。脉洪大而实。中医病名属阳明证,证型为阳明之气逆升。病因病机为阳明热邪炽甚,劫其津液,邪火上升。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渴甚且呕,病程未明确。切诊脉洪大而实。
热病头痛壮热渴甚
查看详情 →
女性,34岁,头晕耳鸣,肢体困倦,腿膝乏力,口干不欲饮,经行错后,量少色淡,大便干结,前阴出气有声,脉细弱,唇色淡白。证属血虚风动。
血虚风动津血亏虚大便干结头晕耳鸣
查看详情 →
患者病情为伤寒重症。主要症状为日夜泄泻十余次。中医病名为伤寒。证型为寒湿内盛。病因病机为寒湿内盛,腹中冰霜凝聚。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泄泻次数。切诊未提及。
伤寒重症寒湿内盛阳药温化泄泻不止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85岁,女性。主诉感冒3天。主要症状包括咳嗽而喘、有痰色白、食管灼热感、口干、纳呆、小便频、夜寐欠佳、怕冷。既往有慢支、冠心病史。舌略黯干少津液,苔薄微黄有裂纹,脉浮细。中医诊断为感冒,属外邪未尽。舌黯红干燥少津有裂纹,苔薄少,脉沉细滑。中医诊断为肺热蕴盛。舌黯紫,苔薄白,边有齿痕,脉细数。中医诊断为上焦蕴热。舌质黯红,苔白微腻,脉细数。中医诊断为胃火未尽。舌质黯红边有齿痕,苔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为心气不足。舌黯红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为气血不足。
感冒肺热蕴盛上焦蕴热胃火未尽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