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40岁,男性,主诉出血热低血压休克。高热40℃,神昏狂谵,撮空理线,循衣摸床,面红目赤,目胞浮肿,腹胀满,少腹膨癃,口溢血样痰涎或泡沫,尿闭,不大便已3天,喘咳胸高,颈静脉怒张青紫,呕呃不止,舌紫绛而干涩,苔黄厚浊垢,脉弦数滑。中医诊断为冬月伏暑,暑热秽毒郁遏肺气心阳,肺络瘀阻、肃降无权、水道失通而癃闭,邪水上泛凌心迫肺。
低血压休克出血热尿闭神昏狂谵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女性。心悸心慌,胸闷头晕,右上腹胀痛6年余,血压90/55毫米汞柱,心率45次/分。心悸不宁,头晕气短,右胁胀痛,易烦,纳差脘闷,苔根腻,脉细迟。证属气阳不振,气机不和。面色萎黄,舌苔根部腻,脉象细迟。
心悸心慌胸闷头晕右上腹胀痛心率减慢
查看详情 →
患者43岁女性,主诉崩漏、头痛、浮肿、纳呆、失寐、惊悸、气短、肢软、腹冷、恶寒、身痛、面色苍白、形容憔悴。舌质澹,苔白滑,根部微腻,脉沉而微细。中医诊断为太阴少阴证崩漏。病因病机为脾肾阳虚,阴寒内盛,冲任不固。病程较长,长期大量失血,病情反复。
崩漏脾肾阳虚阴寒内盛冲任不固
查看详情 →
56岁女性,头晕目眩10天,伴胸闷气短、失眠纳呆。舌质澹,苔薄白,脉细弱。眩晕,气血双亏,脑失所养。
低血压眩晕气血双亏
查看详情 →
女性,32岁,眩晕1个月余。面色萎黄,舌淡边有齿印,苔白微腻,脉弦尺弱。眩晕,气血亏虚。病因病机为脾虚生化不足,清气不升,浊气不降,致眩晕、恶心、呕吐、失眠、便秘、月经量少。
眩晕气血亏虚肝阳上亢痰湿中阻
查看详情 →
患者70岁,男性,主诉反复腹痛、腹胀5月余,再发4天。中医诊断便秘,证型为阴阳两虚、气滞血瘀。舌质绛红,苔少,脉细。形体消瘦,舟状腹,可见肠型,肠鸣音减弱。既往有肝移植术后、胃全切术后、脾切除术后、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肺癌切除术后及胆汁瘀积性肝硬化病史。
便秘阴阳两虚气滞血瘀腹胀
查看详情 →
何某,46岁,头晕、头胀,阵发性头晕伴大汗、眼干、急躁易怒、倦怠乏力、怕冷、食欲不振、神情焦虑、小便黄赤、大便偏干、夜寐不实。面红目赤,舌红苔薄黄,脉弦滑数。中医诊断眩晕,证属肝郁化火,肝郁脾虚。病机为肝气郁结,日久化火,肝郁乘脾。
高血压肝郁化火肝郁脾虚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男性,发热(40℃)微恶寒,全身酸痛,头昏痛,视物昏花,面红目赤,尿少便结,口苦,渴喜热饮。舌红苔薄黄,脉浮弦数。初诊诊断为少阳病兼太阳的伤寒证,后辨为湿热证,湿重热轻,脉濡数。症状包括僧寒壮热,额汗量少,身重腰痛,恶心,口不渴,尿短黄赤。三诊后体温迅速下降,痊愈出院。
伤寒证少阳病湿热证口苦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男性。主诉高血压病史,情绪激动后昏倒,意识丧失,不能说话,头痛,大小便失禁。血压224/144mmHg。舌红,苔薄黄,脉虚弦略沉。中医诊断为中风中脏腑证。证型为肝阳上亢,气阴不足。病因病机为怒则气上,肝气上逆,风阳上旋,瘀血不行。望诊见舌红,苔薄黄。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提示情绪因素诱发,头痛、大小便失禁。切诊见脉虚弦略沉。
高血压中风中脏腑肝阳上亢肝火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女性。主诉头胀、头闷痛7年,加重3日。舌质暗红、苔黄稍腻,舌下脉络迂曲、瘀血点密集,脉弦细。中医诊断肝肾阴虚,痰瘀阻络。病因病机为阴血衰少,血行迟滞,痰瘀内阻。
