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气滞+血瘀

男,41岁。胃脘部胀痛不适,进食后尤甚,疲倦乏力,纳差,大便干结,伴黑便,舌黯红有瘀斑,苔黄,脉弦细。脾气质虚,瘀毒内结。面色萎黄,舌黯红有瘀斑,苔黄,脉弦细。
胃癌术后转移脾气亏虚瘀毒内结胃脘胀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9岁,女性。主诉间断上腹部隐痛十多年,近几个月加重,伴胃部发堵、腹胀、喜按、畏寒、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周身乏力、恶闻人声。面色萎暗,舌苔薄白,舌边稍暗,脉细弦兼沉。中医诊断为胃脘痛,证属气滞血瘀兼有虚寒。望诊见面色萎暗,舌象薄白、舌边稍暗。闻诊见声音低微。问诊见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恶闻人声。切诊见脉细弦兼沉。
气滞血瘀胃脘痛虚寒肝郁犯胃
查看详情 →
51岁男性,胃脘胀痛十余年,纳食加重,伴脐周疼痛,大便带血,色黯红,便时不爽。舌苔白腻,脉细弦。湿热阻于胃肠,胃气不降,日久及血,气血不畅。
气滞血瘀胃痛加减湿热中阻
查看详情 →
患者13岁,男性。全身紫斑,腹痛便血50天。腹满间有坠胀感,便血紫黯,口渴不欲饮,虚烦少眠,手心热无汗,小便色黄。神情不振,两目黯青,颧赤唇萎。舌质隐青,苔薄而干,脉弦涩有力。少腹拒按。中医诊断为腑实不通,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阳热郁伏,表有不和,热结下焦,血气流溢,失其常度。
气滞血瘀过敏性紫癜腑实不通热结下焦
查看详情 →
女,43岁,胃痛3年余,大便色黑如柏油。慢性胃炎、胃溃疡病史。胃痛如刀割,不能进食,泛吐酸水,头晕肢冷,面色不华,神疲懒言,四肢欠温。舌质澹,有瘀点,苔厚,脉细涩。中医诊断胃痛(脾胃虚寒,胃失温养),便血(瘀阻胃络,血溢脉外)。
便血血瘀气滞胃痛
查看详情 →
患者25岁,女性。主诉便血,大便中夹黏液,血色鲜红与暗红杂见。病程1年。中医病名溃疡性结肠炎。证型脾虚湿热。病因病机脾虚湿热误治,伤及肠络出血。面色苍白,舌脉如前。神疲乏力,纳少,泄泻。脉细无力。
气滞血瘀便血黏液溃疡性结肠炎脾虚湿热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男性。主诉上腹灼痛,空腹时加剧,伴嗳气泛酸,病程自20岁起,反复发作。中医诊断为胃脘痛、脾寒胃弱、中阳不足。证属脾寒胃弱,中阳不足。症状包括上腹隐痛、脘部觉凉、喜温喜按、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四肢欠温、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象细。体征显示轻度贫血貌,上腹部压痛,大便潜血阳性。X线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胃脘痛脾寒胃弱中阳不足四肢欠温
查看详情 →
男,60岁,咳血,咳嗽,胸痛,多梦,睡眠差,气促,口苦,舌暗,苔白黄,脉细沉,血热毒结证
直肠癌肺转移咳血血热毒结
查看详情 →
张某,女,49岁。便血3月,少腹疼痛,腹部及膀胱有转移灶。正气亏虚,邪毒内滞。面色苍黄,苔白腻,脉虚。少腹部阵发性疼痛,胀满,头晕乏力,纳差,夜寐不安,神怠,行走乏力。血红蛋白82g/L,白细胞3×10°/L,血小板80×109/L。
便血少腹疼痛正气亏虚邪毒内滞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女性,产后半月出现腹痛、腰痛、髋痛、腿痛、足跟痛、咽喉痛、鼻衄、纳差、大便干。舌苔白,脉虚大而数。辨证为气阴俱虚,湿热内郁,复感寒邪。舌苔薄白,脉虚弦而数。舌苔白,脉弦紧。辨证为气阴得扶,肝肾尚虚,寒凝血滞。
气滞血瘀产后腹痛气阴俱虚湿热内郁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女性,主诉大便呈羊屎粪状6个月,秘结难出,加剧1周。面色少华,神疲乏力,纳食减少,舌澹红带暗晦,苔白舌根厚,脉弦细无力。中医诊断便秘,证型为气滞血瘀兼湿浊内盛。病程较长,多次肠炎及手术史,致肠道气滞血瘀,功能紊乱,脾胃气虚,运化无力,湿浊内生。
气滞血瘀便秘湿浊内盛脾胃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大便带脓血3年,逐渐加重,现大便质稀,带脓血,每日10余次,肛门灼热,里急后重,腹痛则便,便后痛缓,纳呆食少,尿黄尿频。中医病名肠澼,证型脾虚湿热证。望诊舌红苔白厚,闻诊无特殊,问诊有腹痛、便血、尿黄、纳呆,切诊脉沉弱。
气滞便血溃疡性结肠炎脾虚湿热证
查看详情 →
患者90岁,男性。肛内块物脱出肿痛不适1+月。形体消瘦,精神差,体倦乏力,纳差,大便次数增多,便质稍稀。舌紫红,苔黄腻,脉滑数。饮食喜食辛辣刺激食物,嗜酒60年。中医诊断锁肛痔,证型痰瘀热互结,下注肠间。病因病机为痰湿内生,碍脾运化,郁久化热,湿热粘腻,胶着不去,下注肠间,发而为病。舌象紫红,苔黄腻,脉滑数。
锁肛痔痰瘀热互结湿热内生脾肾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8岁,女性。主诉腹胀大6+月,加重1周。病程6个月。中医病名鼓胀,证型肝肾阴虚气滞湿阻血瘀。病因病机为肝肾阴虚,气滞湿阻,血瘀络脉。望诊见舌紫暗,苔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消瘦、腰膝酸软、纳差、嗳气、胁痛、尿少、心烦热。切诊见脉细涩。
气滞湿阻血瘀鼓胀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女性,胃痛半年,加重1月,黑便,贫血,大便潜血(+++)。胃癌术后。胃脘疼痛,泛恶涎沫,腹胀纳减,偶有黑便,舌红苔黄腻,脉弦细。消瘦,纳差食少,胃脘不舒,腹胀腹水,食入易呕,舌紫暗,脉弦。体弱乏力,心悸气短,纳食不香,舌苔腻,脉弦细。腹胀腹水,食入易呕,便鲜血,体弱疲乏,精神不佳,食入则吐,脘腹胀痛。
血瘀气滞胃癌术后脾虚
查看详情 →
方某,43岁,男性。间断腹痛7年余。左少腹坠胀,大便稀,无便血。面色萎黄,脉弦,舌质红,苔黄。中脘及左天枢压痛。结肠多发息肉。中医病名属结肠息肉。病因病机为湿热下注,痰瘀互结,气血运行不畅。证型未明确提及。望诊见面色萎黄,舌质红,苔黄。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示腹痛、怕冷、乏力、口臭。切诊脉弦。
气滞结肠息肉脾胃虚弱痰瘀互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9岁,女性。主诉乏力半年余,确诊淋巴瘤浸及骨髓。症状包括乏力、头晕、面色苍白、胃部不适、胃纳欠佳、双下肢瘀斑瘀点。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无力。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气血两虚。病因病机涉及正虚邪实,气血亏虚为主。四诊信息包括面色苍白、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无力。
淋巴瘤气血两虚血气亏虚面色苍白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0岁。主诉右下腹部局部疼痛剧烈,反复发作,曾便血,诊断为结肠炎。大便不成形,每日多次,血压高,眼底动脉血管变细。既往有阑尾手术史及美尼尔氏综合征病史。舌色发青,苔灰白,脉右手数急,左手沉伏。辨证属结肠炎,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
气滞血瘀结肠炎湿阻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70岁。吞咽困难,伴胸骨后痛。病程自1981年11月至1994年1月,共12年又3个月。中医病名食道癌。证型脾虚失运,气滞、血瘀、痰凝。病因病机脾虚失运,气滞血瘀,痰凝结而成症,留阻胸膈。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吞咽困难,胸骨后痛,乏力消瘦,呕血。切诊脉象小弦,舌苔薄润。
气滞血瘀食道癌脾虚失运痰凝成症
查看详情 →
12岁男性患者,反复双下肢皮肤瘀点瘀斑2个月,尿血10天,伴乏力、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气滞血瘀。病位涉及下焦,属紫癜性肾炎,病机为肾虚瘀热,耗气伤阴,精微外泄。皮肤瘀点瘀斑色暗澹,分布对称,尿常规潜血(+++),镜下红细胞1225/μl,尿蛋白(++)。
气滞血瘀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肾阴虚
查看详情 →