高血压肝肾阴虚痰瘀阻络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患者49岁,男性,发热、全身疼痛8天。高热,畏寒,头身疼痛,眼眶及腰部疼痛明显,恶心呕吐,食纳减少,疲乏无力,面色苍白,精神萎靡,两眼结膜充血,颈及上胸部潮红,胸部及双腋下瘀点,唇舌干燥,右肾区叩痛,舌苔黄燥、中有裂纹,舌质红绛,脉沉细而数。疫毒内侵,耗伤气阴。
高热疫毒内侵气阴两虚舌苔黄燥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8岁,女性。主诉头晕、乏力2年,劳累及外感后加重。中医病名属眩晕、虚劳。证型为少阴阳虚,清阳不展。症状包括头晕目眩、气短心悸、肢冷乏力、纳呆神疲、失眠多梦。舌象澹苔薄白,脉象沉缓无力。
低血压少阴阳虚清阳不展气血亏虚
查看详情 →
盛某,56岁。眩晕,头胀面红,心烦少寐,口苦肢麻,大便硬结,小便短少。高血压病史。肝阳上亢。面色红,舌红。声音急躁,气味无异常。脉弦硬。
高血压肝阳上亢肝气郁结头痛眩晕
查看详情 →
男,35岁,发热,畏寒,恶心呕吐,面颜潮红,目赤出血斑,口渴唇裂,口秽,红疹,头痛,目痛,腰痛,唇紫,舌红绛,苔黄,脉小数,热瘀内闭,阴津损伤证,疫斑热,流行性出血热低血压期,热瘀内闭,阴津损伤。
疫斑热热瘀内闭阴津损伤舌质深绛
查看详情 →
患者11岁,男性,主诉头晕无力,病程2年余。症见血压偏低,苔薄白,脉沉。心电图示心动过缓,T波改变。太阴经、阳明经异常,辨经病在太阴经、阳明经。面色萎黄,舌苔薄白,脉沉。头晕无力,血压偏低,病程较长,属脾虚气血不足,运化失常,清阳不升,致头晕乏力,低血压。
低血压脾虚头晕乏力
查看详情 →
女,47岁,眩晕、头昏、易倦乏力、月事衍期、量少、面色淡白、大便干结、纳谷不多、胃脘不适。中医病名眩晕,证型气血不足、肝肾气血不足、虚体感邪、肺咽不利。舌质淡红,苔薄,脉细弦、细、重按无力。血压偏低,低血压多年。病因病机为气血不足,清空失养,肝肾气血不足,虚体感邪,肺咽不利。
低血压眩晕气血不足面色淡白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3岁,女性。主诉心悸阵发性发作5年,加重1个月。心悸,后背沉重,喜蹲位,头晕眼冒金星,易出汗,恶风,下肢软无力,头脑昏蒙,不欲饮食,双足凉。舌澹苔白,脉沉细缓、结。中医诊断心悸,气血阴阳俱不足。病程5年,症状包括心悸、头晕、乏力、汗出、恶风、下肢无力、头脑昏蒙。舌象澹苔白,脉象沉细缓、结。
心悸气血阴阳俱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69岁,女性。主诉咳嗽20余日,伴咽痒、胸闷气短、乏力。病程20余年。中医诊断脾肾不足,阴阳失和。舌暗澹,苔白腻,脉弦滑。
原发性高血压脾肾不足阴阳失和肺失清润
查看详情 →
张某,57岁,男性,慢性前列腺炎病程3年。主诉尿频、睾丸不适,伴尿急、尿路灼痛、生殖器冰冷麻木、阳痿、全身瘫软、步履艰难。面色萎黄暗黑,舌质澹白,全舌白苔密布,根部澹黄厚腻。脉沉微细。辨证为少阴阳衰,阴寒内盛。
慢性前列腺炎阳虚阴盛少阴阳衰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5岁。头痛1年余,伴目眶胀痛、恶心、睡眠梦多、大便干结。舌暗淡、苔薄白,脉弦细滑。中医诊断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病因病机为冲任失养,阴阳气血紊乱,阴不维阳则阳亢逆上,冲气上逆致恶心,扰神则多梦,阴虚肠燥则便干。
头痛血压高血瘀阴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